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朱、毛沒有這樣,他們使用的是靈活、機動的遊擊戰術,主動地牽著敵人在井岡山打轉轉。
聽說楊如軒帶了四個團怒髮衝冠地來了,毛澤東、朱德避其鋒芒,將主力二十八團、三十一團立即向西撤退,悄悄地向根據地的中心區域退卻。
但是,為了不讓楊如軒在永新城過得太舒服,同時,為了讓楊如軒確信他是在和主力紅軍交戰,二十九團留在永新城附近,天天朝永新城裏的敵人打上幾槍,邊打邊退。
抽出身來,毛澤東立即命令員一民帶三十一團一營攻打茶陵的高隴圩。
高隴是江西、湖南兩省的重要通道,在軍事上有其重要的地位,為兵家必爭之地。其時,湖南國軍早派了重兵防守。
其實,毛澤東派兵攻打高隴並非僅僅因其軍事地位,而更看重了它的政治地位。高隴是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的老家。譚延闓是國民黨的元老之一,1909年當過湖南省谘議局議長,在1912年國民黨成立時,被推選為湖南支部的書記長。打下高隴,在全國造成的影響必不會小,那時,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將知道,井岡山還有一股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武裝。另外,打一打高隴,也好讓楊如軒知道,他毛澤東對楊如軒沒有興趣,他要打開高隴這條通道,向湖南進軍。
員一民臨行前,毛澤東又向他交代了一項特別任務——幫他找一套《三國演義》來。
毛澤東一生嗜書如命,來到井岡山後,想不到這裏窮得連一套《三國演義》都找不到。他曾經在一個小村子搞調查研究時,問一位當地農民:“土豪家裏能不能找到《三國演義》之類的書?”那位農民說:“沒有了,什麽都沒有了,早都共了產了。”
毛澤東唯有苦笑。
因此,毛澤東特地吩咐員一民從譚延闓的家裏帶出一部《三國演義》來。譚延闓是清朝的舉人,後來又中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是當時最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在這樣的書香門第,找一套《三國演義》是小菜一碟。
後來,一營的戰士不但為毛澤東捎回一套《三國演義》,還背回了許多《申報》、《國民日報》,讓毛澤東高興了好一陣子,同時,也為毛澤東的決策提供了依據。
5月16日,員一民與黨代表毛澤覃、副營長陳毅安帶領三十一團一營奔襲高隴。
正如毛澤東所料,高隴之戰是一場硬仗,雙方激戰幾個時辰,仍未分出勝負。
關鍵時刻,朱德、陳毅、王爾琢率領的二十八團從寧岡趕來增援。由於二十八團的加盟,戰局立時發生了明顯變化,敵人的槍聲漸漸稀落下去。兩個小時後,紅軍占領了高隴,繳槍數百。
國民政府主席的家鄉成了共產黨的天下,這對國民政府來說,無異於被人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而且,臉上還留有鮮紅的指印,時時提醒剛被別人打過。
同時,一營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員一民中彈犧牲,傷亡幾十人。
員一民犧牲後,陳毅安代理營長。
楊如軒從此一蹶不振
除了折損員一民是一個重大遺憾外,可以說,奔襲高隴達到全部的預期目標。
高隴的槍炮聲一響,永新城內的楊如軒高興得手舞足蹈:紅軍主力西征湖南,井岡山內部必然空虛,此時不占井岡山,更待何時?
楊如軒將兩個團作為主力,從永新城出發,經龍源口向井岡山腹地進發。另外,他又怕紅軍主力逃到湘南,於是,派出七十九團,從永新往西,把去湖南的紅四軍主力牽回來。按照楊如軒的想法,他既能占領井岡山,又能全殲紅四軍的主力,到時,頭功非他莫屬,也不枉了朱培德主席對他的栽培之恩。
安排停當,楊如軒留下一個團在永新城,自己則打開了留聲機,躺在舒服的太師躺椅上,兩隻手不自禁地在扶手上敲起了拍子。
要讓毛澤東實彈射擊,也許十發子彈在靶子上還找不到六發,可是,他對戰事的預測竟到了如有神助的境地。
楊如軒分散了兵力後,在寧岡的毛澤東心中大喜,立即修書一封,粘上雞毛,令通訊員火速送交朱德、陳毅,要他們奔襲永新。
5月18日,天剛蒙蒙亮,天空中撒著浙浙瀝瀝的小雨。朱德。陳毅率二十八團與三十一團一營離開高隴,直奔永新。
這天,在泥濘的道路上跋涉了一百三十多裏的紅軍主力到了永新的西部重鎮理田,在這裏,紅軍不費吹灰之力,全殲了一個靖衛團。第二天,繼續向永新進發。
據說,有一個地主急急忙忙跑到永新城裏告訴楊如軒,浬田來了數百人的紅軍。楊如軒聽了,不耐煩地說:“慌什麽,共匪一定是在湖南吃了吳軍長的槍子了,逃到永新來。我正要派七十九團去吃他們呢!”
