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時不同的是,如今的紅軍久經沙場,指揮員也不再是冒失的鐵木辛格。(418)


    1944年7月初,史迪威上將陪同尼米茲海軍上將,在日本橫須賀、吳港、佐世保巡視一周。這是他第一次這麽近距離地接觸和了解海軍。


    愉快的"戰果旅行"並沒有沖淡他對海軍那些繁文縟節的厭倦。


    簡樸務實、追求效率的他,為了遠征軍的長途海運,不得不一再忍受,不停地還禮、致意、說好話……


    船舶調度問題解決了,都是快船--上帝啊,他們居然把那條"伊莉莎白女王號"也派來了!


    一直擔負繁重的太平洋上運兵任務的她,擁有28節的巡航時速,潛艇根本追不上。所以在航行中從來沒遇到危險,連s形規避航線都不必採取。就是驅逐艦也無法長時間跟她保持編隊!機器受不了那種持續的高速啊。


    這條豪華巨輪,一次可以裝運17000人,足足一個師的兵力。又快又好。


    土八路開洋葷,讓南方國軍弟兄,和在碼頭上幹活的那些嚐夠"鼠式運輸"滋味的日軍俘虜們,眼熱不已。


    對於英國佬處理戰利品的做法,美國方麵討論後決定如法炮製:


    同意華北聯軍的要求,把繳獲的日軍艦艇作為補償之一,提前交給他們,並為他們組建一支規模適當的海軍。


    凡是與國府軍隊競爭的事,史迪威都有心去做。因為馬歇爾臨走時給他的約束隻是:"別做得太過分了就行"。


    一支以輸送和護航為主的小型海軍,史迪威認為根本不過分。


    但在防止中國內戰的問題上史迪威是清醒和堅決的。他追求的是一種在力量平衡下的對內戰可能性的威懾和抑止。


    "天平傾斜就意味著失控。所以,國軍有的,共軍也要有,"他說。


    世界性的戰爭任務還沒有完成,史迪威決不能眼看著自己辛苦訓練和裝備出來的、已經具備戰鬥力的軍隊,陷入中國內戰的無謂消耗之中。


    (419)


    大連,棒槌島。


    一所海軍學校就要在這裏創辦了。尼米茲這次甚至幫助物色了校長--第五艦隊參謀長阿利·伯克準將。這是個接受過全麵海軍教育、有進取精神、有效率感的、年輕的合適人選。


    他的助手也頗令人滿意--曾擊落過20架日軍飛機的"西格斯比號"驅逐艦長、海軍十字銀星獎章獲得者、夏威夷華人、36歲的美國海軍上校--葛登·派伊亞·程胡(鍾雲)。他在語言溝通方麵會起到重要作用。


    周恩來專程轉達了毛澤東的謝意,出席了海校落成和開學典禮,並為新生的華北海軍挑選了一批幹部。20年代在孫中山大元帥府擔任過海軍陸戰隊營長的葉劍英將軍代理司令員。


    將領裏麵還有幾個史迪威熟悉:蕭勁光、張愛萍、葉飛、耿飈、張學思、劉道生、陳銳霆……這都是共產黨裏有文化的軍人啊。可見他們重視。


    想到那位"花生米"委員長將來聽說這所學校會怎樣氣急敗壞,史迪威心裏一陣快意。對那位氣量不夠恢宏的大元帥,他有一種促狹心理。


    (420)


    關於日式艦艇,美軍與英國人的看法一致:這些外表高大、但實際艙室狹小的日艦,完全不適合美國海軍。


    風浪中,在一些駕駛室裏甚至不敢挺直身體。艦炮口徑也不吻合(例如140毫米口徑),又不打算專為它們生產炮彈。


    與其把它們拖走作為靶船,在各種試驗中沉入海底,那麽送給派兵出國的中國人,無疑是更實惠的選擇。


    這是一舉兩得。英國佬的順水人情送得有水平,常給人情世故欠缺的美國人以智慧的啟示。


    在日本本土,能挑出來的完好艦艇已沒有南洋那麽多。典型的東洋怪物們--航空戰列艦伊勢、日向等等,都在轟炸中沉沒殆盡。有些勉強可以修理,但要耗費時日。最後整理出的禮物隻有:


    輕型航母葛城號;更名為"鞍山號"。


    輕巡洋艦4艘(大澱、夕張、矢矧、酒勾);以山脈命名,分別改名為"太行、興安、長白、井岡"。


    驅逐艦6艘(旗風、濱風、野風、磯風、冬月、花月);以北方水係命名,改名為龍江、鬆花江、烏蘇裏江、遼河、灤河、海河號。


    潛艇和其他布雷掃雷、海防、運輸艦艇共計33艘。


    大概覺得不夠意思,尼米茲還撥給2艘負過傷又修理好的"卡薩布蘭卡"型護航航母(吉普航母)和3艘10年艦齡的"馬漢"級驅逐艦。並從日本吳港海軍基地那些殘存庫房裏,搬出一批貯存的、口徑適合的炮彈。


    美國海軍這時的觀念已經是沒有航空兵就不算是海軍,即使一支護航艦隊也是如此。阿利·伯克準將請求調撥了兩個中隊的海軍教練機。


    於是第一批中國海航飛行員,就從華北聯軍那支不大的空軍中選拔。


    飛行攻擊隊27歲的方子翼少校成為海航學員隊首任隊長。他30年代就被延安派往新疆學習飛行,後擔任過納蘭航校的教官,是杜利特"12弟子"之一。


    (421)


    俄白邊境小城,傑米多夫。


    "魯登道夫"戰役發動後的第6天,隆美爾的長矛終於轉向南方。


    一心籌劃進攻的蘇軍,沒有在這一帶建立有效的防禦縱深,可依託的陣地較少。這就讓慣於使用突破後不停頓攻擊戰術的隆美爾元帥再次得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另一種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熊貓並收藏另一種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