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漢口《民國日報》登載討伐檄文時加了前言,嚴正指出:“劉湘與蔣逆勾結,肆意屠殺民眾,極反動之能事,業經中央免職,交劉伯承等拿辦??劉伯承為川中將領之最革命者,其於劉湘之種種反動行為,早已怒髮衝冠,有必討伐之決心,觀其日昨致中央呈文,可見一斑。”
領導瀘順起義是劉伯承參加共產黨以後第一次指揮軍事行動,瀘州守城戰,則是對他最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包圍之中,劉伯承審時度勢,冷靜地分析了敵我友諸方的情況,召集各路司令及營以上指揮官會議,反覆講清利弊,認真進行商議,決定先依託“鐵打的瀘州”據險防守,等形勢發展,再作下一步打算。這時,除劉湘的第二十一軍外,第二十二軍馬崑山師已進駐蘭田壩,第二十四軍張仲銘旅也迸抵龍透關。圍城敵軍增至28個團,共約7萬人,比起義軍兵力大10倍。
劉伯承迅速作出防守部署,他在總指揮部再次召集軍事會議,決定第四路陳蘭亭部從小關門起向東沿長江岸防守,阻止敵人從兩江交會的管驛咀渡河攻城。第五路袁品文部,防守沱江沿岸,阻敵從沱江渡河攻城。第六路皮光澤部,防守龍透關城牆腳下,阻敵從陸路進攻。河中大小船隻二、三百艘,均為起義軍集中控製,並在大、小河沿岸一帶,挖掘戰壕,安置刃釘。城內各街日用磚石砌成堅固工事,並用櫃檯做成活動障礙,準備進行巷戰。
5月8日成都《民力日報》曾有如下的報導:全城“晝夜警戒極嚴,不準普人行走,會津門已用鐵條封鎖;南門澄溪口安設機關槍三尊,大炮一尊;小河枇杷溝安設機關槍兩尊,小關門機關槍、大炮各一尊,會津門機關槍一尊,鍾山安設大炮五尊。龍透關警戒更嚴,由該處至鍾山不下二十餘層。”
當時正是枯水季節,沱江是城防的薄弱部位。袁品文部共產黨員許劍霜團在這裏布防,從大河街管驛咀至枇杷溝一線構築了堅固的工事。沿河岸設置散浮木等作障礙物。又在大竹簍中裝進石塊沉入河底,使敵船無法靠岸。
劉伯承在視察陣地後,對許團防務表示滿意,同時又指出加強夜間防務的辦法,命令證集全市煤氣燈,掛在城牆上,在城外堆積木柴多處,必要時點燃,使敵無法靠近。隨即又派人找來電影放映機,改作“探照燈”,親自教該團掌握使用,並在該處加強機關槍兩挺,迫擊炮3門。入夜,“探照燈”光柱四射,敵軍競訛傳是“蘇俄的新式武器”,“照後不死即傷”,一個個望而卻步。
龍透關是通往城內的唯一陸地通道,地勢極為險峻。敵軍先後20多次前來搶關,每次都遭到起義軍的英勇抗擊,潰敗而逃。4月下旬,敵軍又組織2000多人的“敢死隊”,猛攻龍透關,並以數團兵力和肖鎮南的民團沿岸佯攻,企圖一舉攻占龍透關,拿下鍾山,敲開瀘州大門。劉伯承偵知敵軍詭計,遂將預備隊移龍透關加強防禦。為控製關下的一個“死角”,伏擊敵人,他命令夜間派出一個連到關外的隱蔽構築工事,潛伏等敵。第二天拂曉,當敵人“敢死隊”張牙舞爪地攻到關下,起義軍營長聶文清率部奮勇出擊,與敵肉搏。此時,埋伏在城外的連隊縱身而出,夾擊敵軍,接連三次打垮敵人的衝鋒。敵“敢死隊”棄屍200餘具,抱頭鼠竄。
