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次戰爭的性質,清人吳廣成評判道: “是時兩國交兵,殊無義戰”。2 這種觀點顯然是不正確的。其所以不正確,因為遼為了報南壁之仇 而主動挑起戰爭,西夏完全出於自衛。誰是誰非,誰正義,誰非正義, 昭然若揭。
此外,在這次戰爭中,由於遼軍的燒殺搶掠,使西夏人民飽嚐戰爭 災難。如西夏東北的軍事重鎮(被喻為夏州藩屏)——唐隆鎮,“自經 契丹殘破,族帳逃之”3。人民慘遭浩劫。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遼興宗發 動對夏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二節毅宗諒祚鞏固封建統治的措施 公元1061年(夏奲都五年)四月,諒祚與訛龐兒媳梁氏私通,被其 子發現,訛龐十分惱怒,陰謀殺害諒祚,梁氏向諒祚告密。諒祚用計擒 獲訛龐及其子,並殺之。隨後,又殺皇後沒藏氏,另立梁氏為皇後。至 此,沒藏氏專政結束,諒祚開始親政。
毅宗諒祚親政後,為了鞏固西夏國家的統治,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項 措施。
一、改蕃禮為漢禮,提倡漢文化 公元1061年十月,諒祚令在國內停止使用蕃禮,改用漢禮。並派遣 使者到宋朝去請求“欲以漢儀迎侍朝廷使人。許之”1。
同年,諒祚上表,貢馬五十匹,“求《九經》、《唐史》、《冊府 元龜》及朝正至朝賀儀。詔賜《九經》,還其馬。諒祚又求尚主,以昔 嚐賜姓,不許”2。
公元1063年(夏拱化元年),諒祚改用漢姓,仍用唐朝賜姓——李 氏。
諒祚之所以採取這些措施,完全是為了適應其封建經濟日益發展的 需要和統治階級日益漢化的需要。它對加速西夏社會的封建化,無疑起 1《西夏書事》卷19。
2《西夏書事》卷19。
3《西夏書事》卷19。
1《長編》卷195,嘉佑六年十一月己巳。
2《長編》,卷196,嘉佑七年四月己醜。
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增官職,用漢人。
諒祚時期西夏中央官製,基本上承襲了元昊立國初期的製度,但在 該基礎之上做過如下一些增益。史載: “漢設各部尚書、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書、學士等官。蕃增 昂聶、昂星、漠個、阿尼、芭良、鼎利、春約、映吳、祝能、廣樂、 丁弩諸號”3。
從而使西夏中央官製比元昊時期更加完備。
在調整官職的同時,諒祚還十分重視使用漢族知識分子,尤其重用 宋朝投奔過來的失意的知識分子。公元1065年(夏拱化三年),諒祚在 攻掠宋秦鳳路時,俘擄漢人蘇立,授以漢官。陝西延安文人景詢犯罪叛 逃夏國,諒祚愛其才,以他為學士,參與國事。諒祚對他們非常親近和 優厚,史載: “(諒祚)收納中國人(指宋人),與之出入,起居親厚,多 致中國物以娛其意,此非庸人所及。”1 諒祚重用漢人知識分子的舉動,是他傾慕漢文化思想在行動上的反映, 與他改蕃禮為漢禮的行動是相一致的。
三、調整監軍司 公元1062年(夏奲都六年)五月,諒祚對元昊時期設立的監軍司進 行部分調整,主要更換一些監軍司的名稱,同時設一個總的管理各監軍 司的機構。其所調整更換名稱的監軍司有: “諒祚以威州監軍司為靜塞軍,綏州監軍司為祥佑軍,左廂監 軍司為神猛軍,更於西平府設監軍司為翔慶軍總領之”。2 諒祚依照宋朝製度改監軍司為軍,也是一種傾慕漢化的表現,在一定程 度上體現了他的革新精神。為此,受到了因循守舊的宋朝統治者的詰問。
“諒祚舉措,近歲多不循舊規,恐更僭擬朝廷名號,漸不可長。乞擇一 才臣下詔詰問,以杜奸萌。從之”。3 諒祚對監軍司的部分調整,可以使地方軍政分開,文武官員互相牽 製,對於加強西夏中央集權、鞏固西夏邊防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劃地界,復榷場 西夏與宋麟州交界地帶,有七十裏之地沒有設置堡壘屏障。其地位 於屈野河西。由於土地肥沃,“田腴利厚”1。沒藏訛龐為西夏國相時, 曾令民侵耕這一帶土地,“以所收入其家”、“宴然以為己田”。2公元 年(夏福聖承道三年,宋仁宗至和二年),所侵耕地距屈野河隻有 3《西夏書事》卷20。
