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9 欒述善:《楚囚逸史》。


    注10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83頁。


    注11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75頁。


    注12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73--174頁。


    注13 《日清戰爭實記》第8編,第11頁。


    注14、15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74、184頁。


    注16 《葉誌超致李鴻章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電報檔。


    注17、19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76頁。


    注18 《日清戰爭實記》第8編,第12頁。


    注20 《瀋陽縣誌》第9卷,《左寶貴傳》。


    注21 《清朝野史大觀》第8卷,第49頁。


    注22 《中倭戰守始末記》第1卷,第19頁。


    注23 《費縣誌》第11卷,《左寶貴傳》。


    注24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76頁。


    注25 欒述善:《楚囚逸史》。


    注26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76--177頁。


    注27 《葉誌超致李鴻章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電報檔。


    注28 黃遵憲:《悲平壤》,《人境廬詩草》卷8。


    注29 《為左忠壯公書衣冠墓門坊》。


    注30 李敬修:《左忠壯公助損書院膏獎記》。


    注31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4卷,第176--177頁。


    七 雨夜潰奔


    但是,葉誌超此時卻完全喪失信心,他召集各統領商酌:“北門咽喉既失,彈藥不齊,轉運不通,軍心驚懼,若敵兵連夜攻擊,何以禦之?不若暫棄平壤,令彼驕心,養我銳誌,再圖大舉,一氣成功也。”注2諸將皆無異議,惟馬玉昆仍主抵禦,抗言曰:“餘帶兵三十餘年,經數百戰,常以不得死所為恨,豈臨敵退縮自貽罪戾哉?”注3葉默然,卒不聽。又商之平安道監司閔丙奭,亦隻好聽任之。下午四時許,遂以閔丙奭的名義,派一朝鮮人冒雨送書於日軍元山支隊陣中。佐藤正大佐接書讀之,其文曰:“平安道監司閔丙奭致書於大日本國領兵宮麾下:現華兵巳願退仗休讓,照諸萬國公法止戰。伏俟回教,即揭白旗回,望勿開槍。立俟回書。”注4佐藤正又付之傳令騎兵,送達於朔寧支隊立見尚文少將。立見閱之未畢,已見玄武門、七星門、靜海門、大同門等處皆已懸白旗。


    於是,立見少將一麵命元山支隊至七星門外,一麵親與旅團副官桂大尉共率一個小隊下牡丹台,入玄武門而至小竇門外,要求門內清兵打開城門。以言語不通,桂大尉即用鉛筆在紙片上寫道:“若降服,可允。應速開城門,集中兵器繳於我軍;否則,即攻取之。”注5自門隙遞於門內。清兵亦書於紙上答以:“降雨甚(大),刻下兵多,難以速散,當期明朝,開放此門。”注6立見少將知清軍今夜必逃,因發布命令:“今夜須嚴警戒,以要擊逃兵。”注7


    是夜八時,清軍開始撤退。葉誌超先已密傳各營,輕裝持械,趨夜而退。因事出匆忙,未能周知,加以大雨傾盆,清兵冒雨結隊成群,或自七星門、靜海門蜂擁而出,或由城牆攀越而去;或取甑山大道而走海岸,或由義州大道而向北奔。而日軍元山支隊埋伏於義州大道,第五師團主力部隊則埋伏於甑山大道,以截擊撤逃的清軍。自十五日晚間八時至翌日拂曉,清兵絡繹不絕,急奔直衝,欲開遁亡之路。無奈日軍槍炮排擊,潰兵“迴旋不得出,以避彈故,團集愈緊,死亡愈眾”。注8據親歷此役的盛軍官員欒述善記述當時情況說:“陰雲密布,大兩傾盆。兵勇冒雨西行,恍似驚弓之鳥,不問路徑,結隊直衝。而敵兵忽聞人馬奔騰,疑為劫寨,各施槍炮,攔路截殺。各山口把守嚴密,勢如地網天羅,數次橫衝,無隙可入。且前軍遇敵擊,隻好回頭向後;而後兵欲逃身命,直顧奔前。進退往來,頗形擁擠。黑夜昏暗,南北不分。如是,彼來兵,不問前麵是敵人抑是己軍,放槍持刀,混亂相殺,深可憐憫!前行土卒,既遭敵槍,又中己炮,自相踐踏,冤屈誰知?當此之時,尋父覓子,呼兄喚弟,鬼哭神號,震動田野。人地稍熟者,覓朝鮮土人引路,均已脫網。驚  懼無措,非投水自溺,則引刃自戕,甚至覓石碣碰頭,人樹林懸頸。死屍遍地,血水成渠,慘目傷心,不堪言狀!”注9


    天明後,日軍巡閱戰場,僅箕子陵附近。二三百步間,清兵人馬屍體,累累如山,埋沒道路,溪流為紅。其屍體最為密集堆積者,在五十步以內伏屍百二十,斃馬三十頭,互相枕藉”。注10據統計,僅僅在此一夜之間,清軍在逃跑路上被擊斃者達一千五百餘人之多。並有六百八十三人被俘。其中,有一百一十九人係因傷被俘,二十五人傷重而死,三人病死,四十七人因企圖逃跑而被敵人槍殺。注11平白無故地喪送了差不多五個營。


    九月十六日拂曉,立見尚文率朔寧支隊,佐藤正率元山支隊,自玄武門進入平壤牙城。上午七時,野難道貫率第五師團本部自靜海門進入平壤內城。至上午十時,大島義昌才知平壤已陷,便率隊由朱雀門進入城內。此時,平壤城內早已無清軍一兵一卒。平壤本是計劃中清軍進兵漢城的基地,不僅工事構築堅固,而且軍儲甚厚。據日方統計,日軍在平壤所繳獲的戰利品有:各類大小口徑炮三十五門,步騎連發槍五百五十支,後膛單發槍及其他槍六百一十支。炮彈七百九十二發,子彈五十六萬發,行軍帳篷一千零九十二頂,軍用鍋三百五十四口,各種粗細雜糧四千七百石,大車一百五十六輛,乘馬及馱馬二百五十匹,金磚四十三公斤,金錠等五十三公斤,銀錠五百四十公斤,以及火藥、信管、紙幣和其他物資無數。注1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戰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戚其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戚其章並收藏甲午戰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