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作者:胡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已經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運動已經興起,對於這些,代表中國初起的資產階級的維新派是完全不能了解的。像嚴復上述的言論,算是看到了一點資本主義的病態,在維新派中是個別的例外。他們一律地都是以幼稚的學生的態度唱著“西學”的讚美詩,把西方資產階級的文明,包括其社會政治製度說成是至善盡美。
梁啓超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的一篇文章中把封建的中國說做"不新之國",而讚揚西方資產階級的國家為"求新之國。"他說:"求新之國,其君明以仁,其臣忠以毅,其民智以雄,其政通,其事精,其器瑩,其氣則華鬱繽紛,其屋室城池郭邑宮府委巷街衢園囿台沼椽采,皆瑰瑋麗飛,朱華高驤,平夷洞達,光焰炤爛。徘徊其鄉,則心曠神怡,樂以忘返矣,遑問其國之治否之何若矣。"1他在同一年的另一篇文章又說,二千年來的中國,是"千瘡百孔,代甚一代",而"歐洲各國,百年以來,更新庶政,整頓百廢。議政之權,逮於氓庶。故其所以立國之本末,每合於公理,而不戾於吾三代聖人平天下之議。其大國得是道也,乃縱橫汪洋於大地之中而莫之製,其小國得是道也,亦足以自立而不見吞噬於他族"2。梁啓超的這種對資產階級文明的禮讚在維新派中是有代表性的。譚嗣同也說:"西人之治之盛,幾軼三代而上之"3。他們用封建的傳統語言頌揚資本主義。在這種語言中,所謂"三代之治"是至高無上的理想政治。
嚴復說:“設議院於京師,而令天下郡縣各公舉其守宰。是道也,欲民之忠愛必由此,欲教化之興必由此,欲地利之盡必由此,欲道路之辟、商務之興必由此,欲民各束身自好而爭濯磨於善必由此。嗚呼,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4這也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所實行的議會製度、選舉製度看成是至善盡美的政治。
康有為寫過一本《大同書》,論述他的理想社會。這本書的內容極其龐雜,充滿了各種互相矛盾的觀念。詳細地分析這本書不屬於我們這裏的任務。這裏要說的是雖然他在描述他的大同理想時有些語言類似於空想社會主義,但是就其主要內容而言,他所憧憬的理想其買是個資產階級王國。他說,他的大同世界是“無有階級”、“人人平等”的,但他所謂“階級”其實是指封建社會的身份等級製度;他所謂平等,僅僅是“無有臣妾奴隸,無有君主統領”意義上的平等,是資產階級的平等概念。他所說的大同之世,是有國家、有政府的,所實行的乃是資產階級的代議製度。他把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極度地美化和理想化。他說:“凡掃盡階級而人類平等者,人必智而樂,國必盛而治,如美國是也”1。原來資本主義的美國就是他的“大同社會”的標本。
康有為寫成《大同書》後,終其身沒有全文發表。他的學生張伯楨說:“書成,既而思大同之治,非今日所能驟行,驟行之恐適以釀亂,故秘其稿不肯以示人”2。康有為在維新運動中要皇帝效法俄國的彼得大帝和日本的明治天皇。他所想實行的隻是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社會政治製度。他把美國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編織進他的“大同世界”的浪漫主義的幻想,那是他所不敢設想能夠付之實踐的。
維新派又把資本主義的國與國的關係極端地美化和理想化。這從他們對國際公法的讚揚中可以看到。譚嗣同說:“萬國公法,為西人仁至義盡之書”3。他們完全不懂得,民族壓迫和民族侵略是資本主義製度必然引起的現象,卻以為西方資產階級所製定的國際公法就能夠保證每一個國家的獨立。既然如此,為什麽中國會遭到西方國家的侵略呢?譚嗣同的解釋是:“惜中國自己求亡,為外洋所不齒,曾不足列於公法,非法不足恃也”1。維新派用這種說法來論證必須趕緊實行“變法”,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但是他們其實是散布了這樣一種幻想,以為中國不需要同帝國主義侵略者認真地進行鬥爭,隻要向西方學習,同西方國家一樣實行資本主義,就可以依靠“仁至義盡”的國際公法而得到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自由。譚嗣同的說法是:“凡利必興,凡害必除,如此十年,少可自立,不須保護,人自不敢輕視矣。每逢換約之年,漸改訂約章中之大有損者,援萬國公法,止許海口及邊口通商,不得闌入腹地。……但使一國能改約,餘皆可議改。如此又十年,始可由富而強,始可名之曰國”2。
所以維新派既在國內政治上採取改良主義的立場,也在如何擺脫帝國主義侵略的問題上抱著改良主義的幻想。這種幻想使他們甚至於提出一套完全是為帝國主義侵略者辯護的說法。梁啓超在光緒二十三年作的《南學會序》中說,現在西方國家要來分裂中國實在容易得很,它們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因為瓜分中國會造成“淪胥糜爛”的局麵,對它們的商務不利。“而無如中國終不自振,終不自保,則其所謂淪胥糜爛者,終不能免,而彼之商務,無論遲速,而必有受牽之一日。故熟思審處,萬無得已,而勢殆必出於瓜分雲爾。然則吾苟確然示之以可以自振,可以自保之機,則其謀可立戢,而其禍可立弭,昭昭然矣。此所以中東之役(即中日甲午戰爭——引者)以後,而泰西諸國猶徘徊莫肯先動,以待我中國之有此一日。及至三年,一無所聞,而德人之事(指德國強占膠州灣事件——引者)乃復見也”1。按照這種說法,帝國主義並不願意瓜分中國,倒是希望中國自己振作起來、富強起來的,而且是在耐心地等待的。隻要中國自己振作起來,也就是按照這些維新誌士們所說的實行變法維新,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危機就自行消弭了。
