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在伊藤博文的指示下,伊東已代治讓兵庫縣知事周布公平出麵,正式通知德璀琳:
“(一)台端乃非經正當手續的使節,因此不能和台端會麵。
(二)今兩國正在交戰,倘有事商議,中國須通過正當手續,派遣具有能充分發揮實效之資格人前來。
(三)即使帶有李鴻章的書翰,而欲以此舉作為派遣正式使節的準備工作,亦必須是中國官吏,而且有權力、能完全代表中國政府的人。
由於上述理由,總理大臣不能和台端會麵。又所帶來的李鴻章書翰亦不能接受。”注14
對於周布的口頭通知,德璀琳一言不發,卻稱:“本日接恭親王電,日本政府巳承諾美國政府仲裁,本人已無須在日本逗留。恭親王的電報乃二十六日天津德國領事致神戶德國領事者。因此,本人必須立即返回。況且李鴻章的書翰,業已於本日郵寄伊藤伯爵。”注15
十一月二十九日晨六時零五分,德璀琳一行仍乘禮裕號由神戶解纜,歸航天津。
德璀琳東渡,隻是清政府派出正式議和代表之前的一段插曲。對此,日人評論說:“德璀琳冒然而來,悵然而返,世人皆以為奇。”注16其實,這並無奇怪之處。派德璀琳渡日一事表明其乞和心情之迫切已達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而日本政府拒絕接見德璀琳,則含有延長戰事和避免外國插手而迫使清政府正式派遣全權使臣的雙重目的。
注釋:
注1 泰勒(breut tar),德璀琳的私人秘書。立嘉(alexander michie),任倫敦《泰晤士報》駐華通訊員及天津英文《時報》編輯,並充李鴻章顧問。
注2 《翁文恭公日記》,甲午十月二十六日。
注3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58號,附件。
注4 《李鴻章致伊藤博文文書》,見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4卷,第466頁。
注5 《李鴻章致總理衙門電》,《朝鮮檔》(2374)。
注6 北京美國公使館:《中日議和往來轉電節略》,見《中東戰紀本末三編》第2卷,第32頁。
注7 《赫德致金登幹函》z字第641號。見《中國海關與中日戰爭》,第78頁。
注8 《孫毓汶、徐用儀致李鴻章函》,《李鴻章未刊稿》(抄本)。
注9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51號。
注10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55號。
注11 《日本外交文檔》第27卷,第858號。
注12 《日本外交文檔》第27卷,第857號。
注13 《日本外交文檔》第27卷,第859號。
注14 《日方記載的中日戰史》,《中日戰爭》(1),第258頁。
注15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61號。
注16 《日方記載的中日戰史》,《中日戰爭》(1),第259頁。
第二節 日軍進犯山東半島
一 威海衛的軍事地位和防務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北端,與遼東半島的旅順口遙相對峙,共扼渤海的門戶。故威海衛素有“渤海鎖鑰”之稱。此地在古代本為濱海漁村,漢時稱石落村,元時稱清泉夼。明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為防禦倭寇的侵擾,曾設衛於此,名曰威海衛。衛城前臨海灣,背枕群山,峰巒連綿起伏,三麵環繞。港灣廣闊,其南北兩岸山勢險峻,蜿蜓而東,猶如兩條巨龍騰越海中,劉公島恰似一顆明珠置於港口中央,形成二龍戲珠之勢。在港灣附近,明礁暗石,森列潛藏;列島群嶼,星羅棋布。此港形勢堪稱險要。古往今來,曾有無數騷人墨客詠嘆其險,如稱:“形勢天然鬼工造”注1,“巨鎮天開海國雄,屹然海際跨瀛東”。注2絕非過分的誇張。
