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從中央到地方,一切權利均集中於皇帝,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製的君主統治。
除了政治體製改革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
為了保衛北方領土,他讓大將蒙恬率軍北防匈奴,並把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以抵禦匈奴的襲擊,秦的長城西起西起甘肅岷山,東到遼東,共一萬多裏,號稱“萬裏長城”。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也是世界奇蹟之一。
秦始皇還下令修建官道,即弛道。以鹹陽為中心,共修成三條,一條向北通到了內蒙;一條通向東麵的河北和山東,直到海邊;一條向南,通兩湖和江蘇。弛道寬達五十步,兩旁每三丈遠就種一棵青鬆樹。弛道的建立,大大縮短了信息傳播的時間,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政令的及時傳達。
為了根絕先前六國後裔的反叛行動,秦始皇將後裔貴族們連同富豪等12萬餘戶,一律遷到了鹹陽附近,這樣便於監視,同時也繁榮了都城的經濟。
同時,秦始皇還改革並統一了原來混亂的度量衡和貨幣,漢字也得到了統一,以秦小篆為全國通用文字,這大大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第一部分: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5)
苛政猛於虎 焚書又坑儒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後,誌滿意驕,凶暴殘忍,酷法嚴刑。無休無止地徵調賦稅和夫役,修長城、建宮殿、築陵寢、開邊戍守使剛剛脫離戰亂之苦的廣大農民,又陷於疲於奔命的勞役之中。
秦始皇很喜歡六國華麗的宮殿,所以,每當滅掉一個國家,他都要讓人將宮殿的圖畫下來,然後在鹹陽照樣仿造。秦始皇卻建了其他很多的宮殿,單單鹹陽的周圍就建有宮殿二百七十多座,行宮在關外有四百多座,關內三百多座。在這些宮殿中,最大最有名的還是阿房宮。因為在秦末已經被項羽燒毀,所以其規模究竟有多大,現在無法估計,但根據歷史記載,光阿房宮的前殿的東西就寬達五百步,大約相當於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當於一百一十五米。殿的門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帶兵器行刺。在殿門前排列著十二個銅人,即用沒收民間兵器熔鑄而成的那十二個銅人。但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時,阿房宮還沒有建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調用民工七十萬人。
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萬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長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徵發,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達三萬之多,男子徵發不足使用,有時還要徵發女子。
為了聚集財富以供自己大興土木,秦始皇就製定了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本來按照傳統,人們都主張和長輩同住,以便盡孝,而秦始皇則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這樣國家可以按照戶數多收賦稅。
秦始皇的暴政導致民怨沸騰,為了防止老百姓對自己的反叛,秦始皇製定了嚴酷的法律,秦法僅死刑就分為戮、腰斬、車裂、坑(活埋)、 鑿顛(鑿破頭腦)、抽脅、梟首,並推行連坐法和族誅,這些嚴重的刑法的實施,就是為了鎮壓人民的反抗。嚴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動不動就觸犯了法律,處罰當然就相當嚴厲,常將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是想從此過上安寧的日子,現在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的民心喪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以殘暴著稱的封建統治者。焚書坑儒是他最駭人聽聞的、震爍古今的暴行之一,數千年來受到千夫所指,眾口所矢,幾乎婦孺皆知,被稱作知識文化和知識分子在中國遭受的首次大規模的浩劫。
秦始皇由於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丞相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毀,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毀。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後隻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在秦統一之前,秦王政對人才的意見可以說是相當重視。但這些是他為了實現其至高無上的統一目標而暫時將其暴戾的一麵掩藏。現在統一大業已經實現了,他暴戾的性格便不再掩藏,也沒必要掩藏了。因此有人敢批評他,挑戰他的權威,秦始皇便不能容忍了。當時很多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布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禦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穀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他還將不少人流放,長子扶蘇勸阻他,也被他外放到邊疆。
第一部分: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6)
向東求仙 壽終歸西
秦始皇非常迷信,有一次他因風水受阻而不能渡湘水,歸罪湘君女神作崇,於是遣發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樹木以資報復。
