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村江之戰與壬申之亂(2)
龍朔三年九月戊午,熊津道行軍總管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等,破百濟餘眾及倭兵於白江,拔其周留城。初,劉仁願、劉仁軌既克真峴城,詔孫仁師將兵浮海助之,百濟王豐南引倭人以拒唐兵,仁師與仁願、仁軌合,軍勢大振,諸將以加林城水陸之沖,欲先攻之,仁軌曰,加林險固,急攻則傷士卒,緩之則曠日持久,周留城虜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惡務本,宜先攻之,若克周留,諸城自下。於是仁師、仁願與新羅王法敏將陸軍以進,仁軌與別將杜爽、扶餘隆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入白江以會陸軍,同趨周留城,遇倭兵於白江口,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濟王豐脫身奔高麗,王子忠勝、忠誌等帥眾降。
朝鮮方麵的史料說:當時的“倭船”有“千艘”,而唐的水軍隻有百七十艘,《日本書紀》上對於唐水軍數的記載也相同,據《日本書紀》追述當時的情形大致如下:“唐水軍百七十艘八月十七日列白江口周留城下,日本水師後十日到,翌日八月二十八日,日本水師捨身突入唐陣,唐軍從容左右迎擊,縱火焚日船”,《日本書紀》最後寫道:“須臾,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甚眾,艫舳不得迴旋。”日本三萬多人完了。《舊唐書》的《劉仁軌列傳》裏,白江戰的最後一段有:“偽王子扶餘忠勝、忠誌等率士女及‘倭眾’並耽羅國使一時並降。”時為唐龍朔三年,日本天智二年,公曆663年。準備了三年多的大軍,在兩天之內全部“沙蟹”。日本皇太子稱製攝政的中大兄,這時真是走投無路,隻好趕緊退回到難波,國內群心惶惶,兵敗將亡還不算,最怕的是唐兵會不會乘勝追擊,而日本國內已無一兵一卒,各地的豪族也都怨聲載道,紛紛要和中大兄算帳,中大兄為了權宜之計,隻好把政權略略讓開,那時左大臣出缺,於是就由皇太弟大海人來代領其事,分擔了朝廷大政的責任。原因是大海人的人緣比較好,很有些安撫作用,他兄弟二人本來感情很厚,中大兄所生的長女次女十三四歲時,都配給了弟弟為妃,近親結婚,在日本皇室裏原是常有,兄弟又是翁婿,關係格外密切,而況那時中大兄雖然已有妃嬪五六人,但所生的都是女多男少,很顯然的大海人也將以弟繼兄,成為皇位第一承繼人。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果然,這一危亡局麵,由他兄弟二人苦撐,安穩度過了。但是另外卻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桃色糾紛,變生肘腋。日本文學作品《萬葉集》,匯集了日本諸名家的詩歌,至今傳誦不絕,其中有位女作家,額田姬,她所作的長歌三首短歌十首,最膾炙人口。據考她是個妖艷絕倫的女巫,開始在宮廷裏侍奉時,才得十幾歲,她很早就和大海人皇子秘密發生了關係,還生下了一個女兒,但是女巫不能結婚,大海人沒有敢硬把她納入後宮。在百濟戰役的時候,因為女巫職位,也隨軍出征,在漫長的旅途中,她又和皇太子中大兄墮入了情網,但是這一三角戀愛沒有揭穿,隻有額田姬心裏明白,中大兄、大海人兄弟始終蒙在鼓裏,尤其在軍書旁午中,他兄弟二人也都無暇來眷顧這位多才多藝的佳人。她曾經吟歌道:
空閨簾動疑君至;隻是秋風不是人!
這種欲明又暗的關係,維持了好幾年,到了天智七年明朗化了。天智七年正月,中大兄正式即天皇位為天智天皇,額田姬雖然名不在眾妃嬪之列,但屬於天皇的禁臠已是很明顯了。五月五日,天皇率領了皇太弟大海人,以及諸王眾臣到蒲生之野去狩獵,額田姬也參與盛會,大海人遠遠望見了額田姬,連連揮舞他的長袖,要她注意,她立刻吟歌一首遣人遞過去,歌曰:
躍馬紫野,馳驅標野,耳目眾多兮,君毋振袖!
