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作者:胡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封建統治者用屠殺政策來對付造反的人民,其效果如何,可以從兩廣總督譚鍾麟給皇帝的奏稿中看到。這個總督寫道:“土匪四起,到處民心驚惶,各州縣風鶴頻聞,請兵者紛至遝來”,他“抵任未久,日以殺人為事”。但是造反的群眾“陸捕則入海,水捕則入山,……莫能得其蹤跡”,“聚則為盜,散則為民,此拿彼竄,固非一州縣之力所能窮究也”2。
上述這些分散在各地的反帝反封建的自發的鬥爭,是預告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的雷鳴和電閃。
--------------------------------------------------------------------------------
1 王文傑:《中國近世史上的教案》,1947年版,頁69。
2 福森科:《瓜分中國的鬥爭和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頁92。
1 王文傑:《中國近世史上的教案》,頁129。
2 福森科:《瓜分中國的鬥爭和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頁93。
3 同上書,頁89、94、97等處。
4 卿汝楫著:《美國侵華史》第二卷,頁616。
1 程宗裕輯:《增訂教案彙編》卷三,光緒二十八年刊本,頁2。
2 同上書,頁5。
3 《清季外交史料》卷一三三,頁1。
4 同上書,卷一三四,頁18。
5 《湘報》第一六五號,頁659。
1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上冊,商務印書館1942年版,頁198。
2 《中外日報》,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3 《餘棟臣與四川農民反帝運動》。見《近代史資料》1955年第四期,頁29、30。
1 李鍾玨:《且頑老人七十歲自序》,見《廣西歷史資料》1959年第二期,頁103。
1 李鍾玨:《遂良存稿》,見《廣西歷史資料》1959年第二期,頁73-99。
1 轉引自《湘報》第七十六號,頁304上。
2 《光緒朝東華錄》,頁3680、3681。
--------------------------------------------------------------------------------
--------------------------------------------------------------------------------
(三)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前麵已經說過(見第十三章第四節),在馬關條約訂立時,康有為曾率領公車上書,提出了資產階級傾向的變法主張。到了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冬,德國侵占膠州灣事件發生後,康有為又在給皇帝的一個奏文中,以激昂的調子指出局勢的危急。他說:"萬國報館,議論沸騰,鹹以瓜分中國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發。海內驚惶,亂民蠢動......瓜分豆剖,漸露機牙,恐懼回惶,不知死所。"他直接了當地向皇帝說,照這樣下去,你這皇帝怕要當不成了:"恐自爾之後,皇上與諸臣雖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與諸臣求為長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他更指出下層人民會起來造反,以此警告統治集團:"自台事後(即台灣割讓後),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無固誌,奸宄生心。......加以賄賂昏行,暴亂於上,胥役官差,蹙亂於下,亂機遍伏,即無強鄰之逼,揭杆斬木,已可憂危"1!康有為把局勢說得這樣岌岌可危,是為了證明變法維新勢在必行,萬萬不可推延。
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在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幾年間的活動,形成為一個有影響的政治運動。他們舉著“救亡圖存”的旗幟,要求抵製外來侵略,他們不滿於腐朽的封建統治,主張按照資本主義國家的圖樣實行某些政治上的改革。但是從上引康有為在光緒二十三年向皇帝上書中的話就可以看到,他們同封建統治者一樣,害怕和反對下層人民群眾中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他們希望,封建統治者接受他們的主張,自上而下地實行變法維新;並且通過這種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避免正在興起的農民革命。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有了一個初步的發展,這是以康有為為首的變法維新運動的經濟基礎。初步發展起來的民族資本主義所具有的特點和弱點決定了這個政治運動的軟弱的改良主義性質。
當中日甲午戰爭還在進行的時候,恩格斯就預言說:“中日戰爭意味著古老中國的終結,意味著它的整個經濟基礎全盤的但卻是逐漸的革命化,意味著大工業和鐵路等等的發展使農業和農村工業之間的舊有聯繫瓦解”,“舊有的小農經濟的經濟製度(在這種製度下,農戶自己也製造自己使用的工業品),以及可以容納比較稠密的人口的整個陳舊的社會製度也都在逐漸瓦解。”1中日甲午戰爭後的事實,證實了恩格斯的預見。
中日甲午戰爭後,資本輸出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國人民的主要形式。而帝國主義列強的資本輸出又為它們的商品輸出開闢道路。同戰前相比,洋貨的輸入數量有了急劇的增長。光緒二十一年到二十四年(1895-1898年)四年間輸入超過輸出一點三倍,平均每年入超四千七百多萬兩,總計入超近一億九千萬兩。
針對棉花出口,而棉紗、棉布大量進口的事實,一個當時經營紡織業的資本家憂鬱地說:“花往紗來,日盛一日。損我之產以資人,人即用資於我之貨以售我,無異瀝血肥虎,而肉袒繼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貧,國於何賴?”2帝國主義分子卻興高采烈地說:“今天,隨便走進哪一家農戶,人們都可以看到,曾經是不可缺少的紡車,都蒙上了塵土,被人遺忘了。一捆捆機器壓的孟買棉紗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紡車已經不合時宜了。”3這種情況表明,在中日甲午戰爭前已經逐漸解體的自然經濟,在許多地區是進一步麵臨崩潰瓦解的境地了。