近代以來,威海衛的軍事地位再度受到重視。一八七四年四月,日本出兵進攻台灣,侵擾達半年之久。清廷切感海防空虛,思為亡羊補牢之計。同年十一月五日,恭親王奕訢等奏稱:“有鑑於前,不得不思毖於後。”注3奏上,諭沿海各省督撫“亟應實力講求,同心籌辦”。注4於是籌備海防問題便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當時,最先提出在威海衛建立海軍根據地的是鄭觀應,他說;“今宜以鐵甲船四艘為帥,以蚊子船四艘、輪船十艘為輔,與炮台相表裏,立營於威海衛之中,使敵先不敢屯兵於登郡各島。而我則北連津郡,東接牛莊,水程易通,首尾相應。彼不能赴此而北,又不便舍此而東,則北洋之防固矣。”第二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在《籌辦海防折》中進一步提出威海衛設防的具體計劃:“威海地勢……緊束,三麵皆係高山,唯一麵臨海,而外有劉公島為之屏蔽。劉公島北、東兩麵為二口門,島東口雖寬,水勢尚淺,可以置一浮鐵炮台於劉公島之東,而於內麵建一砂土炮台,海外密布水雷,閉此一門,但留島北口門為我船出入。其北口門亦有山環合,可以建立炮台,計有三砂土炮台於內,有二浮鐵炮台於外,則威海於口可以為輪船水寨。輪船出與敵戰,勝則可追。敗則可退而自固,此威海之防也。”當時,贊成此議者倒是不乏其人。但是,威海築台設防需費極巨,一時不易籌辦,故進展十分遲緩。
直到一八八一年,威海始成為北洋艦隻的屯泊之所。注5同年,清政府決定在威海設魚雷局,但未即興辦。一八八三年,李鴻章命候補道劉含芳主持,在威海金線頂建魚雷庫及學堂,並在劉公島設水師機械廠、魚雷營料庫、雷廠等。一八八六年,山東巡撫張曜專程到威海進行實地考察,接見地方名流,以徵詢意見。注6次年,威海的海防工程才得以全麵展開。是年,李鴻章奏派綏、鞏軍駐威海,以道員戴宗騫為統領。戴宗騫自帶綏軍四營一哨駐威海城郊和北岸;分統總兵劉超佩帶鞏軍四營駐威海南岸。一八八八年,又調派護軍兩營駐劉公島,以總兵張文宣為統領。以上各營皆直轄於北洋大臣李鴻章。戰爭爆發後,威海海防吃緊,綏、鞏、護諸軍又各增募二營。至是,威海駐軍已達到十六營一哨。其駐地如下表(表略):
“(一)台端乃非經正當手續的使節,因此不能和台端會麵。
(二)今兩國正在交戰,倘有事商議,中國須通過正當手續,派遣具有能充分發揮實效之資格人前來。
(三)即使帶有李鴻章的書翰,而欲以此舉作為派遣正式使節的準備工作,亦必須是中國官吏,而且有權力、能完全代表中國政府的人。
由於上述理由,總理大臣不能和台端會麵。又所帶來的李鴻章書翰亦不能接受。”注14
對於周布的口頭通知,德璀琳一言不發,卻稱:“本日接恭親王電,日本政府巳承諾美國政府仲裁,本人已無須在日本逗留。恭親王的電報乃二十六日天津德國領事致神戶德國領事者。因此,本人必須立即返回。況且李鴻章的書翰,業已於本日郵寄伊藤伯爵。”注15
十一月二十九日晨六時零五分,德璀琳一行仍乘禮裕號由神戶解纜,歸航天津。
德璀琳東渡,隻是清政府派出正式議和代表之前的一段插曲。對此,日人評論說:“德璀琳冒然而來,悵然而返,世人皆以為奇。”注16其實,這並無奇怪之處。派德璀琳渡日一事表明其乞和心情之迫切已達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而日本政府拒絕接見德璀琳,則含有延長戰事和避免外國插手而迫使清政府正式派遣全權使臣的雙重目的。
注釋:
注1 泰勒(breut tar),德璀琳的私人秘書。立嘉(alexander michie),任倫敦《泰晤士報》駐華通訊員及天津英文《時報》編輯,並充李鴻章顧問。
注2 《翁文恭公日記》,甲午十月二十六日。
注3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58號,附件。
注4 《李鴻章致伊藤博文文書》,見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4卷,第466頁。
注5 《李鴻章致總理衙門電》,《朝鮮檔》(2374)。
注6 北京美國公使館:《中日議和往來轉電節略》,見《中東戰紀本末三編》第2卷,第32頁。