過去的一段恩愛,現在結束了,妾身已邀天寵,請您別再轉念頭了!等於是一封絕交書,大海人焉得不妒火中燒,於是在獵後的宴會席上,吃得大醉,奪取了衛士的長槍,大發酒瘋,就在禦座前,把地板刺了一個大窟窿,這一嚴重的失儀,天皇當然不能忍,按律當斬,藤原鐮足再三苦求,算是赦免了。但是從此裂痕深在,再也合不起來了。天智八年,藤原鐮足病逝,兄弟二人之間再沒有人敢來斡旋拉攏,兩方麵的感情,於是越離越遠。天智天皇本來子少女多,並且男孩常常不育,按日本舊來慣例,繼承皇位的人,母親的出身至關重要,盡管是長子,但是媽媽若是個鄉下大姑娘,而非貴胄小姐的話,就不能做皇太子,偏偏天智天皇正宮皇後以及貴族出身的妃嬪沒有一個有男孩兒,隻有一個宮女,名喚宅子娘的,替天智生下了一個白胖小子,取名大友皇子。長大之後,更是又帥又棒,《懷風藻》裏描寫這位皇子的風貌,寫道:魁岸奇偉,風範弘深,眼流精耀,顧盼煒燁。
唐風風靡日本(1)
世界上公認日本民族是善於模仿的民族。不管是打火機也好,照相機也好,都能仿得真、學得像。有時比原來東西還巧些。他們不但對品物模仿,連風俗習慣也一樣模仿。人家吃西餐,他們也吃西餐。人家穿禮服戴高帽子,他們也穿禮服戴高帽子。人家打麻將,他們也打麻將。人家的女孩子穿熱褲,他們的女孩子也穿熱褲。人家裸體往街上走,他們更徹底一點,裸體上教堂去行結婚禮。人家不道德,他們就更不道德。人家出賣盟友,他們會出賣得更徹底些。唐朝初期中國和日本的關係越來越深了。中大兄皇子雖然在朝鮮白村江之戰,被我唐兵以寡擊眾,三萬精銳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但他和他的心腹大臣藤原鐮足卻不敢懷恨,反過來自知差勁,加緊地來學習了。他們派出去一批批的遣唐使和留學生到中國去吸收中國文化,這批人知道使命的重大也虛心肯學。那時行旅還方便,隻要能渡過對馬海峽,便有中國駐軍接應一直陸路送到長安。可是到唐軍撤退後,新羅統一了朝鮮,這條快捷方式便被截斷了。日本遣唐的船隻便不能不繞道而行,必須橫渡大海,在蘇、揚登陸。這條路不但遠,也險。中國海的風浪來得很大,不是遭逢海難船破人溺,便是被吹到南洋去,因此變成一個充滿了未知數的甘冒生死的旅行。但是為了文化交流,兩國之間的誌士仍能往來不息。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由中國到日本去的鑒真上人。鑒真是揚州人,俗姓淳於。在唐朝,揚州是重要的港口,一切得風氣之先,出海遠揚使人無限憧憬。鑒真十四歲就出了家,二十一歲時登壇受了具足戒。他專修戒律,在揚州開座講授,前後把《大律》及《大疏》講了四十遍,《律鈔》七十遍,《輕重儀》十遍,《錫磨疏》十遍。他精通三學三乘,窮究真理。除此之外,還建造了很多寺院、佛像,並開設了無遮大會,救濟貧病,親自抄寫的佛經共三萬三千餘卷,是一位飽學虔誠德行很高的高僧,四十餘歲時已名滿大江南北。日本慕名特別派遣了興福寺的兩位和尚榮叡、普照渡唐,敕令他們先去留學,學成之後再邀鑒真到日本來傳授戒律。榮叡、普照奉敕行事,他們苦修了十年之後,才敢去見鑒真,報告來意,鑒真答道:“以前就聽說南嶽的思禪師,轉世到了倭國為王子,興隆佛法普度眾生,最近又由貴國長屋王送來袈裟千頂,在緣邊有詩,詞曰:山川雖異域,風月仍同天,以此寄佛子,來共結善緣。
