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珍珍,那個餅幹小女孩?”
杜若一說,秦朗也想起來了。
根據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是最低的需求,而生理需求裏最低的需求就是吃飽飯。一個小女孩會因為對餅幹的渴求戰勝內心的怯懦,隻能說明她大部分時候都吃不飽飯。
也因為如此,秦朗對她印象深刻。
而校服,顯然就屬於尊重需求,對於這個人家來說,多半是被壓榨和剝削的資源。
這麽仔細一想,有些孩子希望衣服做的“合身些”,未必真的就是因為沒穿過合身的衣服,內中的擔憂,可想而知。
“連小孩子們都會聯想到的擔心……”
秦朗自嘲地看著幾位同事,“我們還以為隻要規定他們穿校服才能來上學就可以避免,是不是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幾個初出社會的年輕人都沉著臉沒說話。
如果隻是穿的時候尺碼不合還是很容易解決的,淘寶店家支持退換,他們可以多買一點,多餘的再退掉。
城裏的學校會多囤一點,學生衣服小了可以付費再買一件,但他們支教是短期行為,資金也有限,不具備囤貨的條件。
“可是做小了也不實際。”
江昭輝長得人高馬大,從小到大換衣服換的最是頻繁,自然比其他人更能體會衣服不合身的苦惱,“男孩子小學時候還好,女孩子小學時候長得很快的,真做小了,一兩年一過就穿不上了,畢竟要穿好多年。”
合身了,可能穿幾個月就穿不得了;
買大了,也許根本就沒得穿。
無論選哪一種,最後孩子還是沒校服。
“要不然聽張校長的,隻買高年級孩子的?”
黛文婷有些猶豫地說,“我們小學時候,校服小了都是自己再買的。這裏的孩子應該沒有條件吧?”
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除非以後有什麽慈善團體還持續資助校服的事情,否則也許這個校服隻是曇花一現。
因為找不到解決辦法,他們隻能無奈地放下尺寸問題,轉而尋求如何“保住”孩子們的校服,不被家中的大人和小孩動腦筋。
“做還是做大點的,大些穿著也舒服。”
秦朗苦惱地說,“就是要怎麽要確定每一件校服隻會穿到它的主人身上……”
“把學生的名字繡到顯眼的地方怎麽樣?”
蘇麗突然想到一個辦法,“大孩子一般都懂事了,也要麵子,如果衣服上繡著女孩子的名字,也許會不好意思穿?咱們把名字繡大點,一眼就看見那種?”
“這是個好辦法!”
杜若連饅頭都不啃了,連連點頭,“這些女孩子名字不是什麽花就是什麽鳳什麽紅的,繡大點,那一看就知道是家裏把女孩子衣服給男孩子穿了,不光大孩子要臉,大人也要臉的。”
鄉人注重人情關係,在家裏怎麽重男輕女,到外麵也是怕人戳脊梁骨的。
“那就試試。”
秦朗有些頭大地又找黛文婷要來了手機,“就不知道單獨定製繡字要加多少錢,提不提供這種服務。”
在詢問之後,他們得到了衣服可以電腦繡字的肯定答複,隻是這麽做以後,每一件就要多出十五塊錢,畢竟電腦繡字和之前免費在胸前和背後印字的工藝不一樣。
但隻是印字,他們又怕衣服字被洗沒了。
而且把名字繡在顯眼地方會很醜,賣家反複問他們是不是確定要這麽做,秦朗就把他們這裏特殊的情況對賣家說了,誰知道這反而得到了一個意外驚喜。
那邊的賣家知道他們是為山村小學的孩子做校服以後,不但免費贈送了他們校服繡字的服務,還給他們這一單直接打了六折。
打六折,就等於可以再多買近一倍數量的校服。
這下低年級孩子以後沒衣服穿的問題都解決了,他們可以再買一些大點的校服囤在張校長那,如果真有學生的衣服破了、小到不能穿了,可以去張校長那拿舊的領一件新的。
“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秦朗感慨著關上了手機淘寶,滿臉都是感恩。
現在的製衣廠都是流水線作業,他們的訂單又不多,沒有多長時間,紅星小學的校服就做好了,幾百套衣服的郵費寄到這種偏遠山區也不得了,好在鎮上的ems有黛文婷的小粉絲“快馬加鞭”,收到這批快遞後立刻就開車給他們送了下來,直接送進了紅星小學。
與校服一起送來的,還有秦朗訂購的視頻通訊設備,以及為了滿足低年級孩子願望而批發來的一些糖果和餅幹。
幾個老師在心裏一萬次感謝萬能的淘寶和四通八達的ems郵政。
