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而言,國民黨政府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沒辦法滿意了。
普陀軍演之後,海軍艦隊向渤海海峽進發,剛開到青島海域就接到了返航的命令,同時,收音機裏還播放了外交部的聲明:“前日傳聞國軍將在長山島登陸作戰,純屬惡意造謠”
傘兵們聽了直納悶:海空軍的作戰計劃,怎麽到外交部的嘴裏就變成謠言了呢?
事情是這樣的。
還在浙江搞演習的時候,共產黨方麵就已經掌握了國軍的軍事計劃。艦隊剛離開杭州灣,蘇聯大使館就向國民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議:“你們要進攻長山島,這是違反國際條約的行為,絕對不能允許!”外交部長嚇了一大跳,連忙到參謀總部去探聽情況。
原來,大連附近有兩個長山島,一個在大連的東邊,屬於大連市(現在叫“長海縣”,是個旅遊區),當時是蘇聯遠東紅旗艦隊的錨地,那是絕對碰不得的;另一個在大連的南邊,屬於山東蓬萊(現在叫“長島縣”,也是個旅遊區),國軍的蛙跳目標就選在這裏。在當時,這兩個地方都叫“長山島”,外交部的官員隻好向蘇聯大使做解釋:我們要攻打的是這個長山島、不是那個長山島……
老毛子聽得頗不耐煩:不管哪個長山島,反正大連和旅順是自由港,周圍50海裏之內不能受到威脅,否則,我們的紅海軍絕不袖手旁觀!
接到這個警告,外交部、參謀總部和海軍司令部隻好用海圖尺比來比去。測量了半天,大連的那個長山島當然在50海裏範圍之內,可山東的這個長山島居然也在50海裏的邊上——如此一來,傘兵和海軍謀劃的“蛙跳”方案就隻能中途夭折、悄然作廢了。
折騰了一個月,傘兵部隊最終沒有能夠當成海軍陸戰隊。
這場夭折的兩棲登陸計劃在軍事上沒有形成任何戰果,但在事後看來,卻對包括蔡智誠在內的許多國民黨傘兵的前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為,在這次演習的準備過程中,“傘兵南京留守處”參謀們一直是在“中字號”坦克登陸艦上工作的,這使得他們對這種美式4000噸級大型運輸船的結構和操作有了全麵的了解,從而為他們今後組織海上起義奠定了必要的技術基礎。
更重要的是,為了適應兩棲作戰的需要,傘兵總隊從此改為旅團編製,而這種新編製又產生了一個獨立於主力作戰單位之外的“傘兵第三團”,中共地下組織也因此有機會掌握住一個遠離傘兵總部的新團隊,逐漸醞釀、發展、壯大,並最終形成了走向起義的中堅力量。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蒲公英”(二十七)中提到了長山島的事,西西河的northerst兄對我說:長山島後來還是被國軍占領了很長一段時間。感覺馬甲兄應該把這一點寫上,否則會讓讀者過高的看重長山島的作用了:因為後來共軍方麵在失去了長山島這個重要“中轉站”以及煙臺這個重要港口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海上交通”的暢通,具體細節我也不太清楚,不過聽有的網友講過一點,大意是沒了大港口、還有小港口,即使是在敵人進攻膠東最猛烈導致膠東解放區的各個港口暫時全都無法使用的時候,渤海解放區的小港口依然在起作用……
northerst兄的批評有道理。
馬甲原本覺得“長山島後來”的事情與傘兵沒有多大關係,寫在“蒲公英”裏顯得太拖遝,再加上事先也沒有對這方麵的資料進行過認真的考證,寫起來頗沒有把握,所以就準備偷工減料、跳過去算了。但現在既然有河友提醒,馬甲我也隻好趕緊寫一個段子,對不對的不敢保證,權當做閑聊解悶就是了。
1947年9月,第三快速縱隊取消了“蛙跳”長山島的作戰計劃,可國民黨軍隊卻並沒有因此放棄奪取廟島群島的企圖,他們轉而把攻占長山島的希望寄託到了陸軍的身上。
廟島群島是渤海灣的門戶、拱衛平津的咽喉,無論是海軍或者陸軍都不會忽視它在戰略上的重要性。
對陸軍而言,長山島及周邊島嶼是渤海海峽上的跳板,如果不切斷這條交通線,遼寧和山東之間不僅物資供應能夠暢通無阻、兵員調配也可以往來自如——過去,這條海路曾經幫助山東八路軍迅速到達東北,而今後,這條海路也可能使得東北解放軍突然出現在山東——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對海軍而言,廟島群島就象是橫亙在渤海海峽上的鎖鏈,鎖鏈的一頭是不能觸犯的大連和旅順、另一頭則是華東解放軍的根據地。如果不切斷這條鎖鏈,國民黨海軍就隻能龜縮在美軍保護下的青島基地,前往渤海的時候必須繞道膠東半島的最東端、還必須攜帶雙程的燃料和給養,不僅航行時間長、還容易在中途受到攻擊。如果共軍再在長山島上設置大口徑炮台,那將立刻使得國軍艦隊無法進入渤海,等於是一舉切斷了秦皇島、葫蘆島、營口和天津大沽港的海上通道——前景十分恐怖。
陸海軍都迫切需要奪取長山島,可這時候,國民政府卻難以預料蘇聯軍隊可能採取的幹預行動將會達到什麽“烈度”。海軍不敢貿然派艦隊進行試探,隻好把出擊廟島群島(當時叫“長山八島”)的差事交給陸軍——因為此時的陸軍恰好具備了進攻長山島的條件。
普陀軍演之後,海軍艦隊向渤海海峽進發,剛開到青島海域就接到了返航的命令,同時,收音機裏還播放了外交部的聲明:“前日傳聞國軍將在長山島登陸作戰,純屬惡意造謠”
傘兵們聽了直納悶:海空軍的作戰計劃,怎麽到外交部的嘴裏就變成謠言了呢?
