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聯合國軍”兵力不足,士氣低落,進攻也屢屢受挫,雖然仍保持著技術裝備上的優勢,但其炮兵及航空兵火力,在中朝軍隊堅固的以坑道為骨幹、支撐點式的防禦體係麵前,其作用已被大大降低。“聯合國軍”整個戰線上的態勢日趨被動。
接任馬修﹒李奇微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馬克﹒克拉克上將回憶道:
“我們在正當的途徑下,陷入了敵人式的戰爭,而這種戰爭往往在敵人選擇的時間和地點進行。”
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詹姆斯﹒範佛裏特中將這一段時間煩躁極了,空軍方麵,由於“中國龍鑽進了洞窟和地下壕中不出來,所以美國鷹為了切斷其補給而進行巡迴狩獵”的“絞殺戰”已經顯露了敗象;而美國陸軍在地麵戰場上更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幾個前日本侵華軍官在其所著的充滿偏見的《韓戰》一書中也承認:
“聯合國方麵在國際政治方麵、戰略方麵、戰術方麵以及談判方麵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困局。”
他們隨後又不忘愚蠢地加上了一句:“但中朝方麵好像也是如此。”
美國國防部的一位年輕官員湯森﹒胡普斯這樣說道:
“由於韓戰的打法同較為簡單的美國往昔的作戰風格是如此嚴重的相牴觸,因此它產生了緊張、焦慮和信任問題,這些變成了新的孤立主義和邪惡煽動滋長的沃土。”
就在這樣黯淡的氣氛下,美國迎來了它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
1952年6月,美國開始了第三十四屆總統選舉。
美國選民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不是國內的經濟形勢,而是如何盡快解決這場“令人討厭的韓戰”,眾多的納稅人對杜魯門政府越來越感到失望,人們普遍認為美國不應“繼續浪費她的鮮血,揮霍她的資源和犧牲她的世界領導地位——如此而已,別無選擇”……
第六節“這是一場我們不能打贏、不能打輸
更新時間2010-9-1810:47:08字數:2390
第六節“這是一場我們不能打贏、不能打輸、不能擺脫的戰爭”
戰役的主要目的不是奪占地盤,而是殺傷敵人,配合板門店談判,迫使敵人老實一點兒。
但是自從神秘的中國軍隊出現在朝鮮戰場上之後,一切美夢和神話就都破滅了。
一個美軍老兵曾嘆息道:“這是一場我們不能打贏、不能打輸、不能擺脫的戰爭。”
1952年6、7月間,陳賡和副司令員宋時輪相繼奉調回國組建軍事工程學院和總高級步兵學校。此後,由鄧華繼任誌願軍代司令員兼政委。
從7月份起,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誌開始擔任誌司總部分管作戰的第二副司令員。
9月上旬,分管作戰的楊得誌不斷得到情報:在第三兵團15軍防區正麵的金化地區,敵人的飛機每天都投擲大量的煙幕彈,以掩護其運輸行動,一周內敵人的運輸車輛往返就達一千三百輛次,較之上周增加了近一倍左右。誌願軍敵後偵察分隊也發現,第15軍防區正麵每天都有敵人的上千輛卡車、吉普車在活動,其中一百多輛是全副武裝的美軍。
後來才知道,這是範弗裏特正在悄悄準備中的“金化攻勢”。
為了爭取主動,有力地打擊敵人,聯司決定發起戰術反擊作戰。這次反擊是聯司統一計劃、各軍分散組織實施的。聯司主要確定戰役方針和目的,提出作戰要求,指定進攻的重點方向,保障作戰物資,必要時實施兵力、兵器的機動予以支援,並進行戰術指導。
9月14日,聯司向第一線的中朝部隊發出了進行全線戰術性反擊作戰的命令。命令強調:攻占敵陣地後,要準備抗擊敵人的連續反撲,在同敵反覆爭奪中殲滅敵人;如一旦攻擊受挫,則應迅速撤離,不要戀戰;對於攻克的陣地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斷然放棄之。命令還要求:
(一)、必須準備好了再動手,防止倉促發起攻擊。
(二)、必須在反覆偵察、切實掌握情況的基礎上,製定周密的作戰計劃,組織好步炮協同,並大膽使用坦克協同步兵作戰。
(三)、要組織實施戰前訓練和戰鬥演習,並要在攻擊出發地區構築好屯兵洞,以減少傷亡和保持戰鬥的突然性。
(四)、要集中使用兵力、火力,在戰鬥中根據情況適時投入第二梯隊,以保證反擊的勝利。
戰役的主要目的不是奪占地盤,而是殺傷敵人,配合板門店談判,迫使敵人老實一點兒。總的宗旨是:不打則已,打則必勝!
