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把新的部隊投入戰鬥。例如p·r·馬利諾夫斯基中將指揮的近衛第2集團軍在大雪覆蓋的草原上,以每天強行軍二十五英裏到三十英裏的速度趕到了作戰地區。當這些蘇軍部隊參加戰鬥以後,德軍撤退到科捷爾尼科沃,接著於12月29日又放棄該城,後退到科捷爾尼科沃西南大約六十英裏的齊莫夫尼基,並撤過了馬尼奇河。這裏正是曼施泰因12月12日開始發動進攻的地方。


    曼施泰因的突破嚐試遭到失敗之後,他和鮑密斯用這樣一種想法來自我安慰,即陷入合圍的德軍,能夠牽製大量蘇軍部隊,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很有用的。赫爾曼·戈林曾經保證說,將向被合圍的第6集團軍空運足夠的補給品,一直堅持到1943年春季——據認為那時德軍將再次征服整個這一地區。然而,他的保證來能兌現。戈林答應每天向史達林格勒空運五百噸食物、燃料和彈藥,結果證明他是過分樂觀了。事實上,到12月底,每天空運去的物資不到一百噸。12月中旬,忍飢挨餓的德軍部隊就已開始屠宰羅馬尼亞騎兵師的馬匹來充飢了。


    朱可夫和最高統帥部這時正在進行準備,以便對被合圍的第6集團軍實施最後進攻。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人精心製定的"指環"戰役計劃,這時(1942年12月最後幾天)已準備就緒,隻待實施。


    12月底,在國防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為了作戰方便起見,史達林提議把消滅被圍德軍的任務交給一個司令員來指揮。史達林詢問大家應該把這一任務交給哪位司令員,於是有人提議羅科索夫斯基。


    史達林轉向朱可夫問道:"你怎麽不吭聲?"


    朱可夫答道:"我認為兩位司令員都很能幹,如果把史達林格勒方麵軍的部隊撥歸羅科索夫斯基指揮,那末葉廖緬科必然會感到委屈的。"


    "現在不是談論委屈不委屈的時候。"史達林打斷朱可夫的話說,"給葉廖緬科打個電話,向他宣布國防委員會的決定。"


    當晚,朱可夫用高頻電話跟時廖緬科通了話,把國防委員會的決定——委任羅科索夫斯基執行最後消滅史達林格勒德軍的任務,並把葉廖緬科的第57、第62和第64集團軍轉交給羅科索夫斯基的頓河方麵軍。不出朱可夫所料,葉廖緬科很難過,於是朱可夫試圖向他解釋為什麽要作出這一決定。


    不久以後,史達林格勒方麵軍更名為南方方麵軍,並被派去進攻羅斯托夫的德軍。最高統帥部關於把史達林格勒方麵軍的三個集團軍撥歸頓河方麵軍指揮的指令是12月30日下達的。


    1943年1月,頓河方麵軍的編成內共有二十一萬二千人,約六千五百門火炮和迫擊炮,二百五十餘輛坦克和近三百架作戰飛機。


    關於最高統帥部和朱可夫在這次反攻中所起的作用,蘇聯歷史學家們隻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才首次作了精確而作盡的描述。比較有益的記載之一是q·沃羅比堯夫上校在《軍事史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他在這篇文章中指摘沃羅諾夫元帥早些時候發表的有關這次攻勢的文章學術水平不高。在讚揚了華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和沃羅諾夫在全麵製訂這次戰役計劃方麵所做的工作之後,沃羅比堯夫指責沃羅諾夫說。


    現在讓我們稍許談談h·h·沃羅諾夫對最高統帥部12月28日指令的批評。他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最高統帥部的那項指令,要求對部署進行很多調整,還需要增加許多部隊、多消耗大量炮彈……我們很清楚,這個《莫斯科方案》。進程是極端緩慢的,而且必須投入許多兵力和兵器……不仔細地研究情況,不先同我們(最高統帥部駐戰區代表)進行初步討論,就通過了最高統帥部的決定,這種做法使我們感到驚訝……


    令人遺憾的是,回憶錄的作者並沒有舉出事實性的論據來證明他的批評。


    沃羅比堯夫接著對方麵軍的作戰方案同最高統帥部的作戰方案進行了比較,證明最高統帥都的指令並非象沃羅諾夫說的那樣必須對部署進行許多調整。他證明,在第65和第66集團軍的作戰地區,方麵軍提出的計劃和最高統帥部的計劃,隻有一些微小的差別。他進一步指出,對於其他集團軍的配置也不需要作重大改變。


    "實際上,最高統帥部對於方麵軍的計劃所作的改動,是改變了第65、第57、第64和第66集團軍的主力部隊的突擊方向。……從而減輕了部隊的各項任務。而這樣做是更符合當時的實際力量對比的。1


    1q·沃羅比堯夫著《關於"指環"戰役》,載蘇聯《軍事史雜誌》,1962年11月號,第52頁-第54頁。——原書注


    沃羅比堯夫上校承認,最高統帥部犯了一些錯誤。例如,在7月至9月期間,在頓河河套和在耶爾佐夫卡——薩莫法洛夫卡一線發動反擊時,最高統帥部無根據地用零敲碎打的方式使用它的戰略預備隊,因而不但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而且招致了重大損失。最高統帥部也沒有為消滅被圍的軸心國部隊,為在德軍防線上打開缺口之後擴大進攻提供預備隊。


    但是,沃羅比堯夫指出,最高統帥部關於粉碎被圍德軍的決定是適宜的、正確的。他斥責沃羅諾夫竟聲稱這是採納了他的計劃和頓河方麵軍司令部的計劃。沃羅比堯夫說,他非常希望對此作出澄清,因為這一爭論"具有教育意義——它涉及到最高統帥部為一方,最高統帥部代表和方麵軍司令部為另一方之間的關係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可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並收藏朱可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