1《長編》卷235,熙寧五年七月壬午。
2《西夏書事》卷20。
3《長編》卷196,嘉佑七年6月癸未。
1《宋史》卷485,《夏國傳上》。
2《西夏書事》卷19。
裏。公元1059年(夏奲都三年,宋嘉佑四年),訛龐進占屈野河。次 年,訛龐迫於宋朝停止陝西、河東和市的經濟壓力,表示願意把屈野河 西田20裏退還給宋朝,但宋朝不許。總之,由於訛龐侵耕屈野河宋地, 使西夏與宋麟州交界一帶老百姓很不安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諒祚親 政後,於公元1061年(夏奲都六年,宋嘉佑六年)派呂寧(蕃號官稱)
拽浪撩禮與宋朝議定,恢復舊界,在邊界設立寨堡,雙方人民不得再在 邊地耕作。地界劃定後,公元1069年(夏幹道二年,宋熙寧二年),又 進一步恢復榷場,通互市。
第三節南侵吐蕃諸部,東掠宋朝邊境 一、南侵吐蕃諸部 所謂吐蕃諸部,係指唃廝羅統治下的河湟及甘南一帶的吐蕃各部 落。西夏對吐蕃的攻略,早在景宗元昊之時,即已開始。為什麽西夏要 攻略吐蕃呢?這得從河湟地區在戰略上的重要性說起。由於河湟一帶, 地形險要,水草豐美,宜農宜牧,自漢武帝以來即為一些少數民族諸如 先零羌、北涼、西秦、吐穀渾、吐蕃等首領“互相爭逐”1之地,因此, 自李德明攻占廝鐸督統治的涼州後,唃廝羅統治的河湟地區也就成為宋 夏必爭之戰略要地。宋朝為了推行“聯蕃製夏”之策,曾多次派出使者, 如劉渙等人,不惜用豐厚的爵祿與賞賜(如寶元元年十二月,宋任命唃 廝羅為保順軍節度使,每年支出大彩1000匹,角茶1000斤,散茶 斤),去籠絡唃廝羅,使之與宋結盟,“出兵助討西賊”。2景宗元昊為 了解除這一後顧之憂,千方百計地企圖用武力消滅唃廝羅。公元1034年 (宋景佑元年),元昊命蘇奴兒率兵25000去攻打唃廝羅,結果,夏軍 “敗死略盡,蘇奴兒被執。”3同年,元昊親自率領大軍深入河湟地區, 唃廝羅鑑於眾寡懸殊,難以抵敵,一麵堅守鄯州不出,一麵派人打聽元 昊虛實。唃廝羅打聽到元昊渡河時,在水淺之處插上標幟,於是偷偷派 人將標幟移植水深之中,等到雙方決戰結束,元昊大敗而歸,士兵倉皇 從有標幟之處渡河撤退,“溺死十八九,所擄獲甚眾”。4此後,唃廝羅 還多次用奇計打敗了元昊,元昊再也不敢深入其境,同他交鋒了。
此外,在這次戰爭中,由於遼軍的燒殺搶掠,使西夏人民飽嚐戰爭 災難。如西夏東北的軍事重鎮(被喻為夏州藩屏)——唐隆鎮,“自經 契丹殘破,族帳逃之”3。人民慘遭浩劫。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遼興宗發 動對夏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二節毅宗諒祚鞏固封建統治的措施 公元1061年(夏奲都五年)四月,諒祚與訛龐兒媳梁氏私通,被其 子發現,訛龐十分惱怒,陰謀殺害諒祚,梁氏向諒祚告密。諒祚用計擒 獲訛龐及其子,並殺之。隨後,又殺皇後沒藏氏,另立梁氏為皇後。至 此,沒藏氏專政結束,諒祚開始親政。
毅宗諒祚親政後,為了鞏固西夏國家的統治,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項 措施。
一、改蕃禮為漢禮,提倡漢文化 公元1061年十月,諒祚令在國內停止使用蕃禮,改用漢禮。並派遣 使者到宋朝去請求“欲以漢儀迎侍朝廷使人。許之”1。
同年,諒祚上表,貢馬五十匹,“求《九經》、《唐史》、《冊府 元龜》及朝正至朝賀儀。詔賜《九經》,還其馬。諒祚又求尚主,以昔 嚐賜姓,不許”2。
公元1063年(夏拱化元年),諒祚改用漢姓,仍用唐朝賜姓——李 氏。
諒祚之所以採取這些措施,完全是為了適應其封建經濟日益發展的 需要和統治階級日益漢化的需要。它對加速西夏社會的封建化,無疑起 1《西夏書事》卷19。
2《西夏書事》卷19。
3《西夏書事》卷19。
1《長編》卷195,嘉佑六年十一月己巳。
2《長編》,卷196,嘉佑七年四月己醜。
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增官職,用漢人。
諒祚時期西夏中央官製,基本上承襲了元昊立國初期的製度,但在 該基礎之上做過如下一些增益。史載: “漢設各部尚書、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書、學士等官。蕃增 昂聶、昂星、漠個、阿尼、芭良、鼎利、春約、映吳、祝能、廣樂、 丁弩諸號”3。
