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跟著嘆息了一回,郭璞又問,“那沈家到底是怎麽得罪的皇上?”
“還不是有錢燒的,先給當今皇上獻龍角,獻白金,後來又捐錢修城,本以為會買個好,誰知道皇上懷疑他家有反心,沈二公子的父親也是糊塗,前年居然要勞軍,皇上當即大怒,要滅族啊。好在是皇後給說了話,才改判罰沒家產,全家充軍嶺南,可憐啊”。
“啊”,眾人這幾天聖眷正隆,忘了伴君如伴虎這句名言,不由相對默然。
回館驛的路上,大家一路無語,半晌,郭璞低聲說了一句,“按武兄所說,幾百年前英格蘭皇帝就不能亂殺無辜了,我朝這方麵,差得遠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多少代皇帝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奴僕,殺就殺了,有什麽了不起,過後想起來,也許會懊悔一些,封一個忠臣的名號,可人都死了,名號管個屁用”。十三郎想起自己的師父,憤憤不平的說道。
“皇帝認為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奴僕,並不可怕,可憐的是幾乎所有人認為自己就應該是皇帝的奴僕,被殺被貶還要謝主隆恩,我就不知道這個恩在何處了”武安國一句話又嚇了眾人一跳,大家四下看看,低聲說“武兄醉了”。但是每個人心裏都明白,這些話正說到自己心裏,隻是自己沒有總結出來罷了。儒家千年的教誨,說到底就是讓一個人甘心的做奴隸。
今晚這杯酒,居然讓所有人都喝得如此清醒。
註:江南沈萬三,歷史上並非朱元璋所抄家流放。滿清為了給明朝摸黑,篡改了歷史,才編出了這個故事。酒徒為了增加故事可讀性,在此以訛傳訛。歷史真相據考證是,沈萬三死於明朝立國之前,根本和朱元璋碰不上。所謂獻龍角等事,更是無稽之談。沈家最後因卷進了藍玉案而得禍,那已經是洪武二十多年的事了。清代修的明史,可能是二十四史中最不可讀的,當時的女真人為了自己的統治,篡改和抹黑了很多真相,比現在的日本人沒好多少。酒徒提及此事,並非想製造民族矛盾,隻是希望,歷史不要一再的重複,如是而已。
另外,本書目前已經正式加入起點vip,有很多讀者表示了不理解,其實每一件選擇,都有其理由,很多理由,不想也不願多說。作為一個寫書,但不以此為生的人,我希望大家看我的書時能開心,也希望我們大家彼此理解與尊重,畢竟酒徒寫上一節文字需要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本書vip部分,無論大家喜歡與否,請不要再未經授權情況下轉貼,謝謝。
本書現在發展到目前情節,需要很多資料,目前比較迫切的是,日本南北朝時期的歷史與地名,包括主要港口和軍閥的老巢。有學日本史的朋友請幫忙查一下。如果大家覺得怎麽發展本書情節更合理,請發信到<span 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fc88959b998e9199929bcdcebc8a958cd28f95929dd29f9391">[emailprotected]</a>
本書最終本著的理念隻有一個,即平等,在陽光下,每個人都有平等生活的權權力,沒有人是“精英”,可以把別人踏在腳下。武安國他們現在所做的,隻是實現這些的一個準備,在將來的情節中,會不斷有人加入,也不斷有人為了故事裏的明朝的強盛和百姓的權力付出血和生命為代價。如果你也想在這個“理想國”夢遊一番,歡迎大家加入本書,請給自己設計不太離譜的能力和身世,名字要起得附和古代要求。為了避免衝突,請加入本書的名字盡量不要再加入其他圖書,謝謝。
第一卷 布衣 第十三章 獻策
洪武十二年春二月戊戌,平遼侯武安國、靖海侯曹振、北平知府郭璞聯名上書,勸朱元璋在北征雄師中挑選精壯之士,組建裝備精甲,火銃和火炮的無敵軍隊。在沿海各港建立海關和海衛,收取關稅以充實國庫,訓練水師以防備倭寇。“選煉精兵,盡復華夏故土,驅逐倭寇,揚中華國威”。奏章上還提到富國強兵的辦法,即農、工、商、虞並舉。
熟讀經史的大明文臣們第一次聽到這種四民平等,特別是很大程度上帶有重商主義的提議,議論紛紛。從日前皇帝封武安國為平遼侯和對遼東地理的關注程度上大家就能推斷出朱元璋想對遼東用兵。去年徐達大破蒙古和燕王獻“如畫江山圖”所帶來的震盪還沒有過去,此時如果反對出兵,一定會犯眾怒,沒有人會笨到觸這個黴頭。倭寇欺人太甚,的確也應該討伐。但興建海陸關口收取關稅這個建議實在太新鮮了一點。雖然目前大明國庫空虛,多一些銀子對誰都沒壞處。但這樣做明顯的把商業放在了一個重要的地位上,這是他們所接受不了的。至於四民平等,更與儒家上千年治國經驗相違背,絕對不能贊同。
“萬歲,古人雲,金銀珠玉,飢不能食,渴不能飲,不如穀物絲麻。萬歲如開興商之風,民間必重利輕義,此乃取禍之道也”。低聲議論了一會,禦史大夫陳寧出班跪倒,大聲啟奏道。“昔管仲治齊,開女閭,通商賈,齊國富甲天下,雄極一時。然管仲之後,齊國禍亂從生,桓公亦亡於亂臣之手,此皆重商之禍也。商人凡事必先言利,而民從商則易爭,禍亂之始也。故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民農非為地利也,貴其誌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後,其產後則重徙,重徙則民死其處二無二慮……”。他精通經史,這番道理本來就是古今儒者的共識,因此說起來頭頭是道。
