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覺得這個辦法太好了,以這個藉口就可以把國書的問題簡化了。
大家一商量,皇帝居喪不能接受國書,那就隻有讓六卿之首的宰相秦檜代替皇上接受國書了。
找人替皇上接受國書,金人能答應嗎?
王倫就把高宗生氣的事情告訴了金使,蕭哲他們也害怕把高宗惹惱了,他們不能活著回到金,仔細掂量了一下利害關係,金使也就同意了,由秦檜代受國書。
這事解決了以後,高宗很高興,立刻詔金使上殿。金使傳達了金主的議和意見,歸還河南、陝西舊地,送還徽宗靈柩和母兄親族,沒有索要什麽。
真是太好了啊!
沒想到金人這麽好說話,這樣的議和條件,劃算!
這樣好的議和條件,怎能不同意!
好,同意了就簽字。誰來簽呢?參知政事李光在百官中很有威望,高宗就讓他簽字,以此來壓製那些反對言論。
高宗這個激動啊,千呼萬喚的議和終於來了,比想像的要好,要容易,要完美!
他要馬上讓天下人都知道議和成功這件事情,讓他們和朕一起分享喜悅!
立即下詔:這次金使來,全部歸還我陝西、河南故地,與我講和通好,歸還梓宮和母兄親族,其他的沒有要求。
為了確保議和順利實施,避免邊關將領挑釁金軍,引發衝突,阻礙議和實施,高宗還親自寫了信,派人交給韓世忠、張俊、嶽飛,讓他們千萬別輕舉妄動,壞了皇帝好事。
看這架勢,大宋占了很大便宜啊,要不高宗能這麽興奮嗎?
第二天是接受國書的日子,高宗因為自己要居喪守孝,就命令秦檜代替自己行跪拜之禮,接受國書。
議和就這麽搞定了!
紹興九年(1139年)新年,高宗因為與金講和通好,心情愉悅,下令大赦全國。
看來議和對高宗真的很重要!
下詔:河南新收復的州,所有軍官吏一律不更換,免除這些地方租稅三年,徭役五年。
休養生息政策還是要的!
議和的書麵協議雖然簽訂了,但如何履行這個協議,還得派人去與金交割一下。
王倫又該出發了,這次議和,功不可沒,高宗非常滿意!
為了表彰王倫對大宋所作的突出貢獻,高宗提拔他為同簽書樞密院事,擔任護送徽宗梓宮、迎接皇太後和交割地吏!
注意,請注意,議和書上說得明白,是歸還徽宗靈柩和母兄親族,而此次高宗派王倫去迎接的是什麽呢?徽宗梓宮和皇太後!那欽宗趙恆和他的兄弟姐妹們怎麽辦呢?
他們回來了,尤其是欽宗,高宗又該怎麽辦呢?
要是在大宋內部,還有不少靖康老臣,他們真正擁護的是欽宗,而不是高宗,一旦欽宗回來了,在他們的擁立下,發動復辟不是不可能!
高宗心裏沒底啊!
誰不想做皇帝啊!
派走了王倫,高宗又想到戍守邊關的將領們,議和雖然成功了,但邊備不能鬆弛,特別是防止一些反對議和的人藉機來個破罐子破摔,用消極的方式對抗朝廷。
為了穩住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高宗自登基以來,不停地輪番召見他們、拉攏他們,獎賞他們、提拔他們,讓他們永遠忠心於皇帝!
把他們牢牢攥在手心裏,才是關鍵啊!
這次議和之後,高宗又先後給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三大將升了官、提高了待遇,又給嶽飛、吳等將領提了職。
議和不忘武功。
高宗還真有一套!
第26章 武將論議和
議和的事搞定了,升了官、發了財的王倫樂顛顛跑到金廷去履行協議了。
天下看似太平了!
人們該彈冠相慶了!
朝廷裏的反對聲音也應該隨著協議的簽字、國書的接收而逐漸銷聲匿跡了吧?
高宗是這麽想的,秦檜也是這麽想的。
一了百了!
幻想有時很簡單,實際有時很複雜。
最難平息的也是最讓高宗擔憂的反對聲音,是那些手握兵權的將領。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行,無不在挑動著高宗的那根緊繃的神經!
早在金使入境,議和尚未定論之時,時任京、淮宣撫處置使的韓世忠就要求來到臨安,親自向高宗奏事。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阻止高宗的議和行為。
高宗能不明白他的企圖嗎?能敞開宮門讓他進來嗎?當然不能!
皇帝沒有批準,韓世忠不敢貿然朝見,他是一個做事穩重的人,不像個性很強的嶽飛,有時候強脾氣一上來,管他皇帝同意不同意,我怎麽想就怎麽幹,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這樣的個性韓世忠學都學不來!
不讓我當麵說,好,我就在奏摺裏說。韓世忠先後四次上疏力諫,告誡高宗:金人這是以待劉豫的方法來待你,千萬不要上了他們的當。他還信誓旦旦地向高宗保證:如果你不相信宋軍收復中原的實力的話,那麽就讓我帶兵去攻打金軍力量最強的地方,如果我打敗了,你怎麽議和我都不管!
金人好不容易答應議和,你卻要帶兵去主動挑釁?那還了得!堅決不能答應!高宗在批閱韓世忠奏摺時想。
等金使到了臨安,要求高宗行跪拜之禮接受國書,韓世忠再次被激怒了,他又上疏道:金人打著詔諭的旗號,實質就是讓你歸順於他,在這個主辱臣死的攸關時刻,我願意拚勁全力與敵人決一勝負,若不能取勝,再跟他們議和也不晚!
