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會眾說明:張少帥隨蔣赴京,實出意外,他不贊成,但來不及阻止。他又說到如果我們內
訌,張少帥的生命就沒有機會了,東北軍也會完蛋的;如果我們團結鎮靜,蔣對我們的力量
將有所畏懼,不敢為難你們的少帥;三角聯盟也能繼續存在,發揮作用。周並向那些憤怒的
軍人們誓言,中共絕不出賣三角聯盟,始終與盟友站在一條戰線上,決不讓少帥和東北軍一
方受害。那些暴躁軍人終於在無可奈何之中不得不顧全大局。
至此,西安事變一幕便告結束了。被拘禁的蔣介石安然回到了南京。這一事變的首腦張
學良,從此渡著長期不見天日的生涯。當事人之一的中共,由與張楊共同反蔣,一變而為西
127/166
----------------------- page 464-----------------------
《我的回憶》第三冊
安事變和平解決的調停人,再進而南京談判,以期達成國共間的和解。張楊共的三角聯盟,
因內部的混亂,再也不能有一致的行動了,西安事變的眾多關係人都在洗刷自己的責任,以
期蔣介石那根報復的棍子,不會打在自己的頭上。更重要的是剿共的戰爭事實上是停止了,
代之而來的是抗日戰爭。
1 我在一九三八年發表的告國人書中,曾提到我是在西安事變以前十八天到達陝北的,那應當是十二
月二日。
2 關於“一二九”運動的詳情,可參看中國現代史資料叢書《一二九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一
九五四年版
3 “雙十二”張楊等十餘將領發表的通電全文見:《我所認識的蔣介石》,馮玉祥著,第四十九——第
五十頁,香港文化供應社,一九四九年再版。
4 西安事變前,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關係已有改善這一點,david dallin 在其所著《蘇聯與遠東》
一書中(見第五章——國立編譯館民國三十九年版)曾加闡述。而西安事變時,英美各國與蘇聯對遠東的外
交態度,漸趨接近一點,也可從王明這些話中窺其梗概。
第二章 延安百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蔣介石氏脫險,由張學良陪同自西安飛返南京,此舉使西
安的張、楊、共三角聯盟立即陷於混亂,也令陝北中共內部大為震動,幾乎無人不覺得將有
大禍臨頭。乘此時機,毛澤東氏玩弄其“買空賣空”的手腕,拋棄一切道德思想和共產主義
的原則觀念,不擇手段,甚至無所不為的企求達到他的目的。這種目的,是防止蔣介石返回
南京後繼續剿共或逼降,以求中共的生存和乘機發展。這些又與毛氏奸詐地追求個人獨裁的
勾當糾纏在一起。應當說毛氏的努力,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中共終於喘過一口氣,但從此毛
氏也真正建立了個人獨裁的基礎。
隻要約略研究一下當時中國的處境,人們就能了解,西安事變的始末,及其以後法上的
種種情況,都是不足為奇的。當時日本的侵略,及其嚴重和迫切,使一切看來不可能的事,
都成為可能。這其中主要之點,是中共得慶起死回生。換句話說,蘇維埃運動,是中共瀕於
死亡的邊緣,抗日不僅解救了中共的厄運,還給予它自有向前發展的機會。
這些事說來話長,恕作者不能一一論及,隻能就個人所接觸到的扼要敘述。大體說來,
在西安事變以前,處於偏僻地區的中共,是被動的接受抗日的影響。譬如說,中共曾主動的
聯絡張學良,但也從這種聯絡,中共才從張學良那裏了解了許多反日情況,特別是東北軍人
的反日情緒。當時少數美國記者,訪問陝北,也使中共的要人們對國際友人同情中國人抗日
的情況,略知一二。此外還有一些抗日消息和書刊流傳到陝北,使張聞天輩模模糊糊的了解
到,陝北以外的情形是進步了。
西安事變以後,中共的抗日運動,開始由被動轉到主動,能夠逐漸脫出偏遠的地區,滲
入到抗日的實際活動中去。這些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便是中共遷都延安,從此延安成為有
名的的赤都。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知道蔣介石氏已由張學良護送回南京,
便立即將原駐紮在保安的中央機構,向延安遷移。這件事,中共中央早有準備。乘此西安事
變剛結束之時,不動聲色的建立起立足之地。
延安雖是一個縣城,但地居陝北的中心,城內外的房屋與窯洞,足供中共中央各機關之
用。這裏對西安和各地的交通都很方便,而且有一個小型飛機場,張學良與周恩來的來往,
就曾多次利用這個飛機場。當我們這些中共要人,從那不成樣子的保安遷到延安時,心胸都
大為開朗。一般人都認為延安市大有可為的地方,有人說,延安是一個歷史名城,邊防重地,
128/166
----------------------- page 465-----------------------
《我的回憶》第三冊
