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縣空降是在無地麵指引的環境下實施的,傘兵對地形和氣象條件在事先並沒有準確的預知,因此,先期跳傘的分隊就要擔負兩項任務,一是調查地麵情況,向中央報告災情;二是偵察空中氣象,向後續部隊發出行動指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條件許可,先頭分隊肯定會堅持使用主傘(圓傘)完成整個空降,而一旦他們不得不拋出抗風性能更好的翼型傘,也就意味著後麵的大部隊不可能再實施空降了。
翼型傘是目前各類降落傘中抗風性能最好的一種,但和其他手拋傘一樣,它的傘麵小、負載能力比較弱。先頭分隊執行的是偵察和聯絡任務,空降時隻需要攜帶電台就行了,所以丟掉圓傘改用翼型傘是可以的,但後續的93人卻不能夠這樣了。
這不是說那93人不會使用翼型傘(那也未免太小看我們的解放軍了),問題的關鍵是這93人應該屬於真正的救災應急部隊,他們必須配備相應的救援工具,這就非得使用圓傘不可。圓傘的傘麵大,負載能力強,但大傘抵禦風力的能力差,如果地麵的風速過大,他們就沒有辦法了——通常情況下,從4000米高度開傘後的滯空時間大約為十五分鍾。茂縣空降的高度是4900米,圓傘如果遇到四級以上的側風,在這十幾分鍾裏會被吹出去五六公裏遠,這在崇山峻嶺之間幾乎就是一整天的路程。而如果遇上了亂流,降落傘群更會飄得七零八落,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集中起來,所以,是氣象條件決定了使用主傘的後續人員隻能返航。
退一步說,即便放棄救援工具,讓後續的93人輕裝上陣、全都使用翼型傘降落,這也是不現實的。因為翼型傘的抗風能力強、機動好,但它需要的活動空間也就特別大。大家知道,在跳傘運動中(用的全是翼型傘),十人以上的集體項目都屬於世界級高手的動作,而且還必須在氣象條件非常好的條件下才敢玩,持續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十秒鍾……大家也能注意到,茂縣空降先期跳傘的15個人雖然技術絕對是全軍最頂尖的,但他們也必須分成兩撥出艙,這是因為翼型傘遇到強勁氣流時是必須在天上“亂竄”的,如果隊形密集、拉不開層次,就很容易出現攪拌、碰掛現象,在空中打起架來,這無疑是十分危險的事——15個人的先頭分隊尚且如此,93人的大部隊就更加麻煩了,因此,上級讓後續人員返航是十分明智的選擇。
說起來。傘兵的空降行動總是與氣象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在如此,過去就更是如此。所以有時候想想也覺得:蔡智誠這傢夥雖然幹的是國軍,但在當時還真是挺不容易的……嗬嗬
池塘裏的水不深,汙水的底下是厚厚的一層淤泥。蔡智誠從空中紮進泥塘,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右手的尺骨卻骨折了。當他從烏黑腥臭的泥漿裏爬出來的時候,四周圍已經聚滿了好奇的眼神——這也難怪,“從天上掉下個大活人”的景象畢竟不是隨便什麽時候都能夠見到的。
“這是什麽地方?”蔡智誠問。
“楊圍子”……“楊圩子”……“楊家莊”……池塘邊的人七嘴八舌地報出了一大堆地名。
“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十四軍的”,這次的回答倒很幹脆。
“咦?你們是貴州人?”,蔡智誠忽然發覺這些士兵講的是自己的家鄉話。
“那當然,我們是八十五師二五五團”
……
池塘所處的地方叫做楊圍子(或者楊圩子、老楊家、楊莊……),這是個隻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當時並沒有確切的行政名稱。在1948年的12月初,這裏是黃維兵團第14軍軍部的所在地。
國民黨第14軍的首任軍長是衛立煌,在國民黨的嫡係部隊中,這路人馬與共產黨的關係算是比較特殊的——抗戰之前,他們追剿紅軍十分賣力,愣是把鄂豫皖根據地的首府整成了“立煌縣”;抗戰時又和八路軍非常友好,不僅給115師提供彈藥而且還跑到延安去搞慰問,害得衛立煌被戴上了“親共”的帽子;抗戰之後卻再與解放軍殺得你死我活,從西北、華東一直打到華中、華南,共產黨的四大野戰軍全跟他們交過手(4野在廣西打的是重建的14軍)。
在淮海戰役期間,第14軍其實並不滿員,他們雖然號稱一個軍,實際上隻有四個團,是黃維兵團中人數最少、實力最弱的一支。
——ps:
14軍原本下轄第10師、第83師和第85師,共計三個師九個戰鬥團另一個補充團。48年9月,83師調往陝西榆林(後轉山西,在太原戰役中被全殲),國防部因此另給了一個303師的空番號,指定的編練地點在湖南耒陽縣。而當時的14軍駐紮在河南省駐馬店,所以就派遣10師30團、85師253團和軍直補充團到湖南去整訓新兵,計劃是“派去一個師,帶回來兩個師”。但到了48年11月,14軍受命緊急馳援徐州,正當部隊集結的時候,“華中剿總”白崇僖長官卻扣住了湖南耒陽的人馬不肯放回來(這些部隊後來編進桂係集群,在廣西戰役中被殲滅),新上任不久的熊綬春軍長無可奈何,隻好帶著10師的28、29團和85師的254、255團披掛上陣。
