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萬曆其實“四大征”
說起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公元1573年~1619年在位)在位時期的戰爭,除了晚年時期與遼東女真的戰爭外,今人耳熟能詳的就是“萬曆三大征”。從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2年)開始,經過“張居正改革”承平日久的明王朝,連續經歷了3場大規模的戰爭:寧夏平定哱拜叛亂,抗倭援朝戰爭,播州平定楊應龍之戰,3場大戰的勝利,讓親征的萬曆皇帝找到了“君臨天下”的感覺,“萬曆中興”的文治武功,因此達到了頂點。
然而事實上,在明王朝正全力進行“三大征”時,在中國西北的青藏地區,還發生了“第四大征”——鄭洛平定青藏之戰。這場戰爭之所以今天提及不多,主要因為他不似“三大征”那般波瀾起伏,但是對於維護明王朝在西北的統治,其重要意義,卻不亞於前麵3個。
關於萬曆時期這些征戰的是是非非,今人說法甚多,清朝人編修的明史認為正是這期間的幾次戰爭,耗盡了張居正改革留下的財政儲備,明王朝長期陷入了財用匱乏的局麵。而即使在當時,是否應當出兵作戰,明王朝上下也是意見不一,是萬曆皇帝堅定的主戰決心,才最終讓戰爭順利進行。那麽這4場戰爭,究竟又有哪些影響呢?
還是讓我們逐次來看。
【一】
要論三大征中,哪一場戰爭在今天知名度最高,當屬1592年開始的明朝抗倭援朝戰爭,其實在當時,這是明王朝最不想打的一場戰爭。
抗倭援朝戰爭,在朝鮮叫“壬辰衛國戰爭”,日本叫“文祿慶長之役”,爆發於明朝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2年)四月。導火線是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遣使者至朝鮮,要求朝鮮“借道”給日本,幫助日本攻打明王朝。實際原因是,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統一日本後,為穩固統治,採取了對外擴張政策,提出自己是“夢日而生”,“凡是太陽照耀到的地方,就是日本國土”,這是日本最早的“軍國主義思想”。在侵朝戰爭爆發前,豐臣秀吉早已做好了“三步計劃”,第一步滅亡朝鮮,第二步滅亡明朝,第三步占領印度支那,稱霸世界。而經過了幾十年的內戰,以及長期對中國東南沿海的騷擾,日本上下諸侯也早頭腦發熱,對中國明朝的態度漸轉為平視,不再以天朝上國待之。整個日本上下,都瀰漫著一股擴張好戰的狂熱情緒。“借道”要求遭朝鮮拒絕後,豐臣秀吉隨即翻臉,派20萬大軍入朝,拉開了侵朝戰爭的序幕。
此時朝鮮,正是李氏王朝統治時期,做了明朝200多年的藩屬國,承平日久,戰鬥力自然不靠譜。四月十四日日本出兵,五月二日日軍即占領漢城,五月八日日軍占領平壤,六月十一日,朝鮮國王李鬆逃奔鴨綠江,朝鮮8個省已經丟了7個。眼看亡國在即,與此同時,朝鮮也火速遣使者至明朝,請求明王朝出兵援助。朝鮮國王李鬆逃到鴨綠江後,再次向明朝萬曆皇帝遞交國書,朝鮮的使臣也分別遊說明朝各部大臣和內閣大員們,除了請求出兵外,更希望能夠到遼東避難。朝鮮國王更在國書裏向萬曆皇帝哭訴:“與其死於倭寇,不如死於父母之國。”真的把大明朝當親娘了。
對朝鮮戰局,大明朝這個“親娘”反應很遲鈍,起初的時候京城甚至有傳言,說是朝鮮國王和日本有勾結,企圖將明軍誘到朝鮮全殲,以達到侵略大明朝的目的。朝鮮七省淪陷後,明朝才派遼東鴨綠江寬甸堡副總兵佟養性率8名士兵渡江偵察敵情,佟養性回報說:“倭兵人少,可破也。”明朝內部,“主戰”、“主和”兩派更是爭吵不休。兵部尚書石星主張火速出擊,消滅倭寇,都察院的言官們大都反對,萬曆皇帝未表態。明朝態度猶疑的最主要原因,是此時寧夏發生叛亂(即“三大征”中的寧夏之亂),明朝的戰略重點也在於平叛,雙線作戰,自然要慎重考慮。
