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作者:胡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朝政府隻得專派欽差大臣到廣州和顧盛談判,承認美國在中國享有和英國同樣的一切特權。這個欽差大臣就是在南京條約上簽字的耆英。耆英和顧盛於道光二十四年五月(1844年7月)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2簽訂條約,所以稱為望廈條約。
望廈條約除了沒有割地賠款以外,幾乎包括了英國所訂條約中的一切內容。而且有些項目,規定得比英國的條約更具體、更多地損害中國主權。
關於協定關稅,雖然南京條約已開其端,但用的還隻是“秉公議定則例”這樣一個比較含糊的說法,而望廈條約則更明確地說:
“倘中國日後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所以後來人們說,半殖民地中國的“協定關稅”製度是由美國人確立起來的。
關於領事裁判權,望廈條約中明確地規定包括一切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都在內,地區上也不僅限於通商口岸。按照望廈條約,在中國的美國人,如果因事被人控告,不管控告者是誰(是中國人,或是美國人,或是其他任何外國籍人)“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隻能由美國的領事官處理。所以,半殖民地中國的領事裁判權也是由望廈條約進一步確立起來的。
望廈條約又有“合眾國……兵船巡查貿易至中國各港口”的規定,這也比英國的條約中的有關規定更擴大了。
最後,望廈條約中同樣規定了“倘中國日後……另有利益及於各國,合眾國民人應一體均沾。”1
中美望廈條約成了法國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和中國訂立不平等條約的範本。搞成這個條約的顧盛向國務院的報告說:“美國及其他國家,必須感謝英國,因為它訂立了的南京條約,開放了中國門戶。但現在,英國和其他國家,也須感謝美國,因為,我們將這門戶開放得更寬闊了。”2美國的資產階級學者也不得不承認,望廈條約具有侵略性,“顯現了帝國主義的色彩”3。
在望廈條約簽字後不久,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底(1844年8月間),法國派遣的特使剌萼尼也帶了兵船七隻,輪船一隻來到了澳門,要求與耆英會晤。耆英先派人向法國人探問他們的來意,然後自己到澳門同剌萼尼進行談判,終於在九月十三日(10月24日)雙方在停泊於黃埔的一艘法國兵船上簽訂了一個條約,被稱為黃埔條約。耆英向皇帝報告說:"該夷通商章程,業經議定條款,一切均照英、米(即美國--引者)二夷新例,字句互有異同,情節尚無出入"1。這就是說,凡是英國人、美國人得到的好處,都同樣給了法國人。清朝政府這時已經決心採取所謂"一視同仁",隨便那一國的"夷"都不得罪的態度,但是在與法國的談判中仍然發生了困難,這是因為法國人還提出了獨特的要求,這就是天主教的"弛禁"的問題。
天主教在明朝傳入中國,並在有些地區吸引到了一些信徒。到了雍正年間,清政府明令加以禁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各處進行其“殖民事業”時,傳教士常常被使用為先驅者,基督聖經被看做是和炮艦同樣有效而相濟為用的武器。直到鴉片戰爭時,從西方國家來的傳教士在中國沿海不斷地進行活動。中國官方始終把中國人信從“夷教”看做非法,這是西方國家所不甘心的。法國人和中國的貿易本來很少,他就抓住傳教問題來做文章。黃埔條約特別規定了一款:“倘有中國人將佛蘭西禮拜堂、墳地觸犯毀壞,地方官照例嚴拘重懲”2。這樣就是明確規定了中國政府要保護法國人在中國的傳教事業。(按照所謂利益均沾的原則,當然其他外國人的傳教事業也同樣受到了保護。)
但是僅僅有這一條,法國人還不滿足。剌萼尼堅持必須由皇帝正式頒布命令,將天主教弛禁。到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預定互換雙方政府正式批準的條約以前,剌萼尼又表示,如果不滿足這個要求,"約冊即不必互換",最後又用炮艦威脅,說是還有兵船續來,"兩國之事,正未可知"1。清朝政府讓步了。道光二十六年正月(1864年2月)皇帝上諭:"天主教既係動人為善,與別項邪教迥不相同,業已準免查禁"等等2。
雖然天主教在明朝已曾傳入中國,但是這回的弛禁卻有特別的意義。封建統治者在外國的壓力下作出這個讓步以後,傳教成了外國侵略勢力滲入中國內地的一個重要武器。
總之,經過鴉片戰爭,英、美、法這三個西方的主要資本主義強國迫使中國開始套上了不平等條約的枷鎖,他們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門戶,為的是要奴役這個古老的國家。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各種惡劣製度在這些條約中初步奠定了基礎。這場戰爭和這些條約充分暴露了封建統治者完全沒有能力抵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在戰前,封建統治者為保衛自己而在對外貿易上設立的種種防範全部崩潰。從此,中國社會不可能不發生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係列的變化。
--------------------------------------------------------------------------------
