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聽著,有人弄明白了,溥儀是國家的“元首”呀,寬城子不叫寬城子,長春不叫長春了,叫啥“新京”?
有老人當即就犯了迷糊:“呦嗬!又要回到八旗咋的?年號叫啥大同?”
在一片糊塗之中,戴潘講話完畢,事先安排好的人領頭三呼:“日滿親善萬歲!”
總之,戴潘上任的場麵隆重熱烈。縣裏隨後還派人去四郊,廣貼告示,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日本人迫不及待地大興土木,在南康門修建了營盤,石頭高牆拉電網,裏頭蓋的是磚瓦房,老百姓叫得嘴順,稱之為南大營。南大營的後院又建起了十來趟大瓦房,有房子有胡同的成了單獨封閉的生活小區,日本人及其家眷居住其間,人稱“日本街”。日本人絕對是做長期打算的,緊接著又修建起了北大營,北大營選址於北壽門外,扼安城與煤礦的必經之路。安城煤礦被日軍強行接受之後僅幾個月,就連同原有的日資礦業合併為“安城炭礦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人獨霸了安城縣全部煤礦的開採經營權,奉海鐵路也完全掌控在手中,劃歸滿鐵管理。煤礦和鐵路被接管對於趙前沒有實質的影響,鐵路原來就是公家經營,而他投資的煤礦早在數年前就被東北礦務局收購了。日軍接收了發電廠,不費吹灰之力就剝奪了所有股東的權益,趙家的股份也變得一文不值,當年入股三千小洋現在增配股已到七千三百股,光是紅利每年就有接近千八百的收益。壞消息遠不隻如此,山本任直出任安城炭礦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聽到這個消息趙前的腿都軟了,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說完了完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真他媽的夠喝一壺了。果不其然,山本任直特意捎來一封信,措詞倒是斯文,什麽不忘舊誼盼早日相聚雲雲。趙前一點兒也不敢輕鬆,滿腦子的念頭是小鬼子不會放過他的,整治他的日子在後頭呢。但是嘴上卻說:“誰當朝還不一樣?天就是塌了,有個兒大的撐著呢。”
滿腹黃連,有苦在心。趙前鬱鬱寡歡,想到未來的歲月,就不由自主打起寒噤,預感前方是不可測的深淵,隨時要吞噬了他。趙前說:“小時候窮怕了,現在又有房子又有地的,折騰不起啊。還是穩穩噹噹過日子的好。”他的擔憂感染了兩房女人,韓氏愁眉不展,趙金氏的悲傷更無法排遣,她放心不下兩個兒子,年紀輕輕的在哪闖蕩呢?淒悽惶惶的氣氛中,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三先生趙成永。
這天晌午,老虎窩來了三個放蜂人,放蜂人的裝束奇特,他們身著的披風近似於蓑衣,絲絲縷縷如同懸掛的流蘇,引人注目的蜂箱一順水地排在了老虎窩東門外的牆根下,他們是從百十裏之外鹿縣來的放蜂人。養蜂深深吸引了趙三子,也對他的未來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放蜂人隻在老虎窩駐足了七八天,但是從蜂箱口飛進飛出的工蜂吸引了趙成永,蜂箱口處密密麻麻的蜂群簡直蠕動在他的心頭。趙成永癡迷得無以復加,他對趙家大院的一切都充耳不聞,無論是黃皮子搗亂還是父親的嗬斥,都不能阻止他的興趣。漸漸地趙前不再強迫三兒子去研習帳簿,趙金氏別無他求,隻希望他足不出戶。趙金氏在內心深處有種祈願:推開窗戶就看得見所有的兒子——哪怕他們在捉犁耕地,沒有什麽出人頭地的願望,隻要兒子留在身邊就行。
