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當你占領這個國家領土的時候,所有受到你損害的人們都變成你的敵人了;而且你又不能夠繼續保持那些幫助你取得那裏統治權的朋友們,因為你既不能夠依照他們的期望給以滿足;你又不能夠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對付他們,因為你感到對他們負有恩義;還因為一個人縱使在武力上十分強大,可是在進入一個地方的時候,總是需要獲得那個地方的人民的好感的。由於這些理由,法國國王路易十二世占領米蘭甚速,而喪失米蘭亦甚速,而且頭一次把路易十二世攆走,隻需要洛多維科[1]自己的軍隊就足夠的確,凡是一度叛變的地方再度被征服之後就不會那樣容易喪失,因為統治者會利用叛亂提供的機會毫不猶豫地懲辦罪犯,把可疑分子搞清楚,並且在薄弱的地方加強自己的地位。因此,頭一次使法國失掉所占領的米蘭,隻要一位洛多維科公爵在邊境揭竿而起就成了,但是要使法國國王再一次失去米蘭,那就必須使全世界都反對他[2],必須把他的軍隊打敗並將其驅逐出義大利,其原因有如上述。
可是,米蘭畢竟一而再地兩度從法國人手裏奪取過來。關於頭一次喪失的一般原因已經討論過了,現在還要談談第二次喪失的原因,並且看一下法國國王當時有什麽辦法,以及任何一個人如果身臨其境要比法國國王更牢固地保有他征服的領土能夠有什麽辦法。
讓我說,那些被勝利者合併到自己的古老國家的國家,或者與征服的國家屬於同一地區,使用同一語言,或者並非如此,二者必居其一。如果是同一地區的話,特別是如果那些國家的人們不是起義幫助下,洛多維科歸國迅速光復米蘭。但其後又被法軍挫敗,死於監獄。
過慣了自由生活的話,那末保有這些國家是最容易的;而且隻要滅絕過去統治他們的君主的血統,就能夠牢固地保有這些國家了。由於在其他的事情上維持著他們的古老狀態,而且在風俗習慣上沒有什麽不同之處,人們就會安然地生活下去。正如人們在布列塔尼、布爾戈尼、加斯科涅和諾曼第所看到的,這些地方已經長時期地歸屬於法國了[3],而且盡管語言有某些差異,可是習慣是相同的,因此它們很容易結合在一起。征服這些地方的人如果想要保有它們,就必須注意兩個方麵:一方麵就是,要把它們的舊君的血統滅絕;另一方麵就是既不要改變它們的法律,也不要改變它們的賦稅。這樣一來,在一個極短的期間內,它們就會同古老的王國變成混然一體了。
但是,如果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在語言、習慣和各種製度上同征服國不同,那末就會發生種種困難了。要保有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就需要非常的好運並作出巨大的努力。而最好和最有力的辦法之一,也許是征服者親自前往,駐節在那裏。這就會使得他的占領地更加穩固,更加持久,例如土耳其人在希臘就是這樣作的[4]。假使土耳其國王不移蹕希臘,那麽,即使他為著保有希臘而採取其他一切辦法,他還是不能夠保有那個國家的。因為如果一個人在當地的話,騷亂一露頭他就能夠察覺了,從而他就能夠迅速地加以消除。但是如果他不在跟前,那麽,隻有在大亂的時候他才能夠察覺,那時他已經不再能夠消除騷亂了。除此之外,那個地方不受他的官吏掠奪;臣民由於能夠立即求助於君主而感到滿意。因此,那些願意做良民的人勢必更加愛戴君主,而那些別有懷抱的人則勢必更加害怕他。至於那些想從外部進攻這個國家的人,就必須非常謹慎,因為當君主駐節其地之日,想把它從君主手裏奪取過來是極困難的。
另一個更好的對策,就是在一兩處可以說是那個國家要害[5]之地派遣殖民,因為這樣做是必要的,否則就有必要在那裏駐紮大批步兵和騎兵,二者必擇其一。而君主在殖民這件事情上不用花費許多錢財;他無需花費,或者隻要支出很少費用就能夠移送殖民,並且使他們駐屯在那裏。而君主所觸犯的人們隻是因為他們的田地房舍被拿去給新來的殖民的一些人,而這些人隻是那個國家的極少數的一部分人。同時被觸犯的這些人仍然散居各方並且仍然是貧困的,因此是永遠不能夠對君主為害的;而且,所有其餘的人都沒有受到侵害,因此對他們加以安撫是容易不過的。同時,由於他們害怕自己遭遇將如同那些被掠奪的人們一樣,他們就戰戰兢兢不敢犯錯誤。
我的結論是:這種殖民並不靡費,而且比較忠實可靠,觸犯的人也較少;而被觸犯的人,正如上麵已經說過的,既貧困而且散居各方,是不能為害的。關於這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對人們應當加以愛撫,要不然就應當把他們消滅掉;因為人們受到了輕微的侵害,能夠進行報復,但是對於沉重的損害,他們就無能為力進行報復了。所以,我們對一個人加以侵害,應當是我們無需害怕他們會報復的一種侵害。