***
直到很多很多年後,孩子們依然記得綠色的小車開進學校裏的那一幕。
轉動的車輪載著他們的夢想,為他們帶來了夢寐以求的“禮物”,也帶來了與外界溝通的希望與勇氣。
聽著窗外車子停下時的轟轟聲,正在講課的杜若看著一個個衝出教室、趴在走廊圍牆上看著車子的孩子們,露出了一個無奈地笑容,隨手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字。
“平等。”
這將是她教給他們的下一堂課。
作者有話要說:
農村的孩子也能和城裏的孩子一樣穿校服。
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有穿校服的權利。
有了和外界溝通的機會,才有平等對話的可能。
支教老師帶去的,永遠不僅僅是教務上的作用,而是播撒下名為“希望”的種子。
第48章 父母vs父母
校服按照上麵繡著的名字,一件件發了下去,過程中江昭輝全程錄像直播,做好了記錄,給捐款的網友們一個交代。
秦朗那邊重建多媒體教室也是一樣。
相比較校服這種隻要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給每間教室裝攝像頭、開直播間,還有在多媒體教室裏聯網、裝各種設備,就複雜的多。
中國的通訊信號基本已經能做到覆蓋到每一個城市和每一個城鎮,可是對於偏僻西北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基站的密度就低得多,他們能蹭到的信號也是若有若無,即便有那種包月免流量的上網卡,這網速也就隻能刷刷網頁,開開直播,其他的都別想。
秦朗也打電話給幾大通信服務商請教過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由於問題是出在基站而不是網線上,解決的辦法幾乎等同於無,除非哪個通信商在附近再建一個基站。
可紅星村及其周邊人口的數量,還達不到新建基站的要求。
江昭輝開著直播,幾乎是全程直播了秦朗如何自己架線、自己打孔、自己爬上爬下安裝各種設備,他做事有章法有條理,哪怕是幾條線也會規規矩矩地束好,走線走的橫平豎直的,讓直播間那頭不少有強迫症的觀眾大呼“治愈”,再加上這種“技術性人才”最受追捧,很快的,就連秦朗都有了自己的一小批粉絲。
秦朗做的事,所有人都插不上手,他們之中電腦用的最好的江昭輝最擅長的也不過是修圖和編輯視頻,還是為做直播的青梅竹馬黛文婷去學的,至於怎麽修電腦、裝線,是一竅不通。
秦朗其實也不是學計算機的,但他一邊看操作指南,一邊上網百度,硬是把多媒體教室的基本架構給搞起來了。
多媒體教室的視頻連接弄好了的那一天是個星期天,秦朗撥弄著信號增幅器,和家裏人通了次視頻,報了平安。
這裏網不好,他們報平安都是出村打電話,家裏人的臉已經兩三個月沒見過了。
秦朗視頻的對象是家裏的哥哥,當那個和秦朗眉目有五分相似的年輕人臉孔出現在投影幕上的時候,多媒體教室裏傳來一陣歡呼聲,尤其是蘇麗,簡直歡喜的要把手拍爛了。
這麽大的陣仗讓接受通話的秦朗大哥嚇了一跳,聲音斷斷續續地從手機那頭傳來。
“秦朗,你搞什麽呢?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火箭發射現場。”
“我在這裏調試設備呢。”
秦朗拿著手機掃了多媒體教室一圈,笑著和他哥解釋,“我在這邊挺好的,之前沒有網,現在通網了,和你報個平安。”
秦朗的大哥已經是年約三十的成年人,看起來很穩重,和弟弟寒暄了幾句,問了下食宿之類的生活問題,就很放心地掛斷了視頻。
秦朗之後,黛文婷、江昭輝都和家人通了視頻,黛文婷的事兒之前在網上鬧得很大,她的家人在視頻裏一個勁兒勸她回家,但是黛文婷外柔內剛,非常堅決地拒絕了父母的提議,再加上有江昭輝在一旁勸說,最後黛文婷的父母隻能無奈地打消了勸她回來的主意。
輪到杜若之時,她一點都不想和自己的母親視頻。
“她工作很忙,我打擾了她,她還會覺得煩。”
杜若對視頻的事情興致缺缺,一口拒絕。
“怎麽會,再怎麽忙,女兒報平安還是要接的啊。”
剛剛黛文婷的父母勸她回家時,杜若的眼裏閃過了一絲羨慕,秦朗確定自己沒看錯。
何況,一個女孩子在外支教,和家裏人經常聯係,讓家裏人知道一起支教的同事是什麽樣子的人,做家長的心裏才會放心吧?