趙家大院出現了蜂箱,蜂箱是新製做的,瀰漫著淡淡的木柴的香氣,蜂王蜂種是那幾個放蜂人留下的。小小的蜜蜂在趙家大院半空裏嗡嗡嗡地飛翔,金屬色澤的翅膀倏然劃過頭頂,留下了若有若無的尾翼的顫抖聲。趙三子心無旁騖地侍弄起蜜蜂來,趙前不置可否。三教九流裏沒有養蜂這個行當,算不上手藝,然而在這兵慌馬亂的歲月裏能讓孩子呆在家裏,還是值得慶幸的。除了熱心以外,趙三子談不上啥經驗技巧,他戴上麵具,拉出蜂坯子,觀察蜂礎結巢的情況,尋覓形狀特別出眾的蜂王,凝神於蜂礎六角巢穴裏生出的光亮的蜂卵。根據那幾個養蜂人口授的有限知識,趙成永搞清楚了雄蜂和工蜂的區別,他總是恰當地用手指甲消滅掉即將生成雄蜂的卵,能辨別王台適時地將王蜂分箱。兩個多月之後。趙三子擁有了五箱的蜜蜂。工蜂辛勤勞作,采蜜釀造,天剛一放亮就成群結隊地外出尋覓,日落西山的時候才戀戀不捨地歸巢。養蜜蜂是有副作用的,不時會有人挨蟄,蟄人處紅腫瘙癢難挨,被蜜蜂蟄著的概率不高,但是嗡嗡蜂鳴對小孩子還是具有極大的威懾力,三哥嚇唬弟弟們,說要是叫蜜蜂蟄到太陽穴非死不可,從此,小四、小五再不去後院玩耍了。暮春之際是采蜜大好時節,趙三子不辭勞苦將蜂箱放到樹林子裏去。天道酬勤,趙三子欣喜地收穫了兩次蜂蜜。專門製做了木桶,利用旋轉離心力的原理將每一片蜂坯蜂巢中的蜂蜜甩出,再用細密的紗網過濾。第一次收穫的蜂蜜的蜜汁略微青綠,品品有些蔥臭的味道,第二期收集的蜜汁白淨甘甜爽利直沁心脾,明白人說早先收的是蔥花蜜後來的是椴樹蜜,等到秋天會收到苕條蜜和蕎麥蜜,那口味會更好。品嚐了兒子收穫的蜜汁之後,趙前終於發出了讚許:“地不長無根之草,天不生無祿之人。好好幹,兒子,啥弄好了都發家!”
第二十一章(2)
有老人當即就犯了迷糊:“呦嗬!又要回到八旗咋的?年號叫啥大同?”
在一片糊塗之中,戴潘講話完畢,事先安排好的人領頭三呼:“日滿親善萬歲!”
總之,戴潘上任的場麵隆重熱烈。縣裏隨後還派人去四郊,廣貼告示,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日本人迫不及待地大興土木,在南康門修建了營盤,石頭高牆拉電網,裏頭蓋的是磚瓦房,老百姓叫得嘴順,稱之為南大營。南大營的後院又建起了十來趟大瓦房,有房子有胡同的成了單獨封閉的生活小區,日本人及其家眷居住其間,人稱“日本街”。日本人絕對是做長期打算的,緊接著又修建起了北大營,北大營選址於北壽門外,扼安城與煤礦的必經之路。安城煤礦被日軍強行接受之後僅幾個月,就連同原有的日資礦業合併為“安城炭礦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人獨霸了安城縣全部煤礦的開採經營權,奉海鐵路也完全掌控在手中,劃歸滿鐵管理。煤礦和鐵路被接管對於趙前沒有實質的影響,鐵路原來就是公家經營,而他投資的煤礦早在數年前就被東北礦務局收購了。日軍接收了發電廠,不費吹灰之力就剝奪了所有股東的權益,趙家的股份也變得一文不值,當年入股三千小洋現在增配股已到七千三百股,光是紅利每年就有接近千八百的收益。壞消息遠不隻如此,山本任直出任安城炭礦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聽到這個消息趙前的腿都軟了,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說完了完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真他媽的夠喝一壺了。果不其然,山本任直特意捎來一封信,措詞倒是斯文,什麽不忘舊誼盼早日相聚雲雲。趙前一點兒也不敢輕鬆,滿腦子的念頭是小鬼子不會放過他的,整治他的日子在後頭呢。但是嘴上卻說:“誰當朝還不一樣?天就是塌了,有個兒大的撐著呢。”