賴心輝雖然深知劉伯承用兵厲害,但總以為依仗強大兵力,便可攻下瀘州。不料接連慘敗,弄得十分狼狽。於是,他一麵加強攻勢,一麵派大量奸細混入城內,進行策反。這些奸細混入城後,竄到各部進行秘密活動,先後被起義軍揭露和破獲。在核實情況之後,總指揮部下令立即鎮壓。漢口《民國日報》5月21日刊登的劉伯承瀘城來信中說:“前賴(心輝)部派來奸細,混進城內,煽惑軍民,意圖乘機滋擾,已於本(4)月17日發覺,將主謀者十餘人處決矣。”
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並糾集反革命武裝,企圖以武力顛覆武漢國民政府。新舊軍閥更緊密地攜起手來,把槍口對準共產黨和革命人民。蔣介石任命劉湘為第五路總指揮,楊森為第五路前敵總指揮。5月22日《國民公報》報導:“擁蔣各軍又認劉伯承為心腹之患,若不消滅亦寢饋不安。”5月12日,劉湘再次發出“討伐”滬州革命軍的《通電》,聲言“湘於數月前奉蔣總司令電令討伐”,對起義軍極盡誣衊之能事,宣稱“劉逆伯承,據險阻兵,私立名義,近復遙應武漢叛徒,共謀篡奪。”“現已同二十二、二十四兩軍出師討伐,並知會鄰近駐隊,一體兜剿。”隨即又調集大批部隊向瀘州增援,妄想一舉撲滅瀘州義軍。為加強進攻火力,劉湘傾出老本,拿出最新的裝備法造路易式大炮、重機槍等,對瀘州展開猛烈的進攻。
5月上旬,經過吳玉章的一再努力,武漢國民政府任命劉伯承為國民革命軍暫編第十五軍軍長。劉伯承聞命更感責任重大,繼續堅守陣地,指揮起義軍英勇作戰。中共滬州組織和國民黨左派人士也積極動員和組織群眾支援守城。市民們行動起來,幫助運送彈藥、物資,收治傷員。運輸行業被組織起來,分別成立運輸隊、擔架隊、木船隊、預備船夫隊等。城內各團體攜帶慰問品分赴各部隊醫院和前線,熱情慰問傷病員和前線官兵,鼓舞滬州軍民殊死戰鬥。
領導瀘順起義是劉伯承參加共產黨以後第一次指揮軍事行動,瀘州守城戰,則是對他最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包圍之中,劉伯承審時度勢,冷靜地分析了敵我友諸方的情況,召集各路司令及營以上指揮官會議,反覆講清利弊,認真進行商議,決定先依託“鐵打的瀘州”據險防守,等形勢發展,再作下一步打算。這時,除劉湘的第二十一軍外,第二十二軍馬崑山師已進駐蘭田壩,第二十四軍張仲銘旅也迸抵龍透關。圍城敵軍增至28個團,共約7萬人,比起義軍兵力大10倍。
劉伯承迅速作出防守部署,他在總指揮部再次召集軍事會議,決定第四路陳蘭亭部從小關門起向東沿長江岸防守,阻止敵人從兩江交會的管驛咀渡河攻城。第五路袁品文部,防守沱江沿岸,阻敵從沱江渡河攻城。第六路皮光澤部,防守龍透關城牆腳下,阻敵從陸路進攻。河中大小船隻二、三百艘,均為起義軍集中控製,並在大、小河沿岸一帶,挖掘戰壕,安置刃釘。城內各街日用磚石砌成堅固工事,並用櫃檯做成活動障礙,準備進行巷戰。
5月8日成都《民力日報》曾有如下的報導:全城“晝夜警戒極嚴,不準普人行走,會津門已用鐵條封鎖;南門澄溪口安設機關槍三尊,大炮一尊;小河枇杷溝安設機關槍兩尊,小關門機關槍、大炮各一尊,會津門機關槍一尊,鍾山安設大炮五尊。龍透關警戒更嚴,由該處至鍾山不下二十餘層。”