梁啓超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的一篇文章中把封建的中國說做"不新之國",而讚揚西方資產階級的國家為"求新之國。"他說:"求新之國,其君明以仁,其臣忠以毅,其民智以雄,其政通,其事精,其器瑩,其氣則華鬱繽紛,其屋室城池郭邑宮府委巷街衢園囿台沼椽采,皆瑰瑋麗飛,朱華高驤,平夷洞達,光焰炤爛。徘徊其鄉,則心曠神怡,樂以忘返矣,遑問其國之治否之何若矣。"1他在同一年的另一篇文章又說,二千年來的中國,是"千瘡百孔,代甚一代",而"歐洲各國,百年以來,更新庶政,整頓百廢。議政之權,逮於氓庶。故其所以立國之本末,每合於公理,而不戾於吾三代聖人平天下之議。其大國得是道也,乃縱橫汪洋於大地之中而莫之製,其小國得是道也,亦足以自立而不見吞噬於他族"2。梁啓超的這種對資產階級文明的禮讚在維新派中是有代表性的。譚嗣同也說:"西人之治之盛,幾軼三代而上之"3。他們用封建的傳統語言頌揚資本主義。在這種語言中,所謂"三代之治"是至高無上的理想政治。
嚴復說:“設議院於京師,而令天下郡縣各公舉其守宰。是道也,欲民之忠愛必由此,欲教化之興必由此,欲地利之盡必由此,欲道路之辟、商務之興必由此,欲民各束身自好而爭濯磨於善必由此。嗚呼,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4這也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所實行的議會製度、選舉製度看成是至善盡美的政治。
康有為寫過一本《大同書》,論述他的理想社會。這本書的內容極其龐雜,充滿了各種互相矛盾的觀念。詳細地分析這本書不屬於我們這裏的任務。這裏要說的是雖然他在描述他的大同理想時有些語言類似於空想社會主義,但是就其主要內容而言,他所憧憬的理想其買是個資產階級王國。他說,他的大同世界是“無有階級”、“人人平等”的,但他所謂“階級”其實是指封建社會的身份等級製度;他所謂平等,僅僅是“無有臣妾奴隸,無有君主統領”意義上的平等,是資產階級的平等概念。他所說的大同之世,是有國家、有政府的,所實行的乃是資產階級的代議製度。他把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極度地美化和理想化。他說:“凡掃盡階級而人類平等者,人必智而樂,國必盛而治,如美國是也”1。原來資本主義的美國就是他的“大同社會”的標本。
康有為寫成《大同書》後,終其身沒有全文發表。他的學生張伯楨說:“書成,既而思大同之治,非今日所能驟行,驟行之恐適以釀亂,故秘其稿不肯以示人”2。康有為在維新運動中要皇帝效法俄國的彼得大帝和日本的明治天皇。他所想實行的隻是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社會政治製度。他把美國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編織進他的“大同世界”的浪漫主義的幻想,那是他所不敢設想能夠付之實踐的。
維新派又把資本主義的國與國的關係極端地美化和理想化。這從他們對國際公法的讚揚中可以看到。譚嗣同說:“萬國公法,為西人仁至義盡之書”3。他們完全不懂得,民族壓迫和民族侵略是資本主義製度必然引起的現象,卻以為西方資產階級所製定的國際公法就能夠保證每一個國家的獨立。既然如此,為什麽中國會遭到西方國家的侵略呢?譚嗣同的解釋是:“惜中國自己求亡,為外洋所不齒,曾不足列於公法,非法不足恃也”1。維新派用這種說法來論證必須趕緊實行“變法”,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但是他們其實是散布了這樣一種幻想,以為中國不需要同帝國主義侵略者認真地進行鬥爭,隻要向西方學習,同西方國家一樣實行資本主義,就可以依靠“仁至義盡”的國際公法而得到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自由。譚嗣同的說法是:“凡利必興,凡害必除,如此十年,少可自立,不須保護,人自不敢輕視矣。每逢換約之年,漸改訂約章中之大有損者,援萬國公法,止許海口及邊口通商,不得闌入腹地。……但使一國能改約,餘皆可議改。如此又十年,始可由富而強,始可名之曰國”2。
所以維新派既在國內政治上採取改良主義的立場,也在如何擺脫帝國主義侵略的問題上抱著改良主義的幻想。這種幻想使他們甚至於提出一套完全是為帝國主義侵略者辯護的說法。梁啓超在光緒二十三年作的《南學會序》中說,現在西方國家要來分裂中國實在容易得很,它們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因為瓜分中國會造成“淪胥糜爛”的局麵,對它們的商務不利。“而無如中國終不自振,終不自保,則其所謂淪胥糜爛者,終不能免,而彼之商務,無論遲速,而必有受牽之一日。故熟思審處,萬無得已,而勢殆必出於瓜分雲爾。然則吾苟確然示之以可以自振,可以自保之機,則其謀可立戢,而其禍可立弭,昭昭然矣。此所以中東之役(即中日甲午戰爭——引者)以後,而泰西諸國猶徘徊莫肯先動,以待我中國之有此一日。及至三年,一無所聞,而德人之事(指德國強占膠州灣事件——引者)乃復見也”1。按照這種說法,帝國主義並不願意瓜分中國,倒是希望中國自己振作起來、富強起來的,而且是在耐心地等待的。隻要中國自己振作起來,也就是按照這些維新誌士們所說的實行變法維新,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危機就自行消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