在秦朗和其他幾人的勸說下,原本一口拒絕的杜若最後還是猶猶豫豫地撥通了母親視頻通話的請求。
“沒人接……”
杜若有些如釋重負地抬起頭,“要不就算了吧……”
她話音剛落,大屏幕上就出現了一個眉目精致的女人畫麵。
“杜若?”
她狐疑地看著手機裏黑了一點的女兒,有些驚訝地揚眉,“你這是……?”
“這邊學校弄了個多媒體教室,可以聯網視頻,我試一下。”
杜若臉上不由自主地閃過一絲尷尬,抬手整理了下耳邊的頭發。
“我們十點四十還有個會,你是有什麽事要說嗎?”
杜若的媽媽看了眼自己的手表,又抬起眼看自己的女兒,“還是支教那邊遇到了什麽困難?”
這下,多媒體室裏的幾個老師都臉色古怪起來。
黛文婷被騷擾、江昭輝挨打的事情在網上很是喧鬧了一陣,到現在偶爾還能看到新聞。雖然新聞裏將他們的名字都做了化名,但紅星小學的名稱沒有改,網上也有照片,隻要是關心兒女的,一看就知道是他們支教的學校出了事。
但是杜若的媽媽卻似乎一點都不知道這件事?
“沒遇到什麽問題,就是和你報個平安。”
杜若裝作不經意地看了一眼她的同事們,收回目光後語氣也變得平靜起來,“我這邊都挺好的,同事和學生都很好相處。”
“沒問題就好。你已經是個大人了,當初是你自己要支教的,既然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就算遇見困難,你也要咬牙走下去。”
畫麵上的女人頻頻看表,再看女兒一副“我無話可說”的樣子,丟下一句“時間到了,我要去開會了”,就掛斷了視頻。
杜若是到目前為止,第一個被家裏人掛斷視頻的老師。
場麵有些局促,幾個老師連大氣都不敢出,不明白杜若和她的媽媽怎麽那麽冷淡。
為了打破這個沉重的氣氛,秦朗打了個哈哈,迅速轉移話題。
“該輪到蘇麗和家裏人視頻了,她經常說她想家了,肯定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哈哈……咦?蘇麗人呢?”
杜若一說,秦朗也想起來了。
根據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是最低的需求,而生理需求裏最低的需求就是吃飽飯。一個小女孩會因為對餅幹的渴求戰勝內心的怯懦,隻能說明她大部分時候都吃不飽飯。
也因為如此,秦朗對她印象深刻。
而校服,顯然就屬於尊重需求,對於這個人家來說,多半是被壓榨和剝削的資源。
這麽仔細一想,有些孩子希望衣服做的“合身些”,未必真的就是因為沒穿過合身的衣服,內中的擔憂,可想而知。
“連小孩子們都會聯想到的擔心……”
秦朗自嘲地看著幾位同事,“我們還以為隻要規定他們穿校服才能來上學就可以避免,是不是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幾個初出社會的年輕人都沉著臉沒說話。
如果隻是穿的時候尺碼不合還是很容易解決的,淘寶店家支持退換,他們可以多買一點,多餘的再退掉。
城裏的學校會多囤一點,學生衣服小了可以付費再買一件,但他們支教是短期行為,資金也有限,不具備囤貨的條件。
“可是做小了也不實際。”
江昭輝長得人高馬大,從小到大換衣服換的最是頻繁,自然比其他人更能體會衣服不合身的苦惱,“男孩子小學時候還好,女孩子小學時候長得很快的,真做小了,一兩年一過就穿不上了,畢竟要穿好多年。”
合身了,可能穿幾個月就穿不得了;
買大了,也許根本就沒得穿。
無論選哪一種,最後孩子還是沒校服。
“要不然聽張校長的,隻買高年級孩子的?”
黛文婷有些猶豫地說,“我們小學時候,校服小了都是自己再買的。這裏的孩子應該沒有條件吧?”
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除非以後有什麽慈善團體還持續資助校服的事情,否則也許這個校服隻是曇花一現。
因為找不到解決辦法,他們隻能無奈地放下尺寸問題,轉而尋求如何“保住”孩子們的校服,不被家中的大人和小孩動腦筋。
“做還是做大點的,大些穿著也舒服。”
秦朗苦惱地說,“就是要怎麽要確定每一件校服隻會穿到它的主人身上……”
“把學生的名字繡到顯眼的地方怎麽樣?”
