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拿著粉筆(石膏)”(col gesso),是引用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形容法國查理八世征服義大利輕而易舉所說的俏皮話。據說,在1494年查理穿過義大利時沒有遭到抵抗,因此教皇亞歷山大常說法國人侵入義大利,手裏拿著粉筆(石膏),隻要在那裏畫上標記就能夠在那裏安營紮寨,而無需拿著劍進行戰鬥。


    [2]薩沃那羅拉在1494年11月1日早就預言法國查理八世將要入侵。後來他指出其原因在於義大利、羅馬和佛羅倫斯的瀆神、殘暴和作惡多端。但馬基雅維裏則把此種不幸歸罪於放棄軍事訓練,使佛羅倫斯無能力自衛。


    [3]埃帕米農達(epaminunda)公元前四世紀底比斯的將領和政治家。


    [4]菲利普(filippo maria visconti)米蘭的公爵(1412—1447)。其女比安卡·馬裏阿嫁弗朗切斯科·斯福爾紮。菲利普死,斯福爾紮奪取公國領地。


    [5]弗朗切斯科·斯福爾紮(francesco sforza1401—1466),穆奇奧之子,僱傭軍隊長;在米蘭的公爵菲利普的軍隊中任職。


    [6]卡拉瓦焦(caravaggio)之戰,在1448年9月15日結束,一月後(10月18日),斯福爾紮即背叛米蘭人,自己與威尼斯人結盟,於1450年2月26日攻克米蘭。


    [7]焦萬娜二世(giovanna 2,1371—1435),那波利女王(那波利國王拉地斯拉奧的遺孀),其王國為阿拉岡國王費爾迪南多所兼併。


    [8]焦萬尼·奧庫特(giovanni aucut,1320—1394)是英國武士約翰·霍克伍德在佛羅倫斯用的名字。此人曾參加英法戰爭,由英王受勛,後糾集隊伍到義大利各國作為僱傭軍,成為著名的“白衣連隊”,參加多次戰役,死於佛羅倫斯。


    [9]布拉奇奧家族(braeceschi)一個僱傭軍首領的家族,其中最有名的一人是安德雷亞(1368—1424)。


    [10]卡爾米紐奧拉(carmignu,1390—1432),名弗朗切斯科·布索內(francesco bussone),後來成為卡爾馬尼約拉的伯爵(conte di carmagn),起初為米蘭服務,後轉而為威尼斯服務,是馬克洛迪奧戰役的勝利者,1432年以背叛罪被處決於威尼斯。


    [11]巴爾托洛梅奧·達·貝爾加莫(bartolomeo da bergamo,1400—1475),自1424年在威尼斯當僱傭軍,後任將領,戰敗死亡。


    [12]魯貝托·達·桑·塞韋裏諾(ruberto da san severino,1419—1487),為威尼斯作戰而死。


    [13]皮蒂利亞諾伯爵(conte di pitigliano),名尼科洛·奧爾西尼(nicolò orsini,1442—1510),僱傭軍將領,為威尼斯作戰,1509在維拉(va)之役慘敗,後死去。


    [14]阿爾貝裏戈·達·科尼奧(alberigo da conio)即阿爾貝裏戈·達·巴爾比亞諾(alberigo da barbiano,1344—1409),羅馬尼阿的庫尼奧的伯爵(conte di cunio),是純粹義大利式僱傭軍連隊的創始人。曾組成著名的“聖喬治兵團”,並任該團首領。


    [15]查理八世,法國國王(1470—1498),1494—1496年曾侵入義大利佛羅倫斯、那波利,後被逐。


    [16]路易十二世,法國國王(1498—1515),曾占領米蘭,同西班牙瓜分那波利(1500),後被逐。


    [17]費爾迪南多(ferdinando,1452—1516),西班牙國王,曾出兵援助那波利驅逐法國查理八世入侵,作為侵略義大利的手段;後於1500年與法國路易十二世瓜分那波利;1508年與德、法、西班牙及教皇合謀瓜分威尼斯,其後為了爭奪義大利同法國作戰(1511—1513)。


    [18]法國路易十二世征服米蘭,曾得瑞士人幫助。其後瑞士人在教皇朱利奧慫恿下又獨自征服米蘭。


    第十三章 論援軍、混合軍和本國的軍隊


    另一種無益的軍隊是外國的援軍。這是請求一個強國進行援助和保衛自己的時候派來的軍隊,如近年教皇朱利奧二世就是這樣做的。當他對費拉拉用兵的時候吃了他的僱傭軍的苦頭,於是轉而求助於外國援軍。他同西班牙國王費爾迪南多約定由後者用他的人員和部隊援助[1]。這些軍隊本身可能是有用的、良好的,可是對於招請這些軍隊的人來說卻幾乎經常是有害的,因為如果他們打敗了,你就完蛋了,反之如果他們贏得勝利,你就要成為他們的俘虜。


    雖然在古代歷史上,這樣的實例比比皆是,但是我不想離開教皇朱利奧二世這個新近的例子,他那個決定是再糊塗不過的:他因為想占領費拉拉,於是把自己置於一個外國人的手裏,隻是由於他的好運發生了第三種情況,才使他沒有吃到他這種輕率抉擇的苦果。因為他的援軍在拉文納被擊潰之後,瑞士人奮起把征服者驅逐出去——這是同他和其他人的預料完全相反的。這樣一來,由於他的敵人已經逃走了,他才不致成為他的敵人的俘虜。同時教皇已經由於援軍以外的其他軍隊獲勝了,也沒有成為自己的援軍的俘虜。佛羅倫斯人自己完全沒有武裝起來,卻派遣一萬名法國兵去進攻皮薩[2],他們這種作法比起他們以前任何危難時期都更加危險。君士坦丁堡的皇帝[3]為了反對他的鄰國,派遣上萬名土耳其軍隊到希臘,戰事結束的時候,他們不肯離境,這就是希臘受異教徒奴役的開端。


    因此,誰不想勝利,就利用這種援軍吧!他們帶來的危險比僱傭軍多得多,因為援軍到來也就造成了毀滅的條件,他們全體團結一致,而且完全聽從外國人的命令。可是,就僱傭軍而論,如果他們獲得勝利,他們要加害於你,卻需要更長的時間和較好的機會。僱傭軍並不是一個整體,他們是由你找來並發給軍餉的,而且由你委派第三者擔任他們的頭頭,這個第三者是不能夠立即取得足夠的權威來加害於你的。總之,就僱傭軍而論,其懶散怯懦是最危險的;若就援軍而論,其英勇慓悍卻是最可怕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王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馬基雅維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馬基雅維利並收藏君王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