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逸齋筆乘》
失一股肱
諸城相國幹隆二十八年署陝甘總督,時伊犁用兵,上諭督理糧儲,大將軍兆惠方銳意進取,而軍糧以路遠遲滯,奉旨劉統勛著革職,發入軍前披甲,若以為士可殺而不可辱,欲來京,甘就典刑,亦惟其所願。旋伊犁平定,復還原職。歷東閣大學士,總理吏部。四十三年夏,早朝,五鼓乘轎至東華門,從者請降,則已端坐轎中,而通鼻垂玉箸長尺餘。戶部尚書額福福隆安奏聞。上震悼輟朝。即日聖駕親至東直門驢市賜邸,撫屍大慟。時子墉,官江西糧道,升按察。未歸。撫其孫慰之。諸大臣勸上回蹕。上登輦哭。至幹清門又哭,謂軍機大臣曰:“朕失一股肱矣。”
《淡墨錄》卷9
第一冊(3)高宗幹隆弘曆(1711—1799)(12)
雪睿王多爾袞冤
大兵平定中原,睿忠王方攝政,定鼎規模,多所裁定,薨後議罪革爵。饒餘郡王阿巴泰父子,略定河北,征討吳逆,累功封安親王。以其後嗣依附廉親王允?&,故世宗特斥其封。純皇夙知二王功高,於幹隆戊戌特復睿王封爵,令其五世孫淳穎襲封,並命配享太廟。安王嗣封輔國公以承其祀,實盛德事也。
《嘯亭雜錄》卷1
君臣應對
高廟十全武功,其煩兵力至再者三,聞之前輩,不記為準噶爾、為金川、為廓爾喀也,但雲上以武功再定命題聯句。聖製出聯曰:“一之謂甚豈可再。”諸臣皆愕貽無以對。紀文達公應聲曰:“天且不違而況人。”此不獨用成語如己出,而君臣應對語氣,亦合真天才也。
《思福堂筆記》卷上
厚待福康安
弘曆漁色甚至,傅恆之妻,孝賢皇後嫂也。以椒房戚,得出入宮掖,弘曆乘間逼幸之。傅恆妻不敢拒,遂有娠,未幾生一男,即福康安也。傅恆凡四子,其三子皆尚主為額駙,寵眷反不及福康安。而福康安獨不尚主,其故可想見矣。
弘曆愛福康安甚,屢欲封之為王,使與諸皇子均,而絀於家法,不得如願,乃俾福康安總師幹建軍功,以為分封之基礎。是以福康安所至之地,必妙簡名將勁旅以輔之。他將亦默為迎合其意,故作不勝狀,以讓功於福康安,已晉封貝子矣。然終不及封王而死。其死也以郡王贈之。
《滿清外史》
黃魚與粽子甲於天下
清高宗(弘曆)南巡至廣陵,一日對近侍曰:“朕嚐聞廿四橋之黃魚與粽子甲於天下,爾輩出外見之否?”近侍奏曰:“滿街都是矣。”上微笑。翌日,禦膳房以紅燒黃魚、火腿粽子進,上食之美,但一思內侍之誤會,又忍俊不禁。蓋所謂黃魚與粽子者,乃婦人之天足與纏足也。
《睇向齋秘錄》
西洋人之記高宗
英國大使馬戛爾尼《日記》雲:“幹隆皇帝每日早上三時起床,入塔拜佛後,覽奏疏。七時朝餐,次召首相禦朝辦事。午後三時後,赴劇場,或從事於他種娛樂,或讀其所愛之書。其就寢時間無逾七時以後者。皇後一人,第一級之妃二人,第二級者六人,宮女百人。後所生皇子數人,妃及宮女所生者又有數人。皇女數人,均嫁於韃靼王公大臣,未有一人嫁漢人者。彼有才能、有學識,自信力厚,勤勉仁慈,對其臣下叮嚀溫和,對於其敵復仇之念甚強。當其地位偉大、勢力隆盛,意氣飛揚;若少招失敗,即痛恨不已。無論何事,嫌落人後。不甚信任諸大臣。一旦震怒,不易安慰。皇子有達四十餘歲者,尚不參預密議,亦不與以重權。太子屬諸何人,不得而知也。”
