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文字都需要反複考量,不知為何,心會跟著劇情而驚恐,真的折服於文字的力量。
簡潔,還是簡潔。那麽用簡潔的文字,如何寫出很多的內容呢?對話也不是很多,不像我,總是用對話來占字數,水篇幅。
第一是矛盾,有一件事情發生了,主人公必然要做出選擇,做選擇時要有矛盾,可能很痛快地做出決定,也可能很糾結。然後做出選擇就要執行,要盤算。在執行中會有插曲,會動搖,經理一個磨難,就要思考一些事情。身體與心理的描寫要多,環境描寫要跟著心走。然後,會撥雲見日,一點點好起來,開始新的故事。
那麽,重點在要有故事,什麽人,在什麽樣的人生狀態下,做出什麽選擇。一個故事扣著一個故事,環境能預示一部分情節,但最好還是要給人一些變化。
有難點的部分是說理。沒點知識敢說理嗎?但是書裏的說理隻是大概率上的,並不是絕對的。就像很多事情都可能在我們身上發生,都有過念頭,甚至嚐試預謀,思考,可最後一刻還是不忍折磨而放棄。但是這事,還是有成的,想著盼著的事,多多少少還有幾件能成。
情況好轉,人會說說大話,豪邁一下,情況惡化,人會說喪氣話,風涼話,自我貶低等等。情況就是這樣起起伏伏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相對穩定而看不出起伏的日子,是最耗費人的,既每磨練自己的能力,又冷不丁地消耗意誌,讓人漸漸頹廢,知道有一天徹底跌落,喪命。
於是什麽應該,什麽不應該?我也不知道,但至少模模糊糊的,還是有一個權重在心裏吧!
我很喜歡師兄的一句話,你沒做實驗,你怎麽能斷定你說的就是對的呢?即便你做了實驗驗證,那也不過是在理想情況下,或者有很多約束項的理論分析罷了,為什那麽想當然,而且理論如此不嚴謹呢?我該反思。
小肚雞腸說的一直都是我,我該反思。好啦!繼續讀書吧!
人生的相遇是彼此的選擇,各取所需是最基本的一種相遇,更進一步的是彼此仰慕,最進一步是彼此愛慕。愛慕有多難呢?有些人天生沒有愛慕,或者幾乎沒有愛慕,即便他可以很有愛,但是愛慕或者愛情,我認為是比愛狹義一些的。思考問題是要從最底層開始的,不能因為怕說什麽什麽,就神話故事。我們都是人,寫人的故事,才能是人的作者。
當高一級的情感占據心靈,低一級的情感就會暫時壓抑,可說壓抑好像有些不情願,不如說暫時忘卻了合適。
這世上又有多少情感是因嫉妒而來?很多吧!很多惡意的中傷,都是來自嫉妒。也源於那一句,“本該卻沒”。
我的思路是,沒有任何關係,去掉浮飾,隻留其根本,眼睛不要那麽精明,能看見的未必都是真相,看不見的永遠存在,任他隨風好了。
刻畫一個老古板,就必須想幾個口頭禪,給予經驗主義的口頭禪,每次說話都難免不了說上兩句,而刻畫一些有靈氣的,靈動的角色,我想最好還是不要提前想他會說什麽,說得稍微複雜一點,神龍見首不見尾最好。
五迷三道的事情不要信,為什麽這麽說呢?那隻是一種非常合理非常正常能出現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流動而不斷改變形狀,但那不永恒,我真的不太想追求。
可是,我們總想著能不能掌控什麽。掌控是什麽呢?是一種抽象,抽象出關鍵點出來,那必然丟掉很多關鍵信息。你想總結,總結出來一個結論,那總結過程要耗費的能量就不能忽略。所以,一切都用能量來看,一切都無所謂了。
語言可以壓縮,我就做不到,我會把自己大量的思考痕跡,情感波動寫下來,雖然我不是故意要寫出來,但還是幹擾了我想寫的東西。
學著簡潔。一句話能正著說,也能反著說,怎麽簡潔怎麽說。
他能喝酒,能喝一斤,然而非在逢年過節,絕不飲酒。()而水和茶,就沒什麽分別。
()要透漏什麽呢?沒有條件,不飲酒,說一下他節儉、無奈、或者無不良嗜好不是因為他真沒有,而是不能有。於是()寫了,不能吸煙。
老舍又幾筆就寫出了一個小人物,或者與家國相比小得可憐的人,在城市陷落後的心理活動。我相信筆是有力量的。
還是快速開局,和其它的好故事一樣。上去的要下來,下去的得上來,對抗產生壓力,壓力又產生推力。好像我們的生活不是在慣性裏,就是在創造慣性的路上。
