從此,許世友天天清早練完刀功便來少溪河旁,細心地觀察螳螂的尋食、飛鳴、擊刀及跳躍等姿勢和動作。仿效琢磨,反覆推敲,終於悟出”螳螂刀“真功。接著,他又巧妙地將其師父所教的少林刀法融匯進去,以意行氣,以氣催刀,形成渾然獨特的”少林螳螂刀“。
不久,洛陽城裏有一家辦喪事,特意請少林寺和尚去念經做齋。那時候世道混亂,土匪叢生。方丈和尚帶著眾僧去洛陽做佛事的第四天,從西南竄來一股流寇,約百人以上,包圍了少林寺,揚言要劫少林寺武器財寶。大家都很緊張,許世友主動站出來指揮這場戰鬥。他把留守的三十名武僧,按武藝高低,分配在寺內各要害之處,抵抗匪徒。而他自己手執雙刀,大開山門,立在大門口台階上來對付匪徒。起初,匪徒見寺門大開,隻有一個和尚守門,就滿不在乎地手執武器往寺裏沖。當他們走近許世友時,許世友打個轉身,舞起刀來,三挑兩戳,五六個匪徒死於道旁。匪徒一看勢頭不對,便推出他們的頭領周端來。周端早年間在少林學過武術。論武藝,許世友哪是周端的對手,沒經幾個回合,就招架不住了。許世友很聰明,眼看要敗下陣來,心想:自己螳螂刀不妨用來一試。就在這個當兒,周端抓住許世友一個破綻,飛起一腿,直朝許世友的腦門踢來。許世友倒退幾步,一個踉蹌,往後便跌了下去。
周端一見對手跌倒,便露出了笑容。剛靠近,隻見仰天躺著的許世友,突然螳螂展刀,將周端雙臂分開,兩腿猛地一蹬。周端毫無防備,被踢在肩頭,往後連連退了幾丈遠,才收住腳步。接著,世友跳起又是雙刀夾擊,取下了周端的首級。其餘匪徒見頭領被殺,個個嚇得渾身打顫。他們喊著”天神下凡了!天神下凡了!“便紛紛逃去。
此後,許世友又經高義師父的精心指點,螳螂刀術大有長進。後來,他曾經用這個絕招,打倒了許多武林高手。
第六章:校場比武
◎比武前夜,瑞雪飄落,師父帶病傳藝,許世友淚流滿麵 師父領進門,功夫在個人。
許世友每日求師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練起。哪十八般武藝?
刀、筷、錘、弓、銃、矛、鞭、鉤、劍、鏈、撾、斧、鉞、戟、棒、戈、槍、杈。
不覺光陰荏苒,幾年已過,許世友把這十八般武藝,已練得十分嫻熟。多虧恩師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到許世友十六歲時,初來寺院時栽下的小楊樹已長成了參天大樹,昔日可憐柔弱的農家弟子也成了寺院裏的武林高手了。他,膀大腰圓,臂力過人,兩條腿立在地上像兩根頂梁的柱子,渾身的肉疙瘩露出來,像一塊塊硬邦邦的小石頭。碗口大的杉樹,他可以一氣兒撂斷好幾棵。十二個銅板摞在一起,一刀劈下去,銅板分成了二十四片。他指似鋼叉,叉人一下,能捅出五個血洞;抓人一把,能扒下一塊皮肉。他又身輕如燕,五六米寬的壕溝,一躍而過;一丈多高的房屋,躍身上去,片瓦不碎。
一夜瑞雪飄飄灑下,蒼鬆掩映的少林寺院,滿院皆白。抬頭望寺後群峰,都成了銀盔銀甲的武士;放眼觀滿院樹木,也似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再看那株獨立在師父高義窗前的臘梅,銀樹銀花,冰清玉潔,展枝婷立,好似在為它那辛勞的主人把門守護。山區的天氣是娃娃的臉兒,陰晴變化多端,夜雪晨霞,別具一番景象。霞光穿過茂密高大的鬆柏隙縫,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光束投射在一群正在掃雪的小和尚的光頭頂上。