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與魔鬼和惡人"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的火湖這樣的地獄相對應,出現了"聖城新耶路撒冷從神那裏從天而降"的天堂,"隻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進得去"。這是基督教的上帝之城,"我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全城的殿"!較之民族宗教的猶太教,世界宗教的基督教所強調的不是崇拜的儀式,而是崇拜的信念,因而信仰成為每一個基督教教徒的生命,換言之,生命是信仰的象徵,隻有虔誠地信仰上帝與他的羔羊耶穌,才能夠成為"羔羊生命冊"上所記載的永生的信徒。
所以,在上帝之城"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和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回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由此可見,聖城新耶路撒冷之中鬱鬱蔥蔥的生命之樹,既是天下萬民嚮往的信仰之樹,也是拯救天下萬民的信仰之樹。於是,上帝說"那些洗淨自己的衣服的人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裏,也能從門進城";而伊甸園之中煢煢獨立的生命之樹,僅僅是唯一神的意誌之樹,"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搞生命樹上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於是命令天使手持"四麵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在這裏,世界宗教的基督教與民族宗教的猶太教之間的最大差異,正是在對信仰進行選擇的自由上表現出來的:基督教的上帝允許萬民進行自己的選擇,來自覺地信仰,因而智慧之樹是人的理性之樹,生命之樹是人的信仰之樹;猶太教的耶和華杜絕選民的任何選擇,要天生就信仰,因而智慧之樹是神的權威之樹,生命之樹是神的意誌之樹。由此,雖然亞當與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與永生的希望絕緣,而亞當與夏娃的子孫們卻將沿著由智慧之樹到生命之樹那果實纍纍四季蔥蘢的林蔭,走向永生的天國。
第九章 眾神的葬禮
9.41 誤讀中世紀
自從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古代、中世紀、現代這三個世代性的概念,已經成為人們對於人類歷史的進程進行階段劃分的通用語。如果以否定之否定的眼光來觀看這三個世代相承的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徵,誠如當代的歷史學家所說的那樣:"一個世紀以前,幾乎人人都在為中世紀憂傷扼腕。公元500年至1500年,被看成是人類進步征途中一個漫長而毫無目標的迂迴時代——窮困、迷信、黯淡的一千年,將羅馬帝國黃金時代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新黃金時代分隔開來。"於是,中世紀無異於"黑暗時代"的代名詞。可是,如果以相因而持續的眼光來觀看這三個世代相承的歷史階段的時期更替,"史學家現在認識到中世紀歐洲具有巨大的創造力",因為"經年累月的研究已經表明,中世紀社會仍在持續發生變化",這就是"約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紀時代結束時,歐洲的技術與政治的和經濟的結構,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當中占有決定性的優勢"。然而,當這一優勢以殖民擴張的方式來體現時,往往被視為邪惡而與中世紀聯繫起來。
這樣,中世紀的黑暗表象,也就完全地遮蓋了中世紀的文化成就,促使歐洲以外的人們滿懷著對於邪惡的憤恨而認同於歐洲之內的人們關於中世紀的說法,並且將中世紀這一概念普遍化,用來作為對於人類文化與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的特定時期進行的時代命名,從而使中世紀成為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概念:"今天,在一般人的頭腦裏,中世紀這一名詞臭不可聞,它已經成為反動或者停滯的同義語。因此,如果一個現代改革家想要指責他的保守的對手的思想,他隻要把他對手的思想貼上中世紀的標記就夠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盡管中世紀並非是一個漆黑一團的歷史世代,但由於歐洲中世紀文化發展的主要時代特徵的獨特性,使其有別於古代與現代,這就是基督教以其國教化及國家化,不僅使基督教神學壟斷了思想而成為官方哲學,而且使基督教教會插手了政治而具有統治權力,在基督教從思想到政治的直接影響下,在保障與促進了歐洲文化發展的同時,又妨害與阻礙了歐洲文化的發展,因而這一影響的正麵性與負麵性之間的對比十分強烈,較之文化發展的評估需要整體性的綜合考察,做為個人的觀察者往往具有偏於一隅的局限性,因而更容易注意到這一影響的負麵性。