把故事引出來,就不能一樣的事發生兩次,要是中間沒有個中介,沒有聽眾,故事發生了也就發生了,一切都處於混沌的狀態,別人怎麽想的,就是怎麽做的。而一旦有人說出來,那故事就慢慢定了形狀,清晰起來。沒有聽眾,事情也就沒有說的必要了。
無論什麽時候,新思想與舊思想一定會碰撞的,舊思想一定喜歡用經驗限製新思想,而新思想,總是嘲笑舊思想太落伍。貫穿曆史來看,已有之事,後必再有,已行之事,後必再行,好像並無前後新舊之分,向左拐三下和向右拐是一樣的,可偏偏有人認為是新的,明白事理的人都清楚這是舊的。
無所謂新舊。
用一個悲觀的結局,是否可以喚醒我呢?我覺得悲哀,那說明我可以被喚醒,若我感覺不到悲哀,那我真是一個值得悲哀的人。
一個人悲哀,或者值得被悲哀。
如何能體會得到,體會到了,自然,應該感謝,體會不到就算了。
諷刺意味濃厚,厚不過臉皮。其實也並不是說臉皮厚不好,臉皮厚是很必要的,要不然被說是矯情。身上沒點毛病還真不行,人家和你都沒話說了。就好像不批評人就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隻好嘴巴發幹一個勁地喝水。
寫對話或事件怎樣有畫麵感,沒有生活就沒有畫麵感。那生活匱乏怎麽辦?先去感受,在去學習,最後做到吧!
半是誇張,但偏偏讓人感覺是靈感多一些。
有些事對,也得等做了一次,才真知道它究竟是對是錯,錯也一樣,不深知其害,就不能真知道它的錯,不真知道它的錯,就不能知道自己是真的不需要這份錯。
既不談古樸,亦不談秀雅,更不談摩登,都貴。
和一口帶著油腥的湯潤潤嗓子,想說的話才好從這滑膩的腔裏多多少少走出來些。
不能讀者想要看什麽就寫什麽,但是又不能完全寫讀者不想看的。讀者自認為不想看,結果看了覺得還不錯的,或許是更好的文章。這樣的文章具有拓展意義,同時可以引發思考,可是就像唱歌一樣,越好聽的,越難唱,越有意義的越難寫。
有邏輯地胡說八道,或許並不是真的胡說八道,隻是稍微有含量一點的句子必然有其晦澀的部分。把其稱為詩意,並不過份。詩是多意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那是最好的。所以也可能,一句詩7個字,隻為描述一個故事,就有點不足。
有些文字,看完卻寫不出感想來。並不是它不夠新奇,也並不是不能當作素材,而是寫不出隨筆來,寫小說可以用用,寫隨筆,那隻能高度概括一下,可偏偏這文字一概括就麵目全非了,深情隻在一串文字裏,半串顯得不夠。那樣的文字,先配上一段問答,沒有答案的問答,之後再自己思襯,說一些較為唯美的話,就成了一個輕量化的小散文,拿來抄抄尚可,可若是想提升寫作水平,還是得跟大師學,聽大師話。
“詩是不錯,可詩並不能使人富有。”這句話讓我思考很多,不敢說話。
一開始閑聊,事就壞了,你覺得怎麽樣並不代表事實怎麽樣,更不代表別人覺得怎麽樣,覺得的和實際的,還真不能用冰冷的數據衡量。
修改詞匯,不要躡手躡腳的,膽子大一些,不要隻用現有的,現有的都用爛了,不能再用了。
不會什麽,並不是因為高貴,隻是不會而已。其高貴不來自不會,而來自他會的其它的那部分知識。
知與不知,不影響生活,不該過度貶低的同時,不該過分地追逐,點綴是為圖一樂,終究不能當飯吃。
很多很多爭論,不勝其煩,不論。恍惚的生活,胡思亂想是每個人都幹過的事,所以不是非要塑造人物形象,還是不寫罷。
要是說疑惑,也一樣,沒有人是不疑惑的。疑惑而得不到解決,就開始抱怨,抱怨老師不解惑,或者抱怨自己太笨,抱怨了很多,最後隻能忍受。忍受是變強之路,能忍耐得越多就越強大,思考過了,才知道不思考也是一種思考後得出的一種智慧。
說比做難,於是說十個做一個,也可以接受。但不說不代表沒思考,可能思考的效果沒有不思考好,但能做到思若不思,就更好了。
當我心裏有了,實際上也做了一點,就該放開手腳,無拘無束地大幹一場了。時機到了。
若是正確的,我必然先改造自己,以便證明這是真理不斷。
看大家的作品就得不斷思考思考,很廢體力。可是刷小視頻也很累,嘖嘖!這個現狀也算是生活吧!現今的生活,真的很豐富,差什麽呢?值得思考。
隨著時代的變化,總有一些東西會慢慢被時間抹殺,又有些東西興起,因為周期太快,所以總是讓人搖擺不定。我好像在觀察我自己,我該何去何從?
