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威海南北兩口皆設置了擋雷鐵鏈及木樁。在日軍占領威海陸地之前,對於預防敵人偷襲起了重要的作用。
七月二十八日當天,總理衙門即接到李鴻章撤使之復電。二十九日,軍機處令李鴻章轉電汪鳳藻:“日本擊我兵船,業已絕好開釁。出使日本大臣汪鳳藻應即撤令回國。”注21並擬好對外的宣示稿,但“未定何日發”。注22這說明:直到此時,清政府雖下令撤使,但尚未最後下定決心宣戰。是日,翁同龢見門人翰林院修撰張謇來信,亦主“即日聲明倭人不守約章知照派兵,不遵公法遽先開釁,布告各國絕其交、撤回中使,謝絕倭使。”並建議:“現在必應以十數營進薄韓京,約葉軍會攻。韓城不甚高堅,因利乘便,必易得手。”注23
張謇的信倒是投合了翁同龢的心思。
七月三十日,李鴻藻急告“牙山得捷音”。張蔭桓等亦函告:“牙軍與倭鏖戰,殺倭千餘,我兵亡百餘。”注24其實,消息的來源都是李鴻章給總理衙門的電報:“廿三葉軍與倭開仗,倭兵三千死一千餘,我兵傷亡百餘。倭兵已往北退。聞葉軍要往水原府。”注25這當然是好消息,可惜純屬訛傳。不過,這個消息卻使中樞大臣們產生了樂觀的情緒。於是,當天總理衙門便照會各國公使譴責並聲敘日本無理挑釁之舉。照會最後指出:日本“在牙山海麵突遣兵輪多隻,先行開炮,傷我運船,並擊沉掛英旗英國高升輪船一隻。此則釁由彼啟,公論難容。中國雖篤念邦交,再難曲為遷就,不得不另籌決意辦法。想各國政府聞此變異之意,亦莫不共相駭詫,以為責有專歸矣。”注26
三十一日,總理衙門又電李鴻章,告以已照會日本臨時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倭先開釁,致廢修好之約,此後與彼無可商之事。殊為可惜!”注27同一天,日本外務大臣也向駐東京各國公使發出中日兩國進入戰爭狀態之通告:“帝國政府為使日清間之爭議合理解決,並使彼此關係永遠協調,雖曾使用各種光明正大之手段,迄今顯然未奏其效。為解決此事,本大臣榮幸地通知閣下:帝國與清國現進入戰爭狀態。”注28
八月一日,李鴻章致電總理衙門稱:“仁川英領事致斐稅司函:‘西曆七月念七、八號、即六月念五、六日,葉軍屢勝,倭死二千多人,葉兵死二百餘人。葉軍現離漢城八十餘裏。漢城倭兵皆往,敵隻留守王官之兵。請稅司速電中堂,催北路速進兵。’……已電催衛、馬、左統將相機速進兵接應。”謠傳愈來愈神奇,不由中樞大臣們不相信。翁同龢聞此消息,極為興奮地在日記中寫道:“可喜也!”是日,遂下宣戰諭旨:
“朝鮮為我大清藩屬二百餘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近十數年來,該國時多內亂,朝廷字小為懷,迭次派兵前往戡定,並派員駐紮該國都城,隨時保護。本年四月間,朝鮮又有土匪變亂,該國王請兵援剿,情詞迫切。當即諭令李鴻章撥兵赴援,甫抵牙山,匪徒星散。乃倭人無故派兵,突入漢城,嗣又增兵萬餘,迫令朝鮮更改國政,種種要挾,難以理喻。我朝撫綏藩服,其國內政事向令自理。日本與朝鮮立約,係屬與國,更無以重兵欺壓強令革政之理。各國公論,皆以日本師出無名,不合情理,勸令撤兵,和平商辦。乃竟悍然不顧,迄無成說,反更陸續添兵。朝鮮百姓及中國商民,日加驚擾,是以添兵前往保護。詎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隻,乘我不備,在牙山口外海麵開炮,轟擊傷我運船。變詐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該國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曉然於朝廷辦理此事,實已仁至義盡,而倭人渝盟肇釁,無理已極,勢難再予姑容。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於罪戾。將此通喻知之。飲此。”注29
同一天,明治天皇也下宣戰詔書:
“保全天祐踐萬世一係之帝祚大日本帝國皇帝示汝忠實勇武之有眾:朕茲對清國宣戰,百僚有司,宜體朕意,海陸對清交戰,努力以達國家之目的。苟不違反國際公法,即宜各本權能,盡一切之手段,必期萬無遺漏。惟朕即位以來,於茲二十有餘年,求文明之化於平和之治,知交鄰失和之不可,努力使各有司常篤友邦之誼。幸列國之交際,逐年益加親善。詎料清國之於朝鮮事件,對我出於殊違鄰交有失信義之舉。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而清國每稱朝鮮為屬邦,幹涉其內政。於其內亂,藉口於拯救屬邦,而出兵於朝鮮。朕依明治十五年條約,出兵備變,更使朝鮮永免禍亂,得保將來治安,欲以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國,以協同從事,清國反設辭拒絕。帝國於是勸朝鮮以釐革其秕政,內堅治安之基,外全獨立國之權義。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種種託辭,緩其時機,以整飭其水陸之兵備。一旦告成,即欲以武力達其欲望。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清國之計,惟在使朝鮮治安之基無所歸。查朝鮮因帝國率先使之與諸獨立國為伍而獲得之地位,與為此表示之條約,均置諸不顧,以損害帝國之權利利益,使東洋平和永無保障。就其所為而熟揣之,其計謀所在,實可謂白始即犧牲平和以遂具非望。事既至此,朕雖始終與平和相終始,以宣揚帝國之光榮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戰,賴汝有眾之忠實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遠,以全帝國之光榮。”注30
