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園雜詠紀事》
德宗久病情形
光緒三十四年二三月間,德宗景皇帝久病未愈,早入膏肓。有時肝氣大發,憤無所泄,以手扭斷某太監頂戴,以足跌翻電氣燈。情勢日亟,遂有令各省督撫保薦名醫之上諭,一時到京者約六七人,公費由內務府發給,每人每月貳百金,各省復私添公費,聞每月有至千金者。每日須入內候旨,下午始能出。內有元和曹智涵郎中□□深為德宗信任。郎中請假回籍,後稱疾不至。蘇撫私添每月公費貳千金,川資參千金,已收復退回。上海陳蓮舫比部囗鈞,又最為德宗所深惡,始則批其擬方中有雲:“名醫伎倆,不過如此,可慨也夫。”繼則俟比部方已上呈,袖中出一紙,自開病狀,與比部所開脈案全不相同。終則麵擲其方於地。比部汗流浹背,不敢仰視,出語他人,謂為生平未有之奇辱。
《萇楚齋三筆》卷6
光緒帝與太後臨終之前
一千九百零七年冬及次年春季,即光緒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太後仍康健如常.至四月,太後仍往頤和園過夏,因天氣炎熱,遂病痢,久而不愈。至西曆八月,形容漸改其舊。蓋前此雖以七十之高年,而毫不呈衰狀者也。然此外亦無大病,精神仍好,言語如昔,仍每日勤勞國政。太後常自言能享高壽,如英之維多利亞。蓋維多利亞,乃太後之所常稱讚而心慕之者也。有一道士,太後時常召見。其人在太後前,頗見信任,亦預言太後必享高壽,較之前此太後之壽均高。但其言不驗,蓋太後薨時,其壽實較前此三太後之壽為低也。
一千九百零八年,即光緒三十四年,活佛達賴喇嘛將於秋間來京陛見。太後聞之,甚為高興。總管李蓮英請太後取消此事,言相傳活佛與皇帝,若同居一城,必有一人不利。太後言皇帝之病,已知必不能愈,活佛來京與否,無所關涉。至西曆七月,太後召醫生數人入宮診視皇上之病。數人中亦有在外國畢業者。此時皇帝氣息愈弱,體愈消瘦。醫言帝病腎炎。彼等所開之病案,皆疏略不精細,蓋為禮製所拘束也。但彼等均確言帝心脈極軟弱。時南方報館,毫無顧忌,昌言此診病之事,皆係飾人耳目。太後病亟,則帝命亦不保矣。察京中當時議論,謂太後常勸勉皇帝鼓勵精神,有顧恤之意,並命帝擇放大臣,凡事仍依舊例,有諭旨必示帝閱之。當維新黨人王照由外國歸,自首投案時,太後問帝應如何處置。此人乃太後以前所欲殺之者也。帝思之良久,言請赦其命。太後曰:“我本意想饒他性命,但想聽你的意思何如?我深曉得,你極恨康有為等人,所以我怕你定要辦王照的死罪。”蓋太後此時,知皇帝已無反對太後意旨之心也。帝病亟,太後戒飭太監,以後帝來請安時,不可使久候於外。又命會議國政時,免帝跪地迎送之禮。有一滿洲大員曾目擊一事,今述於下:一日,有一禦史上一奏。皇帝閱後,謂軍機曰:“外頭言論,可信的真少。即如我實在有病,奏中則言無病,另有別的緣故。”太後曰:“誰敢說這樣亂話,當治以死罪。”皇帝言自覺體氣虛弱,太後萬壽之期將到,恐怕不能叩賀。太後聞之,深為憫然,謂帝曰:“你保養身體要緊。我望你病好,比叩頭重大得多。”帝跪地叩謝太後之言,跪時病發。慶王言可命禦醫屈永秋入診。此人曾留學於歐洲者,但當時未曾召入。翌日召醫生入。此等醫生,皆墨守中國之古法。帝曰:“我心裏怔忡不安。”有一醫名呂用賓者,答曰:“現在皇上之病,未見十分要緊。請皇上安心。”時太後已病,外間謠言甚多。太後見外間言論激烈,謂與憲政有關,遂決定刻期進行,不再延緩。八月初一日下諭,宣布九年立憲之期,一如日本明治當年之事。蓋中國憲政之精神,實仿效日本者也。同時又諭各部厲行新政。