當你認識到生命的嚴肅,就不會隨隨便便開玩笑了。
看了老舍美文,發覺了美是有不同的美感,有的是柔弱美,有骨感的美,還有老舍筆下硬棒的美。
景色的甜美可以把詩人羨慕死。一連串動作,一個個昆蟲,或著具有活力或者慵懶。癡癡地看著地麵的,樹蔭比書有趣。
移情多用,沒壞處吧,或許。
他說自己愛笑是悲觀,很刁鑽的看法呦!謙虛是必要的,但裝蒜是大可不必的。人是要多少傻一點的,這個觀點我還是很讚同的。
人生這一輩子,缺乏的太多了的,有些東西是故意不要的。
千軍萬馬,抵不過一句“我願意”。
詩是什麽?詩是既有所長,必有所短。
還是談焦慮,這個機械化的焦慮幾乎持續了一百年了,文學也一百年不怎麽變過,人焦慮什麽,文學就寫什麽。
畫畫的人瘋了,並不是什麽稀奇事吧!不瘋魔不成活。
一件事發生在別人身上,他很快樂,我假設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我不會快樂,但若這件事直接發生在我身上,我說不定真就快樂一下。
簡潔,還是簡潔。那麽用簡潔的文字,如何寫出很多的內容呢?對話也不是很多,不像我,總是用對話來占字數,水篇幅。
第一是矛盾,有一件事情發生了,主人公必然要做出選擇,做選擇時要有矛盾,可能很痛快地做出決定,也可能很糾結。然後做出選擇就要執行,要盤算。在執行中會有插曲,會動搖,經理一個磨難,就要思考一些事情。身體與心理的描寫要多,環境描寫要跟著心走。然後,會撥雲見日,一點點好起來,開始新的故事。
那麽,重點在要有故事,什麽人,在什麽樣的人生狀態下,做出什麽選擇。一個故事扣著一個故事,環境能預示一部分情節,但最好還是要給人一些變化。
有難點的部分是說理。沒點知識敢說理嗎?但是書裏的說理隻是大概率上的,並不是絕對的。就像很多事情都可能在我們身上發生,都有過念頭,甚至嚐試預謀,思考,可最後一刻還是不忍折磨而放棄。但是這事,還是有成的,想著盼著的事,多多少少還有幾件能成。
情況好轉,人會說說大話,豪邁一下,情況惡化,人會說喪氣話,風涼話,自我貶低等等。情況就是這樣起起伏伏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相對穩定而看不出起伏的日子,是最耗費人的,既每磨練自己的能力,又冷不丁地消耗意誌,讓人漸漸頹廢,知道有一天徹底跌落,喪命。
於是什麽應該,什麽不應該?我也不知道,但至少模模糊糊的,還是有一個權重在心裏吧!
我很喜歡師兄的一句話,你沒做實驗,你怎麽能斷定你說的就是對的呢?即便你做了實驗驗證,那也不過是在理想情況下,或者有很多約束項的理論分析罷了,為什那麽想當然,而且理論如此不嚴謹呢?我該反思。
小肚雞腸說的一直都是我,我該反思。好啦!繼續讀書吧!
