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作者:胡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日本已成為美國擴張它在遠東的勢力的最大的阻力,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帝國主義者的矛盾迅速地激化起來。從此,在環繞著半殖民地中國的各帝國主義國家的相互爭奪中,日美矛盾成為一個中心的環節。1907年左右,在太平洋上甚至浮起了日、美間可能發生戰爭的陰雲。在1908年11月,以美國國務卿羅特和日本駐美大使高平小太郎以換文形式成立了一個關於中國問題的協定(即羅特-高平協定)。這個協定雖然暫時使兩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但是實際上,它們之間的爭奪仍然繼續進行。
美國不放棄在中國的東北修築一條鐵路,同日本、俄國控製下的鐵路競爭的想法。1909年,還是那個斯屈拉特,作為美國幾家大公司合組的銀行團的代表,同東三省總督錫良、奉天省巡撫程德全協議,由美國資本,加上英國資本的參與,修築由錦州經齊齊哈爾到璦琿的鐵路。這時,美國國務卿諾克斯又向列強提出一個所謂"滿洲鐵路中立"的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點是由包括日、俄在內的列強各國共同貸款給中國政府,贖回日、俄兩國分別經營的鐵路,使這些鐵路歸投資各國共同經營,而"以中國為地主"。設想中的錦璦鐵路也將由列強共同投資。這是一個打破日、俄兩國壟斷而由美國領頭,列強共管的計劃。這個計劃遭到日、俄的反對,已同日、俄建立合作關係的英、法也不積極響應。美國的諾克斯計劃沒有實現,連同錦璦鐵路也流產了。為了共同排斥美國,日本同俄國又在1910年7月簽訂第二次日俄協定。
在全國其他地區,各帝國主義國家也繼續為保持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互相爭奪。英國向來把長江流域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但也不能完全製止強盜夥伴們染指。1905年,英國和法國資本聯合組成所謂華中鐵路公司,主要是企圖獲得修築從湖北到四川的鐵路的權利,而這條鐵路如果建成,將使他們的勢力能夠更深地侵入四川這個大省。1909年,德國銀行團也參加了進去。三國銀行團協議共同貸款給清朝政府,作為修築湖廣鐵路之用;所謂湖廣鐵路,包括川漢鐵路和粵漢鐵路的北段。日本和俄國也想參加,但未能成功。粵漢鐵路的修築權曾為美國取得,但於1905年由清政府備款贖回(見第十四章第三節)。美國資本家認為,他們不應該被排斥在湖廣鐵路之外。美國政府支持這種主張,並極力加以促成。由於美國的資本家的參加而在1910年形成了美英法德四國銀行團,這個銀行團在宣統三年四月(1911年5月)間和清朝政府簽訂了湖廣鐵路借款合同。
美國還想利用這個四國銀行團,在財政上全麵地控製清朝政府,並且重新實行其進入東北三省的計劃。在美國的策動下,宣統三年三月(1911年4月),四國銀行團同清朝政府訂定了一個"改革幣製和振興東三省實業"的貸款合同,合同規定清政府向四國銀行團借款一千萬鎊,並給四國銀行團以東三省投資的優先權。成立這個合同是美國對於日本、俄國的一大勝利。但是這時已是辛亥革命爆發前夕。由於中國國內形勢發生變化,四國銀行團的一千萬鎊的貸款沒有能實現,而它的鐵路貸款則成為引起革命的一個導火線。
1911年7月,英國與日本締結第三次同盟條約。中國問題是先後三次英日同盟條約中的主要內容之一。這一次同盟條約和1905年的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一樣,寫上了這樣的條款:"保證清帝國的獨立與領土完整,並保證列強在華商工業機會均等的原則,以維持列強在華的共同利益"。
事實上,在上述幾年中,帝國主義列強間訂立的其他各有關中國的協定,也都有類似的條文。例如1907年的日法協定,說的是:"......尊重中國之獨立與完整,及各國在華的商業與臣民同等待遇的原則"。日法協定在公開的協定外以秘密的換文互相承認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法國是廣東、廣西、雲南三省,日本是福建和東北。同年的日俄協定,關於兩國瓜分在東北三省的勢力範圍也是規定在秘密的條文中,在其公開的協定中則說:"兩締約國承認中國之獨立與領土完整,及各國在華商工業機會均等主義,並相約各用其所有之和平方法,以扶助及防護現狀之存續及對上述主義之尊重"。1908年日美間的羅特一高平協定所用的語言也大致相同,那是說:"兩國政府決意,依其權限內之一切和平手段,維持中國之獨立及領土完整,及該國內列強商工業之機會均等主義,以保列國在該國之共同利益"。
這些帝國主義的協約,很明顯的,無非是相約在形式上保持中國的獨立與完整,而在實際上使中國成為受列強共同宰割和控製的半殖民地。梁啓超主辦的《新民叢報》在日法協定成立後發表評論說:列強推行“機會均等”、“劃分勢力範圍”的政策,其結果必將導致“中國之一草一木無非在各國同盟協約勢力之下,然則所謂保全中國者,亦不過瓜分之一變相而已”。這篇文章結論說:“各國所標榜之主義,曰領土保全,曰機會均等,其實可一言以蔽之曰,維持東亞之現狀而已。各國在東亞之地位勢力,其既確定者日謀保存,其未確定者,使之鞏固,則汲汲於維持現狀亦無足怪。獨是各國維持現狀之主義,利用中國之黑暗以遂其蠶食鯨吞之野心,誠各國之利矣。若中國而亦以現狀自安,長此不已,日復一日,寧能免於亡乎”。這個立憲派評論者要求“吾國民慎勿樂於居保全之空名而遂以自逸”1。但其實因為帝國主義列強採取這種政策感到高興和滿意的並不是“國民”,而是清朝統治者,他們之所以高興和滿意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帝國主義列強既然並不公開地採取瓜分中國的步驟,那就勢必要“保全”這個腐朽而賣國的統治政權。
