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國軍海軍陸戰隊,蠻酷的。
再來一張,象不象忍者神龜?
國軍海軍陸戰隊雖然是在福州馬尾港重建的,但其實與“閩係”和“馬尾係”無關。陸戰隊的司令楊厚彩(湖南人,黃埔六期)和副司令周雨寰(四川人,黃埔八期)都是桂永清的老部下,還和桂永清一起去德國軍校留過學——這兩個陸軍軍官能“擔此重任”當然是因為了桂永清的關係,但自從他倆開了這個頭,國民黨海軍陸戰隊的歷屆司令就都由陸軍將領出任,搞得海軍陸戰隊幾乎變成了“陸軍海戰隊”——直到1988年才終於有了一個海軍出身的馬履綏司令,總算與國際慣例接了軌。
在49年8月,海軍陸戰隊完全是桂永清的天下,負責守衛長山島的陸戰隊第二團團長何相臣上校就是桂永清的小舅子。
蔡智誠曾經見過何相臣,當時他還是海軍司令部警衛營的少校營長。1947年在上海造船廠參觀的時候,大家看見從軍艦上拆下來一個鐵傢夥,都不知道是什麽玩意,何相臣愣說那東西是“加速機”,其他人感到很懷疑,打聽以後才曉得是魚雷發射器——這事情讓蔡智誠他們覺得挺好笑,空軍傘兵不認識魚雷管倒也罷了,沒想到海軍軍官也是稀哩糊塗,從此對這個何相臣的印象很深刻。
何相臣雖然糊塗卻比較頑固,解放軍給他做了不少思想政治工作,可這小子依然不肯投降,鬧到最後隻好開打(把24軍從長江以南調回來打,的確是比較麻煩)。不過,長山島戰役的經過實在太過簡單,馬甲我就不準備一一細述了。
這場戰役的總指揮是許世友,主攻部隊為解放軍24軍72師(軍長王必成,師長康林)和山東軍區警4旅、警5旅,外加24軍軍屬炮兵團山炮營、華野特縱榴炮13團以及地方武裝力量,總兵力超過三萬人;守島之敵為國民黨海軍陸戰隊第2團的第1營(原海軍警衛營)和第2營(由警察大隊改編),加上長山島的保安團,總共約一千五百人左右——以這樣的力量對比打這樣的仗,除了開繳獲清單之外確實也沒啥好說的。
當然,還可以講一點“花絮”:
長山島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首次“海陸軍聯合作戰”,海軍方麵派出了一艘“秋風號”炮艦。這“秋風艦”原本是國民黨的“201號掃雷艇”,日本貨,排水量215噸,安裝有4門機關炮和兩挺重機槍,49年2月在煙臺起義,是人民海軍的第二艘軍艦(第一艘是蔡智誠曾經坐過的“黃安艦”),長山島戰役時,許世友特意把這艘“海軍主力”調過來,希望他們消滅國民黨的“美宏艦”(千噸級登陸艦)和“冀平艦”(天津港務局的破冰船上裝了一門炮)。
用掃雷艇打登陸艦和破冰船,估計實力不相上下——可問題是當初的“201號掃雷艇”是趁軍官老爺們上岸的時候起義的,因此,軍艦上的輪機兵和槍炮手多得是、惟獨缺少指揮官,共產黨雖然在“秋風艦”上安排了政委和指導員,政治方向沒問題、可航海的時候還是沒有掌舵的。長山島戰鬥打響以後正巧遇到颳大風,海流很亂、能見度很低,“咱們共產黨人死都不怕哪裏會怕颳風下雨”,於是政委就命令勇敢衝鋒,結果還沒見到敵人、自己先在沙灘上擱了淺,許世友將軍隻好派一個營的步兵和好多條木頭船去保護這艘寶貝戰艦——萬一它被國民黨拖回去,那可就太劃不來了。
共軍的“主力艦”變成了固定炮台,國民黨的兵船就可以來去自如了。何相臣在撤走自己部隊的同時,一不做二不休,把島上的居民也帶上了船——據說,這批老百姓到台灣以後定居在基隆郊區的“長山榮民村”,如今國軍的水鬼部隊裏有不少骨幹都是“長山島榮民”的後代,作戰勇敢、反攻大陸的意誌十分堅決,名聲挺大的。