中午時分,紅四軍主力到了草市拗,這時,從永新出發來追趕紅四軍主力的七十九團也到了草市場附近。
一時間,草市坳成了隔開紅軍與國軍的一道天然屏障。
朱德登上高處,仔細察看了一下地形。
草市坳位於永新縣城與浬田鎮之間的中點位置上。西去浬田,東至縣城,不多不少,剛好各十五華裏。這裏三麵環山,一麵臨水,隻有一座大橋通行。朱德有底了,他把陳毅、王爾琢、二十八團參謀長王展程等召集過來,作了迎戰部署:一、二營擔任主攻,正麵出擊;三營和三十一團一營為助攻,側麵協擊,永新的赤衛隊在周圍埋伏。
聽說楊如軒帶了四個團怒髮衝冠地來了,毛澤東、朱德避其鋒芒,將主力二十八團、三十一團立即向西撤退,悄悄地向根據地的中心區域退卻。
但是,為了不讓楊如軒在永新城過得太舒服,同時,為了讓楊如軒確信他是在和主力紅軍交戰,二十九團留在永新城附近,天天朝永新城裏的敵人打上幾槍,邊打邊退。
抽出身來,毛澤東立即命令員一民帶三十一團一營攻打茶陵的高隴圩。
高隴是江西、湖南兩省的重要通道,在軍事上有其重要的地位,為兵家必爭之地。其時,湖南國軍早派了重兵防守。
其實,毛澤東派兵攻打高隴並非僅僅因其軍事地位,而更看重了它的政治地位。高隴是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的老家。譚延闓是國民黨的元老之一,1909年當過湖南省谘議局議長,在1912年國民黨成立時,被推選為湖南支部的書記長。打下高隴,在全國造成的影響必不會小,那時,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將知道,井岡山還有一股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武裝。另外,打一打高隴,也好讓楊如軒知道,他毛澤東對楊如軒沒有興趣,他要打開高隴這條通道,向湖南進軍。
員一民臨行前,毛澤東又向他交代了一項特別任務——幫他找一套《三國演義》來。
毛澤東一生嗜書如命,來到井岡山後,想不到這裏窮得連一套《三國演義》都找不到。他曾經在一個小村子搞調查研究時,問一位當地農民:“土豪家裏能不能找到《三國演義》之類的書?”那位農民說:“沒有了,什麽都沒有了,早都共了產了。”
毛澤東唯有苦笑。
因此,毛澤東特地吩咐員一民從譚延闓的家裏帶出一部《三國演義》來。譚延闓是清朝的舉人,後來又中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是當時最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在這樣的書香門第,找一套《三國演義》是小菜一碟。
後來,一營的戰士不但為毛澤東捎回一套《三國演義》,還背回了許多《申報》、《國民日報》,讓毛澤東高興了好一陣子,同時,也為毛澤東的決策提供了依據。
5月16日,員一民與黨代表毛澤覃、副營長陳毅安帶領三十一團一營奔襲高隴。
正如毛澤東所料,高隴之戰是一場硬仗,雙方激戰幾個時辰,仍未分出勝負。
關鍵時刻,朱德、陳毅、王爾琢率領的二十八團從寧岡趕來增援。由於二十八團的加盟,戰局立時發生了明顯變化,敵人的槍聲漸漸稀落下去。兩個小時後,紅軍占領了高隴,繳槍數百。
國民政府主席的家鄉成了共產黨的天下,這對國民政府來說,無異於被人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而且,臉上還留有鮮紅的指印,時時提醒剛被別人打過。
同時,一營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員一民中彈犧牲,傷亡幾十人。
員一民犧牲後,陳毅安代理營長。
楊如軒從此一蹶不振
除了折損員一民是一個重大遺憾外,可以說,奔襲高隴達到全部的預期目標。
高隴的槍炮聲一響,永新城內的楊如軒高興得手舞足蹈:紅軍主力西征湖南,井岡山內部必然空虛,此時不占井岡山,更待何時?
楊如軒將兩個團作為主力,從永新城出發,經龍源口向井岡山腹地進發。另外,他又怕紅軍主力逃到湘南,於是,派出七十九團,從永新往西,把去湖南的紅四軍主力牽回來。按照楊如軒的想法,他既能占領井岡山,又能全殲紅四軍的主力,到時,頭功非他莫屬,也不枉了朱培德主席對他的栽培之恩。
安排停當,楊如軒留下一個團在永新城,自己則打開了留聲機,躺在舒服的太師躺椅上,兩隻手不自禁地在扶手上敲起了拍子。
要讓毛澤東實彈射擊,也許十發子彈在靶子上還找不到六發,可是,他對戰事的預測竟到了如有神助的境地。
楊如軒分散了兵力後,在寧岡的毛澤東心中大喜,立即修書一封,粘上雞毛,令通訊員火速送交朱德、陳毅,要他們奔襲永新。
5月18日,天剛蒙蒙亮,天空中撒著浙浙瀝瀝的小雨。朱德。陳毅率二十八團與三十一團一營離開高隴,直奔永新。
這天,在泥濘的道路上跋涉了一百三十多裏的紅軍主力到了永新的西部重鎮理田,在這裏,紅軍不費吹灰之力,全殲了一個靖衛團。第二天,繼續向永新進發。
據說,有一個地主急急忙忙跑到永新城裏告訴楊如軒,浬田來了數百人的紅軍。楊如軒聽了,不耐煩地說:“慌什麽,共匪一定是在湖南吃了吳軍長的槍子了,逃到永新來。我正要派七十九團去吃他們呢!”
中午時分,紅四軍主力到了草市拗,這時,從永新出發來追趕紅四軍主力的七十九團也到了草市場附近。
一時間,草市坳成了隔開紅軍與國軍的一道天然屏障。
朱德登上高處,仔細察看了一下地形。
草市坳位於永新縣城與浬田鎮之間的中點位置上。西去浬田,東至縣城,不多不少,剛好各十五華裏。這裏三麵環山,一麵臨水,隻有一座大橋通行。朱德有底了,他把陳毅、王爾琢、二十八團參謀長王展程等召集過來,作了迎戰部署:一、二營擔任主攻,正麵出擊;三營和三十一團一營為助攻,側麵協擊,永新的赤衛隊在周圍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