1952年9月18日,中國軍隊的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開始了,一百八十公裏寬的戰線上頓時槍炮齊鳴,殺聲震天。楊得誌將軍在其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的:
“……殺聲動地,排山倒海,雷霆萬鈞。這樣波瀾壯闊,勢不可擋,激動人心,振奮人心的場麵,我們在國內作戰幾十年是很少見到的。戰士們說‘整個朝鮮半島好像都在腳下顫動’”。
“聯合國軍”第二任總司令李奇微在他的回憶錄中也驚訝地寫道:
“1952年9月的某一天,有4﹒5萬發炮彈落在第8集團軍的陣地上。10月份,在聯合國軍陣地上創造了一天落下9﹒3萬發炮彈的記錄。敵人還提高了射擊精度,改進了戰術。這時,他們已能做到集中火力打擊一個單獨的目標,爾後不時地轉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測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
接任馬修﹒李奇微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馬克﹒克拉克上將回憶道:
“我們在正當的途徑下,陷入了敵人式的戰爭,而這種戰爭往往在敵人選擇的時間和地點進行。”
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詹姆斯﹒範佛裏特中將這一段時間煩躁極了,空軍方麵,由於“中國龍鑽進了洞窟和地下壕中不出來,所以美國鷹為了切斷其補給而進行巡迴狩獵”的“絞殺戰”已經顯露了敗象;而美國陸軍在地麵戰場上更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幾個前日本侵華軍官在其所著的充滿偏見的《韓戰》一書中也承認:
“聯合國方麵在國際政治方麵、戰略方麵、戰術方麵以及談判方麵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困局。”
他們隨後又不忘愚蠢地加上了一句:“但中朝方麵好像也是如此。”
美國國防部的一位年輕官員湯森﹒胡普斯這樣說道:
“由於韓戰的打法同較為簡單的美國往昔的作戰風格是如此嚴重的相牴觸,因此它產生了緊張、焦慮和信任問題,這些變成了新的孤立主義和邪惡煽動滋長的沃土。”
就在這樣黯淡的氣氛下,美國迎來了它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
1952年6月,美國開始了第三十四屆總統選舉。
美國選民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不是國內的經濟形勢,而是如何盡快解決這場“令人討厭的韓戰”,眾多的納稅人對杜魯門政府越來越感到失望,人們普遍認為美國不應“繼續浪費她的鮮血,揮霍她的資源和犧牲她的世界領導地位——如此而已,別無選擇”……
第六節“這是一場我們不能打贏、不能打輸
更新時間2010-9-1810:47:08字數:2390
第六節“這是一場我們不能打贏、不能打輸、不能擺脫的戰爭”
戰役的主要目的不是奪占地盤,而是殺傷敵人,配合板門店談判,迫使敵人老實一點兒。
但是自從神秘的中國軍隊出現在朝鮮戰場上之後,一切美夢和神話就都破滅了。
一個美軍老兵曾嘆息道:“這是一場我們不能打贏、不能打輸、不能擺脫的戰爭。”
1952年6、7月間,陳賡和副司令員宋時輪相繼奉調回國組建軍事工程學院和總高級步兵學校。此後,由鄧華繼任誌願軍代司令員兼政委。
從7月份起,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誌開始擔任誌司總部分管作戰的第二副司令員。
9月上旬,分管作戰的楊得誌不斷得到情報:在第三兵團15軍防區正麵的金化地區,敵人的飛機每天都投擲大量的煙幕彈,以掩護其運輸行動,一周內敵人的運輸車輛往返就達一千三百輛次,較之上周增加了近一倍左右。誌願軍敵後偵察分隊也發現,第15軍防區正麵每天都有敵人的上千輛卡車、吉普車在活動,其中一百多輛是全副武裝的美軍。
後來才知道,這是範弗裏特正在悄悄準備中的“金化攻勢”。
為了爭取主動,有力地打擊敵人,聯司決定發起戰術反擊作戰。這次反擊是聯司統一計劃、各軍分散組織實施的。聯司主要確定戰役方針和目的,提出作戰要求,指定進攻的重點方向,保障作戰物資,必要時實施兵力、兵器的機動予以支援,並進行戰術指導。
9月14日,聯司向第一線的中朝部隊發出了進行全線戰術性反擊作戰的命令。命令強調:攻占敵陣地後,要準備抗擊敵人的連續反撲,在同敵反覆爭奪中殲滅敵人;如一旦攻擊受挫,則應迅速撤離,不要戀戰;對於攻克的陣地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斷然放棄之。命令還要求:
(一)、必須準備好了再動手,防止倉促發起攻擊。
(二)、必須在反覆偵察、切實掌握情況的基礎上,製定周密的作戰計劃,組織好步炮協同,並大膽使用坦克協同步兵作戰。
(三)、要組織實施戰前訓練和戰鬥演習,並要在攻擊出發地區構築好屯兵洞,以減少傷亡和保持戰鬥的突然性。
(四)、要集中使用兵力、火力,在戰鬥中根據情況適時投入第二梯隊,以保證反擊的勝利。
戰役的主要目的不是奪占地盤,而是殺傷敵人,配合板門店談判,迫使敵人老實一點兒。總的宗旨是:不打則已,打則必勝!
1952年9月18日,中國軍隊的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開始了,一百八十公裏寬的戰線上頓時槍炮齊鳴,殺聲震天。楊得誌將軍在其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的:
“……殺聲動地,排山倒海,雷霆萬鈞。這樣波瀾壯闊,勢不可擋,激動人心,振奮人心的場麵,我們在國內作戰幾十年是很少見到的。戰士們說‘整個朝鮮半島好像都在腳下顫動’”。
“聯合國軍”第二任總司令李奇微在他的回憶錄中也驚訝地寫道:
“1952年9月的某一天,有4﹒5萬發炮彈落在第8集團軍的陣地上。10月份,在聯合國軍陣地上創造了一天落下9﹒3萬發炮彈的記錄。敵人還提高了射擊精度,改進了戰術。這時,他們已能做到集中火力打擊一個單獨的目標,爾後不時地轉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測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