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國、李善平正在學校中和十三郎探討大明律法一事,按武安國的觀點,法律並不是為了治理百姓,而是為了保護百姓。隻有由百姓製定並且規定了百姓權利的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否則不過是借法律之名,行執政者欺壓百姓之實,比如這次大移民。而今大明的法律,在上者隻有發號施令的痛快,但沒有對百姓的愛,所以不能稱之為法。真正的法律麵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在沒有拿出確鑿證據之前,所有嫌疑人都是無罪的。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大逆不道觀點其他兩人怎接受得了,爭了個麵紅耳赤。聽說縣令有急事相請,趕緊告辭出來。十三郎卻把武安國剛才的話記了,說要以西方法律為參照,仔細推敲一下,看這世上是否真的有可能有武安國所說的法律,以便讓武安國輸得心服口服。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殂,子脫古思帖木兒嗣。其丞相驢兒、蠻子哈剌章,國公脫火赤,平章完者不花、乃兒不花,樞密知院愛足等,擁眾於應昌、和林。大明左丞相胡惟庸,禦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共同上書,請朱元璋下令北征,封狼居胥,收服華夏故土。朱元璋允之。命徐達為帥,傅有德、湯和副之,帶三十萬人馬出塞。戰事不問武將而聽於文臣,宿將曹國公李文忠苦勸不聽,氣得臥病不起。
“這懷柔武安國到底是何等人物,能把子由這孩子給收服,並且死心蹋地跟著他,不簡單哪”!魏國公徐達坐在北平行轅裏,忍不住猜想,手邊放著的是曹子由寫給他的信。曹子由就是十三朗,他是徐達的遠房表甥,別人不知道,他自己也不願意借了徐達的名字來招搖。,這次徐達領軍準備出塞,知道他去過西域,想把他帶在身邊,立些戰功,以便光耀門楣。誰料十三郎接了徐達給他的信,居然婉言拒絕了徐達的好意,說要在那彈丸小縣立番事業,讓徐達十分不解。
“甥自幼閑散,近年漫步林泉之下,修身養性,漸懶聞殺伐之聲。且大丈夫立業,未必在沙場之上。昔子陵垂釣江畔,光武霸業伊始;武侯未出南陽,昭烈天下三分。舅父所為,破敵塞外,武兄所做,安民海內。各有雄長,難分高下。若欲久安我大明天下,竊以為不在於兵,在於政…...。徐達抓起手邊的信,忍不住把關鍵處又看了一遍。
“子由這孩子,秉性真是像極了他師父,叔夜兄,你後繼有人啊”。徐達放下信簽,嘆了口氣,眼前浮現出一位故友的形像來。人老了,都有些念舊,縱使徐達這樣的大英雄也不能例外。
楊叔夜是十三郎的授業恩師,江湖人稱楊布衣,因手持一把無鞘鐵劍,無論什麽時候都身著一襲漿洗得極為幹淨的布衣而得名。為人放曠而任俠,年青時對朱元璋有一飯之恩。後朱元璋和徐達起兵抗元,江南百姓暗中資助起義軍的銀兩,也多由楊布衣來秘密押運。曾在路上遭茅山一夥巨盜埋伏,楊布衣身中三箭,被創四十餘,仍手刃數賊,護著銀車潰圍而出,如期把銀兩送到義軍中。朱元璋以重金相謝,楊布衣切下銀子一角,取之,到市井中買一新長衫,大笑而去。朱元璋得了天下後,禮聘天下高手護衛皇宮,數度相邀,都被其婉拒。心裏不由得十分憤怒,一天得知楊布衣落腳八卦洲,欲效晉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派水師將八卦洲圍了,命藍玉帶五百武士相請。聖旨到時,楊布衣正與朋友下棋,叫藍玉稍待。等到一局下完,算了目數,布衣取案上酒一飲而盡,對朋友說,你曾求我授你這路劍法,楊某一向藏私不肯,今日一一演給你,看仔細了。語畢,拔劍而起,舞於秋樹之下,先慢後快,漸漸看不清人影,劍氣縱橫,漫天落葉如雨。把個藍玉等人全都看得癡了。須臾劍停,在樹下仗劍而立。等到藍玉等人回過神來,上前一探,早已氣絕,原來在舞劍時已自斷了經脈,竟是寧死,也不願受他人羈絆。
“普天直下,莫非王土,叔夜兄,徐某現在倒羨慕你瀟灑來去呢”!想到這些往事,徐達眼角漸有些發酸。皇上現在越發顯得天危難測了,春天的時候聽說山西移民在路上屍首枕跡,心中後悔輕率移民,競把率先提出移民的戶部侍郎拖出朝堂之外,當庭杖斃了。雖然號稱和自己是布衣兄弟,卻三番五次試探自己有沒有反意,一日競把自己灌醉了拖到龍床上,好在自己一向謹慎,醒來後長跪不起,才免於一難。那幫文臣卻唯恐天下不亂,每天對武將百般傾軋,以書生意氣,妄言戰和。這不,今年夏天聽說蒙古皇帝死了,馬上上本,要求派兵北上,九州一統。可嘆自己的這位馬上皇帝,皇位做久了,居然失去了判斷,依了那般文臣,派自己總督各路兵馬出塞。不去,是對陛下不忠,去,準備不足,勝負卻也難料。
忽然聽到大營外一陣人喊馬嘶之聲,親兵入帳通報:懷柔縣令郭璞,典史武安國押了精鋼十萬斤作為禮物,如約前來。