有的人更說,這裏可以招兵買馬,廣攬四方豪傑。
訌,張少帥的生命就沒有機會了,東北軍也會完蛋的;如果我們團結鎮靜,蔣對我們的力量
將有所畏懼,不敢為難你們的少帥;三角聯盟也能繼續存在,發揮作用。周並向那些憤怒的
軍人們誓言,中共絕不出賣三角聯盟,始終與盟友站在一條戰線上,決不讓少帥和東北軍一
方受害。那些暴躁軍人終於在無可奈何之中不得不顧全大局。
至此,西安事變一幕便告結束了。被拘禁的蔣介石安然回到了南京。這一事變的首腦張
學良,從此渡著長期不見天日的生涯。當事人之一的中共,由與張楊共同反蔣,一變而為西
127/166
----------------------- page 464-----------------------
《我的回憶》第三冊
安事變和平解決的調停人,再進而南京談判,以期達成國共間的和解。張楊共的三角聯盟,
因內部的混亂,再也不能有一致的行動了,西安事變的眾多關係人都在洗刷自己的責任,以
期蔣介石那根報復的棍子,不會打在自己的頭上。更重要的是剿共的戰爭事實上是停止了,
代之而來的是抗日戰爭。
1 我在一九三八年發表的告國人書中,曾提到我是在西安事變以前十八天到達陝北的,那應當是十二
月二日。
2 關於“一二九”運動的詳情,可參看中國現代史資料叢書《一二九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一
九五四年版
3 “雙十二”張楊等十餘將領發表的通電全文見:《我所認識的蔣介石》,馮玉祥著,第四十九——第
五十頁,香港文化供應社,一九四九年再版。
4 西安事變前,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關係已有改善這一點,david dallin 在其所著《蘇聯與遠東》
一書中(見第五章——國立編譯館民國三十九年版)曾加闡述。而西安事變時,英美各國與蘇聯對遠東的外
交態度,漸趨接近一點,也可從王明這些話中窺其梗概。
第二章 延安百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蔣介石氏脫險,由張學良陪同自西安飛返南京,此舉使西
安的張、楊、共三角聯盟立即陷於混亂,也令陝北中共內部大為震動,幾乎無人不覺得將有
大禍臨頭。乘此時機,毛澤東氏玩弄其“買空賣空”的手腕,拋棄一切道德思想和共產主義
的原則觀念,不擇手段,甚至無所不為的企求達到他的目的。這種目的,是防止蔣介石返回
南京後繼續剿共或逼降,以求中共的生存和乘機發展。這些又與毛氏奸詐地追求個人獨裁的
勾當糾纏在一起。應當說毛氏的努力,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中共終於喘過一口氣,但從此毛
氏也真正建立了個人獨裁的基礎。
隻要約略研究一下當時中國的處境,人們就能了解,西安事變的始末,及其以後法上的
種種情況,都是不足為奇的。當時日本的侵略,及其嚴重和迫切,使一切看來不可能的事,
都成為可能。這其中主要之點,是中共得慶起死回生。換句話說,蘇維埃運動,是中共瀕於
死亡的邊緣,抗日不僅解救了中共的厄運,還給予它自有向前發展的機會。
這些事說來話長,恕作者不能一一論及,隻能就個人所接觸到的扼要敘述。大體說來,
在西安事變以前,處於偏僻地區的中共,是被動的接受抗日的影響。譬如說,中共曾主動的
聯絡張學良,但也從這種聯絡,中共才從張學良那裏了解了許多反日情況,特別是東北軍人
的反日情緒。當時少數美國記者,訪問陝北,也使中共的要人們對國際友人同情中國人抗日
的情況,略知一二。此外還有一些抗日消息和書刊流傳到陝北,使張聞天輩模模糊糊的了解
到,陝北以外的情形是進步了。
西安事變以後,中共的抗日運動,開始由被動轉到主動,能夠逐漸脫出偏遠的地區,滲
入到抗日的實際活動中去。這些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便是中共遷都延安,從此延安成為有
名的的赤都。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知道蔣介石氏已由張學良護送回南京,
便立即將原駐紮在保安的中央機構,向延安遷移。這件事,中共中央早有準備。乘此西安事
變剛結束之時,不動聲色的建立起立足之地。
延安雖是一個縣城,但地居陝北的中心,城內外的房屋與窯洞,足供中共中央各機關之
用。這裏對西安和各地的交通都很方便,而且有一個小型飛機場,張學良與周恩來的來往,
就曾多次利用這個飛機場。當我們這些中共要人,從那不成樣子的保安遷到延安時,心胸都
大為開朗。一般人都認為延安市大有可為的地方,有人說,延安是一個歷史名城,邊防重地,
128/166
----------------------- page 465-----------------------
《我的回憶》第三冊
有的人更說,這裏可以招兵買馬,廣攬四方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