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紀的東方亞洲地域,諸國諸民族在長期的國家關係中,建立了獨自的政治秩序。十六世紀,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為實現西下東方大陸的野心,企圖打破以明國為中心的東亞秩序,發動了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倭軍在和明朝軍隊的作戰中敗北,豐臣窺視大陸的夢想破滅。十七世紀明朝滅亡,異民族性質的清國誕生,大清國對日本仍然採取外交限定、貿易統製的大國政策。此後在海洋彼岸的大陸和島國,以大清國皇帝為主流的王朝體製,和江戶德川將軍為支流的大君體製在東亞形成。兩個有著漢唐文化背景的君主國家,創造了各自的近代文化,建立了獨自的國際關係秩序,經歷了輝煌和衰落。大清國歷史延續了二百六十八年,日本江戶歷史延續了二百六十四年。
第2節:出版前言(2)
十九世紀中葉,東亞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清國發生了兩次鴉片戰爭,國家主權遭到侵害。美國艦隊駛入日本江戶灣引發“黑船來航”事件,迫使幕府打開國門。明治新政府深感西方外來侵略的危機,為了維護國家自身利益,意欲聯清、聯韓組成三國同盟,共同抗擊外來侵略的威脅。清韓兩國無視日本的企望,堅持華夷秩序的宗屬國體製,使孤立的日本轉而向歐美靠攏,實行脫亞入歐的外交路線。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加快了日本國家政治經濟的起步,也使日本和清韓兩國的對立日益加深。在西方堅炮利艦轟擊兩國的國門時,日本選擇了敞開國門接受西方的文明。大清王國則繼續堅持閉關自守的鎖國政策。結果日本比清國提前四十三年,完成由封建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
東亞地域國際關係秩序中,大清國最耿耿於懷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在憲法中公開授與明治天皇,相當皇帝的“天皇”尊號。傳統的華夷秩序體製下,清國對“皇帝”的稱謂具有唯我獨尊的政治解釋。明治政府的所為,顯然是無視大清國的華夷秩序,這種平起平坐的行為是對大清國皇帝的輕蔑。清國依仗強大經濟的支持,加快軍事近代化步伐,對抗日本維新國家的崛起。清國組建了強大的北洋水師,建設了配備世界上最新銳大炮的堅固要塞。大清國為了達到維護華夷秩序體製支配朝鮮的目的,全麵警戒日本在朝鮮的進出,縱容朝鮮閉關自守的鎖國政策,排擠日本對朝鮮的滲透。大清國把朝鮮視為阻止日本西下最重要的屬國,絕不容忍豐臣秀吉當年侵略朝鮮的野心再度重演。
國家間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差距,使日本無法撼動以大清國為主體的東亞華夷秩序體係。明治政府開始了國家的全民動員,軍事上直追大清國,伺機挑戰清國在東亞的霸主地位。清日戰爭的前夜,日本終於完成對抗清國的軍力整備,趁朝鮮東學黨內亂,決意和清國在軍事上較量。日本通過朝鮮內政改革議案,陷清國於非文明野蠻國幫凶的指責,在國際輿論上孤立清國。日清間相互非妥協的態度,加劇了日清韓三國間的緊張關係。開戰外交在複雜的背景下展開,清國迴避戰爭的努力失敗,被動投入與日本對決的戰爭之中。
清日戰爭是二十世紀東亞開幕的大戲。戰爭重組了新的東亞國際關係,歐美列強國在東亞的強權秩序被削弱,東亞國際關係體係中不情願的接受了新生強國日本的席位,新種複合型的東西方國際秩序開始形成。清日戰爭的爆發,加深了歐美列強國之間的矛盾,直接影響到國際社會關係的質變。大清國原始的製度被撼動,大中華漢民族為中心的一代有識者,毅然決然挺身角逐亂世的政治舞台。
清日戰爭,清國失去了對朝鮮的獨占權和國土台灣。戰後雖然清王朝仍然維持國家的政權,但清日戰爭失敗帶來的影響,導致大清王朝氣數殆盡。大清國內亂蜂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漢民族作為國家的政治主流登上了歷史舞台。數百年被“愚”化的大陸臣民,終於看到自身在“國家”價值中的地位,懂得了明治維新贏得戰爭的理由。政治維新的日本接受了西方“國民”的概念,國家的人民從愚昧狹隘的個人意識,一舉躍進到國家觀的高度。“國民”的思想,超越了“人民”“臣民”的理念。“民”的脫胎,成為國家為我,我為國家的近代國家主義。日本“國民”地位的誕生,凝聚了國力贏得了勝利,在這場戰爭中也喚醒了近代大陸民眾渴望解放的原動力。
清日戰爭經過百年時光,給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隱隱傷痛與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外來侵略一直成為纏繞這塊東方大陸的夢魘。在近代中國歷史的進化中,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製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了中華革命的歷史紀元。清日戰爭的失敗是從外來勢力的清國觀形成開始的,而清國觀的形成源於一個懦弱的國家軍隊,懦弱國家軍隊的存在,導致中華民族反覆遭到列強的傷害和蹂躪。清日戰爭半個世紀後,當中國軍隊在朝鮮與強敵美國聯軍較量中,打出了中華民族的世界地位時,“大中國觀”才開始真正意義上形成。中華民族需要一支有能力捍衛國家尊嚴和民眾的強大軍隊。
第3節:出版前言(3)