除了政治體製改革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
為了保衛北方領土,他讓大將蒙恬率軍北防匈奴,並把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以抵禦匈奴的襲擊,秦的長城西起西起甘肅岷山,東到遼東,共一萬多裏,號稱“萬裏長城”。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也是世界奇蹟之一。
秦始皇還下令修建官道,即弛道。以鹹陽為中心,共修成三條,一條向北通到了內蒙;一條通向東麵的河北和山東,直到海邊;一條向南,通兩湖和江蘇。弛道寬達五十步,兩旁每三丈遠就種一棵青鬆樹。弛道的建立,大大縮短了信息傳播的時間,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政令的及時傳達。
為了根絕先前六國後裔的反叛行動,秦始皇將後裔貴族們連同富豪等12萬餘戶,一律遷到了鹹陽附近,這樣便於監視,同時也繁榮了都城的經濟。
同時,秦始皇還改革並統一了原來混亂的度量衡和貨幣,漢字也得到了統一,以秦小篆為全國通用文字,這大大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第一部分: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5)
苛政猛於虎 焚書又坑儒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後,誌滿意驕,凶暴殘忍,酷法嚴刑。無休無止地徵調賦稅和夫役,修長城、建宮殿、築陵寢、開邊戍守使剛剛脫離戰亂之苦的廣大農民,又陷於疲於奔命的勞役之中。
秦始皇很喜歡六國華麗的宮殿,所以,每當滅掉一個國家,他都要讓人將宮殿的圖畫下來,然後在鹹陽照樣仿造。秦始皇卻建了其他很多的宮殿,單單鹹陽的周圍就建有宮殿二百七十多座,行宮在關外有四百多座,關內三百多座。在這些宮殿中,最大最有名的還是阿房宮。因為在秦末已經被項羽燒毀,所以其規模究竟有多大,現在無法估計,但根據歷史記載,光阿房宮的前殿的東西就寬達五百步,大約相當於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當於一百一十五米。殿的門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帶兵器行刺。在殿門前排列著十二個銅人,即用沒收民間兵器熔鑄而成的那十二個銅人。但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時,阿房宮還沒有建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調用民工七十萬人。
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萬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長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徵發,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達三萬之多,男子徵發不足使用,有時還要徵發女子。
為了聚集財富以供自己大興土木,秦始皇就製定了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本來按照傳統,人們都主張和長輩同住,以便盡孝,而秦始皇則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這樣國家可以按照戶數多收賦稅。
秦始皇的暴政導致民怨沸騰,為了防止老百姓對自己的反叛,秦始皇製定了嚴酷的法律,秦法僅死刑就分為戮、腰斬、車裂、坑(活埋)、 鑿顛(鑿破頭腦)、抽脅、梟首,並推行連坐法和族誅,這些嚴重的刑法的實施,就是為了鎮壓人民的反抗。嚴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動不動就觸犯了法律,處罰當然就相當嚴厲,常將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是想從此過上安寧的日子,現在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的民心喪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以殘暴著稱的封建統治者。焚書坑儒是他最駭人聽聞的、震爍古今的暴行之一,數千年來受到千夫所指,眾口所矢,幾乎婦孺皆知,被稱作知識文化和知識分子在中國遭受的首次大規模的浩劫。
秦始皇由於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丞相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毀,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毀。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後隻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在秦統一之前,秦王政對人才的意見可以說是相當重視。但這些是他為了實現其至高無上的統一目標而暫時將其暴戾的一麵掩藏。現在統一大業已經實現了,他暴戾的性格便不再掩藏,也沒必要掩藏了。因此有人敢批評他,挑戰他的權威,秦始皇便不能容忍了。當時很多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布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禦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穀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他還將不少人流放,長子扶蘇勸阻他,也被他外放到邊疆。
第一部分: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6)
向東求仙 壽終歸西
秦始皇非常迷信,有一次他因風水受阻而不能渡湘水,歸罪湘君女神作崇,於是遣發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樹木以資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