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紀實] 《清日戰爭》作者:[日]宗澤亞【完結】
內容簡介 ……
1894年清日的戰爭,清朝用幹支紀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戰爭”;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歐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 依據國際上對戰爭命名的慣例,明確作戰當事國的主賓關係,本書題為“清日戰爭”。清日戰爭已過百年,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了傷痛和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 外來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國近代史上,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製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了中國新的歷史紀元。
作者將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等處館藏歷史文獻中收集了大量華語史學界難得一見的史料和大量彌足珍貴的圖片,爬梳整理,按戰爭經過、戰爭背景、戰爭、戰時、戰地各種局部、戰爭影響、大事記、圖記、表記等編纂出一部嶄新巨著。書中對甲午戰爭歷史的深層挖掘和剖析,力圖站在中間立場分析戰爭的勝敗得失,有助於讀者更多地認識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本書各部分均採用清日兩國對比手法寫作,全麵對比雙方的軍、政、經、民等各方麵因素,清晰直觀,一目了然。較之以往單純紀事或編年手法的突破,有利於對清日兩國之間戰鬥力等軍事能力現狀的了解。
作者簡介 ……
宗澤亞
日本研究學者,畢業於中山大學,曾在科學院工作。多年專注日本古代民間風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戰爭史的研究。
第1節:出版前言(1)
出版前言
本書所稱的“清日戰爭”,中國依傳統,通常以戰爭爆發當年的幹支紀年稱為“甲午戰爭”或“中日甲午戰爭”;在日本則命名為“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日清戰爭”;歐美各國命名為“first 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戰爭源於清日兩國爭奪朝鮮半島控製權,始於 1894 年 7 月 25 日的豐島海戰。清軍在各戰場連戰連敗,最終日軍在遼東、山東及台灣登陸,並徹底摧毀了清朝海軍主力——北洋艦隊。清政府被迫向日求和。1895 年 4 月17 日,清政府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戰爭宣告結束。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後,日本迅速崛起。而清朝的慘敗,使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開始積極宣傳政治製度的改革。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創辦興中會,倡導民主革命。 甲午戰爭,被視為近代中日矛盾衝突之始。今日之釣魚島、東海等問題,上溯其源,皆與此役有一定關係。至今,雙方關係始終是人們關注熱點之一。出版本書,有助於人們了解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所在。
作者宗澤亞先生歷時數年,大量徵引、採用了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圖書館、東京都立圖書館、武藏野市圖書館、西東京市圖書館等處所藏的日本政府、軍方、民間的史料和文獻,其中包括約 500 幅與戰爭相關的各類照片、繪畫、地圖以及近百張數據表格。這些源自日本文獻的資料翔實介紹了日本政府、軍方、民眾、媒體對戰爭的態度和認識,並對日清兩國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及其製度組織等諸多方麵進行了對比。其中許多圖、表、數據,是此前較為少見或不為人們所關注的,此番係統整理出版,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學者可進一步研究,讀者也可從閱讀中啟發思考。
通過作者精心整理和分析的日方的文獻、統計數據和資料,有助於讀者更深層次地認知戰爭的時代背景,更細緻入微地觀察戰爭的歷史細節,了解作為戰爭一方的日本,是如何謀劃、準備、應對、看待這場戰爭的。同時也可以明白,一場戰爭的勝負,不單純取決於交戰雙方的武器、兵力、戰術,更取決於雙方綜合實力的對比,包括了戰爭體係是否完備、組織理念是否先進,以及國家體製和政治經濟製度等多方麵因素。作為一部專題史著作,本書內容涉及大量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文獻。
本著作依據日本方麵保存的檔案材料寫作而成,故其中有些內容、統計數據、事件因果、人物評價等,與中國學界和讀者的認識有所不同。由此形成的觀點和主張,也會有分歧,但這些不妨礙其重要的史料和學術參考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和商榷,也希望能引發廣大讀者對甲午中日戰爭歷史研究和探討的興趣。
感謝作者宗澤亞先生,一遇編輯有疑問,即在日本翻查核實文獻,保證了本著作數據和資料言必有據。感謝黃東博士,為本著所涉及的中國近代史史料進行審定、校對。 感謝香港商務印書館編輯徐昕宇先生為本書所做的努力。對於書中可能存在的錯漏之處,歡煩請讀者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是及時更正。
2012 年3月
結束語
1894年世界史上記錄了一件重大事件,位於亞洲東方大陸的大清國和島國日本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戰爭跨越朝鮮國、清國本土和台灣島的空間展開,歷時一年零七個月,以清國戰敗日本勝利的結果告終。