嗬嗬,不知哪位朋友有機會去這個榮民村探訪一番?如果能收集些故事寫幾個段子,肯定特別有意思。
普陀島演習之後,傘兵部隊就變更了番號,先前的“空軍傘兵總隊”改名為“空軍傘兵司令部”,先前的大隊編製也改為五個直屬營和兩個戰鬥團,總隊司令馬師恭調任整編第88師師長,由副司令張緒滋升任傘兵司令兼快速縱隊司令。
馬師恭司令變成了馬師恭師長,自然希望多帶些人馬去新部隊壯壯聲勢,可惜那整88師原本是“傻兒師長”範紹曾的川軍,雖然被黃埔係接管了卻依然脫不了雜牌的底子,實在難以引起傘兵的興趣。特務隊裏隻有劉盛亨一個人願意跟著馬師長走,雖然也有人給蔡智誠做過思想工作,許願說過去以後可以連升三級、讓他當個少校營長什麽的,但蔡中尉考慮了半天還是沒有答應——整88師已經重組過了好幾回,當兵的早都被解放軍嚇破了膽,一聽見槍聲就逃跑,別說是營長,就連團長旅長也是三天兩頭的當光杆,確實沒有多大趣味。
蔡智誠當時的願望是想參加第七屆全國運動會。
舊中國的全運會是從1910年開始創辦的,到1935年辦了第六屆,以後遇到抗戰就停辦了,事隔十三年,國民政府又計劃重整旗鼓、準備在上海舉辦第七屆全國運動會,並以此作為第十四屆(倫敦)奧運會的選拔賽。這場“亞洲第一體育盛事”得到了國統區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各省市、各軍兵種和海外團體都組隊參加,場麵空前的熱鬧,傘兵也受邀在開幕式上進行跳傘演練——蔡智誠雖然覺得自己沒有上場競技的本事,卻自以為滿有資格參加開幕式跳傘,於是就很希望能到上海灘去出出風頭。
再來一張,象不象忍者神龜?
國軍海軍陸戰隊雖然是在福州馬尾港重建的,但其實與“閩係”和“馬尾係”無關。陸戰隊的司令楊厚彩(湖南人,黃埔六期)和副司令周雨寰(四川人,黃埔八期)都是桂永清的老部下,還和桂永清一起去德國軍校留過學——這兩個陸軍軍官能“擔此重任”當然是因為了桂永清的關係,但自從他倆開了這個頭,國民黨海軍陸戰隊的歷屆司令就都由陸軍將領出任,搞得海軍陸戰隊幾乎變成了“陸軍海戰隊”——直到1988年才終於有了一個海軍出身的馬履綏司令,總算與國際慣例接了軌。
在49年8月,海軍陸戰隊完全是桂永清的天下,負責守衛長山島的陸戰隊第二團團長何相臣上校就是桂永清的小舅子。
蔡智誠曾經見過何相臣,當時他還是海軍司令部警衛營的少校營長。1947年在上海造船廠參觀的時候,大家看見從軍艦上拆下來一個鐵傢夥,都不知道是什麽玩意,何相臣愣說那東西是“加速機”,其他人感到很懷疑,打聽以後才曉得是魚雷發射器——這事情讓蔡智誠他們覺得挺好笑,空軍傘兵不認識魚雷管倒也罷了,沒想到海軍軍官也是稀哩糊塗,從此對這個何相臣的印象很深刻。
何相臣雖然糊塗卻比較頑固,解放軍給他做了不少思想政治工作,可這小子依然不肯投降,鬧到最後隻好開打(把24軍從長江以南調回來打,的確是比較麻煩)。不過,長山島戰役的經過實在太過簡單,馬甲我就不準備一一細述了。
這場戰役的總指揮是許世友,主攻部隊為解放軍24軍72師(軍長王必成,師長康林)和山東軍區警4旅、警5旅,外加24軍軍屬炮兵團山炮營、華野特縱榴炮13團以及地方武裝力量,總兵力超過三萬人;守島之敵為國民黨海軍陸戰隊第2團的第1營(原海軍警衛營)和第2營(由警察大隊改編),加上長山島的保安團,總共約一千五百人左右——以這樣的力量對比打這樣的仗,除了開繳獲清單之外確實也沒啥好說的。
