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在朱元璋過世後發生了變化,朱棣憑藉“靖難之役”奪權成功後,生怕其他藩王有樣學樣,開始大規模的內遷邊境藩王。尤其是東北三王,更連同家眷一道被遷入內地。遼東大地,一下子形成了真空地帶。當然此後明王朝也在不斷派駐軍隊,屯墾戍邊,但是比起冊封藩王式的大規模遷移,實在不能同日而語。
而從明王朝建國後的戰略重點看,明朝的邊防,首先的針對對象,是北方的蒙古部落,遼東雖然也駐紮重兵,但主要對手同樣是蒙古人。對於當地的原住民女真人,在明朝立國的大部分時間裏,都缺少足夠的重視。明朝遼東邊防吃緊,是嘉靖時代的事情,當時東遷的蒙古“黃金家族”土蠻部,以及作為“朵顏三衛”存在的朵顏部,都把遼東當做侵擾對象。此時明朝的軍隊,大多數針對西麵的蒙古部落,而不是開原以北的女真部落。明朝隆慶(公元1567年~1573年)、萬曆(公元1573年~1620年)年間,明王朝以戚繼光守薊州,李成梁守遼東,對蒙古部落採取“樹德於西,耀威於東”的政策,即對西麵的阿勒坦等蒙古部落,用通貢互市的手段進行籠絡,對東麵的土蠻,則採取堅決的打擊,這種政策保障了明朝邊防的平安。曾是黃金家族的土蠻部,在明朝的持續打擊下日益衰落。尤其在李成梁就任遼東總兵後,對土蠻採取主動出擊的戰術,幾乎年年出擊,從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開始至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李成梁的遼東軍累積斬首土蠻軍達5萬人,強大的土蠻幾乎被打得奄奄一息。而另一個蒙古部落泰寧部也遭到毀滅性打擊,其首領速巴亥被李成梁擊斃。到了張居正改革的末期,無論是土蠻還是朵顏三衛,都已大為衰弱,不再是明王朝在遼東的主要威脅。之前不顯山水的女真部落,就這樣浮出水麵了。
【二】
說到女真部落的壯大,不得不說說李成梁的功過。
在隆慶、萬曆兩朝,遼東總兵李成梁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名將”,明史上說他的戰功“二百年未有”,即使是流芳百世的戚繼光,與他相比也相形見絀。李成梁,祖上是陝西人士,後來遷移到朝鮮,在明朝時期又歸國內附。40歲之前,他隻是個窮困潦倒的秀才,靠借錢行賄才承襲了祖上的官職,當上了鐵嶺指揮使,之後他否極泰來,連打勝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遼東總兵王首道陣亡,李成梁補缺,從此獨當一麵,連續重創蒙古軍,成為當時第一名將。此後,李成梁的“李家軍”盤踞遼東50年,儼然一方諸侯。
李成梁之所以能打仗,一是因為他善於使用詭計,經常以少勝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善於樹私恩。比起戚繼光來,李成梁的軍隊,算是私家軍,他用優厚的賞賜招攬壯士,甚至將遼東的軍屯土地拿給士兵們私分。在軍隊裏樹立他自己的絕對權威,他的部隊,不是李家“自己人”是休想指揮動的。而另一方麵,李成梁很善於“養寇”、“玩寇”,消滅掉一股勢力後,總要對敵人網開一麵,保證遼東年年有仗打,他年年有勝利,就可以年年要賞賜。因此幾十年來,他戰功卓著,在明朝大將中無出其右。
遼東女真,從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就開始接受了冊封,各部落都是明朝的“朝廷命官”,比如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就在明成祖朱棣遷走遼東三王後,被冊封為建州衛指揮使。遼東女真開始成為邊患,是從嘉靖末年開始,先前的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站在明朝一邊,經常隨明朝攻打蒙古部落,也曾有個別時期被蒙古部落脅裹,跟著蒙古一起打明朝,比如土木堡之變時,就有女真部落參加瓦剌對明朝的作戰。但一直以來,明朝都視女真人為“小角色”。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海西女真5000人侵擾明朝遼東重地撫順,這是女真部落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侵擾。之後的四五年時間裏,建州女真、哈達女真都曾和遼東明軍發生摩擦。此時的明朝財政正緊張,遼東明軍也多為步兵,騎兵甚少,因此對於女真部落的侵擾,多是消極防禦,憑城堅守,直到李成梁的到來。
李成梁是一個擅長打騎兵戰的將領,但明朝戰馬匱乏,讓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李成梁做出了一個決定:重修寬甸六堡。寬甸六堡,即孤山新堡、新甸堡、寬甸堡、大奠堡、永甸堡、長甸堡,東起鴨綠江,綿延200多裏,由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名將董鄂修築,至明朝後期已廢棄。李成梁重修六堡後,不但拓地700裏,更把六堡變成了貿易集市和戰馬產地。當地水草豐美,適合放牧,且臨近女真控製區,便於貿易,更重要的是,它是抵禦女真騎兵進入遼東的屏障。寬甸六堡的繁榮,不但讓李成梁迅速獲得了巨額的財富,更得到了充足的戰馬來源。從此之後,李成梁的嫡係遼東騎兵開始壯大,並終成勁旅。
實力壯大後的李成梁,發動了對蒙古、女真部落的全麵清剿,在重創蒙古部落後,李成梁將矛頭轉向了女真。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李成梁以誘敵深入計,重創建州女真。建州女真首領王皋被俘,後送到京城處死。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李成梁假裝與葉赫女真做生意,將葉赫女真頭領海清努誘到開原城襲殺。同年李成梁又向哈達部發動總攻,全殲女真哈達部。萬曆十九(公元1591年)年,一度聲勢浩大的女真部落,相繼被李成梁重創,幾乎奄奄一息。
