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本身、伊斯特拉河以及周圍一帶地區構成了一條非常有利的天然防線。我認為,及時占領這條防線,將能藉助為數不多的部隊組織起堅固的防禦,並能把一些部隊配備到集團軍的第二梯隊。從而建立一個縱深防禦地域,同時能省下一定數量的部隊去加強克林方向的防禦。


    經過全麵的考慮,並同我的助手們一起仔細進行了研究之後,我把我們的設想報告給方麵軍司令員,並要求他允許我們後撤到伊斯特拉防線1。


    1k·k·羅科索夫斯基著《在首都北部接近地上》,載蘇聯《軍事史雜誌》,1966年12月號,第52頁-第53頁。——原書注


    經過一係列幾乎是不間斷的作戰和交火,羅科索夫斯基的集團軍在兵員和兵器方麵都遭到沉重損失。而且,剩下的部隊也已精疲力盡。此外,羅科索夫斯基寫道,"指揮人員和參謀人員疲勞得連站都站不穩了,隻有在乘車從這一地段到另一地段的旅途中,才能打上一個盹兒。"


    在這種情況下,羅科索夫斯基沒有料到他的老朋友(原來還是他的下級),會拒絕他提出的後撤要求。他寫道:"t·k·朱可夫大將聽了我們的建議和要求,斷然表示不同意,並命令我們拚死據守,決不許後撤一步。"


    羅科索夫斯基非常失望,一不做,二不休,他決定越過朱可夫宜接找總參謀長。


    我認為後撤到伊斯特拉防線的問題非常重要,因此我不能同意方麵軍司令員的決定,於是我直接找了總參謀長、蘇聯元帥b·m·沙波什尼科夫,向他詳細說明我的建議是可行的。幾個小時以後,我們收到了他的答覆。他對我們說這項建議是正確的,他作為總參謀長批準實施這項建議。


    由於我在和平時期在軍隊任職期間就熟悉鮑裏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所以我確信這個答覆肯定是經過最高統帥同意的,無論如何是報告了最高統帥的,得到總參謀長的許可以後,我們立即起草了要部隊在當天夜間把主力後撤到伊斯特拉水庫防線的命令。為了掩護這次後撤,在原來的陣地留下幾支加強分隊,等到掩護任務完成以後,他們隻有在受到敵軍壓力的情況下才可後撤。


    一個下級越級上訴,而且他的行動得到了上一級的批準,那位遭到否決的指揮員知道自己的權威受到破壞,這種情形在任何國家的軍隊中都是一樁嚴重的事情。朱可夫作出了相應的反應。他給羅科索夫斯基發了一封簡短的電報;"方麵軍的部隊是由我指揮的。我撤銷關於部隊後撤到伊斯特拉水庫對岸的命令。我命令在已占領的防線上進行防禦,不得後撤,一步也不得後撤。朱可夫大將。"


    羅科索夫斯基服從了。


    《軍事史雜誌》的主編作了一次非同尋常的嚐試,想弄清這次爭執的原委。他們要求朱可夫解釋一下這段往事。


    主編走訪了前百方方百軍司令員、蘇聯元帥朱可夫,要求他解釋一下為什麽當時不準第16集團軍後撤到伊斯特拉河對岸。他回答說,關於第16集團軍後撤問題,不僅要考慮這個集團軍本身的利害,而且要依據整個方麵軍的態勢來作出決定,這個集團軍一旦撤過伊斯特拉河,第5集團軍的右翼就將暴露出來,而且方麵軍司令部所在地佩爾胡什科沃方向將失去保護。"


    德軍開始向第16集團軍左翼施加更大的壓力,終於迫使蘇軍向東退卻,德軍還強波了伊斯特拉河。


    在伏爾加河水庫以南,德軍突破第30集團軍的防禦,以其坦克和摩托化兵團迅速推進,擴大突破縱深。同時,德軍向索爾漢奇諾戈爾斯克方向強攻,從北麵合圍伊斯特拉水庫。


    由於德軍投入了六個師(三個坦克師、兩個步兵師和一個摩托化師),對蘇軍第30集團軍的摩托化步兵第107師和第16集團軍的步兵第126師、騎兵第17師、坦克第58師以及坦克第25旅發動進攻,克林和索爾漢奇諾戈爾斯克方向的形勢變得極端危險了。


    羅科索夫斯基寫道:"所有這些部隊,實力都很弱,兵員不足。摩托化步兵第107師隻有大約三百人。我們的坦克第58師已沒有坦克,而坦克第25旅隻有十二輛坦克,其中四輛是t-34坦克。"


    在德軍方麵,盡管向前推進了,但軍官們對他們自己能否取勝,憂心仲仲,出現了許多不祥的跡象。最令人不安的是,補給品奇缺,特別是冬裝和在嚴寒條件下維護武器裝備所必需的備品。嚴寒使得坦克的光學瞄準具不起作用,發動機必須經過預熱才能發動(德軍在坦克下麵安裝了火爐)。德軍占領區的俄國人民的態度也不容忽視。古德裏安記載了他同奧廖爾的一位上了年紀的公民的如下一段談話:


    作為表明俄國人民的態度的一個例證。我想引用我當時在奧廖爾遇到一位上了年紀的沙俄將軍對我講的一番話。他說;"倘若你們二十年前來,我們本來會伸出雙臂歡迎你們的。可是現在太遲了。我們剛剛開始走上正軌,你們倒來了,又讓我們倒退二十年,以致我們將不得不再一次從頭做起。所以我們都為俄國而戰,而且在這一事業中,我們大家都是團結一致的。"


    11月23日,古德裏安去會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馮·柏克元帥,要求推遲進攻日期。理由是部隊已經精疲力盡、沒有冬裝、補給係統運轉不靈,以及缺少坦克和大炮。馮·柏克打電話向陸軍總司令馮·布勞希奇報告。布勞希奇斷然拒絕了古德裏安關於轉入防禦直到明春的建議。古德裏安得出結論說:"鑑於陸軍總司令和陸軍參謀長拒絕我的要求所採取的方式;必須認為不僅希特勒本人,而且他們也都贊成繼續進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可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並收藏朱可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