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怎麽窮呢?主要是嚴重的財政赤字。每年的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相比,幾乎都是負數。就以宋仁宗在位40年的平均值算,北宋每年的歲入,高達1億3千萬兩白銀,但是每年的支出,卻約為1億5千萬兩,如此搞下去,破產隻是時間問題。
北宋為什麽會這麽窮,其實原因很簡單,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首先就是公務員工資問題。北宋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對文官採取恩養的政策,在北宋如果你是個文官,日子可以說非常爽。就算你開始是個芝麻綠豆官,什麽都不幹,慢慢地熬資歷,最後估計也能熬到個二三品退休,至於工資,更是肥得流油。北宋宰相的工資,如果以大米的比價折合人民幣的話,估計一年可以拿到100萬人民幣。另外普通的公務員,都有各種福利補貼,比如加班費、糧食補貼、取暖費、消暑費。就是最普通的八品縣令,每月基本工資就有15貫,折合成人民幣1萬多,換到今天,也是一個十足的金領。外加北宋機構臃腫,從宋真宗開始,北宋的科舉就一直在擴招,比起明朝科舉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情景,北宋科舉的錄取要寬鬆得多。到了宋仁宗時期,甚至到了三五個人裏就有一個進士的地步。錄取得多了,當然官也多。王安石在自己給宋神宗的奏摺裏就說了,北宋在宋神宗初期的官職數額,比起北宋建國時,幾乎多了6倍。
至於兵弱,那就更好理解了。北宋一直貫徹“強幹弱枝”的建軍方略,中央掌握的禁軍數量,到了北宋末年足足有100萬人,水滸裏說林沖是“80萬禁軍教頭”,其實還是一個縮了水的數字。兵多了,可質量那叫一個次,北宋的禁軍,基本都是通過募兵招募來的,平時訓練鬆懈,甚至每個月領稅糧,都要僱人給他們挑擔,更別說打仗,幾乎就是一群兵大爺。北宋忌諱邊境將領專兵,對邊境軍事力量控製極其嚴格,外加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軍事指揮體係,想打贏對外戰爭,也就做夢可以想想。
所以到了北宋中期,對西夏的戰爭屢戰屢敗。宋朝調40萬京軍鎮守西夏,又以範仲淹、韓琦等名將鎮守,也隻能是製約西夏的進攻,平滅西夏基本沒戲。最後達成議和條款,又白白地加上一筆歲幣。
對了,最後還有歲幣的問題。今人皆說宋朝和遼國澶淵之盟後,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其實就在澶淵之盟簽訂後,遼國一直在找各種藉口,要求宋朝增加歲幣,特別是動不動就要求宋朝歸還柴榮當年從遼國占領的關南17縣。對遼國的每次無理要求,宋朝大多數情況下都選擇息事寧人。到了北宋中期,每年給遼國的歲幣已經到了50萬,而給西夏的歲幣也有10萬。花錢買和平的結果,就是國家財政支出激增。
北宋對士人這麽好,那麽國家的工作效率怎麽樣呢,就一個字,慢。北宋官場的特點,是機構臃腫,官員眾多,好好的一件事,差不多有六七個人管,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管。別說是平時日常生活,就是北宋對西夏作戰這麽大的事,北宋的政府機關,在傳送公文,批閱戰報時的拖遝情景,讓在前線打仗的範仲淹都氣得七竅生煙,斥責說好好的一件事情,哪怕再急,也總要給你拖十天半個月,等你批下來,我這邊仗都打完了。打仗尚且如此,平時更不用說。
這就是北宋在王安石變法前麵臨的問題,國家窮,不是因為收入少,而是因為花錢多。一是花錢養官,養到最後官都養得不幹活。二是花錢養兵,養到最後兵都不打仗;三是花錢買和平,誰知道買和平的價格不斷上漲,越來越買不起。偏偏宋神宗本人也是個很有誌氣的皇帝,在即位初期,年少氣盛的他也很想做一番事業,因此經歐陽修推薦,他結識了王安石,王安石伶俐的口才,對時局的分析,都讓宋神宗有醍醐灌頂之感。公元1070年,宋神宗正式下詔,以王安石為相,全國變法。
【二】
有關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歷朝歷代皆詬病不斷,要論是非,卻還要看看王安石都變了哪些法。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政治上,設置三司條例司,其實就是收攏權力。原先北宋宰相眾多,辦起事情來頗多掣肘,有了這個就好辦了。變法的事,王安石管。
經濟上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幾條: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均輸法、青苗法、募役法、養馬法、軍事上是保甲法。
解釋一下這些變法的條文,似乎都是很不錯的。比如方田均稅法,就是清丈土地,重新核算賦稅,為的是查清大地主隱瞞土地的情況,減輕農民負擔;農田水利法,是要規定各地由老百姓集資興修水利,不足的部分由官府補上;均輸法,是國家壟斷商品“物流”,取平均價,減少商人囤積居奇;青苗法,就是國家在災年借米糧給農戶,農戶豐收後,按照官定的利息償還;養馬法,是由老百姓負責養馬,並且減免賦稅;軍事上的保甲法,是把農民編成保甲,農時耕種,閑時訓練,戰時編入軍隊打仗。
從表麵上看,王安石變法的每個內容,似乎都是為老百姓著想,考慮到老百姓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麵,可謂是煞費苦心,那麽,一旦真的執行起來呢?