而從明王朝建國後的戰略重點看,明朝的邊防,首先的針對對象,是北方的蒙古部落,遼東雖然也駐紮重兵,但主要對手同樣是蒙古人。對於當地的原住民女真人,在明朝立國的大部分時間裏,都缺少足夠的重視。明朝遼東邊防吃緊,是嘉靖時代的事情,當時東遷的蒙古“黃金家族”土蠻部,以及作為“朵顏三衛”存在的朵顏部,都把遼東當做侵擾對象。此時明朝的軍隊,大多數針對西麵的蒙古部落,而不是開原以北的女真部落。明朝隆慶(公元1567年~1573年)、萬曆(公元1573年~1620年)年間,明王朝以戚繼光守薊州,李成梁守遼東,對蒙古部落採取“樹德於西,耀威於東”的政策,即對西麵的阿勒坦等蒙古部落,用通貢互市的手段進行籠絡,對東麵的土蠻,則採取堅決的打擊,這種政策保障了明朝邊防的平安。曾是黃金家族的土蠻部,在明朝的持續打擊下日益衰落。尤其在李成梁就任遼東總兵後,對土蠻採取主動出擊的戰術,幾乎年年出擊,從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開始至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李成梁的遼東軍累積斬首土蠻軍達5萬人,強大的土蠻幾乎被打得奄奄一息。而另一個蒙古部落泰寧部也遭到毀滅性打擊,其首領速巴亥被李成梁擊斃。到了張居正改革的末期,無論是土蠻還是朵顏三衛,都已大為衰弱,不再是明王朝在遼東的主要威脅。之前不顯山水的女真部落,就這樣浮出水麵了。
【二】
說到女真部落的壯大,不得不說說李成梁的功過。
在隆慶、萬曆兩朝,遼東總兵李成梁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名將”,明史上說他的戰功“二百年未有”,即使是流芳百世的戚繼光,與他相比也相形見絀。李成梁,祖上是陝西人士,後來遷移到朝鮮,在明朝時期又歸國內附。40歲之前,他隻是個窮困潦倒的秀才,靠借錢行賄才承襲了祖上的官職,當上了鐵嶺指揮使,之後他否極泰來,連打勝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遼東總兵王首道陣亡,李成梁補缺,從此獨當一麵,連續重創蒙古軍,成為當時第一名將。此後,李成梁的“李家軍”盤踞遼東50年,儼然一方諸侯。
李成梁之所以能打仗,一是因為他善於使用詭計,經常以少勝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善於樹私恩。比起戚繼光來,李成梁的軍隊,算是私家軍,他用優厚的賞賜招攬壯士,甚至將遼東的軍屯土地拿給士兵們私分。在軍隊裏樹立他自己的絕對權威,他的部隊,不是李家“自己人”是休想指揮動的。而另一方麵,李成梁很善於“養寇”、“玩寇”,消滅掉一股勢力後,總要對敵人網開一麵,保證遼東年年有仗打,他年年有勝利,就可以年年要賞賜。因此幾十年來,他戰功卓著,在明朝大將中無出其右。
遼東女真,從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就開始接受了冊封,各部落都是明朝的“朝廷命官”,比如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就在明成祖朱棣遷走遼東三王後,被冊封為建州衛指揮使。遼東女真開始成為邊患,是從嘉靖末年開始,先前的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站在明朝一邊,經常隨明朝攻打蒙古部落,也曾有個別時期被蒙古部落脅裹,跟著蒙古一起打明朝,比如土木堡之變時,就有女真部落參加瓦剌對明朝的作戰。但一直以來,明朝都視女真人為“小角色”。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海西女真5000人侵擾明朝遼東重地撫順,這是女真部落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侵擾。之後的四五年時間裏,建州女真、哈達女真都曾和遼東明軍發生摩擦。此時的明朝財政正緊張,遼東明軍也多為步兵,騎兵甚少,因此對於女真部落的侵擾,多是消極防禦,憑城堅守,直到李成梁的到來。
李成梁是一個擅長打騎兵戰的將領,但明朝戰馬匱乏,讓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李成梁做出了一個決定:重修寬甸六堡。寬甸六堡,即孤山新堡、新甸堡、寬甸堡、大奠堡、永甸堡、長甸堡,東起鴨綠江,綿延200多裏,由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名將董鄂修築,至明朝後期已廢棄。李成梁重修六堡後,不但拓地700裏,更把六堡變成了貿易集市和戰馬產地。當地水草豐美,適合放牧,且臨近女真控製區,便於貿易,更重要的是,它是抵禦女真騎兵進入遼東的屏障。寬甸六堡的繁榮,不但讓李成梁迅速獲得了巨額的財富,更得到了充足的戰馬來源。從此之後,李成梁的嫡係遼東騎兵開始壯大,並終成勁旅。
實力壯大後的李成梁,發動了對蒙古、女真部落的全麵清剿,在重創蒙古部落後,李成梁將矛頭轉向了女真。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李成梁以誘敵深入計,重創建州女真。建州女真首領王皋被俘,後送到京城處死。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李成梁假裝與葉赫女真做生意,將葉赫女真頭領海清努誘到開原城襲殺。同年李成梁又向哈達部發動總攻,全殲女真哈達部。萬曆十九(公元1591年)年,一度聲勢浩大的女真部落,相繼被李成梁重創,幾乎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