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點之二,是儒學的發展充滿著矛盾和鬥爭。西夏儒學的發展, 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一條坎坷不平的道路和複雜而曲折的歷程。


    如崇宗幹順親政後,其大臣在是否要振興儒學建立國學問題上,就展開 過針鋒相對的論爭。禦史中丞薛元禮認為: “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經國之模,莫重於儒學。?.今承 平日久而士不興行,良由文教不明,漢學不重,則民樂貪頑之習, 士無砥礪之心。董子所謂‘不素養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 文采也’。可得乎?”2 因此,他主張以儒治國,建議興辦學校。但禦史大夫謀寧克認為: “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國之方,無非食貨。?.且吾朝立 國西陲,射獵為務。今國中養賢重學,兵政日弛。昔人雲:‘虛美 薰心,秦亂之萌’,又雲:‘浮名妨要,晉衰之兆’。臣願主上, 既隆文治,尤修武備,毋徒慕好士之虛名,而忘禦邊之實務也”3。


    即反對以儒治國和振興儒學。雖然幹順根據當時的國情,權衡利弊得失, 最後採納了薛元禮興辦國學(即漢學)的建議,但它反映了統治者在是 否要振興儒學問題上的意見分歧和矛盾鬥爭。


    同時,這種矛盾鬥爭,在西夏歷史上並非僅此一次。如仁宗仁孝大 力振興儒學,興辦學校,發展科舉,但外戚任得敬卻上疏反對道: “經國在乎節儉,化俗貴在權衡。我國介在戎夷,地瘠民貧, 耕穫甚少。今設多士以任其濫芋,縻稟祿以恣其冗食,所費何資乎?


    3《西夏書事》卷38。


    1《蕃漢合時掌中珠·序言》。


    2《西夏書事》卷31。


    3《西夏書事》卷32。


    蓋此中國之法難以行於我國者,望陛下一切罷之”1。


    這種倒行逆施的建議雖然未被仁孝採納,但反映了西夏統治者在是否要 振興儒學,推行以儒治國的方針問題上矛盾鬥爭的長期性與複雜性。


    西夏儒學的歷史作用大體上有以下三點: 第一,促使西夏立國方針的轉變,導致兵政日益廢弛。景宗元昊稱 帝建國時確定的立國方針為“尚武重法”。但這一立國方針,到崇宗幹 順親政後,隨著西夏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和儒學的振興,轉變為“重文 尚法”,以儒治國的方針。這一方針的轉變,使尚武強悍的黨項民族, 變為愈來愈文弱,軍隊素質因此下降,軍事力量日益削弱,到末主■時, 終因軍政廢弛而壽終正寢了。


    第二,對於維護西夏的統一,防止夏國的分裂,起了一定的作用。


    這種作用突出表現在仁宗仁孝之時,一些剛直不阿的大臣,同外戚任得 敬的鬥爭上。仁孝時外戚任得敬擅權專作威福,欲與仁孝分治西夏國家。


    一些飽學儒學經典,懷著滿腔忠君愛國思想的大臣,不顧個人安危,挺 身而出,揭露任得敬的專橫跋扈圖謀不軌的罪惡和陰謀。史載: “(熱辣)公濟骨鯁有風裁,見得敬專恣日甚,抗疏言:‘得 敬為國懿親,擅權寵,作威福,陰利國家有事以重己功,豈休戚與 共之誼?請賜罷斥’。得敬怒甚,欲因事誅之。仁孝恐為所害,今 致仕歸。得敬奸讒,舉朝多為折挫,敢與相是非詞氣不撓者,惟公 濟與焦景顏、斡道沖而已”1。


    這說明通過西夏儒學的振興,儒家的三綱五常和忠君愛國思想,已經深 入人心,成為人們行動的準繩。在儒家學說和思想的薰陶下,產生了一 批像熱辣公濟那樣的直言敢諫的骨鯁之臣。他們對權臣任得敬所作的鬥 爭,對於改善西夏吏治,避免夏國分裂,維護國家的統一,鞏固中央集 權,無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培養了大批有用人才。西夏通過一百多年的興辦學校,發展 科舉,到仁宗仁孝時已從一個人才缺乏的國家,變為人才充足的國家。


    其人才之盛,得到了金朝使者的稱讚。史載: “金主遣宿直將軍溫敦斡喝來橫賜,仁孝使樞密都丞旨梁元 輔、中書舍人趙衍為館伴。元輔有口才,議論風生,斡喝不能難。


    使回,稱夏國多才,較昔為盛”2。


    從“元輔有口才,議論風生,斡喝不能難”看,說明西夏人才質量之高, 同金比較,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西夏通過振興儒學,不僅為其自身培養了足夠的人才,而且還為元 朝統治者儲備了大量人才。這些人才為元朝統治者所用,對蒙古人的漢 化,以及蒙漢文化的融合,起了加速的作用3。


    第三節西夏的宗教 1《西夏書事》卷36。


    1《西夏書事》卷37。


    2《西夏書事》卷36。


    3參閱拙作:《略論西夏的儒學》,載《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


    一、建國前黨項人的宗教信仰 黨項人在遷入西北地區前,他們的宗教信仰是對“天”的崇拜。史 載: “三年一聚會,殺牛羊以祭天”1。


    其所以對“天”進行崇拜,這是由於黨項人生產力水平低下所決定的。


    當時他們還處於原始社會早期階段。因為生產十分落後,人們的思維能 力很弱,他們對諸如風、雷、雨、電的產生,日、月、星、宿的變化, 草木的生長榮衰等自然現象,感到難以理解,難以抗拒,認為這些現象 是“天”支配的結果。“天”是一種有意誌,有生命力,能夠主宰世間 一切,左右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可捉摸的東西。因此,必須崇拜它,定 期祀它。這是一種原始的宗教信仰,其表現形態是自然崇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簡明西夏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蔚並收藏簡明西夏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