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歷史地理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認為是世界各地區文明史的總和,世界歷史地理也被認為是構成地球表麵的各大陸地理的總和。其實;後一種觀點同前者一樣,是機械的,是一種曲解。把地球劃分為若幹大陸這種傳統的方法,對學地理的學生也許有用,但對學世界史的學生,卻沒有多大意義。正如世界史的結構要求我們著重研究對人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那些歷史運動一樣,世界歷史地理也要求我們著重研究發生那些歷史運動的區域。
如果這樣做了,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塊陸地在世界上跟有獨一無二、無可爭辯的地位,這就是歐亞大陸——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是世界歷史的真正心髒地區。歐亞大陸占地球陸地總表麵的五分之二,其人口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類最先進、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裏發展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人類的歷史也就是歐亞大陸各文明地區的歷史。
歐亞大陸的地位何以會如此優越,其主要原因,也許可用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亞茲的觀點來說明:
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集團,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於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集團的經驗。一個社會集團所獲得的種種發現可以傳給其他社會集團;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大體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長期與世隔絕的部落,因而,它們不能從鄰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獲得好處。
換句話說,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麽人類取得進步的關鍵就在於各民族之間的可接近性。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實際上,環境也迫使它們非迅速發展不可,因為它們麵臨的不僅是發展的機會,還有被淘汰的壓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相互影響的機會求得發展,這種可接近性就常會帶來被同化或被消滅的危險。相反,那些處於閉塞狀態下的民族,既得不到外來的促進,也沒有外來的威脅,因而,被淘汰的壓力對它們來說是不存在的,它們可以按原來的狀況過上幾千年而不危及其生存。
歐亞大陸諸民族顯然是可接近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歐亞大陸的地理環境使它們全都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隨著科技的進步,歐亞大陸各地區之間的交往日益便利,它們日甚一日地相互促進、相互威脅。
歐亞大陸幅員遼闊,把它看作一個地理單位是不行的,因而,須將歐亞大陸諸地區劃分開來。將歐亞大陸劃分為歐洲和亞洲也是不行的,這樣的劃分在地理上和歷史上都是一種曲解。從地理上看,歐洲與亞洲顯然既不相等,也不能相比。打開地圖,一眼便可看出,歐洲隻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半島,舉例說,約相當於印度半島。從歷史上看,歐洲也比不上亞洲,而隻能與歐亞大陸的另一個文明中心如印度相比。無論從地域範圍、居民的數量和種類、或文化和歷史傳統的複雜性,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歐洲與印度極相類似。因此,從世界史的角度看,不應把歐亞大陸看作是由歐洲和亞洲這兩塊大陸組成的,而應看作是由中東、印度、中國、歐洲和歐亞大陸中部草原地區這五失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地區組成的。
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鳳印度的文明中心位於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占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明,這裏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因為北非在歷史上與歐洲和中東的聯繫,比較起與撒哈拉大沙漠這一天然屏障以南地區的聯繫,要密切得多。因此,本書的"非洲"一詞僅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歐亞大陸中部草原地區擁有無邊無際的草地,從東方的中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它為由歐亞大陸邊緣地區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進行交往提供了一條陸上通道。靠大草原養活的遊牧民們總是趕著他們的牧群,到處遷徙,並隨時準備著,一有機會,就去攫取北京、德裏、巴格達和羅馬的財富。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創造了歐亞大陸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則便利了這些文明之間的接觸和聯繫。這種聯繫,有時取和平的方式,即通過陸上貿易的途徑;有時則取侵掠的方式,即貧瘠的內陸地區的遊牧部族不斷地去劫掠使他們饞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國區域。因此,歐亞大陸的歷史基本上是在遊牧部族與定居文明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形成的。來自遊牧部族的不斷的侵掠常常造成了涉及範圍廣泛的強大的部族遷徙運動。這種侵掠不僅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將沒落的王朝、僵化的製度和陳舊的習俗掃蕩殆盡,而導入新的民族、技術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亞大陸歷史的發展進程。1500年之前的歐亞大陸的歷史分為上古時期、古典時期和中古時期——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歷史時期。這三大歷史時期的主要轉折點的到來,大體均起因於遊牧部族的侵掠活動。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認為是世界各地區文明史的總和,世界歷史地理也被認為是構成地球表麵的各大陸地理的總和。其實;後一種觀點同前者一樣,是機械的,是一種曲解。把地球劃分為若幹大陸這種傳統的方法,對學地理的學生也許有用,但對學世界史的學生,卻沒有多大意義。正如世界史的結構要求我們著重研究對人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那些歷史運動一樣,世界歷史地理也要求我們著重研究發生那些歷史運動的區域。