龍朔三年九月戊午,熊津道行軍總管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等,破百濟餘眾及倭兵於白江,拔其周留城。初,劉仁願、劉仁軌既克真峴城,詔孫仁師將兵浮海助之,百濟王豐南引倭人以拒唐兵,仁師與仁願、仁軌合,軍勢大振,諸將以加林城水陸之沖,欲先攻之,仁軌曰,加林險固,急攻則傷士卒,緩之則曠日持久,周留城虜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惡務本,宜先攻之,若克周留,諸城自下。於是仁師、仁願與新羅王法敏將陸軍以進,仁軌與別將杜爽、扶餘隆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入白江以會陸軍,同趨周留城,遇倭兵於白江口,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濟王豐脫身奔高麗,王子忠勝、忠誌等帥眾降。
朝鮮方麵的史料說:當時的“倭船”有“千艘”,而唐的水軍隻有百七十艘,《日本書紀》上對於唐水軍數的記載也相同,據《日本書紀》追述當時的情形大致如下:“唐水軍百七十艘八月十七日列白江口周留城下,日本水師後十日到,翌日八月二十八日,日本水師捨身突入唐陣,唐軍從容左右迎擊,縱火焚日船”,《日本書紀》最後寫道:“須臾,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甚眾,艫舳不得迴旋。”日本三萬多人完了。《舊唐書》的《劉仁軌列傳》裏,白江戰的最後一段有:“偽王子扶餘忠勝、忠誌等率士女及‘倭眾’並耽羅國使一時並降。”時為唐龍朔三年,日本天智二年,公曆663年。準備了三年多的大軍,在兩天之內全部“沙蟹”。日本皇太子稱製攝政的中大兄,這時真是走投無路,隻好趕緊退回到難波,國內群心惶惶,兵敗將亡還不算,最怕的是唐兵會不會乘勝追擊,而日本國內已無一兵一卒,各地的豪族也都怨聲載道,紛紛要和中大兄算帳,中大兄為了權宜之計,隻好把政權略略讓開,那時左大臣出缺,於是就由皇太弟大海人來代領其事,分擔了朝廷大政的責任。原因是大海人的人緣比較好,很有些安撫作用,他兄弟二人本來感情很厚,中大兄所生的長女次女十三四歲時,都配給了弟弟為妃,近親結婚,在日本皇室裏原是常有,兄弟又是翁婿,關係格外密切,而況那時中大兄雖然已有妃嬪五六人,但所生的都是女多男少,很顯然的大海人也將以弟繼兄,成為皇位第一承繼人。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果然,這一危亡局麵,由他兄弟二人苦撐,安穩度過了。但是另外卻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桃色糾紛,變生肘腋。日本文學作品《萬葉集》,匯集了日本諸名家的詩歌,至今傳誦不絕,其中有位女作家,額田姬,她所作的長歌三首短歌十首,最膾炙人口。據考她是個妖艷絕倫的女巫,開始在宮廷裏侍奉時,才得十幾歲,她很早就和大海人皇子秘密發生了關係,還生下了一個女兒,但是女巫不能結婚,大海人沒有敢硬把她納入後宮。在百濟戰役的時候,因為女巫職位,也隨軍出征,在漫長的旅途中,她又和皇太子中大兄墮入了情網,但是這一三角戀愛沒有揭穿,隻有額田姬心裏明白,中大兄、大海人兄弟始終蒙在鼓裏,尤其在軍書旁午中,他兄弟二人也都無暇來眷顧這位多才多藝的佳人。她曾經吟歌道:
空閨簾動疑君至;隻是秋風不是人!
這種欲明又暗的關係,維持了好幾年,到了天智七年明朗化了。天智七年正月,中大兄正式即天皇位為天智天皇,額田姬雖然名不在眾妃嬪之列,但屬於天皇的禁臠已是很明顯了。五月五日,天皇率領了皇太弟大海人,以及諸王眾臣到蒲生之野去狩獵,額田姬也參與盛會,大海人遠遠望見了額田姬,連連揮舞他的長袖,要她注意,她立刻吟歌一首遣人遞過去,歌曰:
躍馬紫野,馳驅標野,耳目眾多兮,君毋振袖!
