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我們經常從紀堯姆那兒聽到勃蘭特的艷史,因而有可能藉此對他進行訛詐。可我們從來沒打算這樣做。我們深知,在波恩這個盤根錯節、利害交錯的政治環境裏,報界避諱這類新聞。再者,這樣做對我們也沒什麽好處。我們並不想毀掉他,尤其是我們對他已相當了解,學會了與他打交道。所有的情報機構均信奉一條:與其重新熟悉一個新魔鬼,不如與已知的魔鬼打交道。我們也不例外。
平時生活猶如清教徒的魏納首先意識到勃蘭特桃色事件的意義,開始趁火打劫。他找到勃蘭特提醒他,倘若紀堯姆在法院上公開總理性生活的富於刺激的細節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魏納還警告勃蘭特,東德現在訛詐他易如反掌。其實魏納本人未必真的認為勃蘭特會受到訛詐。要挾勃蘭特對我們沒什麽好處。魏納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昂納克,知道訛詐勃蘭特不符合這位東德領導人處世謹慎的作風。勃蘭特身邊早已覬覦總理寶座的施密特在這件事上不像魏納那樣咄咄逼人,但也沒怎麽幫勃蘭特。在國際社會上享有盛名的勃蘭特在黨內結果落了個四麵楚歌的境地。他意識到,不僅他上台後身邊一直潛伏著一名敵國間諜,而且本國的警察和情報機構還對他亂搞女人的事了如指掌。他的政敵隨時可以利用這批材料來反他。勃蘭特已陷入窮途末路。惟一的選擇就是辭職。
我事先估計到東歐集團和莫斯科可能會對我們在勃蘭特身邊安插間諜一事作出不利於我們的政治反應,於是起草了一份題為《聯合政府危機的事態發展及勃蘭特的辭職》的報告,呈送給了昂納克。提起這件事是因為勃列日涅夫當時聲稱,他對紀堯姆一事感到不快,還說他根本不知道有這麽一個人,更不要說他從事的間諜活動了。昂納克後來也這樣講。也許他們講的是實話。然而勃蘭特辭職僅一個月,米爾克告訴我,莫斯科同意我的觀點,即這一醜聞的根子在西德的國內政治。勃蘭特在東德的普通老百姓中有大批的擁護者,因為東方政策意味著他們可以與西德的親人團聚。勃蘭特的下台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在新施特雷利茨市,有人在街頭交通標誌牌上塗寫了勃蘭特街幾個大字。勃蘭特1970年首次踏上東德土地的愛爾福特市內出現了匿名大字報,譴責在他背後拆台的行徑。北部城市居斯特羅的郵局截獲了一封三位年輕姑娘試圖發給勃蘭特的慰問電報。上麵說:“我們希望你的繼任人有勇氣完成你開創的事業。”無論東德還是西德,皆把勃蘭特的下台看做是一場災難。我主管的情報局成了眾矢之的。
與此同時,還有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認為紀堯姆打入西德總理辦公室是我一生當中最輝煌的成就。勃蘭特的崇拜者們--前東德不乏其人--不能原諒我在他下台一事上起的作用。為了以正視聽,我必須在此特別說明,我把紀堯姆一案視為當時我們遭受的最大的失敗。我們在勃蘭特倒台一事中扮演的角色好比是將足球踢進自己的大門。我們既不希望,也沒有策劃勃蘭特下台。然而一旦事態發展起了連鎖反應,就難以再製止。我又該在哪個節骨眼上喝令停止呢?