注7 《赫德致金登幹函》z字第641號。見《中國海關與中日戰爭》,第78頁。
注8 《孫毓汶、徐用儀致李鴻章函》,《李鴻章未刊稿》(抄本)。
注9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51號。
注10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55號。
注11 《日本外交文檔》第27卷,第858號。
注12 《日本外交文檔》第27卷,第857號。
注13 《日本外交文檔》第27卷,第859號。
注14 《日方記載的中日戰史》,《中日戰爭》(1),第258頁。
注15 《日本外交文書》,第27卷,第861號。
注16 《日方記載的中日戰史》,《中日戰爭》(1),第259頁。
第二節 日軍進犯山東半島
一 威海衛的軍事地位和防務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北端,與遼東半島的旅順口遙相對峙,共扼渤海的門戶。故威海衛素有“渤海鎖鑰”之稱。此地在古代本為濱海漁村,漢時稱石落村,元時稱清泉夼。明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為防禦倭寇的侵擾,曾設衛於此,名曰威海衛。衛城前臨海灣,背枕群山,峰巒連綿起伏,三麵環繞。港灣廣闊,其南北兩岸山勢險峻,蜿蜓而東,猶如兩條巨龍騰越海中,劉公島恰似一顆明珠置於港口中央,形成二龍戲珠之勢。在港灣附近,明礁暗石,森列潛藏;列島群嶼,星羅棋布。此港形勢堪稱險要。古往今來,曾有無數騷人墨客詠嘆其險,如稱:“形勢天然鬼工造”注1,“巨鎮天開海國雄,屹然海際跨瀛東”。注2絕非過分的誇張。
近代以來,威海衛的軍事地位再度受到重視。一八七四年四月,日本出兵進攻台灣,侵擾達半年之久。清廷切感海防空虛,思為亡羊補牢之計。同年十一月五日,恭親王奕訢等奏稱:“有鑑於前,不得不思毖於後。”注3奏上,諭沿海各省督撫“亟應實力講求,同心籌辦”。注4於是籌備海防問題便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當時,最先提出在威海衛建立海軍根據地的是鄭觀應,他說;“今宜以鐵甲船四艘為帥,以蚊子船四艘、輪船十艘為輔,與炮台相表裏,立營於威海衛之中,使敵先不敢屯兵於登郡各島。而我則北連津郡,東接牛莊,水程易通,首尾相應。彼不能赴此而北,又不便舍此而東,則北洋之防固矣。”第二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在《籌辦海防折》中進一步提出威海衛設防的具體計劃:“威海地勢……緊束,三麵皆係高山,唯一麵臨海,而外有劉公島為之屏蔽。劉公島北、東兩麵為二口門,島東口雖寬,水勢尚淺,可以置一浮鐵炮台於劉公島之東,而於內麵建一砂土炮台,海外密布水雷,閉此一門,但留島北口門為我船出入。其北口門亦有山環合,可以建立炮台,計有三砂土炮台於內,有二浮鐵炮台於外,則威海於口可以為輪船水寨。輪船出與敵戰,勝則可追。敗則可退而自固,此威海之防也。”當時,贊成此議者倒是不乏其人。但是,威海築台設防需費極巨,一時不易籌辦,故進展十分遲緩。
直到一八八一年,威海始成為北洋艦隻的屯泊之所。注5同年,清政府決定在威海設魚雷局,但未即興辦。一八八三年,李鴻章命候補道劉含芳主持,在威海金線頂建魚雷庫及學堂,並在劉公島設水師機械廠、魚雷營料庫、雷廠等。一八八六年,山東巡撫張曜專程到威海進行實地考察,接見地方名流,以徵詢意見。注6次年,威海的海防工程才得以全麵展開。是年,李鴻章奏派綏、鞏軍駐威海,以道員戴宗騫為統領。戴宗騫自帶綏軍四營一哨駐威海城郊和北岸;分統總兵劉超佩帶鞏軍四營駐威海南岸。一八八八年,又調派護軍兩營駐劉公島,以總兵張文宣為統領。以上各營皆直轄於北洋大臣李鴻章。戰爭爆發後,威海海防吃緊,綏、鞏、護諸軍又各增募二營。至是,威海駐軍已達到十六營一哨。其駐地如下表(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