我們還是結合北宋當時的官場實際,從法令本身來看一看吧。
先說農田水利法。這個法規定由當地農民自己出錢集資興修水利,官府補充剩餘的部分,農民來年償還官府的欠款,看似是很為民著想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大有漏洞可鑽:一個水利工程要花多少錢,老百姓沒這個概念,都是地主和當官的說了算,說多少就多少,100萬的工程,攤上沒良心的,敢給老百姓報價200萬,老百姓白白挨了宰,還要還官府的錢……
北宋為什麽會這麽窮,其實原因很簡單,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首先就是公務員工資問題。北宋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對文官採取恩養的政策,在北宋如果你是個文官,日子可以說非常爽。就算你開始是個芝麻綠豆官,什麽都不幹,慢慢地熬資歷,最後估計也能熬到個二三品退休,至於工資,更是肥得流油。北宋宰相的工資,如果以大米的比價折合人民幣的話,估計一年可以拿到100萬人民幣。另外普通的公務員,都有各種福利補貼,比如加班費、糧食補貼、取暖費、消暑費。就是最普通的八品縣令,每月基本工資就有15貫,折合成人民幣1萬多,換到今天,也是一個十足的金領。外加北宋機構臃腫,從宋真宗開始,北宋的科舉就一直在擴招,比起明朝科舉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情景,北宋科舉的錄取要寬鬆得多。到了宋仁宗時期,甚至到了三五個人裏就有一個進士的地步。錄取得多了,當然官也多。王安石在自己給宋神宗的奏摺裏就說了,北宋在宋神宗初期的官職數額,比起北宋建國時,幾乎多了6倍。
至於兵弱,那就更好理解了。北宋一直貫徹“強幹弱枝”的建軍方略,中央掌握的禁軍數量,到了北宋末年足足有100萬人,水滸裏說林沖是“80萬禁軍教頭”,其實還是一個縮了水的數字。兵多了,可質量那叫一個次,北宋的禁軍,基本都是通過募兵招募來的,平時訓練鬆懈,甚至每個月領稅糧,都要僱人給他們挑擔,更別說打仗,幾乎就是一群兵大爺。北宋忌諱邊境將領專兵,對邊境軍事力量控製極其嚴格,外加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軍事指揮體係,想打贏對外戰爭,也就做夢可以想想。
所以到了北宋中期,對西夏的戰爭屢戰屢敗。宋朝調40萬京軍鎮守西夏,又以範仲淹、韓琦等名將鎮守,也隻能是製約西夏的進攻,平滅西夏基本沒戲。最後達成議和條款,又白白地加上一筆歲幣。
對了,最後還有歲幣的問題。今人皆說宋朝和遼國澶淵之盟後,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其實就在澶淵之盟簽訂後,遼國一直在找各種藉口,要求宋朝增加歲幣,特別是動不動就要求宋朝歸還柴榮當年從遼國占領的關南17縣。對遼國的每次無理要求,宋朝大多數情況下都選擇息事寧人。到了北宋中期,每年給遼國的歲幣已經到了50萬,而給西夏的歲幣也有10萬。花錢買和平的結果,就是國家財政支出激增。
北宋對士人這麽好,那麽國家的工作效率怎麽樣呢,就一個字,慢。北宋官場的特點,是機構臃腫,官員眾多,好好的一件事,差不多有六七個人管,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管。別說是平時日常生活,就是北宋對西夏作戰這麽大的事,北宋的政府機關,在傳送公文,批閱戰報時的拖遝情景,讓在前線打仗的範仲淹都氣得七竅生煙,斥責說好好的一件事情,哪怕再急,也總要給你拖十天半個月,等你批下來,我這邊仗都打完了。打仗尚且如此,平時更不用說。
這就是北宋在王安石變法前麵臨的問題,國家窮,不是因為收入少,而是因為花錢多。一是花錢養官,養到最後官都養得不幹活。二是花錢養兵,養到最後兵都不打仗;三是花錢買和平,誰知道買和平的價格不斷上漲,越來越買不起。偏偏宋神宗本人也是個很有誌氣的皇帝,在即位初期,年少氣盛的他也很想做一番事業,因此經歐陽修推薦,他結識了王安石,王安石伶俐的口才,對時局的分析,都讓宋神宗有醍醐灌頂之感。公元1070年,宋神宗正式下詔,以王安石為相,全國變法。
【二】
有關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歷朝歷代皆詬病不斷,要論是非,卻還要看看王安石都變了哪些法。
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政治上,設置三司條例司,其實就是收攏權力。原先北宋宰相眾多,辦起事情來頗多掣肘,有了這個就好辦了。變法的事,王安石管。
經濟上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幾條: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均輸法、青苗法、募役法、養馬法、軍事上是保甲法。
解釋一下這些變法的條文,似乎都是很不錯的。比如方田均稅法,就是清丈土地,重新核算賦稅,為的是查清大地主隱瞞土地的情況,減輕農民負擔;農田水利法,是要規定各地由老百姓集資興修水利,不足的部分由官府補上;均輸法,是國家壟斷商品“物流”,取平均價,減少商人囤積居奇;青苗法,就是國家在災年借米糧給農戶,農戶豐收後,按照官定的利息償還;養馬法,是由老百姓負責養馬,並且減免賦稅;軍事上的保甲法,是把農民編成保甲,農時耕種,閑時訓練,戰時編入軍隊打仗。
從表麵上看,王安石變法的每個內容,似乎都是為老百姓著想,考慮到老百姓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麵,可謂是煞費苦心,那麽,一旦真的執行起來呢?
我們還是結合北宋當時的官場實際,從法令本身來看一看吧。
先說農田水利法。這個法規定由當地農民自己出錢集資興修水利,官府補充剩餘的部分,農民來年償還官府的欠款,看似是很為民著想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大有漏洞可鑽:一個水利工程要花多少錢,老百姓沒這個概念,都是地主和當官的說了算,說多少就多少,100萬的工程,攤上沒良心的,敢給老百姓報價200萬,老百姓白白挨了宰,還要還官府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