政治與情報工作之間的關係常常別別扭扭。從安德羅波夫上台一直到戈巴契夫時期,我們遵循的一項基本方針是:間諜活動不應妨害緩和。與此同時,我們又麵臨搞到北約秘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這正應了一句古老的俄羅斯成語:既要給熊洗澡,又不能弄濕了它的皮毛。在此情況下,明哲保身的最佳辦法就是無所事事。我的一些同事很了不起,一生成績平平,風平浪靜。成功者既會得到獎勵,也會受到懲罰。
勃蘭特辭職兩周後,我試圖振作起來,在日記上寫了下麵一段話:
勃蘭特在我們這個時代和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他一生碩果纍纍。現實政治的弊端更襯托出他人格的可愛。而我們無意之中卻扮演了復仇女神的角色。
人們現在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問,讓紀堯姆留在勃蘭特的辦公室難道不是代價太高,風險太大了嗎?凡事自然要從最壞的角度考慮,從一開始就應想到一旦失敗,會付出什麽代價。但真的可以做到這一點嗎?走到哪一步應該罷手不幹?照此推論下去,所有國家的情報機構都得關門。可我並沒有看到有哪個國家這樣做,至少是現在還沒有。
多年後,我還將有機會親自感受到勃蘭特的寬宏大量。1993年他去世前不久,在一次宣布出版他1991年撰寫的回憶錄的法文版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反對對我進行刑事起訴。我本來希望有機會親自向他道歉,但他不想見到我或是紀堯姆,回函說:“那樣會使我太痛苦。”
1995年夏,紀堯姆久病不愈後去世。我在柏林新建的馬察恩墓地參加了他的葬禮。墓地周圍是一群高層建築,如今成了昂納克夢想中的工人共和國的混凝土遺蹟。簡短的葬禮就要開始了。這時,大門被砰然撞開,一個人旋風般地走了進來。我轉過身,希望進來的是克裏斯特爾或皮埃爾,那個早熟的孩子。他所了解的父親隻是個假象。真正的父親卻是一個兼有雙重身份的人。然而當他明白這一切的時候,隔閡已經鑄成。間諜活動毀了不少人的生活,尤其是孩子。這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然而克裏斯特爾和皮埃爾都沒有露麵。兩人拒絕出席葬禮。舊日深深的創傷難以在紀堯姆去世前彌合。剛剛走進來的人是紀堯姆的第二個妻子埃爾克,我們挑選照顧他的那位女護士,也是他餘生所愛的人。她默默地坐著,對人們好奇的目光視而不見,沉浸在對她所愛的那個人的回憶裏。對她來說,他不是什麽赫赫有名,抑或臭名昭著的大間諜紀堯姆,而是一個領取養老金的人,一個眼看自己熟悉並為之獻身的製度分崩離析,試圖找回人生意義的老人。我和埃爾克一起走了出來,來到無人照看的墓地,看著棺木徐徐沉入穴中。按照共產黨人的傳統習慣,我將一支紅玫瑰投入墓穴。
平時生活猶如清教徒的魏納首先意識到勃蘭特桃色事件的意義,開始趁火打劫。他找到勃蘭特提醒他,倘若紀堯姆在法院上公開總理性生活的富於刺激的細節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魏納還警告勃蘭特,東德現在訛詐他易如反掌。其實魏納本人未必真的認為勃蘭特會受到訛詐。要挾勃蘭特對我們沒什麽好處。魏納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昂納克,知道訛詐勃蘭特不符合這位東德領導人處世謹慎的作風。勃蘭特身邊早已覬覦總理寶座的施密特在這件事上不像魏納那樣咄咄逼人,但也沒怎麽幫勃蘭特。在國際社會上享有盛名的勃蘭特在黨內結果落了個四麵楚歌的境地。他意識到,不僅他上台後身邊一直潛伏著一名敵國間諜,而且本國的警察和情報機構還對他亂搞女人的事了如指掌。他的政敵隨時可以利用這批材料來反他。勃蘭特已陷入窮途末路。惟一的選擇就是辭職。
我事先估計到東歐集團和莫斯科可能會對我們在勃蘭特身邊安插間諜一事作出不利於我們的政治反應,於是起草了一份題為《聯合政府危機的事態發展及勃蘭特的辭職》的報告,呈送給了昂納克。提起這件事是因為勃列日涅夫當時聲稱,他對紀堯姆一事感到不快,還說他根本不知道有這麽一個人,更不要說他從事的間諜活動了。昂納克後來也這樣講。也許他們講的是實話。然而勃蘭特辭職僅一個月,米爾克告訴我,莫斯科同意我的觀點,即這一醜聞的根子在西德的國內政治。勃蘭特在東德的普通老百姓中有大批的擁護者,因為東方政策意味著他們可以與西德的親人團聚。勃蘭特的下台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在新施特雷利茨市,有人在街頭交通標誌牌上塗寫了勃蘭特街幾個大字。勃蘭特1970年首次踏上東德土地的愛爾福特市內出現了匿名大字報,譴責在他背後拆台的行徑。北部城市居斯特羅的郵局截獲了一封三位年輕姑娘試圖發給勃蘭特的慰問電報。上麵說:“我們希望你的繼任人有勇氣完成你開創的事業。”無論東德還是西德,皆把勃蘭特的下台看做是一場災難。我主管的情報局成了眾矢之的。
與此同時,還有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認為紀堯姆打入西德總理辦公室是我一生當中最輝煌的成就。勃蘭特的崇拜者們--前東德不乏其人--不能原諒我在他下台一事上起的作用。為了以正視聽,我必須在此特別說明,我把紀堯姆一案視為當時我們遭受的最大的失敗。我們在勃蘭特倒台一事中扮演的角色好比是將足球踢進自己的大門。我們既不希望,也沒有策劃勃蘭特下台。然而一旦事態發展起了連鎖反應,就難以再製止。我又該在哪個節骨眼上喝令停止呢?