別看三九隆冬,一個個光亮的腦袋,像出鍋的蒸籠一樣,冒著騰騰的熱氣。他們身後己掃出了一條長長的甬道,從前院延伸到後院,直通師父高義的門前。許世友比眾師兄起得更早,他的身後已堆起了一座座銀山。眼望著旭日東升,他才放下掃帚,和眾師兄來到僧院,向師父高義請安,聆聽師父近日練武安排。隻見師父坐在病榻之上,說話聲音顫抖,麵色蒼白,頭上冒著淋淋虛汗。許世友看了心裏一陣酸楚。他望望窗外,冰天雪地,一片淒涼。又看看病榻上的師父,有氣無力呻吟的慘狀,長籲了一口氣,偷偷地背過臉去,用凍得略顯發紅的手麵,揩去了眼眶中欲出未出的淚水。然而,這一切都被細心的師父看在眼裏。他欲開口,突然一陣難耐的咳嗽。
師父年逾九旬,特別是入冬以來,幾次高燒,抵抗力減弱,癆病復發。他越發感到日薄西山,力不從心,藝不應手了。一種不祥之感,像一個可怕的陰影出現在他的心底,也投射到眾弟子的心中--他在這個世上恐怕難留長久了。但是,他很坦然,使他欣慰的是,身邊的十一個弟子,如一株株小鬆樹鬱鬱蔥蔥,雄姿勃勃,屈指數來,各有建樹。尤其使他高興的是那位年齡最小的弟子許世友,他功底紮實,天資聰穎,一點就通。非凡的意誌,堅強的毅力,鑄成他鐵與鋼的性格。雖然,自己灑在他身上的汗水不比別的徒兒們多,但是,他的各種技藝卻高人一籌。眼看著一年一度的少林校場比武的日子將要來臨,別的師父都坐立不安,而他卻穩如泰山。他有王牌啊,那王牌就是許世友!
高義師父想到這裏,心中有些激動,兩頰微微潮紅,他聲音略顯深沉地對身邊的弟子們說道:
”莫道蛇無角,成龍也未知。年度比武為期不遠了,他們要抓緊時間苦練,任何僥倖的心理都是不足取的。常言道,‘學到知羞處,武藝才能強’。功夫硬是臨場發揮的基礎,隻要功夫深,臨場就不會手忙腳亂。這一點你們要切切記住!“
不久,洛陽城裏有一家辦喪事,特意請少林寺和尚去念經做齋。那時候世道混亂,土匪叢生。方丈和尚帶著眾僧去洛陽做佛事的第四天,從西南竄來一股流寇,約百人以上,包圍了少林寺,揚言要劫少林寺武器財寶。大家都很緊張,許世友主動站出來指揮這場戰鬥。他把留守的三十名武僧,按武藝高低,分配在寺內各要害之處,抵抗匪徒。而他自己手執雙刀,大開山門,立在大門口台階上來對付匪徒。起初,匪徒見寺門大開,隻有一個和尚守門,就滿不在乎地手執武器往寺裏沖。當他們走近許世友時,許世友打個轉身,舞起刀來,三挑兩戳,五六個匪徒死於道旁。匪徒一看勢頭不對,便推出他們的頭領周端來。周端早年間在少林學過武術。論武藝,許世友哪是周端的對手,沒經幾個回合,就招架不住了。許世友很聰明,眼看要敗下陣來,心想:自己螳螂刀不妨用來一試。就在這個當兒,周端抓住許世友一個破綻,飛起一腿,直朝許世友的腦門踢來。許世友倒退幾步,一個踉蹌,往後便跌了下去。
周端一見對手跌倒,便露出了笑容。剛靠近,隻見仰天躺著的許世友,突然螳螂展刀,將周端雙臂分開,兩腿猛地一蹬。周端毫無防備,被踢在肩頭,往後連連退了幾丈遠,才收住腳步。接著,世友跳起又是雙刀夾擊,取下了周端的首級。其餘匪徒見頭領被殺,個個嚇得渾身打顫。他們喊著”天神下凡了!天神下凡了!“便紛紛逃去。
此後,許世友又經高義師父的精心指點,螳螂刀術大有長進。後來,他曾經用這個絕招,打倒了許多武林高手。
第六章:校場比武
◎比武前夜,瑞雪飄落,師父帶病傳藝,許世友淚流滿麵 師父領進門,功夫在個人。
許世友每日求師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練起。哪十八般武藝?