隨著寧夏之亂接近平定,萬曆皇帝終於下定了決心開戰。他對群臣的詔書“無遺他日疆患”,可謂一眼看穿了日本人的真實目的。兵部尚書石星主動要求率兵去朝鮮,但萬曆深知此人誌大才疏,選擇了兵部侍郎宋應昌。十月明朝正式任命李如鬆為征東提督,與遼東經略宋應昌一起提兵入朝。在此之前,明軍已經在朝鮮吃了兩次敗仗,先是遼東遊擊史儒於六月率3000部隊入朝,對日軍進行試探性進攻,反遭痛擊。七月,遼東副總兵祖承訓再率5000軍隊入朝,在平壤城下幾乎被全殲。經過兩次小規模的戰鬥,明朝對侵朝日軍的情況依然一派模糊,甚至連日軍侵朝部隊的總數都沒有搞清:朝鮮方麵說有30萬人,祖承訓回報說有3萬人。此時,盤踞建州的努爾哈赤也向明朝表忠心,表示願意協助明朝作戰,被明王朝婉拒。
日軍在早期占領朝鮮七省後,之所以不能乘勝追擊,按照朝鮮歷史書的說法,是因為朝鮮水師名將李舜臣多次在海上重創日軍,同時朝鮮當地起義軍的抵抗也拖住了日軍的腳步。中國方麵主流的說法是,明朝委派海商沈惟敬為特使出使日本,用談判方式迷惑了日本人,給明朝爭取了集結軍隊的時間。從後來事情的進展看,中國方麵的說法更靠譜——李如鬆於十二月入朝,於次年一月率4萬5千大軍抵達平壤城下,而平壤守將小西行長卻以為明朝是來“和談”的,差點讓李如鬆奇襲平壤得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雖然豐臣秀吉本人頭腦發熱,但身為侵朝日軍實際總指揮的小西行長卻是明白人,他在給豐臣秀吉的戰報裏就建議豐臣秀吉不能急於進攻明朝,至少要等到穩定朝鮮局勢再說,更斷定明朝必定會重兵救援朝鮮。事實印證了他的判斷,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2年)一月,明軍進抵平壤城下,李如鬆先假借封貢的名義,企圖直接奇襲平壤,但因為攻擊部隊過於猶豫,被小西行長識破,奇襲功敗垂成。在出兵之前,明朝的作戰計劃就不是打持久戰,而是畢其功於一役,以一場大勝徹底消滅日軍。如明朝使臣葛昆對朝鮮國王所說:“天朝(明朝)之計劃,在於一戰定幹坤,務使倭寇片甲不留。”
說起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公元1573年~1619年在位)在位時期的戰爭,除了晚年時期與遼東女真的戰爭外,今人耳熟能詳的就是“萬曆三大征”。從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2年)開始,經過“張居正改革”承平日久的明王朝,連續經歷了3場大規模的戰爭:寧夏平定哱拜叛亂,抗倭援朝戰爭,播州平定楊應龍之戰,3場大戰的勝利,讓親征的萬曆皇帝找到了“君臨天下”的感覺,“萬曆中興”的文治武功,因此達到了頂點。
然而事實上,在明王朝正全力進行“三大征”時,在中國西北的青藏地區,還發生了“第四大征”——鄭洛平定青藏之戰。這場戰爭之所以今天提及不多,主要因為他不似“三大征”那般波瀾起伏,但是對於維護明王朝在西北的統治,其重要意義,卻不亞於前麵3個。
關於萬曆時期這些征戰的是是非非,今人說法甚多,清朝人編修的明史認為正是這期間的幾次戰爭,耗盡了張居正改革留下的財政儲備,明王朝長期陷入了財用匱乏的局麵。而即使在當時,是否應當出兵作戰,明王朝上下也是意見不一,是萬曆皇帝堅定的主戰決心,才最終讓戰爭順利進行。那麽這4場戰爭,究竟又有哪些影響呢?