當然,還可以講一點“花絮”:
長山島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首次“海陸軍聯合作戰”,海軍方麵派出了一艘“秋風號”炮艦。這“秋風艦”原本是國民黨的“201號掃雷艇”,日本貨,排水量215噸,安裝有4門機關炮和兩挺重機槍,49年2月在煙臺起義,是人民海軍的第二艘軍艦(第一艘是蔡智誠曾經坐過的“黃安艦”),長山島戰役時,許世友特意把這艘“海軍主力”調過來,希望他們消滅國民黨的“美宏艦”(千噸級登陸艦)和“冀平艦”(天津港務局的破冰船上裝了一門炮)。
用掃雷艇打登陸艦和破冰船,估計實力不相上下——可問題是當初的“201號掃雷艇”是趁軍官老爺們上岸的時候起義的,因此,軍艦上的輪機兵和槍炮手多得是、惟獨缺少指揮官,共產黨雖然在“秋風艦”上安排了政委和指導員,政治方向沒問題、可航海的時候還是沒有掌舵的。長山島戰鬥打響以後正巧遇到颳大風,海流很亂、能見度很低,“咱們共產黨人死都不怕哪裏會怕颳風下雨”,於是政委就命令勇敢衝鋒,結果還沒見到敵人、自己先在沙灘上擱了淺,許世友將軍隻好派一個營的步兵和好多條木頭船去保護這艘寶貝戰艦——萬一它被國民黨拖回去,那可就太劃不來了。
共軍的“主力艦”變成了固定炮台,國民黨的兵船就可以來去自如了。何相臣在撤走自己部隊的同時,一不做二不休,把島上的居民也帶上了船——據說,這批老百姓到台灣以後定居在基隆郊區的“長山榮民村”,如今國軍的水鬼部隊裏有不少骨幹都是“長山島榮民”的後代,作戰勇敢、反攻大陸的意誌十分堅決,名聲挺大的。
嗬嗬,不知哪位朋友有機會去這個榮民村探訪一番?如果能收集些故事寫幾個段子,肯定特別有意思。
普陀島演習之後,傘兵部隊就變更了番號,先前的“空軍傘兵總隊”改名為“空軍傘兵司令部”,先前的大隊編製也改為五個直屬營和兩個戰鬥團,總隊司令馬師恭調任整編第88師師長,由副司令張緒滋升任傘兵司令兼快速縱隊司令。
馬師恭司令變成了馬師恭師長,自然希望多帶些人馬去新部隊壯壯聲勢,可惜那整88師原本是“傻兒師長”範紹曾的川軍,雖然被黃埔係接管了卻依然脫不了雜牌的底子,實在難以引起傘兵的興趣。特務隊裏隻有劉盛亨一個人願意跟著馬師長走,雖然也有人給蔡智誠做過思想工作,許願說過去以後可以連升三級、讓他當個少校營長什麽的,但蔡中尉考慮了半天還是沒有答應——整88師已經重組過了好幾回,當兵的早都被解放軍嚇破了膽,一聽見槍聲就逃跑,別說是營長,就連團長旅長也是三天兩頭的當光杆,確實沒有多大趣味。
蔡智誠當時的願望是想參加第七屆全國運動會。
舊中國的全運會是從1910年開始創辦的,到1935年辦了第六屆,以後遇到抗戰就停辦了,事隔十三年,國民政府又計劃重整旗鼓、準備在上海舉辦第七屆全國運動會,並以此作為第十四屆(倫敦)奧運會的選拔賽。這場“亞洲第一體育盛事”得到了國統區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各省市、各軍兵種和海外團體都組隊參加,場麵空前的熱鬧,傘兵也受邀在開幕式上進行跳傘演練——蔡智誠雖然覺得自己沒有上場競技的本事,卻自以為滿有資格參加開幕式跳傘,於是就很希望能到上海灘去出出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