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半月,蘇軍最高統帥部採取了一係列步驟來挫敗預計德軍將實施的對莫斯科的攻勢。朱可夫繼續加強莫斯科附近的防線,並調整了西方方麵軍的部署。關於朱可夫所起的作用,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別洛夫作過詳細的、有益的介紹。除了記載他負責的地段的作戰情況外,別洛夫還描述了他和朱可夫一起出席的一次戰略計劃會議的情形。他對於朱可夫和史達林之間的關係的記述是很有趣的1:


    12·a·別洛夫著《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後》,第42頁——第43頁。——原書注


    11月9日15時45分,我來到伏龍芝大街上的會合地點。天氣陰冷,秋日早臨的黃昏已經開始了。不久,朱可夫的車子開來了,我上了車。


    我們從鮑羅維茨基大門進了克裏姆林宮。有一段不長的路是徒步走的。我們靜靜地走著。司令員隻是在一處停留一會兒,用手指著一個圓坑說:"炸彈坑。"


    在離彈坑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通向地下室的入口。我們沿階而下,來到一條長長的走廊。


    別洛夫描寫了這座地下建築物中許多戒備森嚴的房間。走廊的盡頭,一扇門開著,通向一間寬敞的、燈火通明的房間。在最左邊的牆角處放著一張大寫字檯,上麵擺著好幾部電話機。


    朱可夫把我介紹給站在辦公室中央的史達林。


    如今,我回憶往事,情不自禁地記起那些細小的、無關緊要的細節。初次印象使我感到驚訝和迷惑不解。


    在那個年代,報紙上對於史達林是寫得很多的,說他堅強、英明,是一個天才人物……


    自從1933年以來,我一直沒有見過他。他的模樣已經大變了。我百前站著的是一個個頭不高、麵容疲倦而瘦削的人。八年時間裏他好象老了二十歲。可是,朱可夫的舉止更使我驚異。他講話言辭尖銳,有一種傲慢語氣。給人的印象是,這裏的高級首長也許是朱可夫。而史達林也完全體察了這一點。他臉上甚至不時露出有些困惑不解的神色。


    對於別洛夫所謂的朱可夫講話的"傲慢語氣",人們很難無保留地予以接受。別洛夫也許是誤解了朱可夫所特有的自信和他意識到他肩負的重任。而且,在同這位大將密切共事近一年時間以後,史達林不可能不對他的無可否認的才幹產生深刻印象。朱可夫關於德軍即將發動進攻的預言性的警告,必定提高了他在最高統帥心目中的地位。在史達林的老朋友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未能阻止德軍前進之後,挽救危局的重擔就落在了朱可夫的肩上。不可低估的是,正是朱可夫使史達林確信在紅場舉行十月革命節慶祝活動是可行的。在那些危急的日子裏,似乎沒有理由懷疑史達林不把朱可夫看作是在緊急時刻可以指靠的人。


    而在朱可夫方麵,他也能把自己的首長看作是比較具有普通人的性格的人物,而不是看成象蘇聯報刊描繪的從來不犯錯誤的天才。朱可夫後來在同繼任的蘇聯領導人交往時,沿襲了這種"平等"態度(也許在軍事問題上甚至還有優越感),而他後來遭遇的一些麻煩中,有些麻煩也許正是由於這種態度引起的1。


    1什捷緬科將軍對朱可夫當時的情形作了有趣的描寫:"在前麵各章裏,我對朱可夫元帥已經講得很多了。但是必須補充這樣一點,即他是一位有著傑出的指揮才能、膽略和獨到見解的人。他實行他的決定是非常堅決的。為了追求這場戰爭所要實現的目標,無論遇到什麽障礙,他也不會停步不前。當朱可夫覺得在某些引起爭論的問題上自己正確的時候,他能相當尖銳地同史達林抗爭,而這是別人誰都不敢做的。"見c·m·什捷緬科著《戰爭年代的蘇軍總參謀部》,第383頁。——原書注


    據別洛夫的記述,史達林在聽完朱可夫的反突擊計劃之後,批準了這項計劃,同時撥出三個空軍師來支援這次作戰行動。他命令把反突擊推遲二十四小時,以便使在朱可夫右翼作戰的羅科索夫斯基的集團軍完成其準備工作。重要的是,作戰行動必須在兩個地段同時發動,以防德軍以其預備隊實施機動。


    在會見時。別洛夫表示急需增加一批自動武器。他強調指出,德軍在火力上明顯超過蘇軍徒步作戰的騎兵。史達林答應給別洛夫一千五百支自動步槍和兩個新的七十六毫米口徑火炮連。


    同時,最高統帥部把第50軍配屬給西方方麵軍,並把圖拉的防禦任務交給朱可夫負責。這就意味著方麵軍的防禦地帶又大大加長了。朱可夫開始從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得到新的補充部隊和坦克部隊來加強防線。其中有些部隊剛剛在烏克蘭執行作戰任務歸來。來自最高統帥部的部隊,被集中使用在最危險的接近地上,特別是用在預計德軍裝甲兵團可能實施主要突擊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克林和伊斯特拉方向上。戰土們領到了暖和的冬裝——短大衣、氈靴、絮得很厚的棉衣和有耳套的帽子。與此相反,衣衫單薄的德軍已經被"嚴寒將軍"折磨得瘦弱不堪了。


    雖然西方方麵軍得到大量增援部隊,到11月中旬已經擁有六個集團軍,但都隊分散在三百七十多英裏的戰線上。朱可夫希望確保受威脅較大的地段的安全,並掌握一支方麵軍預備隊,以便在必要時實施機動。但是,11月13日,史達林打來電話,朱可夫不得不猝然改變計劃。對於這次變故,朱可夫在他的回憶錄中是這樣記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可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奧托·普雷斯頓·錢尼並收藏朱可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