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完全撇開了希特勒的命令,向格萊米塞和阿拉庫爾攻擊第12軍,證明是正確的。當巴爾克於九月二十一日接替指揮“g”集團軍群時,就已看出,美軍決心打通一條去薩爾河和萊茵河的道路,而且隻要給予巴頓以行動的自由,他就可以完成這項任務。這時,“西部壁壘”仍然沒有部隊,根本談不上建立堅固的防禦。根據我們的觀點,對第12軍的先頭部隊實施反擊,是很有利的,因為這使美軍喪失了在爾後進攻中取勝的信心。雖然我們的攻擊代價很高,但是它很及時,事實證明這一舉是正確的,而且真正阻住了美軍第3集團軍。


    我們現在才知道,當時巴頓是根據艾森豪九月二十二日的命令停止前進的。這位盟軍總司令決定採納蒙哥馬利的建議,主攻選在北翼,掃清安特衛普的接近地,以期在冬天到來以前占領魯爾區。因此,令美軍第3集團軍無條件地轉入防禦。這一步棋的對錯姑且不論,但是它確實使“g”集團軍群鬆了一口氣。我們獲得了幾個星期的寬限,以便重整我們已經垮了的部隊,並作好抗擊敵人爾後突擊的準備。


    十月的暫時平靜


    十月是非常平靜地渡過的,隻是在我們當麵的梅斯以南以及在第19集團軍地帶內的孚日山西坡有過幾次局部的行動。由於亞琛附近的情況危急,我們隻得讓第3和第15裝甲步兵師調出,換給我們的卻隻有一個警衛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談不上什麽進攻行動的,一切精力都集中在加固防禦上。


    俄國戰場的德軍部隊還有相當的戰鬥力,從那裏來的人看到我們西線部隊的情況都深為震驚。裝備的損失大得驚人,例如,第19集團軍原來擁有1480門火炮,而在從法國南部撤退時就損失了1316門。我們所轄的部隊是個雜牌軍,有空軍人員,有警察,有老有少,特種營的成員不是有胃病就是有耳疾,甚至從德國調來的裝備很好的部隊,實際上都沒有經過訓練,從演兵場直接送到戰場,有的裝甲旅還沒有進行過連級規模的訓練,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會損失那樣多坦克的原因 [ 註:我們還得到一個由俄國戰場調來的師,即黨衛軍第30步兵師。但是,這個部隊帶有一種反抗情緒,我們建議把他們解散。這一請求被拒絕了。 ] 。


    我們部隊的條件說明,“g”集團軍群要作大量的司令部工作。我們要使每一個人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把新來的裝甲旅送到第11和第21裝甲師去受訓,這兩個師屬於德國國防軍中第一流的部隊,他們曾在俄國和非洲長期作戰,屢建戰功。遺憾的是,德軍最高統帥部採取了錯誤的作法,即繼續組建新的裝甲部隊,主要是編入黨衛軍序列,忽視給老的裝甲師增補人員和裝備。


    十月末,當倫斯德元帥來到我們司令部,說他是去參加隆美爾元帥的國葬途經這裏,我當即大驚失色。他說,凱特爾打電話告訴他,隆美爾在諾曼第遭到空襲而負傷,健康正在恢復的時候,因舊病復發逝世;並說,這次他是作為希特勒的代表去參加葬禮的。當時倫斯德元帥的確一點也不知道隆美爾是怎樣被謀殺的。後來,我被關在戰俘營裏的時候,才得知隆美爾之死的可怕真象。


    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也常常被蒙在鼓裏,並不知道一些事情的真象。根據希特勒的手諭,任何人都不得知道份外的事情。指揮官也不掌握什麽情況,他們為提高士氣,隻得講一些什麽非凡的新式武器,什麽正在發展潛艇戰,什麽敵軍內部分歧在增長之類的話,要麽就是傳播戈培爾的宣傳機器裏製造出來的一些鬼話。本書是以研究軍事問題為目的的,因此對這些傷腦筋的問題不擬贅述。


    我們預料,美軍下一次的突擊將通過梅斯和孚日山之間的“洛林大門”,這是歷史上德國和法國入侵別國時都曾走過的地方。一九一四年,法軍總參謀部選擇這一地域作為實現其著名的第17號計劃的場所,在聖薩林和莫蘭什之間,卡斯特瑙第2集團軍在巴伐利亞皇太子茹普列希特手下遭到慘敗。如今,三十年過去了,我們在同一地域也麵臨著一次大規模的進攻。象一九一四年一樣,我們也要重視貝爾弗特山口,美軍大有可能通過該山口從南麵突入阿爾薩斯。但是,我們確信,主要突擊方向還是指向洛林,因為向阿爾薩斯的進攻必然會在萊茵河兩岸停止下來,至少暫時是這樣。


    因此,第1集團軍優先得到了換班部隊的加強和軍需品的補充。第11裝甲師從前線調了下來,到聖阿沃爾德編入集團軍預備隊。由我們這裏調走了第5坦克集團軍司令部和第47、第58坦克軍的司令部,調換給我們的隻有一個第89軍司令部。總的看來,第1集團軍掩護“洛林大門”,第19集團軍則負責防守孚日山一線。


    在作戰準備中,我們著重進行夜間戰鬥的訓練,因為美軍享有製空權,我們無法在白天進攻。我們的行動計劃是以彈性防禦原則為基礎的,其價值已經在俄國的歷次會戰中得以證實。配置在前進陣地的部隊肯定會遭到敵人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襲擊,因此我們下令,在發現敵人即將發起進攻時,前邊的部隊就要後撤若幹英裏,在前沿隻留下一些警戒分隊。這樣,敵人隻是向一片空塹壕進行破壞性射擊,我們的部隊就可以保存實力,以應付主要的戰鬥。


    在我們的後方,成立了專門的指揮機構和勞工勤務機構,以從事加固“西部壁壘”的工作,我們自己又在這些防禦工事之前構築了幾道防禦地區。行政勤務部門和居民都參加挖掘掩蔽部。時間是短促的,當美軍發起進攻時,防禦工事還遠遠沒有構築完畢。但是,盡管如此,這些工事在爾後的激烈戰鬥中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還布設了許多地雷。 [ 註:馬其諾防線對我們的價值是不大的,因為它總的方向不對頭。但是地下掩蔽部還是有用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坦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馮·梅林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馮·梅林津並收藏坦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