事情是這樣的。
還在浙江搞演習的時候,共產黨方麵就已經掌握了國軍的軍事計劃。艦隊剛離開杭州灣,蘇聯大使館就向國民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議:“你們要進攻長山島,這是違反國際條約的行為,絕對不能允許!”外交部長嚇了一大跳,連忙到參謀總部去探聽情況。
原來,大連附近有兩個長山島,一個在大連的東邊,屬於大連市(現在叫“長海縣”,是個旅遊區),當時是蘇聯遠東紅旗艦隊的錨地,那是絕對碰不得的;另一個在大連的南邊,屬於山東蓬萊(現在叫“長島縣”,也是個旅遊區),國軍的蛙跳目標就選在這裏。在當時,這兩個地方都叫“長山島”,外交部的官員隻好向蘇聯大使做解釋:我們要攻打的是這個長山島、不是那個長山島……
老毛子聽得頗不耐煩:不管哪個長山島,反正大連和旅順是自由港,周圍50海裏之內不能受到威脅,否則,我們的紅海軍絕不袖手旁觀!
接到這個警告,外交部、參謀總部和海軍司令部隻好用海圖尺比來比去。測量了半天,大連的那個長山島當然在50海裏範圍之內,可山東的這個長山島居然也在50海裏的邊上——如此一來,傘兵和海軍謀劃的“蛙跳”方案就隻能中途夭折、悄然作廢了。
折騰了一個月,傘兵部隊最終沒有能夠當成海軍陸戰隊。
這場夭折的兩棲登陸計劃在軍事上沒有形成任何戰果,但在事後看來,卻對包括蔡智誠在內的許多國民黨傘兵的前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為,在這次演習的準備過程中,“傘兵南京留守處”參謀們一直是在“中字號”坦克登陸艦上工作的,這使得他們對這種美式4000噸級大型運輸船的結構和操作有了全麵的了解,從而為他們今後組織海上起義奠定了必要的技術基礎。
更重要的是,為了適應兩棲作戰的需要,傘兵總隊從此改為旅團編製,而這種新編製又產生了一個獨立於主力作戰單位之外的“傘兵第三團”,中共地下組織也因此有機會掌握住一個遠離傘兵總部的新團隊,逐漸醞釀、發展、壯大,並最終形成了走向起義的中堅力量。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蒲公英”(二十七)中提到了長山島的事,西西河的northerst兄對我說:長山島後來還是被國軍占領了很長一段時間。感覺馬甲兄應該把這一點寫上,否則會讓讀者過高的看重長山島的作用了:因為後來共軍方麵在失去了長山島這個重要“中轉站”以及煙臺這個重要港口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海上交通”的暢通,具體細節我也不太清楚,不過聽有的網友講過一點,大意是沒了大港口、還有小港口,即使是在敵人進攻膠東最猛烈導致膠東解放區的各個港口暫時全都無法使用的時候,渤海解放區的小港口依然在起作用……
northerst兄的批評有道理。
馬甲原本覺得“長山島後來”的事情與傘兵沒有多大關係,寫在“蒲公英”裏顯得太拖遝,再加上事先也沒有對這方麵的資料進行過認真的考證,寫起來頗沒有把握,所以就準備偷工減料、跳過去算了。但現在既然有河友提醒,馬甲我也隻好趕緊寫一個段子,對不對的不敢保證,權當做閑聊解悶就是了。
1947年9月,第三快速縱隊取消了“蛙跳”長山島的作戰計劃,可國民黨軍隊卻並沒有因此放棄奪取廟島群島的企圖,他們轉而把攻占長山島的希望寄託到了陸軍的身上。
廟島群島是渤海灣的門戶、拱衛平津的咽喉,無論是海軍或者陸軍都不會忽視它在戰略上的重要性。
對陸軍而言,長山島及周邊島嶼是渤海海峽上的跳板,如果不切斷這條交通線,遼寧和山東之間不僅物資供應能夠暢通無阻、兵員調配也可以往來自如——過去,這條海路曾經幫助山東八路軍迅速到達東北,而今後,這條海路也可能使得東北解放軍突然出現在山東——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對海軍而言,廟島群島就象是橫亙在渤海海峽上的鎖鏈,鎖鏈的一頭是不能觸犯的大連和旅順、另一頭則是華東解放軍的根據地。如果不切斷這條鎖鏈,國民黨海軍就隻能龜縮在美軍保護下的青島基地,前往渤海的時候必須繞道膠東半島的最東端、還必須攜帶雙程的燃料和給養,不僅航行時間長、還容易在中途受到攻擊。如果共軍再在長山島上設置大口徑炮台,那將立刻使得國軍艦隊無法進入渤海,等於是一舉切斷了秦皇島、葫蘆島、營口和天津大沽港的海上通道——前景十分恐怖。
陸海軍都迫切需要奪取長山島,可這時候,國民政府卻難以預料蘇聯軍隊可能採取的幹預行動將會達到什麽“烈度”。海軍不敢貿然派艦隊進行試探,隻好把出擊廟島群島(當時叫“長山八島”)的差事交給陸軍——因為此時的陸軍恰好具備了進攻長山島的條件。