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崇禎
光照日月的康熙大帝(7)
1679年,北京大地震。康熙下令開設粥廠,還讓太醫院給傷病者送醫送藥。1722年春,康熙帝年近七十,他為了表示敬老,曾將65歲以上的滿漢在職官員,以及告老還鄉、得罪被遺送回原籍的舊官員,統統召入幹清宮,飲酒吟詩,直到黃昏才散席。參與盛會的有一千多人,故稱為“千叟會”。
康熙的仁政措施之一是懲辦貪官、表彰清官。清官是康熙帝的一麵旗幟。康熙朝最著名的清官於成龍,有個綽號叫“於青菜”,就是因為他雖貴為封疆大吏,卻常年不吃肉,隻吃青菜。
於成龍,先任廣西羅城縣知縣,當時已經45歲。羅城位於萬山之中,歷經戰亂,沒有城郭,遍地榛莽,縣衙是茅屋三間,居民僅有6家。於成龍到任後,召集流民,鼓勵耕耘,設養濟院,寬免徭役,興建學宮,縣境大治。史書說他“居羅七年,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
於成龍升任合州知州,前往赴任時,百姓傾城出動,痛哭號泣相送。有一位瞎子不肯離去。於成龍問他為什麽不走,他回答說:“我想您路上盤纏不夠,我會算卦,可以沿途賺點錢,以備不足之用。”於成龍很感動,就把他留下來。果然途中錢花光了,幸虧瞎子賺些算命錢補充路費才到了合州。
在合州,有政績,又遷黃岡。黃岡社會治安很亂,他裝成乞丐,深入罪犯巢穴,日夜雜處,探明實情,一舉端掉賊窩。又任黃州知府,再升任福建布政使。時清軍平定三藩之亂,軍中多掠良民子女為奴。他集資贖出被掠婦女放還。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升為直隸巡撫。上任後,嚴戒饋送長官。又遷兩江總督。他自奉儉約,每天就是粗米、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人稱呼他為“於青菜”。在他的帶動下,士紳們改綢緞為布衣,官宦出門輕車簡從。僅僅數月,樸素之風大為流行。他過於勞累,死在任上。
於成龍做官,不帶家眷,十分儉樸。死後,將軍、都統、官吏、友人到他家中一看,“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就是說,於成龍的家中隻有竹筐裏粗糙紡織品製做的一身袍子和床頭幾罐食鹽、豆豉而已。為追悼於成龍,市民罷市,聚哭致哀!百姓家掛他的畫像祭祀。康熙說:“朕博採輿評,鹹稱於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
康熙帝表彰清官,一則是為大小官員樹立榜樣,養成一代清廉的吏風;二則是借清官監督、揭發、打擊貪官;三則是派幾位好官,為百姓做點好事;四則是推行“仁愛”理念,為自己博得仁政的名聲。但是,清官往往為上級所不喜歡,也普遍為同僚所不喜歡。清官必遭貪官的嫉恨,也必遭貪官的報復。像於成龍、格爾古德、彭鵬、張伯行等無一例外。然而,康熙帝之所以仁明,在於他能明察是非曲直,而不使廉吏灰心,能信任並保全清官,而遏製貪風日長。
好學不倦
過人的功業,因有過人的思想;而過人的思想,因有過人的學習。“學習”二字,是解開康熙一生開創大業秘密的一把鑰匙。康熙皇帝是一位學習型的皇帝,是“二十五史”中惟一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皇帝。
康熙8歲喪父,10歲又喪母,很是可憐。母親重病時,小玄燁“朝夕虔侍,親嚐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小玄燁又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一個年齡才9周歲的孩子,兩年之間,父母雙亡,形影相弔,應當說是人生幼年的最大不幸。他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人常是這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既使人痛苦,憂患也激人奮進。幼年的憂患,激勵了康熙奮發學習、自立自強的精神。
康熙身上有著三種血統、三種文化和三種品格。他的父親是滿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親是漢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誨,又向蘇麻喇姑(蘇墨爾,孝莊隨嫁貼身侍女)學習蒙古語,向滿洲師傅學習騎射,跟漢族師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與奮進,受到了滿洲文化的影響;高遠與大度,得益於蒙古文化的薰陶;仁愛與韜略,來自漢族儒學的營養;後來,他的開放與求新,則是受了耶穌會士西方文化的薰染。康熙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悠久而又新進、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營養,具有當時最高的文化素質。這為他展現帝王才氣,實現宏圖大業,奠定了基礎。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嗜書好學的帝王。他5歲入書房讀書,晝夜苦讀,不論寒暑,甚至廢寢忘食。又喜好書法,“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他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
第六部分: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崇禎
光照日月的康熙大帝(8)
康熙繼位後,學習更加勤奮,甚至過勞咯血。他讀書不是為消遣,而是為“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國、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宮,談《周易》,看《尚書》,讀《左傳》,誦《詩經》,賦詩著文,習以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釋卷。
他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60餘種,2萬餘卷。