西曆九月,袁世凱五旬生辰。時太後居於頤和園,賞賜珍品極多,京朝官員無人不送壽禮者。至西曆九月,達賴喇嘛到京,禮製之間,有所爭論,遂久未召見。其後議定喇嘛向帝叩頭。帝起立,請其坐於旁邊藤榻。此事爭論極久,達賴心甚不悅,勉強從之。蓋達賴自視甚高,不願叩首也。且達賴帶來貢品極多,本望太後待之殊禮。既失所望,殊為怏怏。西曆十月,召見。太後請其為己禱祝祈壽。外國使臣亦於十月內在頤和園進見一次。是月二十號,兩宮由頤和園回西苑,此太後末次之行程也。乘舟由頤和園達西苑。離園時,望見萬壽山,忽向瑾妃曰:“皇帝病重,我們去後,恐怕一時不能到這裏來了。”太後之舟滿刻龍鳳形,太後坐藤椅內,宮眷五六人及太監數人圍侍。至萬壽寺,太後下舟,兩太監扶之入轎,照例上香於寺中。太後薨後,從人回憶此次上香,有一預兆,其所上之香,最後一根未燃也。太後出廟時,命僧眾日日祈禱,為太後祝壽,以萬壽之期將至也。由此往萬牲園。園在西直門外。太後進園,欲下轎步行全園一周,見各種禽獸,為向所未見,極為欣悅,言此後要常來遊玩。詢問看守者以各事甚詳。見獅子尤覺高興。問監督以各獸所來之地,監督不能對,侍從者皆失笑。太後曰:“你於動物學,似不甚懂。”即轉而問其他看守之人。李總管隨行,頗以為苦,請太後歇息,不要太累了。但太後必欲圍行一周,令彼蹶竭跟隨以為樂。此次之事,實創舉也。有目見當時情形者,言遊園之舉,全出太後高興。太後記性極強,言端方由歐洲歸,送太後一象,尚有他獸數種。太後以宮中無處餵養,乃議辦萬牲園,此萬牲園發起之原因也。此象由二德人看管,時言於總理,月糧不足。但總理不聽其言,此象遂漸餓斃。看管之西人,乃得其合同未滿之俸金歸國。此事太後深為不悅,曾提及之。又言:“看這些禽獸,都餵養得好。”甚為滿意。惟管老虎之人受嚴重之申飭。
德宗久病情形
光緒三十四年二三月間,德宗景皇帝久病未愈,早入膏肓。有時肝氣大發,憤無所泄,以手扭斷某太監頂戴,以足跌翻電氣燈。情勢日亟,遂有令各省督撫保薦名醫之上諭,一時到京者約六七人,公費由內務府發給,每人每月貳百金,各省復私添公費,聞每月有至千金者。每日須入內候旨,下午始能出。內有元和曹智涵郎中□□深為德宗信任。郎中請假回籍,後稱疾不至。蘇撫私添每月公費貳千金,川資參千金,已收復退回。上海陳蓮舫比部囗鈞,又最為德宗所深惡,始則批其擬方中有雲:“名醫伎倆,不過如此,可慨也夫。”繼則俟比部方已上呈,袖中出一紙,自開病狀,與比部所開脈案全不相同。終則麵擲其方於地。比部汗流浹背,不敢仰視,出語他人,謂為生平未有之奇辱。
《萇楚齋三筆》卷6
光緒帝與太後臨終之前
一千九百零七年冬及次年春季,即光緒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太後仍康健如常.至四月,太後仍往頤和園過夏,因天氣炎熱,遂病痢,久而不愈。至西曆八月,形容漸改其舊。蓋前此雖以七十之高年,而毫不呈衰狀者也。然此外亦無大病,精神仍好,言語如昔,仍每日勤勞國政。太後常自言能享高壽,如英之維多利亞。蓋維多利亞,乃太後之所常稱讚而心慕之者也。有一道士,太後時常召見。其人在太後前,頗見信任,亦預言太後必享高壽,較之前此太後之壽均高。但其言不驗,蓋太後薨時,其壽實較前此三太後之壽為低也。
