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代表會議在漢口開到12月7日。會議決定接受袁世凱所提出的在第二個三天停戰後,繼續在全國範圍內停戰十五天的建議,並同意袁世凱派唐紹儀為代表同黎元洪或者他的代表"討論大局"。他們還確定了和平解決的四個條件,這就是:"一、推倒滿洲政府;二、主張共和政體;三、禮遇舊皇室;四、以人道主義待滿人。"2有的記載說,會議還有這樣的決定:"如袁世凱反正,當公舉為臨時大總統"3。根據其他記載,會議雖然沒有明確地作出這樣的決定,但是與會的代表們對這點是有默契的4。正因為已經有了這樣的決定或默契,當然就更不急於成立臨時政府了。


    而且在成立全國政府的問題上,在長江下遊三都督和湖北軍政府之間還有矛盾。江蘇、浙江、上海三個都督,一個是舊巡撫(江蘇程德全),一個是立憲派(浙江湯壽潛),一個是流氓政客(上海陳其美),他們雖然同黎元洪沒有什麽原則問題上的對立,但是他們主張在上海開各省代表會議,是有他們的野心的。會議雖然從上海移到了漢口,但每省仍留下一兩個代表在上海。正在漢口會議舉行期間,12月2日,江浙聯軍攻占了南京,這就大大提高了這三個都督的發言權。4日,他們嗾使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開會,程德全、湯壽潛、陳其美這三個都督也參與會議。這次會議決定以南京為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並且推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他們把黃興當作一張牌打出來,是利用他作為革命黨領袖的聲望來壓倒具有"首義"資格的黎元洪。事實上,黃興在漢陽戰敗以後到了上海,手中沒有一兵一卒,所以他表示推辭。


    由於武昌處於對方的炮口之下,黎元洪無法反對以南京做臨時政府所在地。同時,黎元洪還遭到另外一個失敗。袁世凱派的議和代表雖然到了武漢,但是和議卻沒有能在武漢舉行。黎元洪所指定,各省一致同意的議和代表是伍廷芳。伍廷芳在上海,表示不願意離開。特別是為這次議和拉線的英國人也主張在上海租界裏舉行和議。對此,黎元洪也無法反對。但是對於以黃興為大元帥,他提出了抗議,表示不能承認。


    在漢口和在上海的各省代表,12月11日都到了南京。江蘇、浙江、上海三個都督在最初召集這些代表時,是要求各省的都督府各派代表一人,各省的舊諮議局也各推代表一人。因此,出席會議的各省代表,多半是立憲派的人物和投革命之機的政客。這些代表中也有同盟會會員,但他們在成立中央政府的問題上並沒有獨立的主張。例如在漢口開會時擔任議長的是老同盟會會員譚人鳳,他堅持主張要成立臨時政府隻能以黎元洪為首腦。


    12月14日,各省都督府會議在南京開始舉行。會議決定根據在漢口通過的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臨時大總統。但這時從武昌傳來消息,說是袁世凱的代表唐紹儀在武昌向黎元洪表示,袁世凱也主張共和,而且唐紹儀即可到上海同伍廷芳開議,於是會議又決定,暫緩選舉臨時大總統,由大元帥暫時擔任大總統的職權。黎元洪一派的人反對把黃興擺在黎元洪之上,而黃興自己也力辭,於是12月17日,會議又把這兩張牌顛倒了一下,讓黎元洪當大元帥,黃興當副元帥。但是所謂大元帥、副元帥都不過是個名義。各省的代表實際上是在等待唐紹儀和伍廷芳在上海會議的結果,把大總統的職位空下來留給袁世凱。


    12月25日,孫中山從國外回到上海,局勢發生新的變化。


    --------------------------------------------------------------------------------


    1 劉星楠:《辛亥各省代表會議日誌》。《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六集,頁244。


    2 同上書,頁246。


    3 張難先:《湖北革命知之錄》,頁391。


    4 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頁282。


    --------------------------------------------------------------------------------


    --------------------------------------------------------------------------------


    第二十五章 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政府


    (一)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宣統三年(1911年)三月的廣州起義(即黃花崗之役)遭到失敗後,孫中山仍繼續在美國各地華僑中宣傳革命。閏六月十七日(8月11日)他在一封信中說:"現時各省民心切望革命軍起,以救彼等脫離清朝之苛政者,已若大旱之望雲霓;而十八省之新軍,亦多倒戈相助。......吾黨無論由何省入手,一得立足之地,則各省望風歸向矣。"1但他沒有料到兩個月後,他所想望的勝利就在湖北省會開始了。他在美國中部科羅拉多州的旅途中,從報紙上看到了"武昌為革命黨占領"的消息。孫中山後來在他的回憶革命經過的文章中說,當時他如果經太平洋回國,二十多天就可以到上海,但是他認為,他應該"先從外交方麵致力,俟此問題解決而後回國。"2他又認為,外交方麵的關鍵是在英國。因此他從美國到了英國。這時外國報紙上已經有中國革命勝利後,共和國的首任總統將由孫中山擔任的說法。他在英國為阻止四國銀行團對清朝政府的巨額貸款進行交涉,並且想同銀行團商談革命政府借款的問題。英國方麵表示,不再貸款給清朝政府,至於革命政府,那要等正式成立後才能開議借款問題。孫中山又從英國到法國,然後登輪迴國。 12月25日他到達上海,已經是武昌起義後兩個半月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繩並收藏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