“還不是有錢燒的,先給當今皇上獻龍角,獻白金,後來又捐錢修城,本以為會買個好,誰知道皇上懷疑他家有反心,沈二公子的父親也是糊塗,前年居然要勞軍,皇上當即大怒,要滅族啊。好在是皇後給說了話,才改判罰沒家產,全家充軍嶺南,可憐啊”。
“啊”,眾人這幾天聖眷正隆,忘了伴君如伴虎這句名言,不由相對默然。
回館驛的路上,大家一路無語,半晌,郭璞低聲說了一句,“按武兄所說,幾百年前英格蘭皇帝就不能亂殺無辜了,我朝這方麵,差得遠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多少代皇帝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奴僕,殺就殺了,有什麽了不起,過後想起來,也許會懊悔一些,封一個忠臣的名號,可人都死了,名號管個屁用”。十三郎想起自己的師父,憤憤不平的說道。
“皇帝認為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奴僕,並不可怕,可憐的是幾乎所有人認為自己就應該是皇帝的奴僕,被殺被貶還要謝主隆恩,我就不知道這個恩在何處了”武安國一句話又嚇了眾人一跳,大家四下看看,低聲說“武兄醉了”。但是每個人心裏都明白,這些話正說到自己心裏,隻是自己沒有總結出來罷了。儒家千年的教誨,說到底就是讓一個人甘心的做奴隸。
今晚這杯酒,居然讓所有人都喝得如此清醒。
註:江南沈萬三,歷史上並非朱元璋所抄家流放。滿清為了給明朝摸黑,篡改了歷史,才編出了這個故事。酒徒為了增加故事可讀性,在此以訛傳訛。歷史真相據考證是,沈萬三死於明朝立國之前,根本和朱元璋碰不上。所謂獻龍角等事,更是無稽之談。沈家最後因卷進了藍玉案而得禍,那已經是洪武二十多年的事了。清代修的明史,可能是二十四史中最不可讀的,當時的女真人為了自己的統治,篡改和抹黑了很多真相,比現在的日本人沒好多少。酒徒提及此事,並非想製造民族矛盾,隻是希望,歷史不要一再的重複,如是而已。
另外,本書目前已經正式加入起點vip,有很多讀者表示了不理解,其實每一件選擇,都有其理由,很多理由,不想也不願多說。作為一個寫書,但不以此為生的人,我希望大家看我的書時能開心,也希望我們大家彼此理解與尊重,畢竟酒徒寫上一節文字需要幾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本書vip部分,無論大家喜歡與否,請不要再未經授權情況下轉貼,謝謝。
本書現在發展到目前情節,需要很多資料,目前比較迫切的是,日本南北朝時期的歷史與地名,包括主要港口和軍閥的老巢。有學日本史的朋友請幫忙查一下。如果大家覺得怎麽發展本書情節更合理,請發信到<span 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fc88959b998e9199929bcdcebc8a958cd28f95929dd29f9391">[emailprotected]</a>
本書最終本著的理念隻有一個,即平等,在陽光下,每個人都有平等生活的權權力,沒有人是“精英”,可以把別人踏在腳下。武安國他們現在所做的,隻是實現這些的一個準備,在將來的情節中,會不斷有人加入,也不斷有人為了故事裏的明朝的強盛和百姓的權力付出血和生命為代價。如果你也想在這個“理想國”夢遊一番,歡迎大家加入本書,請給自己設計不太離譜的能力和身世,名字要起得附和古代要求。為了避免衝突,請加入本書的名字盡量不要再加入其他圖書,謝謝。
第一卷 布衣 第十三章 獻策
洪武十二年春二月戊戌,平遼侯武安國、靖海侯曹振、北平知府郭璞聯名上書,勸朱元璋在北征雄師中挑選精壯之士,組建裝備精甲,火銃和火炮的無敵軍隊。在沿海各港建立海關和海衛,收取關稅以充實國庫,訓練水師以防備倭寇。“選煉精兵,盡復華夏故土,驅逐倭寇,揚中華國威”。奏章上還提到富國強兵的辦法,即農、工、商、虞並舉。
熟讀經史的大明文臣們第一次聽到這種四民平等,特別是很大程度上帶有重商主義的提議,議論紛紛。從日前皇帝封武安國為平遼侯和對遼東地理的關注程度上大家就能推斷出朱元璋想對遼東用兵。去年徐達大破蒙古和燕王獻“如畫江山圖”所帶來的震盪還沒有過去,此時如果反對出兵,一定會犯眾怒,沒有人會笨到觸這個黴頭。倭寇欺人太甚,的確也應該討伐。但興建海陸關口收取關稅這個建議實在太新鮮了一點。雖然目前大明國庫空虛,多一些銀子對誰都沒壞處。但這樣做明顯的把商業放在了一個重要的地位上,這是他們所接受不了的。至於四民平等,更與儒家上千年治國經驗相違背,絕對不能贊同。
“萬歲,古人雲,金銀珠玉,飢不能食,渴不能飲,不如穀物絲麻。萬歲如開興商之風,民間必重利輕義,此乃取禍之道也”。低聲議論了一會,禦史大夫陳寧出班跪倒,大聲啟奏道。“昔管仲治齊,開女閭,通商賈,齊國富甲天下,雄極一時。然管仲之後,齊國禍亂從生,桓公亦亡於亂臣之手,此皆重商之禍也。商人凡事必先言利,而民從商則易爭,禍亂之始也。故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民農非為地利也,貴其誌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後,其產後則重徙,重徙則民死其處二無二慮……”。他精通經史,這番道理本來就是古今儒者的共識,因此說起來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