七月二十八日當天,總理衙門即接到李鴻章撤使之復電。二十九日,軍機處令李鴻章轉電汪鳳藻:“日本擊我兵船,業已絕好開釁。出使日本大臣汪鳳藻應即撤令回國。”注21並擬好對外的宣示稿,但“未定何日發”。注22這說明:直到此時,清政府雖下令撤使,但尚未最後下定決心宣戰。是日,翁同龢見門人翰林院修撰張謇來信,亦主“即日聲明倭人不守約章知照派兵,不遵公法遽先開釁,布告各國絕其交、撤回中使,謝絕倭使。”並建議:“現在必應以十數營進薄韓京,約葉軍會攻。韓城不甚高堅,因利乘便,必易得手。”注23
張謇的信倒是投合了翁同龢的心思。
七月三十日,李鴻藻急告“牙山得捷音”。張蔭桓等亦函告:“牙軍與倭鏖戰,殺倭千餘,我兵亡百餘。”注24其實,消息的來源都是李鴻章給總理衙門的電報:“廿三葉軍與倭開仗,倭兵三千死一千餘,我兵傷亡百餘。倭兵已往北退。聞葉軍要往水原府。”注25這當然是好消息,可惜純屬訛傳。不過,這個消息卻使中樞大臣們產生了樂觀的情緒。於是,當天總理衙門便照會各國公使譴責並聲敘日本無理挑釁之舉。照會最後指出:日本“在牙山海麵突遣兵輪多隻,先行開炮,傷我運船,並擊沉掛英旗英國高升輪船一隻。此則釁由彼啟,公論難容。中國雖篤念邦交,再難曲為遷就,不得不另籌決意辦法。想各國政府聞此變異之意,亦莫不共相駭詫,以為責有專歸矣。”注26
三十一日,總理衙門又電李鴻章,告以已照會日本臨時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倭先開釁,致廢修好之約,此後與彼無可商之事。殊為可惜!”注27同一天,日本外務大臣也向駐東京各國公使發出中日兩國進入戰爭狀態之通告:“帝國政府為使日清間之爭議合理解決,並使彼此關係永遠協調,雖曾使用各種光明正大之手段,迄今顯然未奏其效。為解決此事,本大臣榮幸地通知閣下:帝國與清國現進入戰爭狀態。”注28
八月一日,李鴻章致電總理衙門稱:“仁川英領事致斐稅司函:‘西曆七月念七、八號、即六月念五、六日,葉軍屢勝,倭死二千多人,葉兵死二百餘人。葉軍現離漢城八十餘裏。漢城倭兵皆往,敵隻留守王官之兵。請稅司速電中堂,催北路速進兵。’……已電催衛、馬、左統將相機速進兵接應。”謠傳愈來愈神奇,不由中樞大臣們不相信。翁同龢聞此消息,極為興奮地在日記中寫道:“可喜也!”是日,遂下宣戰諭旨:
“朝鮮為我大清藩屬二百餘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近十數年來,該國時多內亂,朝廷字小為懷,迭次派兵前往戡定,並派員駐紮該國都城,隨時保護。本年四月間,朝鮮又有土匪變亂,該國王請兵援剿,情詞迫切。當即諭令李鴻章撥兵赴援,甫抵牙山,匪徒星散。乃倭人無故派兵,突入漢城,嗣又增兵萬餘,迫令朝鮮更改國政,種種要挾,難以理喻。我朝撫綏藩服,其國內政事向令自理。日本與朝鮮立約,係屬與國,更無以重兵欺壓強令革政之理。各國公論,皆以日本師出無名,不合情理,勸令撤兵,和平商辦。乃竟悍然不顧,迄無成說,反更陸續添兵。朝鮮百姓及中國商民,日加驚擾,是以添兵前往保護。詎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隻,乘我不備,在牙山口外海麵開炮,轟擊傷我運船。變詐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該國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曉然於朝廷辦理此事,實已仁至義盡,而倭人渝盟肇釁,無理已極,勢難再予姑容。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於罪戾。將此通喻知之。飲此。”注29
同一天,明治天皇也下宣戰詔書:
“保全天祐踐萬世一係之帝祚大日本帝國皇帝示汝忠實勇武之有眾:朕茲對清國宣戰,百僚有司,宜體朕意,海陸對清交戰,努力以達國家之目的。苟不違反國際公法,即宜各本權能,盡一切之手段,必期萬無遺漏。惟朕即位以來,於茲二十有餘年,求文明之化於平和之治,知交鄰失和之不可,努力使各有司常篤友邦之誼。幸列國之交際,逐年益加親善。詎料清國之於朝鮮事件,對我出於殊違鄰交有失信義之舉。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而清國每稱朝鮮為屬邦,幹涉其內政。於其內亂,藉口於拯救屬邦,而出兵於朝鮮。朕依明治十五年條約,出兵備變,更使朝鮮永免禍亂,得保將來治安,欲以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國,以協同從事,清國反設辭拒絕。帝國於是勸朝鮮以釐革其秕政,內堅治安之基,外全獨立國之權義。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種種託辭,緩其時機,以整飭其水陸之兵備。一旦告成,即欲以武力達其欲望。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清國之計,惟在使朝鮮治安之基無所歸。查朝鮮因帝國率先使之與諸獨立國為伍而獲得之地位,與為此表示之條約,均置諸不顧,以損害帝國之權利利益,使東洋平和永無保障。就其所為而熟揣之,其計謀所在,實可謂白始即犧牲平和以遂具非望。事既至此,朕雖始終與平和相終始,以宣揚帝國之光榮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戰,賴汝有眾之忠實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遠,以全帝國之光榮。”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