同時,隨著歐洲中世紀文化發展時期開始逐漸轉向現代文化發展的時期,這一影響的負麵性也就越來越凸出,與此同時,這一影響的正麵性卻越來越消退,因而早在公元1381年英國農民暴動的時候,有人就明確地提出:"亞當躬耕,夏娃紡織之時,孰為士紳?"要求建立"沒有階級的社會"。這顯然是根據《聖經》之中有關消除貧富,人人平等,並建立人間天國的述說而引申出來的,因而不僅反映出《聖經》的教義影響已經深入人心,上帝之光已普照大地,而且還表明基督教正統神學的思想控製,與基督教國家教會的政治權威,已經受到了挑戰,預示著基督教在隨後將要出現的從思想到政治的專製地位的全麵衰落,及向著宗教本位的必然復歸。
所以,在上帝之城"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和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回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由此可見,聖城新耶路撒冷之中鬱鬱蔥蔥的生命之樹,既是天下萬民嚮往的信仰之樹,也是拯救天下萬民的信仰之樹。於是,上帝說"那些洗淨自己的衣服的人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裏,也能從門進城";而伊甸園之中煢煢獨立的生命之樹,僅僅是唯一神的意誌之樹,"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搞生命樹上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於是命令天使手持"四麵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在這裏,世界宗教的基督教與民族宗教的猶太教之間的最大差異,正是在對信仰進行選擇的自由上表現出來的:基督教的上帝允許萬民進行自己的選擇,來自覺地信仰,因而智慧之樹是人的理性之樹,生命之樹是人的信仰之樹;猶太教的耶和華杜絕選民的任何選擇,要天生就信仰,因而智慧之樹是神的權威之樹,生命之樹是神的意誌之樹。由此,雖然亞當與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與永生的希望絕緣,而亞當與夏娃的子孫們卻將沿著由智慧之樹到生命之樹那果實纍纍四季蔥蘢的林蔭,走向永生的天國。
第九章 眾神的葬禮
9.41 誤讀中世紀
自從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古代、中世紀、現代這三個世代性的概念,已經成為人們對於人類歷史的進程進行階段劃分的通用語。如果以否定之否定的眼光來觀看這三個世代相承的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徵,誠如當代的歷史學家所說的那樣:"一個世紀以前,幾乎人人都在為中世紀憂傷扼腕。公元500年至1500年,被看成是人類進步征途中一個漫長而毫無目標的迂迴時代——窮困、迷信、黯淡的一千年,將羅馬帝國黃金時代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新黃金時代分隔開來。"於是,中世紀無異於"黑暗時代"的代名詞。可是,如果以相因而持續的眼光來觀看這三個世代相承的歷史階段的時期更替,"史學家現在認識到中世紀歐洲具有巨大的創造力",因為"經年累月的研究已經表明,中世紀社會仍在持續發生變化",這就是"約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紀時代結束時,歐洲的技術與政治的和經濟的結構,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當中占有決定性的優勢"。然而,當這一優勢以殖民擴張的方式來體現時,往往被視為邪惡而與中世紀聯繫起來。
這樣,中世紀的黑暗表象,也就完全地遮蓋了中世紀的文化成就,促使歐洲以外的人們滿懷著對於邪惡的憤恨而認同於歐洲之內的人們關於中世紀的說法,並且將中世紀這一概念普遍化,用來作為對於人類文化與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的特定時期進行的時代命名,從而使中世紀成為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概念:"今天,在一般人的頭腦裏,中世紀這一名詞臭不可聞,它已經成為反動或者停滯的同義語。因此,如果一個現代改革家想要指責他的保守的對手的思想,他隻要把他對手的思想貼上中世紀的標記就夠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盡管中世紀並非是一個漆黑一團的歷史世代,但由於歐洲中世紀文化發展的主要時代特徵的獨特性,使其有別於古代與現代,這就是基督教以其國教化及國家化,不僅使基督教神學壟斷了思想而成為官方哲學,而且使基督教教會插手了政治而具有統治權力,在基督教從思想到政治的直接影響下,在保障與促進了歐洲文化發展的同時,又妨害與阻礙了歐洲文化的發展,因而這一影響的正麵性與負麵性之間的對比十分強烈,較之文化發展的評估需要整體性的綜合考察,做為個人的觀察者往往具有偏於一隅的局限性,因而更容易注意到這一影響的負麵性。
同時,隨著歐洲中世紀文化發展時期開始逐漸轉向現代文化發展的時期,這一影響的負麵性也就越來越凸出,與此同時,這一影響的正麵性卻越來越消退,因而早在公元1381年英國農民暴動的時候,有人就明確地提出:"亞當躬耕,夏娃紡織之時,孰為士紳?"要求建立"沒有階級的社會"。這顯然是根據《聖經》之中有關消除貧富,人人平等,並建立人間天國的述說而引申出來的,因而不僅反映出《聖經》的教義影響已經深入人心,上帝之光已普照大地,而且還表明基督教正統神學的思想控製,與基督教國家教會的政治權威,已經受到了挑戰,預示著基督教在隨後將要出現的從思想到政治的專製地位的全麵衰落,及向著宗教本位的必然復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