蘇麗突然想到一個辦法,“大孩子一般都懂事了,也要麵子,如果衣服上繡著女孩子的名字,也許會不好意思穿?咱們把名字繡大點,一眼就看見那種?”
“這是個好辦法!”
杜若連饅頭都不啃了,連連點頭,“這些女孩子名字不是什麽花就是什麽鳳什麽紅的,繡大點,那一看就知道是家裏把女孩子衣服給男孩子穿了,不光大孩子要臉,大人也要臉的。”
鄉人注重人情關係,在家裏怎麽重男輕女,到外麵也是怕人戳脊梁骨的。
“那就試試。”
秦朗有些頭大地又找黛文婷要來了手機,“就不知道單獨定製繡字要加多少錢,提不提供這種服務。”
在詢問之後,他們得到了衣服可以電腦繡字的肯定答複,隻是這麽做以後,每一件就要多出十五塊錢,畢竟電腦繡字和之前免費在胸前和背後印字的工藝不一樣。
但隻是印字,他們又怕衣服字被洗沒了。
而且把名字繡在顯眼地方會很醜,賣家反複問他們是不是確定要這麽做,秦朗就把他們這裏特殊的情況對賣家說了,誰知道這反而得到了一個意外驚喜。
那邊的賣家知道他們是為山村小學的孩子做校服以後,不但免費贈送了他們校服繡字的服務,還給他們這一單直接打了六折。
打六折,就等於可以再多買近一倍數量的校服。
這下低年級孩子以後沒衣服穿的問題都解決了,他們可以再買一些大點的校服囤在張校長那,如果真有學生的衣服破了、小到不能穿了,可以去張校長那拿舊的領一件新的。
“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秦朗感慨著關上了手機淘寶,滿臉都是感恩。
現在的製衣廠都是流水線作業,他們的訂單又不多,沒有多長時間,紅星小學的校服就做好了,幾百套衣服的郵費寄到這種偏遠山區也不得了,好在鎮上的ems有黛文婷的小粉絲“快馬加鞭”,收到這批快遞後立刻就開車給他們送了下來,直接送進了紅星小學。
與校服一起送來的,還有秦朗訂購的視頻通訊設備,以及為了滿足低年級孩子願望而批發來的一些糖果和餅幹。
幾個老師在心裏一萬次感謝萬能的淘寶和四通八達的ems郵政。
***
直到很多很多年後,孩子們依然記得綠色的小車開進學校裏的那一幕。
轉動的車輪載著他們的夢想,為他們帶來了夢寐以求的“禮物”,也帶來了與外界溝通的希望與勇氣。
聽著窗外車子停下時的轟轟聲,正在講課的杜若看著一個個衝出教室、趴在走廊圍牆上看著車子的孩子們,露出了一個無奈地笑容,隨手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字。
“平等。”
這將是她教給他們的下一堂課。
作者有話要說:
農村的孩子也能和城裏的孩子一樣穿校服。
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有穿校服的權利。
有了和外界溝通的機會,才有平等對話的可能。
支教老師帶去的,永遠不僅僅是教務上的作用,而是播撒下名為“希望”的種子。
第48章 父母vs父母
校服按照上麵繡著的名字,一件件發了下去,過程中江昭輝全程錄像直播,做好了記錄,給捐款的網友們一個交代。
秦朗那邊重建多媒體教室也是一樣。
相比較校服這種隻要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給每間教室裝攝像頭、開直播間,還有在多媒體教室裏聯網、裝各種設備,就複雜的多。
中國的通訊信號基本已經能做到覆蓋到每一個城市和每一個城鎮,可是對於偏僻西北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基站的密度就低得多,他們能蹭到的信號也是若有若無,即便有那種包月免流量的上網卡,這網速也就隻能刷刷網頁,開開直播,其他的都別想。
秦朗也打電話給幾大通信服務商請教過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由於問題是出在基站而不是網線上,解決的辦法幾乎等同於無,除非哪個通信商在附近再建一個基站。
可紅星村及其周邊人口的數量,還達不到新建基站的要求。
江昭輝開著直播,幾乎是全程直播了秦朗如何自己架線、自己打孔、自己爬上爬下安裝各種設備,他做事有章法有條理,哪怕是幾條線也會規規矩矩地束好,走線走的橫平豎直的,讓直播間那頭不少有強迫症的觀眾大呼“治愈”,再加上這種“技術性人才”最受追捧,很快的,就連秦朗都有了自己的一小批粉絲。