過去的一段恩愛,現在結束了,妾身已邀天寵,請您別再轉念頭了!等於是一封絕交書,大海人焉得不妒火中燒,於是在獵後的宴會席上,吃得大醉,奪取了衛士的長槍,大發酒瘋,就在禦座前,把地板刺了一個大窟窿,這一嚴重的失儀,天皇當然不能忍,按律當斬,藤原鐮足再三苦求,算是赦免了。但是從此裂痕深在,再也合不起來了。天智八年,藤原鐮足病逝,兄弟二人之間再沒有人敢來斡旋拉攏,兩方麵的感情,於是越離越遠。天智天皇本來子少女多,並且男孩常常不育,按日本舊來慣例,繼承皇位的人,母親的出身至關重要,盡管是長子,但是媽媽若是個鄉下大姑娘,而非貴胄小姐的話,就不能做皇太子,偏偏天智天皇正宮皇後以及貴族出身的妃嬪沒有一個有男孩兒,隻有一個宮女,名喚宅子娘的,替天智生下了一個白胖小子,取名大友皇子。長大之後,更是又帥又棒,《懷風藻》裏描寫這位皇子的風貌,寫道:魁岸奇偉,風範弘深,眼流精耀,顧盼煒燁。
唐風風靡日本(1)
世界上公認日本民族是善於模仿的民族。不管是打火機也好,照相機也好,都能仿得真、學得像。有時比原來東西還巧些。他們不但對品物模仿,連風俗習慣也一樣模仿。人家吃西餐,他們也吃西餐。人家穿禮服戴高帽子,他們也穿禮服戴高帽子。人家打麻將,他們也打麻將。人家的女孩子穿熱褲,他們的女孩子也穿熱褲。人家裸體往街上走,他們更徹底一點,裸體上教堂去行結婚禮。人家不道德,他們就更不道德。人家出賣盟友,他們會出賣得更徹底些。唐朝初期中國和日本的關係越來越深了。中大兄皇子雖然在朝鮮白村江之戰,被我唐兵以寡擊眾,三萬精銳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但他和他的心腹大臣藤原鐮足卻不敢懷恨,反過來自知差勁,加緊地來學習了。他們派出去一批批的遣唐使和留學生到中國去吸收中國文化,這批人知道使命的重大也虛心肯學。那時行旅還方便,隻要能渡過對馬海峽,便有中國駐軍接應一直陸路送到長安。可是到唐軍撤退後,新羅統一了朝鮮,這條快捷方式便被截斷了。日本遣唐的船隻便不能不繞道而行,必須橫渡大海,在蘇、揚登陸。這條路不但遠,也險。中國海的風浪來得很大,不是遭逢海難船破人溺,便是被吹到南洋去,因此變成一個充滿了未知數的甘冒生死的旅行。但是為了文化交流,兩國之間的誌士仍能往來不息。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由中國到日本去的鑒真上人。鑒真是揚州人,俗姓淳於。在唐朝,揚州是重要的港口,一切得風氣之先,出海遠揚使人無限憧憬。鑒真十四歲就出了家,二十一歲時登壇受了具足戒。他專修戒律,在揚州開座講授,前後把《大律》及《大疏》講了四十遍,《律鈔》七十遍,《輕重儀》十遍,《錫磨疏》十遍。他精通三學三乘,窮究真理。除此之外,還建造了很多寺院、佛像,並開設了無遮大會,救濟貧病,親自抄寫的佛經共三萬三千餘卷,是一位飽學虔誠德行很高的高僧,四十餘歲時已名滿大江南北。日本慕名特別派遣了興福寺的兩位和尚榮叡、普照渡唐,敕令他們先去留學,學成之後再邀鑒真到日本來傳授戒律。榮叡、普照奉敕行事,他們苦修了十年之後,才敢去見鑒真,報告來意,鑒真答道:“以前就聽說南嶽的思禪師,轉世到了倭國為王子,興隆佛法普度眾生,最近又由貴國長屋王送來袈裟千頂,在緣邊有詩,詞曰:山川雖異域,風月仍同天,以此寄佛子,來共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