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三年四月(1853年5月),在出動北伐部隊的同時,太平軍發動了西征。在這方麵,太平軍進行的是爭城奪地的戰爭。它首先在安徽,當年內占領了安慶、廬州(合肥)這些重要城市和其他許多地方。同年,它在江西同清軍激烈地爭奪南昌,隨後撤圍北上,於八月間占領九江。到了鹹豐四年,太平軍又進入湖北,再度占領武昌,甚至更往西一度占領了荊門、宜昌,這是太平軍沿長江達到的最西的地區。同年,太平軍進入湖南,在這裏,它遇到一個最兇惡的敵人,這就是曾國藩的湘軍。湘軍在靖港一戰遭到失敗後,重新整頓,在這年下半年和其他清朝部隊一起進行反撲,從太平軍手裏奪回了湖南的嶽州和湖北的武昌,並且進而圍攻太平軍占領的九江。被迫退出兩湖的太平軍集中了主要的乓力來對付湘軍,十二月在湖口、九江附近給了湘軍以巨大的打擊。於是太平軍又在鹹豐五年二月中旬第三次占領武昌。這時湘軍主力仍在江西,太平軍和從廣東方麵北上的一部分天地會的起義力量相配合占領了江西的大部分地方,使曾國藩隻能龜縮在贛東北的一隅。到了鹹豐六年五月,太平軍又擊潰了欽差大臣向榮統率的江南大營。這時長江千裏,西自武漢,東到鎮江,都在太平軍掌握中。雖然北伐軍完全失敗了,但在長江中下遊太平軍卻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


    從鹹豐三年到六年的太平軍的西征,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就其總的戰略意圖來說,是為了確保天京,所以它基本上隻是在長江沿岸活動。它一次次打敗了敵人,占領了一個個城池,卻因此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始終處於內線作戰的地位。敵人仍然能依靠它所控製的全國的力量逐步地重新組織力量來進行反攻。


    這裏我們要說一下太平軍所遇到的最兇惡的敵人——曾國藩的湘軍。


    清朝的正規軍——“綠營”在過去對內的白蓮教戰爭和對外的鴉片戰爭中都已證明了它的腐朽和無能。在太平天國初起時,清朝調動了全國的綠營的主力對太平軍尾追堵擊,完全無效。向榮算是當時最有名的將軍,他帶領了綠營兵從廣西跟著太平軍,一直“送”到了南京,南京城邊的江南大營就是向榮統領的。以綠營組成的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守在南京旁邊幾年,隻能坐視太平軍進進出出。封建統治者已不可能指靠綠營來戰勝太平軍。這時,曾國藩出來組織了一支新的反革命軍隊——湘軍。在反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曾國藩漸漸地成為中心人物。


    曾國藩(1811-1872),出身於從富農而成為地主的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進士,以後做了十多年的京官,升任到禮部侍郎兼兵部侍郎。鹹豐二年(1852年)因為母親病死回到湖南湘鄉家中。朝廷命令他在本省辦團練。由此他開始了反太平天國的事業。向來的所謂"團練"隻是各地方的分散的地主武裝。對付太平軍這樣的大規模的、有堅強組織的農民武力,分散的地主武裝是無用的。曾國藩打破了辦團練的老辦法,組成了一支在綠營以外的正規軍,它具有與綠營不同的特點。


    曾國藩湘軍的骨幹是以保衛封建傳統思想為職責而沒有做過大官或沒有做過官的讀書人,這些人主要是中小地主和富農的知識分子。他利用同鄉、師生等關係把這些人結合在一起。他主張要在山僻地區招募兵士,按他的說法是:“擇技藝嫻熟,年輕力壯,樸實而有農夫土氣者為上,其油頭滑麵,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1。其所以選擇山僻地區,是利用其還未受到外界革命風波的影響,其所以看中所謂“有農夫土氣者”,是利用其落後性,不覺悟性。湘軍招兵,多半是由營官親手在他自己的家鄉中招募,這樣來造成一種深厚的封建隸屬關係。兵士的待遇,比綠營略高。對所招兵士,都令其取具保結,把裏居、家屬姓名,指紋都登記下來,以利於控製,防止逃亡反叛。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曾國藩確是用了深心來組織這一支新的反革命武裝的。


    在太平天國戰爭時期,封建統治勢力固然已經十分腐朽,但是地主階級有兩千多年統治中國的歷史,它的政治經驗是極其豐富的,它絕不會束手待斃。當太平天國橫掃半個中國,而一支偏師也能直逼京畿的時候,清朝政府確是處於十分危急的狀態。它像一個垂死的有機體一樣把它內部一切潛藏的活力都動員起來。組織湘軍的曾國藩、江忠源、羅澤南、胡林翼等人就是在這危急時刻被動員起來的力量。他們多半不是出自世代簪纓的高門華第,雖然中過舉人、進士,但還保持所謂“書生”的麵目,因此比久處高位的官僚對於群眾有較大的欺騙性,也比那些紈袴子弟能幹得多。他們比較熟悉世情,能夠把小地主、富農的兢兢業業地向上爬的那種勁頭用到反革命事業上來。通過他們,清朝統治者在農民革命的大風暴前團結了中小地主、富農及其知識分子,並利用了為他們所影響的落後群眾,這是清朝統治者能夠渡過這場難關的一個重要原因。


    湘軍於鹹豐三年(1853年)初開始在湖南組成,次年出省作戰。曾國藩用自己的名義發出了一道檄文。這個檄文的措詞是很狡猾的。他稱太平天國為"粵匪",企圖利用地方觀念來動員"三江兩湖之人"。接著申訴太平天國的罪狀是把"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掃地盪盡",號召一切"讀書識字者"來保衛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名教,他說:"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這就是說:不僅是為了保衛清朝政權,而是為了保衛封建主義的全部傳統。為打動被封建迷信蠱惑的下層群眾,他又列出太平天國的另一條罪狀是不尊重關廟、嶽廟以及一切佛寺道院城隍社壇,據說太平軍的行動已為"鬼神所共憤"。於是孔、孟、關、嶽直到城隍老爺、土地公公都被這個衛道之士請了出來作為討伐叛逆的農民的後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繩並收藏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