還是讓我們逐次來看。
【一】
要論三大征中,哪一場戰爭在今天知名度最高,當屬1592年開始的明朝抗倭援朝戰爭,其實在當時,這是明王朝最不想打的一場戰爭。
抗倭援朝戰爭,在朝鮮叫“壬辰衛國戰爭”,日本叫“文祿慶長之役”,爆發於明朝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2年)四月。導火線是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遣使者至朝鮮,要求朝鮮“借道”給日本,幫助日本攻打明王朝。實際原因是,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統一日本後,為穩固統治,採取了對外擴張政策,提出自己是“夢日而生”,“凡是太陽照耀到的地方,就是日本國土”,這是日本最早的“軍國主義思想”。在侵朝戰爭爆發前,豐臣秀吉早已做好了“三步計劃”,第一步滅亡朝鮮,第二步滅亡明朝,第三步占領印度支那,稱霸世界。而經過了幾十年的內戰,以及長期對中國東南沿海的騷擾,日本上下諸侯也早頭腦發熱,對中國明朝的態度漸轉為平視,不再以天朝上國待之。整個日本上下,都瀰漫著一股擴張好戰的狂熱情緒。“借道”要求遭朝鮮拒絕後,豐臣秀吉隨即翻臉,派20萬大軍入朝,拉開了侵朝戰爭的序幕。
此時朝鮮,正是李氏王朝統治時期,做了明朝200多年的藩屬國,承平日久,戰鬥力自然不靠譜。四月十四日日本出兵,五月二日日軍即占領漢城,五月八日日軍占領平壤,六月十一日,朝鮮國王李鬆逃奔鴨綠江,朝鮮8個省已經丟了7個。眼看亡國在即,與此同時,朝鮮也火速遣使者至明朝,請求明王朝出兵援助。朝鮮國王李鬆逃到鴨綠江後,再次向明朝萬曆皇帝遞交國書,朝鮮的使臣也分別遊說明朝各部大臣和內閣大員們,除了請求出兵外,更希望能夠到遼東避難。朝鮮國王更在國書裏向萬曆皇帝哭訴:“與其死於倭寇,不如死於父母之國。”真的把大明朝當親娘了。
對朝鮮戰局,大明朝這個“親娘”反應很遲鈍,起初的時候京城甚至有傳言,說是朝鮮國王和日本有勾結,企圖將明軍誘到朝鮮全殲,以達到侵略大明朝的目的。朝鮮七省淪陷後,明朝才派遼東鴨綠江寬甸堡副總兵佟養性率8名士兵渡江偵察敵情,佟養性回報說:“倭兵人少,可破也。”明朝內部,“主戰”、“主和”兩派更是爭吵不休。兵部尚書石星主張火速出擊,消滅倭寇,都察院的言官們大都反對,萬曆皇帝未表態。明朝態度猶疑的最主要原因,是此時寧夏發生叛亂(即“三大征”中的寧夏之亂),明朝的戰略重點也在於平叛,雙線作戰,自然要慎重考慮。
隨著寧夏之亂接近平定,萬曆皇帝終於下定了決心開戰。他對群臣的詔書“無遺他日疆患”,可謂一眼看穿了日本人的真實目的。兵部尚書石星主動要求率兵去朝鮮,但萬曆深知此人誌大才疏,選擇了兵部侍郎宋應昌。十月明朝正式任命李如鬆為征東提督,與遼東經略宋應昌一起提兵入朝。在此之前,明軍已經在朝鮮吃了兩次敗仗,先是遼東遊擊史儒於六月率3000部隊入朝,對日軍進行試探性進攻,反遭痛擊。七月,遼東副總兵祖承訓再率5000軍隊入朝,在平壤城下幾乎被全殲。經過兩次小規模的戰鬥,明朝對侵朝日軍的情況依然一派模糊,甚至連日軍侵朝部隊的總數都沒有搞清:朝鮮方麵說有30萬人,祖承訓回報說有3萬人。此時,盤踞建州的努爾哈赤也向明朝表忠心,表示願意協助明朝作戰,被明王朝婉拒。
日軍在早期占領朝鮮七省後,之所以不能乘勝追擊,按照朝鮮歷史書的說法,是因為朝鮮水師名將李舜臣多次在海上重創日軍,同時朝鮮當地起義軍的抵抗也拖住了日軍的腳步。中國方麵主流的說法是,明朝委派海商沈惟敬為特使出使日本,用談判方式迷惑了日本人,給明朝爭取了集結軍隊的時間。從後來事情的進展看,中國方麵的說法更靠譜——李如鬆於十二月入朝,於次年一月率4萬5千大軍抵達平壤城下,而平壤守將小西行長卻以為明朝是來“和談”的,差點讓李如鬆奇襲平壤得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雖然豐臣秀吉本人頭腦發熱,但身為侵朝日軍實際總指揮的小西行長卻是明白人,他在給豐臣秀吉的戰報裏就建議豐臣秀吉不能急於進攻明朝,至少要等到穩定朝鮮局勢再說,更斷定明朝必定會重兵救援朝鮮。事實印證了他的判斷,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2年)一月,明軍進抵平壤城下,李如鬆先假借封貢的名義,企圖直接奇襲平壤,但因為攻擊部隊過於猶豫,被小西行長識破,奇襲功敗垂成。在出兵之前,明朝的作戰計劃就不是打持久戰,而是畢其功於一役,以一場大勝徹底消滅日軍。如明朝使臣葛昆對朝鮮國王所說:“天朝(明朝)之計劃,在於一戰定幹坤,務使倭寇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