縱觀中國的近代史,清日戰爭的失敗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悲哀和幸運的。清日戰爭的歷史意義,在於引導中華民族重新登上歷史舞台,奠定一個新概念的國度,確立國家版圖的格局,創設國家間關係的新秩序,衍生新興中華的歷史文明,讓世界注視到睡獅的醒來。清日戰爭給中華民族的再生留下了巨大的政治價值,對中華革命的成功和大清王朝的覆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2節:出版前言(2)
十九世紀中葉,東亞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清國發生了兩次鴉片戰爭,國家主權遭到侵害。美國艦隊駛入日本江戶灣引發“黑船來航”事件,迫使幕府打開國門。明治新政府深感西方外來侵略的危機,為了維護國家自身利益,意欲聯清、聯韓組成三國同盟,共同抗擊外來侵略的威脅。清韓兩國無視日本的企望,堅持華夷秩序的宗屬國體製,使孤立的日本轉而向歐美靠攏,實行脫亞入歐的外交路線。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加快了日本國家政治經濟的起步,也使日本和清韓兩國的對立日益加深。在西方堅炮利艦轟擊兩國的國門時,日本選擇了敞開國門接受西方的文明。大清王國則繼續堅持閉關自守的鎖國政策。結果日本比清國提前四十三年,完成由封建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
東亞地域國際關係秩序中,大清國最耿耿於懷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在憲法中公開授與明治天皇,相當皇帝的“天皇”尊號。傳統的華夷秩序體製下,清國對“皇帝”的稱謂具有唯我獨尊的政治解釋。明治政府的所為,顯然是無視大清國的華夷秩序,這種平起平坐的行為是對大清國皇帝的輕蔑。清國依仗強大經濟的支持,加快軍事近代化步伐,對抗日本維新國家的崛起。清國組建了強大的北洋水師,建設了配備世界上最新銳大炮的堅固要塞。大清國為了達到維護華夷秩序體製支配朝鮮的目的,全麵警戒日本在朝鮮的進出,縱容朝鮮閉關自守的鎖國政策,排擠日本對朝鮮的滲透。大清國把朝鮮視為阻止日本西下最重要的屬國,絕不容忍豐臣秀吉當年侵略朝鮮的野心再度重演。
國家間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差距,使日本無法撼動以大清國為主體的東亞華夷秩序體係。明治政府開始了國家的全民動員,軍事上直追大清國,伺機挑戰清國在東亞的霸主地位。清日戰爭的前夜,日本終於完成對抗清國的軍力整備,趁朝鮮東學黨內亂,決意和清國在軍事上較量。日本通過朝鮮內政改革議案,陷清國於非文明野蠻國幫凶的指責,在國際輿論上孤立清國。日清間相互非妥協的態度,加劇了日清韓三國間的緊張關係。開戰外交在複雜的背景下展開,清國迴避戰爭的努力失敗,被動投入與日本對決的戰爭之中。
清日戰爭是二十世紀東亞開幕的大戲。戰爭重組了新的東亞國際關係,歐美列強國在東亞的強權秩序被削弱,東亞國際關係體係中不情願的接受了新生強國日本的席位,新種複合型的東西方國際秩序開始形成。清日戰爭的爆發,加深了歐美列強國之間的矛盾,直接影響到國際社會關係的質變。大清國原始的製度被撼動,大中華漢民族為中心的一代有識者,毅然決然挺身角逐亂世的政治舞台。
清日戰爭,清國失去了對朝鮮的獨占權和國土台灣。戰後雖然清王朝仍然維持國家的政權,但清日戰爭失敗帶來的影響,導致大清王朝氣數殆盡。大清國內亂蜂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漢民族作為國家的政治主流登上了歷史舞台。數百年被“愚”化的大陸臣民,終於看到自身在“國家”價值中的地位,懂得了明治維新贏得戰爭的理由。政治維新的日本接受了西方“國民”的概念,國家的人民從愚昧狹隘的個人意識,一舉躍進到國家觀的高度。“國民”的思想,超越了“人民”“臣民”的理念。“民”的脫胎,成為國家為我,我為國家的近代國家主義。日本“國民”地位的誕生,凝聚了國力贏得了勝利,在這場戰爭中也喚醒了近代大陸民眾渴望解放的原動力。
清日戰爭經過百年時光,給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隱隱傷痛與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外來侵略一直成為纏繞這塊東方大陸的夢魘。在近代中國歷史的進化中,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製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了中華革命的歷史紀元。清日戰爭的失敗是從外來勢力的清國觀形成開始的,而清國觀的形成源於一個懦弱的國家軍隊,懦弱國家軍隊的存在,導致中華民族反覆遭到列強的傷害和蹂躪。清日戰爭半個世紀後,當中國軍隊在朝鮮與強敵美國聯軍較量中,打出了中華民族的世界地位時,“大中國觀”才開始真正意義上形成。中華民族需要一支有能力捍衛國家尊嚴和民眾的強大軍隊。
第3節:出版前言(3)
縱觀中國的近代史,清日戰爭的失敗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悲哀和幸運的。清日戰爭的歷史意義,在於引導中華民族重新登上歷史舞台,奠定一個新概念的國度,確立國家版圖的格局,創設國家間關係的新秩序,衍生新興中華的歷史文明,讓世界注視到睡獅的醒來。清日戰爭給中華民族的再生留下了巨大的政治價值,對中華革命的成功和大清王朝的覆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