當時正是枯水季節,沱江是城防的薄弱部位。袁品文部共產黨員許劍霜團在這裏布防,從大河街管驛咀至枇杷溝一線構築了堅固的工事。沿河岸設置散浮木等作障礙物。又在大竹簍中裝進石塊沉入河底,使敵船無法靠岸。
劉伯承在視察陣地後,對許團防務表示滿意,同時又指出加強夜間防務的辦法,命令證集全市煤氣燈,掛在城牆上,在城外堆積木柴多處,必要時點燃,使敵無法靠近。隨即又派人找來電影放映機,改作“探照燈”,親自教該團掌握使用,並在該處加強機關槍兩挺,迫擊炮3門。入夜,“探照燈”光柱四射,敵軍競訛傳是“蘇俄的新式武器”,“照後不死即傷”,一個個望而卻步。
龍透關是通往城內的唯一陸地通道,地勢極為險峻。敵軍先後20多次前來搶關,每次都遭到起義軍的英勇抗擊,潰敗而逃。4月下旬,敵軍又組織2000多人的“敢死隊”,猛攻龍透關,並以數團兵力和肖鎮南的民團沿岸佯攻,企圖一舉攻占龍透關,拿下鍾山,敲開瀘州大門。劉伯承偵知敵軍詭計,遂將預備隊移龍透關加強防禦。為控製關下的一個“死角”,伏擊敵人,他命令夜間派出一個連到關外的隱蔽構築工事,潛伏等敵。第二天拂曉,當敵人“敢死隊”張牙舞爪地攻到關下,起義軍營長聶文清率部奮勇出擊,與敵肉搏。此時,埋伏在城外的連隊縱身而出,夾擊敵軍,接連三次打垮敵人的衝鋒。敵“敢死隊”棄屍200餘具,抱頭鼠竄。
賴心輝雖然深知劉伯承用兵厲害,但總以為依仗強大兵力,便可攻下瀘州。不料接連慘敗,弄得十分狼狽。於是,他一麵加強攻勢,一麵派大量奸細混入城內,進行策反。這些奸細混入城後,竄到各部進行秘密活動,先後被起義軍揭露和破獲。在核實情況之後,總指揮部下令立即鎮壓。漢口《民國日報》5月21日刊登的劉伯承瀘城來信中說:“前賴(心輝)部派來奸細,混進城內,煽惑軍民,意圖乘機滋擾,已於本(4)月17日發覺,將主謀者十餘人處決矣。”
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並糾集反革命武裝,企圖以武力顛覆武漢國民政府。新舊軍閥更緊密地攜起手來,把槍口對準共產黨和革命人民。蔣介石任命劉湘為第五路總指揮,楊森為第五路前敵總指揮。5月22日《國民公報》報導:“擁蔣各軍又認劉伯承為心腹之患,若不消滅亦寢饋不安。”5月12日,劉湘再次發出“討伐”滬州革命軍的《通電》,聲言“湘於數月前奉蔣總司令電令討伐”,對起義軍極盡誣衊之能事,宣稱“劉逆伯承,據險阻兵,私立名義,近復遙應武漢叛徒,共謀篡奪。”“現已同二十二、二十四兩軍出師討伐,並知會鄰近駐隊,一體兜剿。”隨即又調集大批部隊向瀘州增援,妄想一舉撲滅瀘州義軍。為加強進攻火力,劉湘傾出老本,拿出最新的裝備法造路易式大炮、重機槍等,對瀘州展開猛烈的進攻。
5月上旬,經過吳玉章的一再努力,武漢國民政府任命劉伯承為國民革命軍暫編第十五軍軍長。劉伯承聞命更感責任重大,繼續堅守陣地,指揮起義軍英勇作戰。中共滬州組織和國民黨左派人士也積極動員和組織群眾支援守城。市民們行動起來,幫助運送彈藥、物資,收治傷員。運輸行業被組織起來,分別成立運輸隊、擔架隊、木船隊、預備船夫隊等。城內各團體攜帶慰問品分赴各部隊醫院和前線,熱情慰問傷病員和前線官兵,鼓舞滬州軍民殊死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