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時期,蒙古韃靼部已經占領了河套,明王朝曾多次發動“搜套”戰役,企圖驅逐河套的蒙古人,但事與願違,幾次北征,諸路軍隊皆畏敵如虎,不敢硬打,明軍的怯懦,畏戰,從此暴露無遺。此後雖有明孝宗18年“中興”,但隨後的荒唐皇帝朱厚照怠政,他雖自號武宗,時常統兵北巡,還和蒙古韃靼可汗達延汗硬碰硬地打了一仗,但正是這時期,明朝完全丟失了河套草原,失去了這個寶貴的戰略要地。到了嘉靖帝朱厚熜在位的時候,明朝簡直是“慘敗大連環”,先是繼達延可汗後成為蒙古草原最強力量的韃靼阿勒坦可汗,持續肆虐明朝邊陲,年年破關南下,搶掠人口財物無數,甚至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搞起了大突襲,繞過明朝邊防城關直衝到北京城下,差點逼得嘉靖帝簽城下之盟。北京城外十幾萬明軍竟無人敢出戰,隻敢跟在後麵“禮送”蒙古軍出境。北部邊防敗績連連,東南沿海也好不到哪去,明朝水師雖然數次挫敗葡萄牙殖民者,卻屢屢被倭寇海匪打得灰頭土臉。特別是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40個倭寇登陸江南搶掠,一路殺到南京,沿路殺害軍民數千人,明朝當地部隊竟然無力阻止。軍隊戰鬥力如此不堪,明朝隻能在北方加固長城,憑城抵禦蒙古人,在東南剿倭中,胡宗憲也不得不拉下臉皮,機關權謀算盡,誘降戰鬥力強悍的王直、徐海部。王直伏法後,餘部一千多人盤踞岑港,明朝調動數萬精兵,打了8個月方才全殲,怎一個灰頭土臉了得。
當年橫掃天下的大明雄師,怎會如此不堪?
說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明朝自中期開始的重文輕武,文官帶兵,少不得有外行領導內行瞎指揮,又比如明朝軍製分散,都督府有統兵權卻無調兵權,兵部有調兵權卻無統兵權,相互牽製造成事權不一,還比如明王朝政治腐敗,軍官貪墨,吃空額扣軍餉,造成戰鬥力低下,都是原因,但核心的問題,卻是士兵。
明王朝的政府軍,從開國時就實行軍屯衛所製,這個製度借鑑了唐朝時候的府兵製,明朝洪武、永樂兩朝軍力強大的根基,即來自於此。軍屯衛所製的前提隻有一個——土地保障。明朝士兵,基本都是國家劃撥土地,戰時打仗平時耕種,士兵世代服役,土地所有製完善的情況下,這個政策自然能激發士兵的作戰積極性,且節約國家錢糧。明朝初期有軍隊180萬,朱元璋曾自誇說“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分錢糧”。從明宣宗朱瞻基在位開始,明朝土地兼併日重,土地兼併的黑手,自然伸向了軍屯。明朝宣德、正統、成化年間皆曾多次清丈軍屯,但治標不治本。到了明孝宗“弘治中興”時期,為保障軍隊戰鬥力,明孝宗一麵清丈軍屯,重新給軍隊劃撥土地,一麵頒布了《民壯法》,即各省州府,皆有義務挑選精壯農民,由國家給予補貼,戰時打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義務兵役製度。此舉一度奏效,但好景不長,明孝宗過世後,即位的朱厚照“行政不作為”,軍隊的土地兼併日重,大公公劉瑾就曾企圖借清丈軍屯來樹立政績,卻激起反對,釀成安化王叛亂。此時明朝,軍隊土地侵占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了,至嘉靖朝開始,越演越烈。
軍隊土地流失的最大危害,就是大量士兵流離失所,或者淪為軍官家裏的佃農。有的無地士兵為了活路,不得不給權貴家當雜役、奴僕,到了嘉靖朝中期,甚至達官貴人家修樓蓋廟,也就直接調部隊當苦力,保衛大明江山的百萬雄兵,就這樣淪為了苦役、雜役、佃農。這樣的軍隊要戰鬥力,顯然不可能。結果,就有了明軍戰場上屢戰屢敗的情景。
中國封建王朝的軍事歷史,總有這樣一個固定的劇本,早期國家軍隊強大的時候戰無不勝,後期國家軍隊戰鬥力衰退腐化,就不得不依賴大量帶有私家軍性質的軍隊,來繼續保家衛國的使命。東漢末年的各路諸侯,唐朝末年的各路藩鎮,宋朝的嶽家軍等等,都屬於這類性質。從明朝中期開始,隨著政府軍戰鬥力的退化,大批有卓越指揮才能的將領開始自己募兵,編練有濃厚私人烙印的軍隊,以期建功沙場。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就是其中之一。
【二】
其實建立私人烙印濃厚的募兵軍隊,並非戚家軍所首創,早在土木堡之變時,大同總兵郭登就曾“招募健兒五千”,用以補充兵力不足,但那時明軍戰鬥力猶存,募兵隻是補充。到了明朝中後期,邊防形勢日益嚴峻,大批募兵軍隊悉數粉墨登場。在戚家軍揚名立萬之前,嘉靖年間,北方有宣府總兵馬芳在宣化編練的“馬家軍”,南方有譚綸曾在南京、台州等地“招募壯士,教以戰陣”,四川有大將劉顯的“劉家軍”,還有早期在蘇州抗擊倭寇,由任環招募蘇州鄉民組成的“任家軍”,和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俞大猷,也有一支精銳水師“俞家軍”。然而眾多的“x家軍”中,大多都是曇花一現,時至今日,名聲最響亮的,還是戚繼光親手打造的那支英雄部隊——戚家軍。
戚家軍之所以名聲響亮,自然因為戰鬥力強悍,戰績輝煌。這一切,是怎麽做到的?封建王朝中後期,私家軍性質的部隊,往往比政府軍更有戰鬥欲望。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統帥的個人威望,士兵對敵人的苦大仇深,打起來不用動員,嚴明的紀律,同宗的地域性。戚家軍,不但兼而有之,且有獨創。
當年橫掃天下的大明雄師,怎會如此不堪?
