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的意義在於:正是凱米爾這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最清楚地看到了這一新"文明"的力量和活力,也最成功地解決了文明問題。正由於這個原因,他的土耳其共和國能成為中東最西方化的國家,又能最不受西方的支配。"衰落"和"成功"實際上是一枚硬幣上的兩個麵。


    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上)


    用亞洲人的觀點來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國際社會內的一場內戰。


    k.m.潘尼卡


    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評論道:"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他的評論的確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確的程度比他當時所能預見的還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戰註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個歐洲變成廢墟。它毀滅了數世紀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倫、羅曼諾夫和奧斯曼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格雷伯爵這樣的貴族政治論者所朦朦朧朧意識到的新的領袖、新的製度和新的意識形態。1918年的歐洲不同於1914年的歐洲,就象1815年的歐洲不同於1789年的歐洲一樣。


    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標誌著曾在19世紀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歐洲的結束。到大戰末時,歐洲的控製已明顯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戰。這些挑戰在世界大多數地區被設法成功地阻止了。但這種緩解隻持續了20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了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這一削弱過程,使歐洲各地的帝國處於大混亂之中。


    不但從歐洲歷史的角度看,而且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作為一個歷史轉折點而惹人注目。本章目的是分析這一重大事件的根源、過程和全球性的影響。


    一、戰爭的根源


    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賽和約》包括一項條款,明確指出這場戰爭是"由德國及其同盟國的侵略"引起的。這一"戰爭罪行"的條款不僅僅具有學術價值,因為它還被協約國用來證明它們向戰敗的同盟國提出支付賠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結果,它激起了一場熱烈、持久的爭論;這場爭論不僅導致了數以千計的文章和著作的發表,還導致了一批批文件的出版,總計達6萬多份。到20世紀30年代中葉時,這場論戰才平息下來,出現了較少地關心"戰爭罪行"、更多地注意引起戰爭的歷史條件和歷史性力量的較有學術價值的研究。如今,大多數歷史學家已能分清曾在數十年裏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蘭茲·斐迪南大公被刺後的緊張的數星期中開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個:經濟上的競爭、殖民地的爭奪、相衝突的聯盟體係和勢不兩立的民族主義願望。


    經濟上的競爭 歐洲大多數強國都捲入了關稅戰和對外國市場的競爭。例如:1888-1889年義大利和法國之間、1879-1894年俄國和德國之間、1906-1910年奧地利和塞爾維亞之間,均爆發了關稅戰。由於19世紀後期德國工業化的速度異常迅速,英國和德國之間開始了最為激烈的經濟競爭。1870年,英國的工業產量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31.8%,而德國僅占13.2%。到1914年時,主要由於美國的產量從占世界總產量的23.3%猛增到35.8%,英國工業產量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14%。不過,德國的產量卻得到了充分的增長,以致它的比例略有上升,為14.3%,大於英國所占的比例。


    德國工業總產量的激增意味著在海外市場它同英國的競爭十分激烈。英國雖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經濟上的優勢,但在拉丁美洲、中東和遠東卻徹底輸給了好鬥的德國商人。要確切說明這一經濟競爭的政治影響是不可能的,不過,它顯然使兩國關係變得緊張起來。它還通過刺激海軍軍備競賽而進一步促成了國際緊張局勢。這兩個國家都竭力叫囂,必須建立起海軍力量,以保護商船航線和商船運輸。


    殖民地的爭奪 由於歐洲列強竭力尋求新的殖民地,以確保剩餘資本和剩餘產品有海外市場,經濟上的競爭還激起了對殖民地的爭奪。由於德國人直到1871年國家統一之後才參與殖民地爭奪,所以,他們特別積極,要求建立一個與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相稱的帝國。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標對準了葡萄牙、荷蘭和比利時這樣一些小國的富裕的殖民地,並堅決認為德國還必須擁有"顯要的地位"。但是,德國人發現,他們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區都受到了英國遼闊的殖民地的阻擋;他們痛罵英國人是"占著毛坑不拉屎的"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競爭決不隻限於英國和德國。19世紀後期,幾乎所有的強國都捲入了這場對絕對統治權的爭奪,因此,它們在一個又一個地區再三發生衝突:英國和德國在東非和西南非、英國和法國在追羅和尼羅河流域、英國和俄國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國和法國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繼發生了衝突。


    聯盟體係 這些殖民地競爭轉而又促成了互相衝突的聯盟體係的形成;這些聯盟體係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戰爭的到來。1914年8月,當戰爭爆發時,一位德國官員絕望地評論道:"這一切都來自這種該死的聯盟體係,它們是現代的禍根。"


    這一判斷決不是沒有根據的。聯盟體係始於1879年德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與奧匈帝國締結兩國同盟條約之時。這是一個防禦性的盟約,旨在保護德國免受法國人的攻擊。保護奧匈帝國免受俄國人的攻擊,因為法國人想收復1871年失去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而俄國人則在巴爾幹半島同奧匈帝國接連不斷地發生衝突。1882年,兩國同盟因義大利的加入而變成了三國同盟。它的目的還是防禦:保護義大利免受法國的攻擊,因為意、法兩國在突尼西亞發生了尖銳的衝突。當時,三國同盟無論就其宗旨或盟約條款來說,都決不是侵略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都是易滿足的國家,它們主要感興趣的是維護歐洲大陸的現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通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斯塔夫理阿諾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斯塔夫理阿諾斯並收藏全球通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