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墟中尋找同僚,蔡智誠發現了海國英。老海的胸部和腹部中了三槍,蜷伏著倒斃在一個豬圈的圍牆下麵。他的表情非常痛苦,身後拖著長長的血跡,顯然是在重傷之後又爬行了一段距離——他在最後的時刻仍然希望那段矮牆能給自己提供藏身的庇護,這是老兵的戰場本能。不過,一位穆斯林回回居然會死在一個養豬的地方,終歸還是叫人覺得說不出的怪異。


    羅華還剩一口氣。當蔡智誠找到他的時候,這傢夥依然窩在街角的地堡裏,右手被炸斷了,半截身子被崩塌的沙袋壓埋著,動彈不得。蔡傷兵也沒有力氣把他拖出來,隻好坐在老鄉的旁邊,幫他趕走覆在身上的蒼蠅。


    “老蔡,我的樣子肯定很慘吧……”。說真的,羅華此時的模樣就象一隻被夾子鉗住的老鼠。


    “不算很慘,不過是顯得有點傻”。


    真的是傻。


    看著眼前的羅華,蔡智誠想起前幾天在田花園遇見的那位倔強的長工。當時大家都認為那老頭蠢笨得不可理喻,可結果呢?田花園村終於被炮火打平了,那個“傻蛋”也終於如願以償地穿著他珍愛的綢緞壽衣死在了紅木大床上,但與此同時,“聰明的”羅華卻象隻待斃的老鼠在沙堆中奄奄一息,愛幹淨的海國英則渾身汙穢地喪命在豬圈裏頭,還有那麽多人在烈焰和焦土中粉身碎骨,死得甚至連屍首和姓名也沒有留下——兩相比較,究竟是誰更傻一些呢?


    海國英曾經說過,通往天國的道路不同,但人們最終走進的是同一個天堂。蔡智誠想,那麽,今天早晨,當人世間製造了這麽多的犧牲者之後,天堂的門口一定非常擁擠,在那樣擁擠的地方,還會不會再發生爭鬥呢?


    天堂的主人是誰,蔡智誠不知道,因為他始終也沒有弄清“上帝”與“真主”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但是,究竟是什麽樣的上帝會眼睜睜地看著人世間發生戰爭的慘劇?究竟是什麽樣的真主會坐視人類的相互折磨和彼此殘殺?


    海國英是那麽虔誠地信奉著他的“先知”,而他的上帝或者真主卻要在他受盡痛苦之後才肯打開天堂的大門。那麽,在信奉這個冷酷的上帝和信奉那件綢緞的壽衣之間、在信賴那個虛偽的天堂和信賴那張華麗的寧式大床之間,究竟誰更聰明、誰更愚蠢呢?


    蔡智誠百思不得其解。在這劫後的修羅場上,他覺得所有的人,生者和死者,包括老海、老羅和他自己,在命運麵前都象是個無可適從的傻瓜。


    天亮了,晨風吹拂。


    經過昨夜的槍林彈雨,這充滿了死亡和血腥的寂靜的早晨似乎又給倖存的人們帶來了一絲生的希望。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一聲雞叫,那是一陣雄雞報曉的啼鳴。


    “聽吶,還有雞在叫喚”,一瞬間,所有的人都停住了手、抬了起頭,充滿喜悅地側耳傾聽。


    在這個經過生死搏鬥之後的戰場,在這個遍布殘骸的人間地獄,居然還能有一隻活著的公雞在歌唱,居然還有一個蓬勃的生靈正情緒高昂地向剛剛經歷了痛苦磨難的大地報告著黎明的訊息——對士兵們而言,這就是神靈的聲音,這是比耶穌、安拉或者王母娘娘的旨意更接近天堂的信號。


    蔡智誠輕輕地拍了拍羅華的臉頰:“老羅啊,要堅持住,要活下去,我們應該比那隻公雞活得更久才對”。


    終於能夠活下去了。


    仿佛冥冥中有天意的安排,7月6日上午,國軍官兵等待中的“最後一擊”並沒有發生。粟裕的部隊撤退了,解放軍最終沒有能夠按照原定計劃將圍攻持續到7月7日,這使得蔡智誠們終於得到了繼續活命的機會。


    7月8日,快速縱隊從帝丘店返回商邱休整。


    一周前出發的六千多人現在隻剩下了不到兩千(含先期退出戰場的傘一團),但對於倖存的傘兵們而言,惡夢一樣的豫東戰役總算是結束了。


    ————————————————————————————————————


    ——說幾句多餘的話:


    關於黃百韜兵團各部在睢杞戰役中的表現,馬甲的感覺是整25師較好,交警第二總隊其次,第三快速縱隊最差。至於整25師和交警二總隊到底比傘兵強多少,馬甲說不準,也覺得沒必要評價,反正第三快速縱隊不久就被解散了,25師和交二總隊很快也被全殲了,現在說什麽好聽不好聽的都屬於白搭。


    不過,網上有篇文章卻很替第二交警總隊吹捧了一番,把他們在睢杞戰役中的業績說得跟戰神似的。這本來這不關馬甲什麽事,但前幾天,有朋友問我對那段“回憶錄”的看法,並且一個勁地慫恿我無事生非,既如此,馬甲就說幾句多餘的話:


    那篇文章的標題叫《硬戰》,應該選自台灣出版的《彈雨餘生述》,作者是張贛萍。文筆挺不錯,值得一看,隻是不必太當真(馬甲的“蒲公英”當然也是一樣的)。


    文章是以第一人稱寫的,主人公在文中的角色好象是交二總隊四大隊的隊長,所以有人稱作者為“張贛萍將軍”。但其實四大隊的隊長是謝植民(上校),副隊長是李德馨(上校),而且別說四大隊,就是整個交二總隊的校級軍官中也沒有“張贛萍”這麽個人。張贛萍是香港的一位作家,除了寫《彈雨餘生述》,他還寫過《關麟征傳》、《江青的醜聞和艷史》、《三十六計古今談》等等,因此,似乎不能把《硬戰》當成是真正的“回憶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場上的蒲公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外馬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外馬甲並收藏戰場上的蒲公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