政治與情報工作之間的關係常常別別扭扭。從安德羅波夫上台一直到戈巴契夫時期,我們遵循的一項基本方針是:間諜活動不應妨害緩和。與此同時,我們又麵臨搞到北約秘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這正應了一句古老的俄羅斯成語:既要給熊洗澡,又不能弄濕了它的皮毛。在此情況下,明哲保身的最佳辦法就是無所事事。我的一些同事很了不起,一生成績平平,風平浪靜。成功者既會得到獎勵,也會受到懲罰。
勃蘭特辭職兩周後,我試圖振作起來,在日記上寫了下麵一段話:
勃蘭特在我們這個時代和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他一生碩果纍纍。現實政治的弊端更襯托出他人格的可愛。而我們無意之中卻扮演了復仇女神的角色。
人們現在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問,讓紀堯姆留在勃蘭特的辦公室難道不是代價太高,風險太大了嗎?凡事自然要從最壞的角度考慮,從一開始就應想到一旦失敗,會付出什麽代價。但真的可以做到這一點嗎?走到哪一步應該罷手不幹?照此推論下去,所有國家的情報機構都得關門。可我並沒有看到有哪個國家這樣做,至少是現在還沒有。
多年後,我還將有機會親自感受到勃蘭特的寬宏大量。1993年他去世前不久,在一次宣布出版他1991年撰寫的回憶錄的法文版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反對對我進行刑事起訴。我本來希望有機會親自向他道歉,但他不想見到我或是紀堯姆,回函說:“那樣會使我太痛苦。”
1995年夏,紀堯姆久病不愈後去世。我在柏林新建的馬察恩墓地參加了他的葬禮。墓地周圍是一群高層建築,如今成了昂納克夢想中的工人共和國的混凝土遺蹟。簡短的葬禮就要開始了。這時,大門被砰然撞開,一個人旋風般地走了進來。我轉過身,希望進來的是克裏斯特爾或皮埃爾,那個早熟的孩子。他所了解的父親隻是個假象。真正的父親卻是一個兼有雙重身份的人。然而當他明白這一切的時候,隔閡已經鑄成。間諜活動毀了不少人的生活,尤其是孩子。這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然而克裏斯特爾和皮埃爾都沒有露麵。兩人拒絕出席葬禮。舊日深深的創傷難以在紀堯姆去世前彌合。剛剛走進來的人是紀堯姆的第二個妻子埃爾克,我們挑選照顧他的那位女護士,也是他餘生所愛的人。她默默地坐著,對人們好奇的目光視而不見,沉浸在對她所愛的那個人的回憶裏。對她來說,他不是什麽赫赫有名,抑或臭名昭著的大間諜紀堯姆,而是一個領取養老金的人,一個眼看自己熟悉並為之獻身的製度分崩離析,試圖找回人生意義的老人。我和埃爾克一起走了出來,來到無人照看的墓地,看著棺木徐徐沉入穴中。按照共產黨人的傳統習慣,我將一支紅玫瑰投入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