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英法聯軍占領廣州和入侵天津


    鹹豐六年九月(1856年10月)英國突然發動了對廣州的攻擊,其藉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國的官員和兵勇為捉拿海盜在一隻名為"亞羅"的快艇上捕了十二個當水手的中國人。這隻快艇的主人是中國人。為了便於走私,船主聘用一個英國人當船長,並曾向香港政府登記,但在出事時登記已經過期。英國方麵竟認為,中國無權在英國船上抓人,還說,船上懸有英國國旗,被中國兵勇扯下了。因為是以這樣的藉口挑起的戰爭,西方的歷史書上稱為"亞羅戰爭"。兩廣總督葉名琛對這一事件採取了妥協態度,把被捕的水手都交給了英國人,並辯解說,當時船上根本沒有英國旗。其實在這樣一隻曖昧的船上即使扯掉了一麵英國旗又算得了什麽事!


    英國發動這次戰爭的根據是如此薄弱,以至當時英國議會在應否為此而與中國作戰問題上發生了激烈辯論。下議院通過了對於帕麥斯頓政府的對華政策的不信任案。帕麥斯頓解散議會,在新的議會中他得到了多數。帕麥斯頓早就有對中國進行一次新的戰爭的打算。馬克思評論帕麥斯頓政府說:“戰爭已變成帕麥斯頓獨裁的生命攸關的條件”。“他站在教士和鴉片走私商中間”,“跟聖潔的主教和邪惡的鴉片走私商走在一起的,還有大茶商,他們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從事鴉片貿易,因此熱中於取消與中國簽訂的現行條約”1。很明顯的,並不是因為有了亞羅船事件才發生這一次戰爭,而是帕麥斯頓政府需要發動對華戰爭,才有了這個所謂亞羅船事件。


    英國駐華公使包令藉口亞羅船事件向葉名琛發出了最後通牒,接著派出軍艦三艘,闖入珠江口內,占領了幾個炮台,並炮轟廣州城。葉名琛雖然從來沒有認真備戰,但是廣州的民間武力和一部分兵勇進行了抵抗。而且英國方麵這時也還沒有足夠的兵力占領廣州,所以侵略軍在騷擾了一陣後就撤退了。葉名琛立刻上報皇帝:“防禦英夷獲勝”。但這並不能使皇帝感到放心,上諭說:“此次已開兵釁,不勝固屬可憂,勝則該夷必來報復。……當此中原來靖,豈可沿海再起風波”?1在清朝政府方麵,力求同侵略者妥協了事,力求避免決裂,這是整個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特點。到了鹹豐七年(1857年)初,聽說英國派到中國來的新的代表正在途中的時候,上諭說:"倘此次派來之人,尚講情理,即應以理相接,勿使再有藉口,俾得自為轉圜。"2他們不知道,這時,英國帕麥斯頓政府已經在國內完成了輿論準備,新派來的全權特使額爾金是帶著軍隊來的,他所負的任務並不是"轉圜",而是要用武力來迫使清朝政府就範,達到進一步侵略中國的目的。


    這時,法國的篡位的皇帝拿波侖第三也決定參加對中國的戰爭。法國人說,鹹豐六年正月,有一個法國傳教士(馬神甫)在廣西西林縣進行傳教活動,被地方官吏殺死。但西林縣的知縣否認發生過這樣的事件。清朝官方並向法國人指出,按照條約外國傳教士是無權到通商五口以外的地區去活動的。


    在這一所謂“馬神甫事件”發生後一年半,法國以此作發動戰爭的藉口,派出了全權特使葛羅,率領它的遠征部隊與英國共同行動。


    英、法政府又邀請美國合作,但美國政府決定不參加戰爭。在鹹豐七年(1857年)春受任為駐華全權公使的列威廉奉行的政府訓令是"在一切和平的方式上同英、法兩國公使合作"3。根據這個方針,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的角色是以勸和者的姿態支持持械行兇的強盜以達到共同分贓的目的。


    以英國為首的這次戰爭雖已一切準備就緒,但是鹹豐七年(1857年)下半年印度軍隊爆發民族起義,以至不得不調用額爾金率領到中國的軍隊去印度,所以對中國的戰爭又延遲了一些時候。在鹹豐七年的大部分時間中,廣東海口大體上平靜無事。這年十月,葉名琛收到英國的額爾金和法國的葛羅到任的照會,其中包含著明確的武力威脅的話,並且限期答覆。但是葉名琛向皇帝報告說:他已在回照中駁斥了"英夷法夷"的要求,"其鬼蜮伎倆,饕餮潛謀,諒亦不過如此",而且吹噓說,可以乘此時機,把他們歷來提出的要求"一律斬斷葛藤,以為一勞永逸之舉"。皇帝十二月二十七日上諭欣慰地表示:"葉名琛既窺破底蘊,該夷伎倆已窮,俟續有照會,大局即可粗定。"1但實際上,在這道上諭發出之前,廣州的局麵已經急劇地變化了。


    十一月初一(12月16日)英法兵船駛進了省河。葉名琛這時傳諭,"該夷如無動靜,兵勇毋許挑釁"2。其實是聽任敵人從容作攻城的準備。到了十三日,侵略軍開始發炮轟擊,其部隊立即登陸,兩天後,廣州就被占領。所有的在廣州的清朝大員都被敵人俘虜。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葉名琛被英國人捉到船上,以後被遣送拘留在印度(鹹豐九年死於加爾各答)。與葉名琛同時的湖南巡撫駱秉章描寫這個欽差大臣說:在"夷務方興之時","葉名琛以淵默鎮靜為主,毫無布置,惟日事扶鸞降乩,冀得神祐"3。還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譏諷葉名琛的說法,說他實行的是"六不",即"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葉名琛雖然沒有公開地投降敵人,但是他實質上和投降主義者沒有什麽區別,不過他常常以虛驕的自大來掩飾他的投降主義罷了。當封建統治者的妄自尊大越來越被迫放棄,許多當權者麵臨外國侵略者就求和乞降,實行逃跑主義的時候,葉名琛就成為一個罕見的怪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繩並收藏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