人生的相遇是彼此的選擇,各取所需是最基本的一種相遇,更進一步的是彼此仰慕,最進一步是彼此愛慕。愛慕有多難呢?有些人天生沒有愛慕,或者幾乎沒有愛慕,即便他可以很有愛,但是愛慕或者愛情,我認為是比愛狹義一些的。思考問題是要從最底層開始的,不能因為怕說什麽什麽,就神話故事。我們都是人,寫人的故事,才能是人的作者。
當高一級的情感占據心靈,低一級的情感就會暫時壓抑,可說壓抑好像有些不情願,不如說暫時忘卻了合適。
這世上又有多少情感是因嫉妒而來?很多吧!很多惡意的中傷,都是來自嫉妒。也源於那一句,“本該卻沒”。
我的思路是,沒有任何關係,去掉浮飾,隻留其根本,眼睛不要那麽精明,能看見的未必都是真相,看不見的永遠存在,任他隨風好了。
刻畫一個老古板,就必須想幾個口頭禪,給予經驗主義的口頭禪,每次說話都難免不了說上兩句,而刻畫一些有靈氣的,靈動的角色,我想最好還是不要提前想他會說什麽,說得稍微複雜一點,神龍見首不見尾最好。
五迷三道的事情不要信,為什麽這麽說呢?那隻是一種非常合理非常正常能出現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流動而不斷改變形狀,但那不永恒,我真的不太想追求。
可是,我們總想著能不能掌控什麽。掌控是什麽呢?是一種抽象,抽象出關鍵點出來,那必然丟掉很多關鍵信息。你想總結,總結出來一個結論,那總結過程要耗費的能量就不能忽略。所以,一切都用能量來看,一切都無所謂了。
語言可以壓縮,我就做不到,我會把自己大量的思考痕跡,情感波動寫下來,雖然我不是故意要寫出來,但還是幹擾了我想寫的東西。
學著簡潔。一句話能正著說,也能反著說,怎麽簡潔怎麽說。
他能喝酒,能喝一斤,然而非在逢年過節,絕不飲酒。()而水和茶,就沒什麽分別。
()要透漏什麽呢?沒有條件,不飲酒,說一下他節儉、無奈、或者無不良嗜好不是因為他真沒有,而是不能有。於是()寫了,不能吸煙。
老舍又幾筆就寫出了一個小人物,或者與家國相比小得可憐的人,在城市陷落後的心理活動。我相信筆是有力量的。
還是快速開局,和其它的好故事一樣。上去的要下來,下去的得上來,對抗產生壓力,壓力又產生推力。好像我們的生活不是在慣性裏,就是在創造慣性的路上。
把故事引出來,就不能一樣的事發生兩次,要是中間沒有個中介,沒有聽眾,故事發生了也就發生了,一切都處於混沌的狀態,別人怎麽想的,就是怎麽做的。而一旦有人說出來,那故事就慢慢定了形狀,清晰起來。沒有聽眾,事情也就沒有說的必要了。
無論什麽時候,新思想與舊思想一定會碰撞的,舊思想一定喜歡用經驗限製新思想,而新思想,總是嘲笑舊思想太落伍。貫穿曆史來看,已有之事,後必再有,已行之事,後必再行,好像並無前後新舊之分,向左拐三下和向右拐是一樣的,可偏偏有人認為是新的,明白事理的人都清楚這是舊的。
無所謂新舊。
用一個悲觀的結局,是否可以喚醒我呢?我覺得悲哀,那說明我可以被喚醒,若我感覺不到悲哀,那我真是一個值得悲哀的人。
一個人悲哀,或者值得被悲哀。
如何能體會得到,體會到了,自然,應該感謝,體會不到就算了。
諷刺意味濃厚,厚不過臉皮。其實也並不是說臉皮厚不好,臉皮厚是很必要的,要不然被說是矯情。身上沒點毛病還真不行,人家和你都沒話說了。就好像不批評人就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隻好嘴巴發幹一個勁地喝水。
寫對話或事件怎樣有畫麵感,沒有生活就沒有畫麵感。那生活匱乏怎麽辦?先去感受,在去學習,最後做到吧!