“好個聰明的縣令,一下子就能猜到要有戰事,送精鋼與我,省得老夫開口向你要,怪不得可以讓萬餘移民不死一人”,徐達讓親兵速請,心中對郭璞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進了大帳,見禮已畢。徐達吩咐親兵搬來坐位,上茶。郭璞哪裏敢坐,回頭剛要示意武安國謹慎,卻發現後者早已大咧咧的坐下,正衝著魏國公上下打量。唬得郭璞心裏七上八下,暗自後悔忘了教這位老弟官場上的規矩。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殂,子脫古思帖木兒嗣。其丞相驢兒、蠻子哈剌章,國公脫火赤,平章完者不花、乃兒不花,樞密知院愛足等,擁眾於應昌、和林。大明左丞相胡惟庸,禦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共同上書,請朱元璋下令北征,封狼居胥,收服華夏故土。朱元璋允之。命徐達為帥,傅有德、湯和副之,帶三十萬人馬出塞。戰事不問武將而聽於文臣,宿將曹國公李文忠苦勸不聽,氣得臥病不起。
“這懷柔武安國到底是何等人物,能把子由這孩子給收服,並且死心蹋地跟著他,不簡單哪”!魏國公徐達坐在北平行轅裏,忍不住猜想,手邊放著的是曹子由寫給他的信。曹子由就是十三朗,他是徐達的遠房表甥,別人不知道,他自己也不願意借了徐達的名字來招搖。,這次徐達領軍準備出塞,知道他去過西域,想把他帶在身邊,立些戰功,以便光耀門楣。誰料十三郎接了徐達給他的信,居然婉言拒絕了徐達的好意,說要在那彈丸小縣立番事業,讓徐達十分不解。
“甥自幼閑散,近年漫步林泉之下,修身養性,漸懶聞殺伐之聲。且大丈夫立業,未必在沙場之上。昔子陵垂釣江畔,光武霸業伊始;武侯未出南陽,昭烈天下三分。舅父所為,破敵塞外,武兄所做,安民海內。各有雄長,難分高下。若欲久安我大明天下,竊以為不在於兵,在於政…...。徐達抓起手邊的信,忍不住把關鍵處又看了一遍。
“子由這孩子,秉性真是像極了他師父,叔夜兄,你後繼有人啊”。徐達放下信簽,嘆了口氣,眼前浮現出一位故友的形像來。人老了,都有些念舊,縱使徐達這樣的大英雄也不能例外。
楊叔夜是十三郎的授業恩師,江湖人稱楊布衣,因手持一把無鞘鐵劍,無論什麽時候都身著一襲漿洗得極為幹淨的布衣而得名。為人放曠而任俠,年青時對朱元璋有一飯之恩。後朱元璋和徐達起兵抗元,江南百姓暗中資助起義軍的銀兩,也多由楊布衣來秘密押運。曾在路上遭茅山一夥巨盜埋伏,楊布衣身中三箭,被創四十餘,仍手刃數賊,護著銀車潰圍而出,如期把銀兩送到義軍中。朱元璋以重金相謝,楊布衣切下銀子一角,取之,到市井中買一新長衫,大笑而去。朱元璋得了天下後,禮聘天下高手護衛皇宮,數度相邀,都被其婉拒。心裏不由得十分憤怒,一天得知楊布衣落腳八卦洲,欲效晉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派水師將八卦洲圍了,命藍玉帶五百武士相請。聖旨到時,楊布衣正與朋友下棋,叫藍玉稍待。等到一局下完,算了目數,布衣取案上酒一飲而盡,對朋友說,你曾求我授你這路劍法,楊某一向藏私不肯,今日一一演給你,看仔細了。語畢,拔劍而起,舞於秋樹之下,先慢後快,漸漸看不清人影,劍氣縱橫,漫天落葉如雨。把個藍玉等人全都看得癡了。須臾劍停,在樹下仗劍而立。等到藍玉等人回過神來,上前一探,早已氣絕,原來在舞劍時已自斷了經脈,竟是寧死,也不願受他人羈絆。
“普天直下,莫非王土,叔夜兄,徐某現在倒羨慕你瀟灑來去呢”!想到這些往事,徐達眼角漸有些發酸。皇上現在越發顯得天危難測了,春天的時候聽說山西移民在路上屍首枕跡,心中後悔輕率移民,競把率先提出移民的戶部侍郎拖出朝堂之外,當庭杖斃了。雖然號稱和自己是布衣兄弟,卻三番五次試探自己有沒有反意,一日競把自己灌醉了拖到龍床上,好在自己一向謹慎,醒來後長跪不起,才免於一難。那幫文臣卻唯恐天下不亂,每天對武將百般傾軋,以書生意氣,妄言戰和。這不,今年夏天聽說蒙古皇帝死了,馬上上本,要求派兵北上,九州一統。可嘆自己的這位馬上皇帝,皇位做久了,居然失去了判斷,依了那般文臣,派自己總督各路兵馬出塞。不去,是對陛下不忠,去,準備不足,勝負卻也難料。
忽然聽到大營外一陣人喊馬嘶之聲,親兵入帳通報:懷柔縣令郭璞,典史武安國押了精鋼十萬斤作為禮物,如約前來。
“好個聰明的縣令,一下子就能猜到要有戰事,送精鋼與我,省得老夫開口向你要,怪不得可以讓萬餘移民不死一人”,徐達讓親兵速請,心中對郭璞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進了大帳,見禮已畢。徐達吩咐親兵搬來坐位,上茶。郭璞哪裏敢坐,回頭剛要示意武安國謹慎,卻發現後者早已大咧咧的坐下,正衝著魏國公上下打量。唬得郭璞心裏七上八下,暗自後悔忘了教這位老弟官場上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