上述這些分散在各地的反帝反封建的自發的鬥爭,是預告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的雷鳴和電閃。
--------------------------------------------------------------------------------
1 王文傑:《中國近世史上的教案》,1947年版,頁69。
2 福森科:《瓜分中國的鬥爭和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頁92。
1 王文傑:《中國近世史上的教案》,頁129。
2 福森科:《瓜分中國的鬥爭和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頁93。
3 同上書,頁89、94、97等處。
4 卿汝楫著:《美國侵華史》第二卷,頁616。
1 程宗裕輯:《增訂教案彙編》卷三,光緒二十八年刊本,頁2。
2 同上書,頁5。
3 《清季外交史料》卷一三三,頁1。
4 同上書,卷一三四,頁18。
5 《湘報》第一六五號,頁659。
1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上冊,商務印書館1942年版,頁198。
2 《中外日報》,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3 《餘棟臣與四川農民反帝運動》。見《近代史資料》1955年第四期,頁29、30。
1 李鍾玨:《且頑老人七十歲自序》,見《廣西歷史資料》1959年第二期,頁103。
1 李鍾玨:《遂良存稿》,見《廣西歷史資料》1959年第二期,頁73-99。
1 轉引自《湘報》第七十六號,頁304上。
2 《光緒朝東華錄》,頁3680、3681。
--------------------------------------------------------------------------------
--------------------------------------------------------------------------------
(三)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前麵已經說過(見第十三章第四節),在馬關條約訂立時,康有為曾率領公車上書,提出了資產階級傾向的變法主張。到了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冬,德國侵占膠州灣事件發生後,康有為又在給皇帝的一個奏文中,以激昂的調子指出局勢的危急。他說:"萬國報館,議論沸騰,鹹以瓜分中國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發。海內驚惶,亂民蠢動......瓜分豆剖,漸露機牙,恐懼回惶,不知死所。"他直接了當地向皇帝說,照這樣下去,你這皇帝怕要當不成了:"恐自爾之後,皇上與諸臣雖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與諸臣求為長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他更指出下層人民會起來造反,以此警告統治集團:"自台事後(即台灣割讓後),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無固誌,奸宄生心。......加以賄賂昏行,暴亂於上,胥役官差,蹙亂於下,亂機遍伏,即無強鄰之逼,揭杆斬木,已可憂危"1!康有為把局勢說得這樣岌岌可危,是為了證明變法維新勢在必行,萬萬不可推延。
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在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幾年間的活動,形成為一個有影響的政治運動。他們舉著“救亡圖存”的旗幟,要求抵製外來侵略,他們不滿於腐朽的封建統治,主張按照資本主義國家的圖樣實行某些政治上的改革。但是從上引康有為在光緒二十三年向皇帝上書中的話就可以看到,他們同封建統治者一樣,害怕和反對下層人民群眾中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他們希望,封建統治者接受他們的主張,自上而下地實行變法維新;並且通過這種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避免正在興起的農民革命。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有了一個初步的發展,這是以康有為為首的變法維新運動的經濟基礎。初步發展起來的民族資本主義所具有的特點和弱點決定了這個政治運動的軟弱的改良主義性質。
當中日甲午戰爭還在進行的時候,恩格斯就預言說:“中日戰爭意味著古老中國的終結,意味著它的整個經濟基礎全盤的但卻是逐漸的革命化,意味著大工業和鐵路等等的發展使農業和農村工業之間的舊有聯繫瓦解”,“舊有的小農經濟的經濟製度(在這種製度下,農戶自己也製造自己使用的工業品),以及可以容納比較稠密的人口的整個陳舊的社會製度也都在逐漸瓦解。”1中日甲午戰爭後的事實,證實了恩格斯的預見。
中日甲午戰爭後,資本輸出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國人民的主要形式。而帝國主義列強的資本輸出又為它們的商品輸出開闢道路。同戰前相比,洋貨的輸入數量有了急劇的增長。光緒二十一年到二十四年(1895-1898年)四年間輸入超過輸出一點三倍,平均每年入超四千七百多萬兩,總計入超近一億九千萬兩。
針對棉花出口,而棉紗、棉布大量進口的事實,一個當時經營紡織業的資本家憂鬱地說:“花往紗來,日盛一日。損我之產以資人,人即用資於我之貨以售我,無異瀝血肥虎,而肉袒繼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貧,國於何賴?”2帝國主義分子卻興高采烈地說:“今天,隨便走進哪一家農戶,人們都可以看到,曾經是不可缺少的紡車,都蒙上了塵土,被人遺忘了。一捆捆機器壓的孟買棉紗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紡車已經不合時宜了。”3這種情況表明,在中日甲午戰爭前已經逐漸解體的自然經濟,在許多地區是進一步麵臨崩潰瓦解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