說原因,當然有很多,比如明朝自中期開始的重文輕武,文官帶兵,少不得有外行領導內行瞎指揮,又比如明朝軍製分散,都督府有統兵權卻無調兵權,兵部有調兵權卻無統兵權,相互牽製造成事權不一,還比如明王朝政治腐敗,軍官貪墨,吃空額扣軍餉,造成戰鬥力低下,都是原因,但核心的問題,卻是士兵。
明王朝的政府軍,從開國時就實行軍屯衛所製,這個製度借鑑了唐朝時候的府兵製,明朝洪武、永樂兩朝軍力強大的根基,即來自於此。軍屯衛所製的前提隻有一個——土地保障。明朝士兵,基本都是國家劃撥土地,戰時打仗平時耕種,士兵世代服役,土地所有製完善的情況下,這個政策自然能激發士兵的作戰積極性,且節約國家錢糧。明朝初期有軍隊180萬,朱元璋曾自誇說“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分錢糧”。從明宣宗朱瞻基在位開始,明朝土地兼併日重,土地兼併的黑手,自然伸向了軍屯。明朝宣德、正統、成化年間皆曾多次清丈軍屯,但治標不治本。到了明孝宗“弘治中興”時期,為保障軍隊戰鬥力,明孝宗一麵清丈軍屯,重新給軍隊劃撥土地,一麵頒布了《民壯法》,即各省州府,皆有義務挑選精壯農民,由國家給予補貼,戰時打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義務兵役製度。此舉一度奏效,但好景不長,明孝宗過世後,即位的朱厚照“行政不作為”,軍隊的土地兼併日重,大公公劉瑾就曾企圖借清丈軍屯來樹立政績,卻激起反對,釀成安化王叛亂。此時明朝,軍隊土地侵占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了,至嘉靖朝開始,越演越烈。
軍隊土地流失的最大危害,就是大量士兵流離失所,或者淪為軍官家裏的佃農。有的無地士兵為了活路,不得不給權貴家當雜役、奴僕,到了嘉靖朝中期,甚至達官貴人家修樓蓋廟,也就直接調部隊當苦力,保衛大明江山的百萬雄兵,就這樣淪為了苦役、雜役、佃農。這樣的軍隊要戰鬥力,顯然不可能。結果,就有了明軍戰場上屢戰屢敗的情景。
中國封建王朝的軍事歷史,總有這樣一個固定的劇本,早期國家軍隊強大的時候戰無不勝,後期國家軍隊戰鬥力衰退腐化,就不得不依賴大量帶有私家軍性質的軍隊,來繼續保家衛國的使命。東漢末年的各路諸侯,唐朝末年的各路藩鎮,宋朝的嶽家軍等等,都屬於這類性質。從明朝中期開始,隨著政府軍戰鬥力的退化,大批有卓越指揮才能的將領開始自己募兵,編練有濃厚私人烙印的軍隊,以期建功沙場。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就是其中之一。
【二】
其實建立私人烙印濃厚的募兵軍隊,並非戚家軍所首創,早在土木堡之變時,大同總兵郭登就曾“招募健兒五千”,用以補充兵力不足,但那時明軍戰鬥力猶存,募兵隻是補充。到了明朝中後期,邊防形勢日益嚴峻,大批募兵軍隊悉數粉墨登場。在戚家軍揚名立萬之前,嘉靖年間,北方有宣府總兵馬芳在宣化編練的“馬家軍”,南方有譚綸曾在南京、台州等地“招募壯士,教以戰陣”,四川有大將劉顯的“劉家軍”,還有早期在蘇州抗擊倭寇,由任環招募蘇州鄉民組成的“任家軍”,和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俞大猷,也有一支精銳水師“俞家軍”。然而眾多的“x家軍”中,大多都是曇花一現,時至今日,名聲最響亮的,還是戚繼光親手打造的那支英雄部隊——戚家軍。
戚家軍之所以名聲響亮,自然因為戰鬥力強悍,戰績輝煌。這一切,是怎麽做到的?封建王朝中後期,私家軍性質的部隊,往往比政府軍更有戰鬥欲望。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統帥的個人威望,士兵對敵人的苦大仇深,打起來不用動員,嚴明的紀律,同宗的地域性。戚家軍,不但兼而有之,且有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