但是如果在那裏以駐屯軍隊來代替殖民的話,由於維持駐屯軍不得不把那個國家獲得的全部收入耗費掉,這樣耗費就更多了;結果所得反而變成損失,而且得罪的人就更多了,因為由於他的軍隊從這裏到那裏輾轉調動,那個國家全部受到損害,對此每一個人都感到痛苦,於是一個個都變成他的仇敵了。他們雖然被打敗了,可是仍然在他們自己的老家裏,是能夠為害的敵人。因此,無論從哪方麵說來,駐屯軍隊是不中用的,而殖民卻是有益的。
可是,米蘭畢竟一而再地兩度從法國人手裏奪取過來。關於頭一次喪失的一般原因已經討論過了,現在還要談談第二次喪失的原因,並且看一下法國國王當時有什麽辦法,以及任何一個人如果身臨其境要比法國國王更牢固地保有他征服的領土能夠有什麽辦法。
讓我說,那些被勝利者合併到自己的古老國家的國家,或者與征服的國家屬於同一地區,使用同一語言,或者並非如此,二者必居其一。如果是同一地區的話,特別是如果那些國家的人們不是起義幫助下,洛多維科歸國迅速光復米蘭。但其後又被法軍挫敗,死於監獄。
過慣了自由生活的話,那末保有這些國家是最容易的;而且隻要滅絕過去統治他們的君主的血統,就能夠牢固地保有這些國家了。由於在其他的事情上維持著他們的古老狀態,而且在風俗習慣上沒有什麽不同之處,人們就會安然地生活下去。正如人們在布列塔尼、布爾戈尼、加斯科涅和諾曼第所看到的,這些地方已經長時期地歸屬於法國了[3],而且盡管語言有某些差異,可是習慣是相同的,因此它們很容易結合在一起。征服這些地方的人如果想要保有它們,就必須注意兩個方麵:一方麵就是,要把它們的舊君的血統滅絕;另一方麵就是既不要改變它們的法律,也不要改變它們的賦稅。這樣一來,在一個極短的期間內,它們就會同古老的王國變成混然一體了。
但是,如果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在語言、習慣和各種製度上同征服國不同,那末就會發生種種困難了。要保有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就需要非常的好運並作出巨大的努力。而最好和最有力的辦法之一,也許是征服者親自前往,駐節在那裏。這就會使得他的占領地更加穩固,更加持久,例如土耳其人在希臘就是這樣作的[4]。假使土耳其國王不移蹕希臘,那麽,即使他為著保有希臘而採取其他一切辦法,他還是不能夠保有那個國家的。因為如果一個人在當地的話,騷亂一露頭他就能夠察覺了,從而他就能夠迅速地加以消除。但是如果他不在跟前,那麽,隻有在大亂的時候他才能夠察覺,那時他已經不再能夠消除騷亂了。除此之外,那個地方不受他的官吏掠奪;臣民由於能夠立即求助於君主而感到滿意。因此,那些願意做良民的人勢必更加愛戴君主,而那些別有懷抱的人則勢必更加害怕他。至於那些想從外部進攻這個國家的人,就必須非常謹慎,因為當君主駐節其地之日,想把它從君主手裏奪取過來是極困難的。
另一個更好的對策,就是在一兩處可以說是那個國家要害[5]之地派遣殖民,因為這樣做是必要的,否則就有必要在那裏駐紮大批步兵和騎兵,二者必擇其一。而君主在殖民這件事情上不用花費許多錢財;他無需花費,或者隻要支出很少費用就能夠移送殖民,並且使他們駐屯在那裏。而君主所觸犯的人們隻是因為他們的田地房舍被拿去給新來的殖民的一些人,而這些人隻是那個國家的極少數的一部分人。同時被觸犯的這些人仍然散居各方並且仍然是貧困的,因此是永遠不能夠對君主為害的;而且,所有其餘的人都沒有受到侵害,因此對他們加以安撫是容易不過的。同時,由於他們害怕自己遭遇將如同那些被掠奪的人們一樣,他們就戰戰兢兢不敢犯錯誤。
我的結論是:這種殖民並不靡費,而且比較忠實可靠,觸犯的人也較少;而被觸犯的人,正如上麵已經說過的,既貧困而且散居各方,是不能為害的。關於這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對人們應當加以愛撫,要不然就應當把他們消滅掉;因為人們受到了輕微的侵害,能夠進行報復,但是對於沉重的損害,他們就無能為力進行報復了。所以,我們對一個人加以侵害,應當是我們無需害怕他們會報復的一種侵害。
但是如果在那裏以駐屯軍隊來代替殖民的話,由於維持駐屯軍不得不把那個國家獲得的全部收入耗費掉,這樣耗費就更多了;結果所得反而變成損失,而且得罪的人就更多了,因為由於他的軍隊從這裏到那裏輾轉調動,那個國家全部受到損害,對此每一個人都感到痛苦,於是一個個都變成他的仇敵了。他們雖然被打敗了,可是仍然在他們自己的老家裏,是能夠為害的敵人。因此,無論從哪方麵說來,駐屯軍隊是不中用的,而殖民卻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