美國不放棄在中國的東北修築一條鐵路,同日本、俄國控製下的鐵路競爭的想法。1909年,還是那個斯屈拉特,作為美國幾家大公司合組的銀行團的代表,同東三省總督錫良、奉天省巡撫程德全協議,由美國資本,加上英國資本的參與,修築由錦州經齊齊哈爾到璦琿的鐵路。這時,美國國務卿諾克斯又向列強提出一個所謂"滿洲鐵路中立"的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點是由包括日、俄在內的列強各國共同貸款給中國政府,贖回日、俄兩國分別經營的鐵路,使這些鐵路歸投資各國共同經營,而"以中國為地主"。設想中的錦璦鐵路也將由列強共同投資。這是一個打破日、俄兩國壟斷而由美國領頭,列強共管的計劃。這個計劃遭到日、俄的反對,已同日、俄建立合作關係的英、法也不積極響應。美國的諾克斯計劃沒有實現,連同錦璦鐵路也流產了。為了共同排斥美國,日本同俄國又在1910年7月簽訂第二次日俄協定。
在全國其他地區,各帝國主義國家也繼續為保持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互相爭奪。英國向來把長江流域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但也不能完全製止強盜夥伴們染指。1905年,英國和法國資本聯合組成所謂華中鐵路公司,主要是企圖獲得修築從湖北到四川的鐵路的權利,而這條鐵路如果建成,將使他們的勢力能夠更深地侵入四川這個大省。1909年,德國銀行團也參加了進去。三國銀行團協議共同貸款給清朝政府,作為修築湖廣鐵路之用;所謂湖廣鐵路,包括川漢鐵路和粵漢鐵路的北段。日本和俄國也想參加,但未能成功。粵漢鐵路的修築權曾為美國取得,但於1905年由清政府備款贖回(見第十四章第三節)。美國資本家認為,他們不應該被排斥在湖廣鐵路之外。美國政府支持這種主張,並極力加以促成。由於美國的資本家的參加而在1910年形成了美英法德四國銀行團,這個銀行團在宣統三年四月(1911年5月)間和清朝政府簽訂了湖廣鐵路借款合同。
美國還想利用這個四國銀行團,在財政上全麵地控製清朝政府,並且重新實行其進入東北三省的計劃。在美國的策動下,宣統三年三月(1911年4月),四國銀行團同清朝政府訂定了一個"改革幣製和振興東三省實業"的貸款合同,合同規定清政府向四國銀行團借款一千萬鎊,並給四國銀行團以東三省投資的優先權。成立這個合同是美國對於日本、俄國的一大勝利。但是這時已是辛亥革命爆發前夕。由於中國國內形勢發生變化,四國銀行團的一千萬鎊的貸款沒有能實現,而它的鐵路貸款則成為引起革命的一個導火線。
1911年7月,英國與日本締結第三次同盟條約。中國問題是先後三次英日同盟條約中的主要內容之一。這一次同盟條約和1905年的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一樣,寫上了這樣的條款:"保證清帝國的獨立與領土完整,並保證列強在華商工業機會均等的原則,以維持列強在華的共同利益"。
事實上,在上述幾年中,帝國主義列強間訂立的其他各有關中國的協定,也都有類似的條文。例如1907年的日法協定,說的是:"......尊重中國之獨立與完整,及各國在華的商業與臣民同等待遇的原則"。日法協定在公開的協定外以秘密的換文互相承認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法國是廣東、廣西、雲南三省,日本是福建和東北。同年的日俄協定,關於兩國瓜分在東北三省的勢力範圍也是規定在秘密的條文中,在其公開的協定中則說:"兩締約國承認中國之獨立與領土完整,及各國在華商工業機會均等主義,並相約各用其所有之和平方法,以扶助及防護現狀之存續及對上述主義之尊重"。1908年日美間的羅特一高平協定所用的語言也大致相同,那是說:"兩國政府決意,依其權限內之一切和平手段,維持中國之獨立及領土完整,及該國內列強商工業之機會均等主義,以保列國在該國之共同利益"。
這些帝國主義的協約,很明顯的,無非是相約在形式上保持中國的獨立與完整,而在實際上使中國成為受列強共同宰割和控製的半殖民地。梁啓超主辦的《新民叢報》在日法協定成立後發表評論說:列強推行“機會均等”、“劃分勢力範圍”的政策,其結果必將導致“中國之一草一木無非在各國同盟協約勢力之下,然則所謂保全中國者,亦不過瓜分之一變相而已”。這篇文章結論說:“各國所標榜之主義,曰領土保全,曰機會均等,其實可一言以蔽之曰,維持東亞之現狀而已。各國在東亞之地位勢力,其既確定者日謀保存,其未確定者,使之鞏固,則汲汲於維持現狀亦無足怪。獨是各國維持現狀之主義,利用中國之黑暗以遂其蠶食鯨吞之野心,誠各國之利矣。若中國而亦以現狀自安,長此不已,日復一日,寧能免於亡乎”。這個立憲派評論者要求“吾國民慎勿樂於居保全之空名而遂以自逸”1。但其實因為帝國主義列強採取這種政策感到高興和滿意的並不是“國民”,而是清朝統治者,他們之所以高興和滿意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帝國主義列強既然並不公開地採取瓜分中國的步驟,那就勢必要“保全”這個腐朽而賣國的統治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