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是不能戰勝的嗎?


    德軍在俄國取得的戰果清楚地證明,俄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一九四一年秋末,盡管俄國有遼闊的國土,泥濘的大地和冬季半融的冰雪,而我們裝備又不足,兵力數量上也屬劣勢,但德軍確曾勝利在望。即使在危急的一九四四年和一九四五年,我們的士兵從來也沒有感到比俄軍差。但是,虛弱的德軍,就象海洋裏的礁石,被無窮無盡的士兵和坦克的浪濤包圍著,衝撞著,最後被它們淹沒掉了。對於俄軍,自然是不能低估的,對它們的強、弱點要慎重而冷靜地加以分析。就他們的作戰能力而言,如果認為兵力對比懸殊,俄軍就是不可戰勝的,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戰爭經驗表明,德軍曾以一比五的劣勢兵力取得勝利,當然我們參戰的部隊必須是接近於齊裝滿員的。有時,在兵力對比更加懸殊的情況下,我們也取得了勝利。在這方麵,其它西方國家軍隊未必能比我們強。


    俄軍的地麵作戰能力最強,海空軍不算怎樣強。盡管戰後取得一些成就,俄國空軍要達到西方國家空軍的水平還不是那麽容易的。毫無疑問,俄國海軍還需要學習許多東西。未來戰爭中,俄國的主力軍仍然是地麵部隊,特別是數量最多的坦克部隊。我們預期他們要以閃電般的速度實施深遠的進攻,並與西歐國家共產黨同情者培養的叛軍相配合。至於原子戰會對他們這樣的行動產生什麽樣的影響,這不能預料。但是,假如真的到了互擲原子彈的地步,俄國的遼闊國土和掩蔽它的活動的秘密屏幕,將使俄國成為西方的強大敵手。


    不管多麽強大的空軍也不能阻止俄軍的進軍。西方世界的軍隊最迫切需要的是出生入死的步兵,它們應準備以反坦克武器阻止俄軍的突擊,西方也需要有強大的坦克和機械化部隊,以對入侵的俄軍實施反擊,並將其擊退 [ 註:雖然我在戰爭年代幾乎一直在坦克部隊服役,但我仍強調需要步兵。 ] 。


    西方軍隊的士兵應為這場決定命運的戰鬥而進行認真而係統的訓練。不僅戰術上,而且體力上的訓練都安排計劃好,以使我們的部隊能在對等的條件下與俄軍交鋒。我們必須考慮俄軍戰鬥方法的特點,並作好相應準備。重要之點在於有勇氣,善於機斷行事,並準備擔負重大責任。同俄國人打仗,嚴格的紀律也是很重要的。而正在加強的體力的訓練,還不足以使士兵去應付十分激烈的鬥爭。


    最重要的因素是精神因素。我們需要有不屈不撓的意誌,以保護西方文明不致遭到蘇聯人的破壞。


    第二十章 西線的危機


    指揮職務的變更--“g”集團軍群的情況--聖薩林之戰--十月的暫時平靜


    指揮職務的變更


    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日,巴爾克將軍和我來到“g”集團軍群司令部,該司令部當時駐在阿爾薩斯的莫爾謝姆。解除集團軍群司令官布拉斯科維茨將軍及其參謀長吉爾登費爾德中將的職務,是件不愉快的事情。當我們在樹木成蔭的孚日山旁經過時,我想起了上次到這一地區時的情景,想起了當年怎樣突破馬其諾防線,怎樣風馳電掣般地向多農進軍,怎樣衝進法軍第43軍司令部以及列斯堪尼將軍又是怎樣率其司令部正式投降的。當時,在取得輝煌勝利的戰局結束時,我在一個師裏當作戰科長。現在我已當了集團軍群的參謀長。這個集團軍群總算逃避了被殲的命運,但卻麵臨著難以對付的危機。


    布拉斯科維茨將軍是舊軍校出身,具有東普魯士人那種堅強的特點。他剛剛把他的集團軍群從法國南部的困境中解救出來,但是由於他第一次在波蘭,這回又在阿爾薩斯,跟希姆萊爭吵,冒犯了上司。象其他的許多人一樣,他成了希特勒及其助手們的替罪羊。後來,他在荷蘭指揮部隊時,曾取得很好的成績,最後在紐倫堡自殺慘死 [ 註:他作為戰爭罪犯等待受審時,跳樓自殺身死。 ] 。


    巴爾克在上任以前,先到希特勒那裏,聽他長時間講述了軍事形勢。元首認為,英美軍隊將被阻於以下之線:由斯凱爾特河口開始,沿“西部壁壘”至梅斯直到孚日山。由於補給的困難,敵人必將停止前進。希特勒宣稱,他要利用這一停歇時間,向比利時發動一次反攻。他說十一月中旬就是執行這一行動的合適時間,實際上這一時間推遲了約四個星期。隨後討論了“g”集團軍群的情況。希特勒怒氣沖沖地責難了布拉斯科維茨指揮部隊的方法,他斥責他膽子太小,缺乏進攻精神。事實上,他是想讓布拉斯科維茨攻擊巴頓第3集團軍的翼側,並把它擊退到蘭斯(我們不久就證明,希特勒的這一指責是荒謬的)。最後,希特勒正式下令:巴爾克應竭盡全力守住阿爾薩斯-洛林一線,因為政治形勢要求守住舊帝國的省分。巴爾克還應為贏得時間而進行戰鬥,無論發生什麽情況,都不要指望調動在阿登地區進攻的部隊來支援“g”集團軍群。


    九月初,倫斯德元帥重任西線德軍總司令,我的老友維斯特佛爾中將給他當參謀長 [ 註:維斯特佛爾由義大利來到這裏。他在義大利給凱塞林當參謀長。 ] 。原來的總司令莫德爾元帥調去指揮駐荷蘭和比利時的“b”集團軍群,他順利地把曾在諾曼第浴血作戰的殘餘部隊解救了出來,不久,由於堅守荷蘭南部而使他的聲望提高。九月末,由於在阿納姆取得勝利,情況有所好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坦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馮·梅林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馮·梅林津並收藏坦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