刀、筷、錘、弓、銃、矛、鞭、鉤、劍、鏈、撾、斧、鉞、戟、棒、戈、槍、杈。
不覺光陰荏苒,幾年已過,許世友把這十八般武藝,已練得十分嫻熟。多虧恩師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到許世友十六歲時,初來寺院時栽下的小楊樹已長成了參天大樹,昔日可憐柔弱的農家弟子也成了寺院裏的武林高手了。他,膀大腰圓,臂力過人,兩條腿立在地上像兩根頂梁的柱子,渾身的肉疙瘩露出來,像一塊塊硬邦邦的小石頭。碗口大的杉樹,他可以一氣兒撂斷好幾棵。十二個銅板摞在一起,一刀劈下去,銅板分成了二十四片。他指似鋼叉,叉人一下,能捅出五個血洞;抓人一把,能扒下一塊皮肉。他又身輕如燕,五六米寬的壕溝,一躍而過;一丈多高的房屋,躍身上去,片瓦不碎。
一夜瑞雪飄飄灑下,蒼鬆掩映的少林寺院,滿院皆白。抬頭望寺後群峰,都成了銀盔銀甲的武士;放眼觀滿院樹木,也似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再看那株獨立在師父高義窗前的臘梅,銀樹銀花,冰清玉潔,展枝婷立,好似在為它那辛勞的主人把門守護。山區的天氣是娃娃的臉兒,陰晴變化多端,夜雪晨霞,別具一番景象。霞光穿過茂密高大的鬆柏隙縫,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光束投射在一群正在掃雪的小和尚的光頭頂上。別看三九隆冬,一個個光亮的腦袋,像出鍋的蒸籠一樣,冒著騰騰的熱氣。他們身後己掃出了一條長長的甬道,從前院延伸到後院,直通師父高義的門前。許世友比眾師兄起得更早,他的身後已堆起了一座座銀山。眼望著旭日東升,他才放下掃帚,和眾師兄來到僧院,向師父高義請安,聆聽師父近日練武安排。隻見師父坐在病榻之上,說話聲音顫抖,麵色蒼白,頭上冒著淋淋虛汗。許世友看了心裏一陣酸楚。他望望窗外,冰天雪地,一片淒涼。又看看病榻上的師父,有氣無力呻吟的慘狀,長籲了一口氣,偷偷地背過臉去,用凍得略顯發紅的手麵,揩去了眼眶中欲出未出的淚水。然而,這一切都被細心的師父看在眼裏。他欲開口,突然一陣難耐的咳嗽。
師父年逾九旬,特別是入冬以來,幾次高燒,抵抗力減弱,癆病復發。他越發感到日薄西山,力不從心,藝不應手了。一種不祥之感,像一個可怕的陰影出現在他的心底,也投射到眾弟子的心中--他在這個世上恐怕難留長久了。但是,他很坦然,使他欣慰的是,身邊的十一個弟子,如一株株小鬆樹鬱鬱蔥蔥,雄姿勃勃,屈指數來,各有建樹。尤其使他高興的是那位年齡最小的弟子許世友,他功底紮實,天資聰穎,一點就通。非凡的意誌,堅強的毅力,鑄成他鐵與鋼的性格。雖然,自己灑在他身上的汗水不比別的徒兒們多,但是,他的各種技藝卻高人一籌。眼看著一年一度的少林校場比武的日子將要來臨,別的師父都坐立不安,而他卻穩如泰山。他有王牌啊,那王牌就是許世友!
高義師父想到這裏,心中有些激動,兩頰微微潮紅,他聲音略顯深沉地對身邊的弟子們說道:
”莫道蛇無角,成龍也未知。年度比武為期不遠了,他們要抓緊時間苦練,任何僥倖的心理都是不足取的。常言道,‘學到知羞處,武藝才能強’。功夫硬是臨場發揮的基礎,隻要功夫深,臨場就不會手忙腳亂。這一點你們要切切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