滿腹黃連,有苦在心。趙前鬱鬱寡歡,想到未來的歲月,就不由自主打起寒噤,預感前方是不可測的深淵,隨時要吞噬了他。趙前說:“小時候窮怕了,現在又有房子又有地的,折騰不起啊。還是穩穩噹噹過日子的好。”他的擔憂感染了兩房女人,韓氏愁眉不展,趙金氏的悲傷更無法排遣,她放心不下兩個兒子,年紀輕輕的在哪闖蕩呢?淒悽惶惶的氣氛中,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三先生趙成永。
這天晌午,老虎窩來了三個放蜂人,放蜂人的裝束奇特,他們身著的披風近似於蓑衣,絲絲縷縷如同懸掛的流蘇,引人注目的蜂箱一順水地排在了老虎窩東門外的牆根下,他們是從百十裏之外鹿縣來的放蜂人。養蜂深深吸引了趙三子,也對他的未來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放蜂人隻在老虎窩駐足了七八天,但是從蜂箱口飛進飛出的工蜂吸引了趙成永,蜂箱口處密密麻麻的蜂群簡直蠕動在他的心頭。趙成永癡迷得無以復加,他對趙家大院的一切都充耳不聞,無論是黃皮子搗亂還是父親的嗬斥,都不能阻止他的興趣。漸漸地趙前不再強迫三兒子去研習帳簿,趙金氏別無他求,隻希望他足不出戶。趙金氏在內心深處有種祈願:推開窗戶就看得見所有的兒子——哪怕他們在捉犁耕地,沒有什麽出人頭地的願望,隻要兒子留在身邊就行。
趙家大院出現了蜂箱,蜂箱是新製做的,瀰漫著淡淡的木柴的香氣,蜂王蜂種是那幾個放蜂人留下的。小小的蜜蜂在趙家大院半空裏嗡嗡嗡地飛翔,金屬色澤的翅膀倏然劃過頭頂,留下了若有若無的尾翼的顫抖聲。趙三子心無旁騖地侍弄起蜜蜂來,趙前不置可否。三教九流裏沒有養蜂這個行當,算不上手藝,然而在這兵慌馬亂的歲月裏能讓孩子呆在家裏,還是值得慶幸的。除了熱心以外,趙三子談不上啥經驗技巧,他戴上麵具,拉出蜂坯子,觀察蜂礎結巢的情況,尋覓形狀特別出眾的蜂王,凝神於蜂礎六角巢穴裏生出的光亮的蜂卵。根據那幾個養蜂人口授的有限知識,趙成永搞清楚了雄蜂和工蜂的區別,他總是恰當地用手指甲消滅掉即將生成雄蜂的卵,能辨別王台適時地將王蜂分箱。兩個多月之後。趙三子擁有了五箱的蜜蜂。工蜂辛勤勞作,采蜜釀造,天剛一放亮就成群結隊地外出尋覓,日落西山的時候才戀戀不捨地歸巢。養蜜蜂是有副作用的,不時會有人挨蟄,蟄人處紅腫瘙癢難挨,被蜜蜂蟄著的概率不高,但是嗡嗡蜂鳴對小孩子還是具有極大的威懾力,三哥嚇唬弟弟們,說要是叫蜜蜂蟄到太陽穴非死不可,從此,小四、小五再不去後院玩耍了。暮春之際是采蜜大好時節,趙三子不辭勞苦將蜂箱放到樹林子裏去。天道酬勤,趙三子欣喜地收穫了兩次蜂蜜。專門製做了木桶,利用旋轉離心力的原理將每一片蜂坯蜂巢中的蜂蜜甩出,再用細密的紗網過濾。第一次收穫的蜂蜜的蜜汁略微青綠,品品有些蔥臭的味道,第二期收集的蜜汁白淨甘甜爽利直沁心脾,明白人說早先收的是蔥花蜜後來的是椴樹蜜,等到秋天會收到苕條蜜和蕎麥蜜,那口味會更好。品嚐了兒子收穫的蜜汁之後,趙前終於發出了讚許:“地不長無根之草,天不生無祿之人。好好幹,兒子,啥弄好了都發家!”
第二十一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