光照日月的康熙大帝(7)
1679年,北京大地震。康熙下令開設粥廠,還讓太醫院給傷病者送醫送藥。1722年春,康熙帝年近七十,他為了表示敬老,曾將65歲以上的滿漢在職官員,以及告老還鄉、得罪被遺送回原籍的舊官員,統統召入幹清宮,飲酒吟詩,直到黃昏才散席。參與盛會的有一千多人,故稱為“千叟會”。
康熙的仁政措施之一是懲辦貪官、表彰清官。清官是康熙帝的一麵旗幟。康熙朝最著名的清官於成龍,有個綽號叫“於青菜”,就是因為他雖貴為封疆大吏,卻常年不吃肉,隻吃青菜。
於成龍,先任廣西羅城縣知縣,當時已經45歲。羅城位於萬山之中,歷經戰亂,沒有城郭,遍地榛莽,縣衙是茅屋三間,居民僅有6家。於成龍到任後,召集流民,鼓勵耕耘,設養濟院,寬免徭役,興建學宮,縣境大治。史書說他“居羅七年,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
於成龍升任合州知州,前往赴任時,百姓傾城出動,痛哭號泣相送。有一位瞎子不肯離去。於成龍問他為什麽不走,他回答說:“我想您路上盤纏不夠,我會算卦,可以沿途賺點錢,以備不足之用。”於成龍很感動,就把他留下來。果然途中錢花光了,幸虧瞎子賺些算命錢補充路費才到了合州。
在合州,有政績,又遷黃岡。黃岡社會治安很亂,他裝成乞丐,深入罪犯巢穴,日夜雜處,探明實情,一舉端掉賊窩。又任黃州知府,再升任福建布政使。時清軍平定三藩之亂,軍中多掠良民子女為奴。他集資贖出被掠婦女放還。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升為直隸巡撫。上任後,嚴戒饋送長官。又遷兩江總督。他自奉儉約,每天就是粗米、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人稱呼他為“於青菜”。在他的帶動下,士紳們改綢緞為布衣,官宦出門輕車簡從。僅僅數月,樸素之風大為流行。他過於勞累,死在任上。
於成龍做官,不帶家眷,十分儉樸。死後,將軍、都統、官吏、友人到他家中一看,“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就是說,於成龍的家中隻有竹筐裏粗糙紡織品製做的一身袍子和床頭幾罐食鹽、豆豉而已。為追悼於成龍,市民罷市,聚哭致哀!百姓家掛他的畫像祭祀。康熙說:“朕博採輿評,鹹稱於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
康熙帝表彰清官,一則是為大小官員樹立榜樣,養成一代清廉的吏風;二則是借清官監督、揭發、打擊貪官;三則是派幾位好官,為百姓做點好事;四則是推行“仁愛”理念,為自己博得仁政的名聲。但是,清官往往為上級所不喜歡,也普遍為同僚所不喜歡。清官必遭貪官的嫉恨,也必遭貪官的報復。像於成龍、格爾古德、彭鵬、張伯行等無一例外。然而,康熙帝之所以仁明,在於他能明察是非曲直,而不使廉吏灰心,能信任並保全清官,而遏製貪風日長。
好學不倦
過人的功業,因有過人的思想;而過人的思想,因有過人的學習。“學習”二字,是解開康熙一生開創大業秘密的一把鑰匙。康熙皇帝是一位學習型的皇帝,是“二十五史”中惟一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皇帝。
康熙8歲喪父,10歲又喪母,很是可憐。母親重病時,小玄燁“朝夕虔侍,親嚐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小玄燁又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一個年齡才9周歲的孩子,兩年之間,父母雙亡,形影相弔,應當說是人生幼年的最大不幸。他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人常是這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既使人痛苦,憂患也激人奮進。幼年的憂患,激勵了康熙奮發學習、自立自強的精神。
康熙身上有著三種血統、三種文化和三種品格。他的父親是滿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親是漢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誨,又向蘇麻喇姑(蘇墨爾,孝莊隨嫁貼身侍女)學習蒙古語,向滿洲師傅學習騎射,跟漢族師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與奮進,受到了滿洲文化的影響;高遠與大度,得益於蒙古文化的薰陶;仁愛與韜略,來自漢族儒學的營養;後來,他的開放與求新,則是受了耶穌會士西方文化的薰染。康熙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悠久而又新進、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營養,具有當時最高的文化素質。這為他展現帝王才氣,實現宏圖大業,奠定了基礎。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嗜書好學的帝王。他5歲入書房讀書,晝夜苦讀,不論寒暑,甚至廢寢忘食。又喜好書法,“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他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
第六部分: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崇禎
光照日月的康熙大帝(8)
康熙繼位後,學習更加勤奮,甚至過勞咯血。他讀書不是為消遣,而是為“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國、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宮,談《周易》,看《尚書》,讀《左傳》,誦《詩經》,賦詩著文,習以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釋卷。
他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60餘種,2萬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