半是誇張,但偏偏讓人感覺是靈感多一些。
有些事對,也得等做了一次,才真知道它究竟是對是錯,錯也一樣,不深知其害,就不能真知道它的錯,不真知道它的錯,就不能知道自己是真的不需要這份錯。
既不談古樸,亦不談秀雅,更不談摩登,都貴。
和一口帶著油腥的湯潤潤嗓子,想說的話才好從這滑膩的腔裏多多少少走出來些。
不能讀者想要看什麽就寫什麽,但是又不能完全寫讀者不想看的。讀者自認為不想看,結果看了覺得還不錯的,或許是更好的文章。這樣的文章具有拓展意義,同時可以引發思考,可是就像唱歌一樣,越好聽的,越難唱,越有意義的越難寫。
有邏輯地胡說八道,或許並不是真的胡說八道,隻是稍微有含量一點的句子必然有其晦澀的部分。把其稱為詩意,並不過份。詩是多意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那是最好的。所以也可能,一句詩7個字,隻為描述一個故事,就有點不足。
有些文字,看完卻寫不出感想來。並不是它不夠新奇,也並不是不能當作素材,而是寫不出隨筆來,寫小說可以用用,寫隨筆,那隻能高度概括一下,可偏偏這文字一概括就麵目全非了,深情隻在一串文字裏,半串顯得不夠。那樣的文字,先配上一段問答,沒有答案的問答,之後再自己思襯,說一些較為唯美的話,就成了一個輕量化的小散文,拿來抄抄尚可,可若是想提升寫作水平,還是得跟大師學,聽大師話。
“詩是不錯,可詩並不能使人富有。”這句話讓我思考很多,不敢說話。
一開始閑聊,事就壞了,你覺得怎麽樣並不代表事實怎麽樣,更不代表別人覺得怎麽樣,覺得的和實際的,還真不能用冰冷的數據衡量。
修改詞匯,不要躡手躡腳的,膽子大一些,不要隻用現有的,現有的都用爛了,不能再用了。
不會什麽,並不是因為高貴,隻是不會而已。其高貴不來自不會,而來自他會的其它的那部分知識。
知與不知,不影響生活,不該過度貶低的同時,不該過分地追逐,點綴是為圖一樂,終究不能當飯吃。
很多很多爭論,不勝其煩,不論。恍惚的生活,胡思亂想是每個人都幹過的事,所以不是非要塑造人物形象,還是不寫罷。
要是說疑惑,也一樣,沒有人是不疑惑的。疑惑而得不到解決,就開始抱怨,抱怨老師不解惑,或者抱怨自己太笨,抱怨了很多,最後隻能忍受。忍受是變強之路,能忍耐得越多就越強大,思考過了,才知道不思考也是一種思考後得出的一種智慧。
說比做難,於是說十個做一個,也可以接受。但不說不代表沒思考,可能思考的效果沒有不思考好,但能做到思若不思,就更好了。
當我心裏有了,實際上也做了一點,就該放開手腳,無拘無束地大幹一場了。時機到了。
若是正確的,我必然先改造自己,以便證明這是真理不斷。
看大家的作品就得不斷思考思考,很廢體力。可是刷小視頻也很累,嘖嘖!這個現狀也算是生活吧!現今的生活,真的很豐富,差什麽呢?值得思考。
隨著時代的變化,總有一些東西會慢慢被時間抹殺,又有些東西興起,因為周期太快,所以總是讓人搖擺不定。我好像在觀察我自己,我該何去何從?
當你認識到生命的嚴肅,就不會隨隨便便開玩笑了。
看了老舍美文,發覺了美是有不同的美感,有的是柔弱美,有骨感的美,還有老舍筆下硬棒的美。
景色的甜美可以把詩人羨慕死。一連串動作,一個個昆蟲,或著具有活力或者慵懶。癡癡地看著地麵的,樹蔭比書有趣。
移情多用,沒壞處吧,或許。
他說自己愛笑是悲觀,很刁鑽的看法呦!謙虛是必要的,但裝蒜是大可不必的。人是要多少傻一點的,這個觀點我還是很讚同的。
人生這一輩子,缺乏的太多了的,有些東西是故意不要的。
千軍萬馬,抵不過一句“我願意”。
詩是什麽?詩是既有所長,必有所短。
還是談焦慮,這個機械化的焦慮幾乎持續了一百年了,文學也一百年不怎麽變過,人焦慮什麽,文學就寫什麽。
畫畫的人瘋了,並不是什麽稀奇事吧!不瘋魔不成活。
一件事發生在別人身上,他很快樂,我假設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我不會快樂,但若這件事直接發生在我身上,我說不定真就快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