1 《清代外交史料?嘉慶朝》第四冊,故宮博物院1932年編印,頁19。
2 江上蹇叟(夏燮):《中西紀事》卷四,同治四年刻本,頁2。
望廈條約除了沒有割地賠款以外,幾乎包括了英國所訂條約中的一切內容。而且有些項目,規定得比英國的條約更具體、更多地損害中國主權。
關於協定關稅,雖然南京條約已開其端,但用的還隻是“秉公議定則例”這樣一個比較含糊的說法,而望廈條約則更明確地說:
“倘中國日後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所以後來人們說,半殖民地中國的“協定關稅”製度是由美國人確立起來的。
關於領事裁判權,望廈條約中明確地規定包括一切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都在內,地區上也不僅限於通商口岸。按照望廈條約,在中國的美國人,如果因事被人控告,不管控告者是誰(是中國人,或是美國人,或是其他任何外國籍人)“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隻能由美國的領事官處理。所以,半殖民地中國的領事裁判權也是由望廈條約進一步確立起來的。
望廈條約又有“合眾國……兵船巡查貿易至中國各港口”的規定,這也比英國的條約中的有關規定更擴大了。
最後,望廈條約中同樣規定了“倘中國日後……另有利益及於各國,合眾國民人應一體均沾。”1
中美望廈條約成了法國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和中國訂立不平等條約的範本。搞成這個條約的顧盛向國務院的報告說:“美國及其他國家,必須感謝英國,因為它訂立了的南京條約,開放了中國門戶。但現在,英國和其他國家,也須感謝美國,因為,我們將這門戶開放得更寬闊了。”2美國的資產階級學者也不得不承認,望廈條約具有侵略性,“顯現了帝國主義的色彩”3。
在望廈條約簽字後不久,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底(1844年8月間),法國派遣的特使剌萼尼也帶了兵船七隻,輪船一隻來到了澳門,要求與耆英會晤。耆英先派人向法國人探問他們的來意,然後自己到澳門同剌萼尼進行談判,終於在九月十三日(10月24日)雙方在停泊於黃埔的一艘法國兵船上簽訂了一個條約,被稱為黃埔條約。耆英向皇帝報告說:"該夷通商章程,業經議定條款,一切均照英、米(即美國--引者)二夷新例,字句互有異同,情節尚無出入"1。這就是說,凡是英國人、美國人得到的好處,都同樣給了法國人。清朝政府這時已經決心採取所謂"一視同仁",隨便那一國的"夷"都不得罪的態度,但是在與法國的談判中仍然發生了困難,這是因為法國人還提出了獨特的要求,這就是天主教的"弛禁"的問題。
天主教在明朝傳入中國,並在有些地區吸引到了一些信徒。到了雍正年間,清政府明令加以禁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各處進行其“殖民事業”時,傳教士常常被使用為先驅者,基督聖經被看做是和炮艦同樣有效而相濟為用的武器。直到鴉片戰爭時,從西方國家來的傳教士在中國沿海不斷地進行活動。中國官方始終把中國人信從“夷教”看做非法,這是西方國家所不甘心的。法國人和中國的貿易本來很少,他就抓住傳教問題來做文章。黃埔條約特別規定了一款:“倘有中國人將佛蘭西禮拜堂、墳地觸犯毀壞,地方官照例嚴拘重懲”2。這樣就是明確規定了中國政府要保護法國人在中國的傳教事業。(按照所謂利益均沾的原則,當然其他外國人的傳教事業也同樣受到了保護。)
但是僅僅有這一條,法國人還不滿足。剌萼尼堅持必須由皇帝正式頒布命令,將天主教弛禁。到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預定互換雙方政府正式批準的條約以前,剌萼尼又表示,如果不滿足這個要求,"約冊即不必互換",最後又用炮艦威脅,說是還有兵船續來,"兩國之事,正未可知"1。清朝政府讓步了。道光二十六年正月(1864年2月)皇帝上諭:"天主教既係動人為善,與別項邪教迥不相同,業已準免查禁"等等2。
雖然天主教在明朝已曾傳入中國,但是這回的弛禁卻有特別的意義。封建統治者在外國的壓力下作出這個讓步以後,傳教成了外國侵略勢力滲入中國內地的一個重要武器。
總之,經過鴉片戰爭,英、美、法這三個西方的主要資本主義強國迫使中國開始套上了不平等條約的枷鎖,他們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門戶,為的是要奴役這個古老的國家。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各種惡劣製度在這些條約中初步奠定了基礎。這場戰爭和這些條約充分暴露了封建統治者完全沒有能力抵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在戰前,封建統治者為保衛自己而在對外貿易上設立的種種防範全部崩潰。從此,中國社會不可能不發生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係列的變化。
--------------------------------------------------------------------------------
1 《清代外交史料?嘉慶朝》第四冊,故宮博物院1932年編印,頁19。
2 江上蹇叟(夏燮):《中西紀事》卷四,同治四年刻本,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