《清帝外紀》
南巡軼事
清高廟南巡時駐蹕鎮江金山寺,相傳方丈僧某,一日隨蹕至江幹散步,上見江中舟楫往來如織,戲問僧曰:“汝知有舟若幹艘?”僧從容曰:“兩艘。”上曰:“如是帆檣林立隻兩艘乎?汝果何所見而雲然?”僧曰:“僧見一艘為名,一艘為利,名利外無有舟也。”上為之怡然。後見江幹有售竹籃者,問此物何用,僧以藏東西對,上曰:“東西可藏,南北豈不可藏乎?”僧曰:“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木類金類之物,籃中可以藏之。南方丙丁屬火,北方壬癸屬水,竹籃決不可以藏水火也。”上為點首者再。謂具此粲花妙古可向眾僧說法。會上欲於寺門外照牆上題一額,詞臣擬“江天一覽”四字,上固短於視者,誤為“江天一覺”,立揮宸翰書之詞,臣相顧愕眙。僧曰:“紅塵中人苦於罔覺,果能覽此江天心頭一覺,即佛氏所謂悟一之旨也。大佳!大佳!”於是竟付禦匠敬鐫之,今此四字猶存。按高廟每因短視貽誤,如“西川”之為“四川”,“滸墅關”之為“許墅關”。亦皆當日察視未明,信口誤呼所致,惟以出自綸言,臣下即奉為聖旨,竟改“西川”之“西”為“四”。滸關之“滸”為“許”,相沿迄今,一何可哂。是則此“覺”字之誤,縱無寺僧釋以禪理,詞臣亦斷不敢以改易也。此一則聞之於王誌在先生。萃祥先生邃於醫,餘家人有疾必延之診視,輒應手而愈,積日既久遂成忘年交,每暇過從,喜縱談古今事,娓娓不倦,惜未筆之於書,今大半遺忘之矣。
失一股肱
諸城相國幹隆二十八年署陝甘總督,時伊犁用兵,上諭督理糧儲,大將軍兆惠方銳意進取,而軍糧以路遠遲滯,奉旨劉統勛著革職,發入軍前披甲,若以為士可殺而不可辱,欲來京,甘就典刑,亦惟其所願。旋伊犁平定,復還原職。歷東閣大學士,總理吏部。四十三年夏,早朝,五鼓乘轎至東華門,從者請降,則已端坐轎中,而通鼻垂玉箸長尺餘。戶部尚書額福福隆安奏聞。上震悼輟朝。即日聖駕親至東直門驢市賜邸,撫屍大慟。時子墉,官江西糧道,升按察。未歸。撫其孫慰之。諸大臣勸上回蹕。上登輦哭。至幹清門又哭,謂軍機大臣曰:“朕失一股肱矣。”
《淡墨錄》卷9
第一冊(3)高宗幹隆弘曆(1711—1799)(12)
雪睿王多爾袞冤
大兵平定中原,睿忠王方攝政,定鼎規模,多所裁定,薨後議罪革爵。饒餘郡王阿巴泰父子,略定河北,征討吳逆,累功封安親王。以其後嗣依附廉親王允?&,故世宗特斥其封。純皇夙知二王功高,於幹隆戊戌特復睿王封爵,令其五世孫淳穎襲封,並命配享太廟。安王嗣封輔國公以承其祀,實盛德事也。
《嘯亭雜錄》卷1
君臣應對
高廟十全武功,其煩兵力至再者三,聞之前輩,不記為準噶爾、為金川、為廓爾喀也,但雲上以武功再定命題聯句。聖製出聯曰:“一之謂甚豈可再。”諸臣皆愕貽無以對。紀文達公應聲曰:“天且不違而況人。”此不獨用成語如己出,而君臣應對語氣,亦合真天才也。
《思福堂筆記》卷上
厚待福康安
弘曆漁色甚至,傅恆之妻,孝賢皇後嫂也。以椒房戚,得出入宮掖,弘曆乘間逼幸之。傅恆妻不敢拒,遂有娠,未幾生一男,即福康安也。傅恆凡四子,其三子皆尚主為額駙,寵眷反不及福康安。而福康安獨不尚主,其故可想見矣。