大家一商量,皇帝居喪不能接受國書,那就隻有讓六卿之首的宰相秦檜代替皇上接受國書了。
找人替皇上接受國書,金人能答應嗎?
王倫就把高宗生氣的事情告訴了金使,蕭哲他們也害怕把高宗惹惱了,他們不能活著回到金,仔細掂量了一下利害關係,金使也就同意了,由秦檜代受國書。
這事解決了以後,高宗很高興,立刻詔金使上殿。金使傳達了金主的議和意見,歸還河南、陝西舊地,送還徽宗靈柩和母兄親族,沒有索要什麽。
真是太好了啊!
沒想到金人這麽好說話,這樣的議和條件,劃算!
這樣好的議和條件,怎能不同意!
好,同意了就簽字。誰來簽呢?參知政事李光在百官中很有威望,高宗就讓他簽字,以此來壓製那些反對言論。
高宗這個激動啊,千呼萬喚的議和終於來了,比想像的要好,要容易,要完美!
他要馬上讓天下人都知道議和成功這件事情,讓他們和朕一起分享喜悅!
立即下詔:這次金使來,全部歸還我陝西、河南故地,與我講和通好,歸還梓宮和母兄親族,其他的沒有要求。
為了確保議和順利實施,避免邊關將領挑釁金軍,引發衝突,阻礙議和實施,高宗還親自寫了信,派人交給韓世忠、張俊、嶽飛,讓他們千萬別輕舉妄動,壞了皇帝好事。
看這架勢,大宋占了很大便宜啊,要不高宗能這麽興奮嗎?
第二天是接受國書的日子,高宗因為自己要居喪守孝,就命令秦檜代替自己行跪拜之禮,接受國書。
議和就這麽搞定了!
紹興九年(1139年)新年,高宗因為與金講和通好,心情愉悅,下令大赦全國。
看來議和對高宗真的很重要!
下詔:河南新收復的州,所有軍官吏一律不更換,免除這些地方租稅三年,徭役五年。
休養生息政策還是要的!
議和的書麵協議雖然簽訂了,但如何履行這個協議,還得派人去與金交割一下。
王倫又該出發了,這次議和,功不可沒,高宗非常滿意!
為了表彰王倫對大宋所作的突出貢獻,高宗提拔他為同簽書樞密院事,擔任護送徽宗梓宮、迎接皇太後和交割地吏!
注意,請注意,議和書上說得明白,是歸還徽宗靈柩和母兄親族,而此次高宗派王倫去迎接的是什麽呢?徽宗梓宮和皇太後!那欽宗趙恆和他的兄弟姐妹們怎麽辦呢?
他們回來了,尤其是欽宗,高宗又該怎麽辦呢?
要是在大宋內部,還有不少靖康老臣,他們真正擁護的是欽宗,而不是高宗,一旦欽宗回來了,在他們的擁立下,發動復辟不是不可能!
高宗心裏沒底啊!
誰不想做皇帝啊!
派走了王倫,高宗又想到戍守邊關的將領們,議和雖然成功了,但邊備不能鬆弛,特別是防止一些反對議和的人藉機來個破罐子破摔,用消極的方式對抗朝廷。
為了穩住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高宗自登基以來,不停地輪番召見他們、拉攏他們,獎賞他們、提拔他們,讓他們永遠忠心於皇帝!
把他們牢牢攥在手心裏,才是關鍵啊!
這次議和之後,高宗又先後給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三大將升了官、提高了待遇,又給嶽飛、吳等將領提了職。
議和不忘武功。
高宗還真有一套!
第26章 武將論議和
議和的事搞定了,升了官、發了財的王倫樂顛顛跑到金廷去履行協議了。
天下看似太平了!
人們該彈冠相慶了!
朝廷裏的反對聲音也應該隨著協議的簽字、國書的接收而逐漸銷聲匿跡了吧?
高宗是這麽想的,秦檜也是這麽想的。
一了百了!
幻想有時很簡單,實際有時很複雜。
最難平息的也是最讓高宗擔憂的反對聲音,是那些手握兵權的將領。他們的每一言每一行,無不在挑動著高宗的那根緊繃的神經!
早在金使入境,議和尚未定論之時,時任京、淮宣撫處置使的韓世忠就要求來到臨安,親自向高宗奏事。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阻止高宗的議和行為。
高宗能不明白他的企圖嗎?能敞開宮門讓他進來嗎?當然不能!
皇帝沒有批準,韓世忠不敢貿然朝見,他是一個做事穩重的人,不像個性很強的嶽飛,有時候強脾氣一上來,管他皇帝同意不同意,我怎麽想就怎麽幹,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這樣的個性韓世忠學都學不來!
不讓我當麵說,好,我就在奏摺裏說。韓世忠先後四次上疏力諫,告誡高宗:金人這是以待劉豫的方法來待你,千萬不要上了他們的當。他還信誓旦旦地向高宗保證:如果你不相信宋軍收復中原的實力的話,那麽就讓我帶兵去攻打金軍力量最強的地方,如果我打敗了,你怎麽議和我都不管!
金人好不容易答應議和,你卻要帶兵去主動挑釁?那還了得!堅決不能答應!高宗在批閱韓世忠奏摺時想。
等金使到了臨安,要求高宗行跪拜之禮接受國書,韓世忠再次被激怒了,他又上疏道:金人打著詔諭的旗號,實質就是讓你歸順於他,在這個主辱臣死的攸關時刻,我願意拚勁全力與敵人決一勝負,若不能取勝,再跟他們議和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