一千九百零八年,即光緒三十四年,活佛達賴喇嘛將於秋間來京陛見。太後聞之,甚為高興。總管李蓮英請太後取消此事,言相傳活佛與皇帝,若同居一城,必有一人不利。太後言皇帝之病,已知必不能愈,活佛來京與否,無所關涉。至西曆七月,太後召醫生數人入宮診視皇上之病。數人中亦有在外國畢業者。此時皇帝氣息愈弱,體愈消瘦。醫言帝病腎炎。彼等所開之病案,皆疏略不精細,蓋為禮製所拘束也。但彼等均確言帝心脈極軟弱。時南方報館,毫無顧忌,昌言此診病之事,皆係飾人耳目。太後病亟,則帝命亦不保矣。察京中當時議論,謂太後常勸勉皇帝鼓勵精神,有顧恤之意,並命帝擇放大臣,凡事仍依舊例,有諭旨必示帝閱之。當維新黨人王照由外國歸,自首投案時,太後問帝應如何處置。此人乃太後以前所欲殺之者也。帝思之良久,言請赦其命。太後曰:“我本意想饒他性命,但想聽你的意思何如?我深曉得,你極恨康有為等人,所以我怕你定要辦王照的死罪。”蓋太後此時,知皇帝已無反對太後意旨之心也。帝病亟,太後戒飭太監,以後帝來請安時,不可使久候於外。又命會議國政時,免帝跪地迎送之禮。有一滿洲大員曾目擊一事,今述於下:一日,有一禦史上一奏。皇帝閱後,謂軍機曰:“外頭言論,可信的真少。即如我實在有病,奏中則言無病,另有別的緣故。”太後曰:“誰敢說這樣亂話,當治以死罪。”皇帝言自覺體氣虛弱,太後萬壽之期將到,恐怕不能叩賀。太後聞之,深為憫然,謂帝曰:“你保養身體要緊。我望你病好,比叩頭重大得多。”帝跪地叩謝太後之言,跪時病發。慶王言可命禦醫屈永秋入診。此人曾留學於歐洲者,但當時未曾召入。翌日召醫生入。此等醫生,皆墨守中國之古法。帝曰:“我心裏怔忡不安。”有一醫名呂用賓者,答曰:“現在皇上之病,未見十分要緊。請皇上安心。”時太後已病,外間謠言甚多。太後見外間言論激烈,謂與憲政有關,遂決定刻期進行,不再延緩。八月初一日下諭,宣布九年立憲之期,一如日本明治當年之事。蓋中國憲政之精神,實仿效日本者也。同時又諭各部厲行新政。
西曆九月,袁世凱五旬生辰。時太後居於頤和園,賞賜珍品極多,京朝官員無人不送壽禮者。至西曆九月,達賴喇嘛到京,禮製之間,有所爭論,遂久未召見。其後議定喇嘛向帝叩頭。帝起立,請其坐於旁邊藤榻。此事爭論極久,達賴心甚不悅,勉強從之。蓋達賴自視甚高,不願叩首也。且達賴帶來貢品極多,本望太後待之殊禮。既失所望,殊為怏怏。西曆十月,召見。太後請其為己禱祝祈壽。外國使臣亦於十月內在頤和園進見一次。是月二十號,兩宮由頤和園回西苑,此太後末次之行程也。乘舟由頤和園達西苑。離園時,望見萬壽山,忽向瑾妃曰:“皇帝病重,我們去後,恐怕一時不能到這裏來了。”太後之舟滿刻龍鳳形,太後坐藤椅內,宮眷五六人及太監數人圍侍。至萬壽寺,太後下舟,兩太監扶之入轎,照例上香於寺中。太後薨後,從人回憶此次上香,有一預兆,其所上之香,最後一根未燃也。太後出廟時,命僧眾日日祈禱,為太後祝壽,以萬壽之期將至也。由此往萬牲園。園在西直門外。太後進園,欲下轎步行全園一周,見各種禽獸,為向所未見,極為欣悅,言此後要常來遊玩。詢問看守者以各事甚詳。見獅子尤覺高興。問監督以各獸所來之地,監督不能對,侍從者皆失笑。太後曰:“你於動物學,似不甚懂。”即轉而問其他看守之人。李總管隨行,頗以為苦,請太後歇息,不要太累了。但太後必欲圍行一周,令彼蹶竭跟隨以為樂。此次之事,實創舉也。有目見當時情形者,言遊園之舉,全出太後高興。太後記性極強,言端方由歐洲歸,送太後一象,尚有他獸數種。太後以宮中無處餵養,乃議辦萬牲園,此萬牲園發起之原因也。此象由二德人看管,時言於總理,月糧不足。但總理不聽其言,此象遂漸餓斃。看管之西人,乃得其合同未滿之俸金歸國。此事太後深為不悅,曾提及之。又言:“看這些禽獸,都餵養得好。”甚為滿意。惟管老虎之人受嚴重之申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