區區四個團頂著一個軍的大帽子,自然是很不經打的。戰至12月10日,楊圍子村裏建製完整的部隊就隻剩下了85師的255團。
翼型傘是目前各類降落傘中抗風性能最好的一種,但和其他手拋傘一樣,它的傘麵小、負載能力比較弱。先頭分隊執行的是偵察和聯絡任務,空降時隻需要攜帶電台就行了,所以丟掉圓傘改用翼型傘是可以的,但後續的93人卻不能夠這樣了。
這不是說那93人不會使用翼型傘(那也未免太小看我們的解放軍了),問題的關鍵是這93人應該屬於真正的救災應急部隊,他們必須配備相應的救援工具,這就非得使用圓傘不可。圓傘的傘麵大,負載能力強,但大傘抵禦風力的能力差,如果地麵的風速過大,他們就沒有辦法了——通常情況下,從4000米高度開傘後的滯空時間大約為十五分鍾。茂縣空降的高度是4900米,圓傘如果遇到四級以上的側風,在這十幾分鍾裏會被吹出去五六公裏遠,這在崇山峻嶺之間幾乎就是一整天的路程。而如果遇上了亂流,降落傘群更會飄得七零八落,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集中起來,所以,是氣象條件決定了使用主傘的後續人員隻能返航。
退一步說,即便放棄救援工具,讓後續的93人輕裝上陣、全都使用翼型傘降落,這也是不現實的。因為翼型傘的抗風能力強、機動好,但它需要的活動空間也就特別大。大家知道,在跳傘運動中(用的全是翼型傘),十人以上的集體項目都屬於世界級高手的動作,而且還必須在氣象條件非常好的條件下才敢玩,持續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十秒鍾……大家也能注意到,茂縣空降先期跳傘的15個人雖然技術絕對是全軍最頂尖的,但他們也必須分成兩撥出艙,這是因為翼型傘遇到強勁氣流時是必須在天上“亂竄”的,如果隊形密集、拉不開層次,就很容易出現攪拌、碰掛現象,在空中打起架來,這無疑是十分危險的事——15個人的先頭分隊尚且如此,93人的大部隊就更加麻煩了,因此,上級讓後續人員返航是十分明智的選擇。
說起來。傘兵的空降行動總是與氣象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在如此,過去就更是如此。所以有時候想想也覺得:蔡智誠這傢夥雖然幹的是國軍,但在當時還真是挺不容易的……嗬嗬
池塘裏的水不深,汙水的底下是厚厚的一層淤泥。蔡智誠從空中紮進泥塘,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右手的尺骨卻骨折了。當他從烏黑腥臭的泥漿裏爬出來的時候,四周圍已經聚滿了好奇的眼神——這也難怪,“從天上掉下個大活人”的景象畢竟不是隨便什麽時候都能夠見到的。
“這是什麽地方?”蔡智誠問。
“楊圍子”……“楊圩子”……“楊家莊”……池塘邊的人七嘴八舌地報出了一大堆地名。
“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十四軍的”,這次的回答倒很幹脆。
“咦?你們是貴州人?”,蔡智誠忽然發覺這些士兵講的是自己的家鄉話。
“那當然,我們是八十五師二五五團”
……
池塘所處的地方叫做楊圍子(或者楊圩子、老楊家、楊莊……),這是個隻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當時並沒有確切的行政名稱。在1948年的12月初,這裏是黃維兵團第14軍軍部的所在地。
國民黨第14軍的首任軍長是衛立煌,在國民黨的嫡係部隊中,這路人馬與共產黨的關係算是比較特殊的——抗戰之前,他們追剿紅軍十分賣力,愣是把鄂豫皖根據地的首府整成了“立煌縣”;抗戰時又和八路軍非常友好,不僅給115師提供彈藥而且還跑到延安去搞慰問,害得衛立煌被戴上了“親共”的帽子;抗戰之後卻再與解放軍殺得你死我活,從西北、華東一直打到華中、華南,共產黨的四大野戰軍全跟他們交過手(4野在廣西打的是重建的14軍)。
在淮海戰役期間,第14軍其實並不滿員,他們雖然號稱一個軍,實際上隻有四個團,是黃維兵團中人數最少、實力最弱的一支。
——ps:
14軍原本下轄第10師、第83師和第85師,共計三個師九個戰鬥團另一個補充團。48年9月,83師調往陝西榆林(後轉山西,在太原戰役中被全殲),國防部因此另給了一個303師的空番號,指定的編練地點在湖南耒陽縣。而當時的14軍駐紮在河南省駐馬店,所以就派遣10師30團、85師253團和軍直補充團到湖南去整訓新兵,計劃是“派去一個師,帶回來兩個師”。但到了48年11月,14軍受命緊急馳援徐州,正當部隊集結的時候,“華中剿總”白崇僖長官卻扣住了湖南耒陽的人馬不肯放回來(這些部隊後來編進桂係集群,在廣西戰役中被殲滅),新上任不久的熊綬春軍長無可奈何,隻好帶著10師的28、29團和85師的254、255團披掛上陣。
區區四個團頂著一個軍的大帽子,自然是很不經打的。戰至12月10日,楊圍子村裏建製完整的部隊就隻剩下了85師的255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