秦朗做的事,所有人都插不上手,他們之中電腦用的最好的江昭輝最擅長的也不過是修圖和編輯視頻,還是為做直播的青梅竹馬黛文婷去學的,至於怎麽修電腦、裝線,是一竅不通。
秦朗其實也不是學計算機的,但他一邊看操作指南,一邊上網百度,硬是把多媒體教室的基本架構給搞起來了。
多媒體教室的視頻連接弄好了的那一天是個星期天,秦朗撥弄著信號增幅器,和家裏人通了次視頻,報了平安。
這裏網不好,他們報平安都是出村打電話,家裏人的臉已經兩三個月沒見過了。
秦朗視頻的對象是家裏的哥哥,當那個和秦朗眉目有五分相似的年輕人臉孔出現在投影幕上的時候,多媒體教室裏傳來一陣歡呼聲,尤其是蘇麗,簡直歡喜的要把手拍爛了。
這麽大的陣仗讓接受通話的秦朗大哥嚇了一跳,聲音斷斷續續地從手機那頭傳來。
“秦朗,你搞什麽呢?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火箭發射現場。”
“我在這裏調試設備呢。”
秦朗拿著手機掃了多媒體教室一圈,笑著和他哥解釋,“我在這邊挺好的,之前沒有網,現在通網了,和你報個平安。”
秦朗的大哥已經是年約三十的成年人,看起來很穩重,和弟弟寒暄了幾句,問了下食宿之類的生活問題,就很放心地掛斷了視頻。
秦朗之後,黛文婷、江昭輝都和家人通了視頻,黛文婷的事兒之前在網上鬧得很大,她的家人在視頻裏一個勁兒勸她回家,但是黛文婷外柔內剛,非常堅決地拒絕了父母的提議,再加上有江昭輝在一旁勸說,最後黛文婷的父母隻能無奈地打消了勸她回來的主意。
輪到杜若之時,她一點都不想和自己的母親視頻。
“她工作很忙,我打擾了她,她還會覺得煩。”
杜若對視頻的事情興致缺缺,一口拒絕。
“怎麽會,再怎麽忙,女兒報平安還是要接的啊。”
剛剛黛文婷的父母勸她回家時,杜若的眼裏閃過了一絲羨慕,秦朗確定自己沒看錯。
何況,一個女孩子在外支教,和家裏人經常聯係,讓家裏人知道一起支教的同事是什麽樣子的人,做家長的心裏才會放心吧?
在秦朗和其他幾人的勸說下,原本一口拒絕的杜若最後還是猶猶豫豫地撥通了母親視頻通話的請求。
“沒人接……”
杜若有些如釋重負地抬起頭,“要不就算了吧……”
她話音剛落,大屏幕上就出現了一個眉目精致的女人畫麵。
“杜若?”
她狐疑地看著手機裏黑了一點的女兒,有些驚訝地揚眉,“你這是……?”
“這邊學校弄了個多媒體教室,可以聯網視頻,我試一下。”
杜若臉上不由自主地閃過一絲尷尬,抬手整理了下耳邊的頭發。
“我們十點四十還有個會,你是有什麽事要說嗎?”
杜若的媽媽看了眼自己的手表,又抬起眼看自己的女兒,“還是支教那邊遇到了什麽困難?”
這下,多媒體室裏的幾個老師都臉色古怪起來。
黛文婷被騷擾、江昭輝挨打的事情在網上很是喧鬧了一陣,到現在偶爾還能看到新聞。雖然新聞裏將他們的名字都做了化名,但紅星小學的名稱沒有改,網上也有照片,隻要是關心兒女的,一看就知道是他們支教的學校出了事。
但是杜若的媽媽卻似乎一點都不知道這件事?
“沒遇到什麽問題,就是和你報個平安。”
杜若裝作不經意地看了一眼她的同事們,收回目光後語氣也變得平靜起來,“我這邊都挺好的,同事和學生都很好相處。”
“沒問題就好。你已經是個大人了,當初是你自己要支教的,既然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就算遇見困難,你也要咬牙走下去。”
畫麵上的女人頻頻看表,再看女兒一副“我無話可說”的樣子,丟下一句“時間到了,我要去開會了”,就掛斷了視頻。
杜若是到目前為止,第一個被家裏人掛斷視頻的老師。
場麵有些局促,幾個老師連大氣都不敢出,不明白杜若和她的媽媽怎麽那麽冷淡。
為了打破這個沉重的氣氛,秦朗打了個哈哈,迅速轉移話題。
“該輪到蘇麗和家裏人視頻了,她經常說她想家了,肯定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哈哈……咦?蘇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