弘曆愛福康安甚,屢欲封之為王,使與諸皇子均,而絀於家法,不得如願,乃俾福康安總師幹建軍功,以為分封之基礎。是以福康安所至之地,必妙簡名將勁旅以輔之。他將亦默為迎合其意,故作不勝狀,以讓功於福康安,已晉封貝子矣。然終不及封王而死。其死也以郡王贈之。
《滿清外史》
黃魚與粽子甲於天下
清高宗(弘曆)南巡至廣陵,一日對近侍曰:“朕嚐聞廿四橋之黃魚與粽子甲於天下,爾輩出外見之否?”近侍奏曰:“滿街都是矣。”上微笑。翌日,禦膳房以紅燒黃魚、火腿粽子進,上食之美,但一思內侍之誤會,又忍俊不禁。蓋所謂黃魚與粽子者,乃婦人之天足與纏足也。
《睇向齋秘錄》
西洋人之記高宗
英國大使馬戛爾尼《日記》雲:“幹隆皇帝每日早上三時起床,入塔拜佛後,覽奏疏。七時朝餐,次召首相禦朝辦事。午後三時後,赴劇場,或從事於他種娛樂,或讀其所愛之書。其就寢時間無逾七時以後者。皇後一人,第一級之妃二人,第二級者六人,宮女百人。後所生皇子數人,妃及宮女所生者又有數人。皇女數人,均嫁於韃靼王公大臣,未有一人嫁漢人者。彼有才能、有學識,自信力厚,勤勉仁慈,對其臣下叮嚀溫和,對於其敵復仇之念甚強。當其地位偉大、勢力隆盛,意氣飛揚;若少招失敗,即痛恨不已。無論何事,嫌落人後。不甚信任諸大臣。一旦震怒,不易安慰。皇子有達四十餘歲者,尚不參預密議,亦不與以重權。太子屬諸何人,不得而知也。”
《清帝外紀》
南巡軼事
清高廟南巡時駐蹕鎮江金山寺,相傳方丈僧某,一日隨蹕至江幹散步,上見江中舟楫往來如織,戲問僧曰:“汝知有舟若幹艘?”僧從容曰:“兩艘。”上曰:“如是帆檣林立隻兩艘乎?汝果何所見而雲然?”僧曰:“僧見一艘為名,一艘為利,名利外無有舟也。”上為之怡然。後見江幹有售竹籃者,問此物何用,僧以藏東西對,上曰:“東西可藏,南北豈不可藏乎?”僧曰:“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木類金類之物,籃中可以藏之。南方丙丁屬火,北方壬癸屬水,竹籃決不可以藏水火也。”上為點首者再。謂具此粲花妙古可向眾僧說法。會上欲於寺門外照牆上題一額,詞臣擬“江天一覽”四字,上固短於視者,誤為“江天一覺”,立揮宸翰書之詞,臣相顧愕眙。僧曰:“紅塵中人苦於罔覺,果能覽此江天心頭一覺,即佛氏所謂悟一之旨也。大佳!大佳!”於是竟付禦匠敬鐫之,今此四字猶存。按高廟每因短視貽誤,如“西川”之為“四川”,“滸墅關”之為“許墅關”。亦皆當日察視未明,信口誤呼所致,惟以出自綸言,臣下即奉為聖旨,竟改“西川”之“西”為“四”。滸關之“滸”為“許”,相沿迄今,一何可哂。是則此“覺”字之誤,縱無寺僧釋以禪理,詞臣亦斷不敢以改易也。此一則聞之於王誌在先生。萃祥先生邃於醫,餘家人有疾必延之診視,輒應手而愈,積日既久遂成忘年交,每暇過從,喜縱談古今事,娓娓不倦,惜未筆之於書,今大半遺忘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