內容簡介 ……
1894年清日的戰爭,清朝用幹支紀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戰爭”;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歐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 依據國際上對戰爭命名的慣例,明確作戰當事國的主賓關係,本書題為“清日戰爭”。清日戰爭已過百年,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了傷痛和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 外來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國近代史上,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製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了中國新的歷史紀元。
作者將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等處館藏歷史文獻中收集了大量華語史學界難得一見的史料和大量彌足珍貴的圖片,爬梳整理,按戰爭經過、戰爭背景、戰爭、戰時、戰地各種局部、戰爭影響、大事記、圖記、表記等編纂出一部嶄新巨著。書中對甲午戰爭歷史的深層挖掘和剖析,力圖站在中間立場分析戰爭的勝敗得失,有助於讀者更多地認識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本書各部分均採用清日兩國對比手法寫作,全麵對比雙方的軍、政、經、民等各方麵因素,清晰直觀,一目了然。較之以往單純紀事或編年手法的突破,有利於對清日兩國之間戰鬥力等軍事能力現狀的了解。
作者簡介 ……
宗澤亞
日本研究學者,畢業於中山大學,曾在科學院工作。多年專注日本古代民間風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戰爭史的研究。
第1節:出版前言(1)
出版前言
本書所稱的“清日戰爭”,中國依傳統,通常以戰爭爆發當年的幹支紀年稱為“甲午戰爭”或“中日甲午戰爭”;在日本則命名為“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日清戰爭”;歐美各國命名為“first 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戰爭源於清日兩國爭奪朝鮮半島控製權,始於 1894 年 7 月 25 日的豐島海戰。清軍在各戰場連戰連敗,最終日軍在遼東、山東及台灣登陸,並徹底摧毀了清朝海軍主力——北洋艦隊。清政府被迫向日求和。1895 年 4 月17 日,清政府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戰爭宣告結束。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後,日本迅速崛起。而清朝的慘敗,使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開始積極宣傳政治製度的改革。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創辦興中會,倡導民主革命。 甲午戰爭,被視為近代中日矛盾衝突之始。今日之釣魚島、東海等問題,上溯其源,皆與此役有一定關係。至今,雙方關係始終是人們關注熱點之一。出版本書,有助於人們了解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所在。
作者宗澤亞先生歷時數年,大量徵引、採用了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圖書館、東京都立圖書館、武藏野市圖書館、西東京市圖書館等處所藏的日本政府、軍方、民間的史料和文獻,其中包括約 500 幅與戰爭相關的各類照片、繪畫、地圖以及近百張數據表格。這些源自日本文獻的資料翔實介紹了日本政府、軍方、民眾、媒體對戰爭的態度和認識,並對日清兩國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及其製度組織等諸多方麵進行了對比。其中許多圖、表、數據,是此前較為少見或不為人們所關注的,此番係統整理出版,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學者可進一步研究,讀者也可從閱讀中啟發思考。
通過作者精心整理和分析的日方的文獻、統計數據和資料,有助於讀者更深層次地認知戰爭的時代背景,更細緻入微地觀察戰爭的歷史細節,了解作為戰爭一方的日本,是如何謀劃、準備、應對、看待這場戰爭的。同時也可以明白,一場戰爭的勝負,不單純取決於交戰雙方的武器、兵力、戰術,更取決於雙方綜合實力的對比,包括了戰爭體係是否完備、組織理念是否先進,以及國家體製和政治經濟製度等多方麵因素。作為一部專題史著作,本書內容涉及大量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文獻。
本著作依據日本方麵保存的檔案材料寫作而成,故其中有些內容、統計數據、事件因果、人物評價等,與中國學界和讀者的認識有所不同。由此形成的觀點和主張,也會有分歧,但這些不妨礙其重要的史料和學術參考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和商榷,也希望能引發廣大讀者對甲午中日戰爭歷史研究和探討的興趣。
感謝作者宗澤亞先生,一遇編輯有疑問,即在日本翻查核實文獻,保證了本著作數據和資料言必有據。感謝黃東博士,為本著所涉及的中國近代史史料進行審定、校對。 感謝香港商務印書館編輯徐昕宇先生為本書所做的努力。對於書中可能存在的錯漏之處,歡煩請讀者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是及時更正。
2012 年3月
結束語
1894年世界史上記錄了一件重大事件,位於亞洲東方大陸的大清國和島國日本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戰爭跨越朝鮮國、清國本土和台灣島的空間展開,歷時一年零七個月,以清國戰敗日本勝利的結果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