從而使西夏中央官製比元昊時期更加完備。
在調整官職的同時,諒祚還十分重視使用漢族知識分子,尤其重用 宋朝投奔過來的失意的知識分子。公元1065年(夏拱化三年),諒祚在 攻掠宋秦鳳路時,俘擄漢人蘇立,授以漢官。陝西延安文人景詢犯罪叛 逃夏國,諒祚愛其才,以他為學士,參與國事。諒祚對他們非常親近和 優厚,史載: “(諒祚)收納中國人(指宋人),與之出入,起居親厚,多 致中國物以娛其意,此非庸人所及。”1 諒祚重用漢人知識分子的舉動,是他傾慕漢文化思想在行動上的反映, 與他改蕃禮為漢禮的行動是相一致的。
三、調整監軍司 公元1062年(夏奲都六年)五月,諒祚對元昊時期設立的監軍司進 行部分調整,主要更換一些監軍司的名稱,同時設一個總的管理各監軍 司的機構。其所調整更換名稱的監軍司有: “諒祚以威州監軍司為靜塞軍,綏州監軍司為祥佑軍,左廂監 軍司為神猛軍,更於西平府設監軍司為翔慶軍總領之”。2 諒祚依照宋朝製度改監軍司為軍,也是一種傾慕漢化的表現,在一定程 度上體現了他的革新精神。為此,受到了因循守舊的宋朝統治者的詰問。
“諒祚舉措,近歲多不循舊規,恐更僭擬朝廷名號,漸不可長。乞擇一 才臣下詔詰問,以杜奸萌。從之”。3 諒祚對監軍司的部分調整,可以使地方軍政分開,文武官員互相牽 製,對於加強西夏中央集權、鞏固西夏邊防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劃地界,復榷場 西夏與宋麟州交界地帶,有七十裏之地沒有設置堡壘屏障。其地位 於屈野河西。由於土地肥沃,“田腴利厚”1。沒藏訛龐為西夏國相時, 曾令民侵耕這一帶土地,“以所收入其家”、“宴然以為己田”。2公元 年(夏福聖承道三年,宋仁宗至和二年),所侵耕地距屈野河隻有 3《西夏書事》卷20。
1《長編》卷235,熙寧五年七月壬午。
2《西夏書事》卷20。
3《長編》卷196,嘉佑七年6月癸未。
1《宋史》卷485,《夏國傳上》。
2《西夏書事》卷19。
裏。公元1059年(夏奲都三年,宋嘉佑四年),訛龐進占屈野河。次 年,訛龐迫於宋朝停止陝西、河東和市的經濟壓力,表示願意把屈野河 西田20裏退還給宋朝,但宋朝不許。總之,由於訛龐侵耕屈野河宋地, 使西夏與宋麟州交界一帶老百姓很不安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諒祚親 政後,於公元1061年(夏奲都六年,宋嘉佑六年)派呂寧(蕃號官稱)
拽浪撩禮與宋朝議定,恢復舊界,在邊界設立寨堡,雙方人民不得再在 邊地耕作。地界劃定後,公元1069年(夏幹道二年,宋熙寧二年),又 進一步恢復榷場,通互市。
第三節南侵吐蕃諸部,東掠宋朝邊境 一、南侵吐蕃諸部 所謂吐蕃諸部,係指唃廝羅統治下的河湟及甘南一帶的吐蕃各部 落。西夏對吐蕃的攻略,早在景宗元昊之時,即已開始。為什麽西夏要 攻略吐蕃呢?這得從河湟地區在戰略上的重要性說起。由於河湟一帶, 地形險要,水草豐美,宜農宜牧,自漢武帝以來即為一些少數民族諸如 先零羌、北涼、西秦、吐穀渾、吐蕃等首領“互相爭逐”1之地,因此, 自李德明攻占廝鐸督統治的涼州後,唃廝羅統治的河湟地區也就成為宋 夏必爭之戰略要地。宋朝為了推行“聯蕃製夏”之策,曾多次派出使者, 如劉渙等人,不惜用豐厚的爵祿與賞賜(如寶元元年十二月,宋任命唃 廝羅為保順軍節度使,每年支出大彩1000匹,角茶1000斤,散茶 斤),去籠絡唃廝羅,使之與宋結盟,“出兵助討西賊”。2景宗元昊為 了解除這一後顧之憂,千方百計地企圖用武力消滅唃廝羅。公元1034年 (宋景佑元年),元昊命蘇奴兒率兵25000去攻打唃廝羅,結果,夏軍 “敗死略盡,蘇奴兒被執。”3同年,元昊親自率領大軍深入河湟地區, 唃廝羅鑑於眾寡懸殊,難以抵敵,一麵堅守鄯州不出,一麵派人打聽元 昊虛實。唃廝羅打聽到元昊渡河時,在水淺之處插上標幟,於是偷偷派 人將標幟移植水深之中,等到雙方決戰結束,元昊大敗而歸,士兵倉皇 從有標幟之處渡河撤退,“溺死十八九,所擄獲甚眾”。4此後,唃廝羅 還多次用奇計打敗了元昊,元昊再也不敢深入其境,同他交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