如果這樣做了,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塊陸地在世界上跟有獨一無二、無可爭辯的地位,這就是歐亞大陸——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是世界歷史的真正心髒地區。歐亞大陸占地球陸地總表麵的五分之二,其人口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類最先進、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裏發展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人類的歷史也就是歐亞大陸各文明地區的歷史。
歐亞大陸的地位何以會如此優越,其主要原因,也許可用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亞茲的觀點來說明:
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集團,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於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集團的經驗。一個社會集團所獲得的種種發現可以傳給其他社會集團;彼此之間的交流愈多樣化,相互學習的機會也就愈多。大體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長期與世隔絕的部落,因而,它們不能從鄰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獲得好處。
換句話說,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麽人類取得進步的關鍵就在於各民族之間的可接近性。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實際上,環境也迫使它們非迅速發展不可,因為它們麵臨的不僅是發展的機會,還有被淘汰的壓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相互影響的機會求得發展,這種可接近性就常會帶來被同化或被消滅的危險。相反,那些處於閉塞狀態下的民族,既得不到外來的促進,也沒有外來的威脅,因而,被淘汰的壓力對它們來說是不存在的,它們可以按原來的狀況過上幾千年而不危及其生存。
歐亞大陸諸民族顯然是可接近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歐亞大陸的地理環境使它們全都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隨著科技的進步,歐亞大陸各地區之間的交往日益便利,它們日甚一日地相互促進、相互威脅。
歐亞大陸幅員遼闊,把它看作一個地理單位是不行的,因而,須將歐亞大陸諸地區劃分開來。將歐亞大陸劃分為歐洲和亞洲也是不行的,這樣的劃分在地理上和歷史上都是一種曲解。從地理上看,歐洲與亞洲顯然既不相等,也不能相比。打開地圖,一眼便可看出,歐洲隻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半島,舉例說,約相當於印度半島。從歷史上看,歐洲也比不上亞洲,而隻能與歐亞大陸的另一個文明中心如印度相比。無論從地域範圍、居民的數量和種類、或文化和歷史傳統的複雜性,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歐洲與印度極相類似。因此,從世界史的角度看,不應把歐亞大陸看作是由歐洲和亞洲這兩塊大陸組成的,而應看作是由中東、印度、中國、歐洲和歐亞大陸中部草原地區這五失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地區組成的。
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鳳印度的文明中心位於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占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明,這裏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因為北非在歷史上與歐洲和中東的聯繫,比較起與撒哈拉大沙漠這一天然屏障以南地區的聯繫,要密切得多。因此,本書的"非洲"一詞僅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歐亞大陸中部草原地區擁有無邊無際的草地,從東方的中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它為由歐亞大陸邊緣地區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進行交往提供了一條陸上通道。靠大草原養活的遊牧民們總是趕著他們的牧群,到處遷徙,並隨時準備著,一有機會,就去攫取北京、德裏、巴格達和羅馬的財富。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創造了歐亞大陸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則便利了這些文明之間的接觸和聯繫。這種聯繫,有時取和平的方式,即通過陸上貿易的途徑;有時則取侵掠的方式,即貧瘠的內陸地區的遊牧部族不斷地去劫掠使他們饞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國區域。因此,歐亞大陸的歷史基本上是在遊牧部族與定居文明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形成的。來自遊牧部族的不斷的侵掠常常造成了涉及範圍廣泛的強大的部族遷徙運動。這種侵掠不僅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將沒落的王朝、僵化的製度和陳舊的習俗掃蕩殆盡,而導入新的民族、技術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歐亞大陸歷史的發展進程。1500年之前的歐亞大陸的歷史分為上古時期、古典時期和中古時期——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歷史時期。這三大歷史時期的主要轉折點的到來,大體均起因於遊牧部族的侵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